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综影视之打脸天下——柳亦瑜

时间:2017-12-13 16:14:55  作者:柳亦瑜
  如今,时移世易,秦王处处显示出对于王后的宠爱,甚至给刚刚诞下的嫡子取名成汤之名,立储之意昭然若揭。王后生下孩子后,秦王竟直接让王后在自己的承明殿中休养,还要重罚芈月宫中的宫人。这样的情形下,审时度势的赢夫人,自是早早就转向了王后一边。而正愁没有向王后示好机会的她,却刚刚碰上了这一幕,自是毫不费力地收拾了芈月。
  晏希音心下笑道,这可真是,天道好轮回,贱-人自有天收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脸求一波收藏\(^o^)/~各位走过路过的亲还请收藏啊
(小鱼的脸都被我们家狗给吃了)
谢谢阿赏亲亲的地雷(#^.^#)
 
☆、第十七章
 
  
  冬日的阳光总是温和而柔软,晒在身上,仿佛能驱走所有的寒冷。
  一阵微风吹过,虽带来些许寒意,但在这样温暖的午后,却是宁静而舒适的。
  晏希音出了月子,就带着孩子搬回了椒房殿。
  每逢天气好的时候,她都会带着孩子,领着宫人们,在王宫里随意走走。都说王宫是戏多之地,她却没想到,今日竟遇上了这位大名鼎鼎,两为秦相,靠着一张嘴游说了各国,可谓利口定天下的武信君张仪。
  晏希音本来也没见过这位张子,奈何张仪披头散发的形象在秦宫太过独树一帜,传得人尽皆知,她自是听了那么一耳朵的。
  张仪也没想到竟会巧遇王后,思及王后楚国嫡公主的身份,他就知今日定讨不了好,也只得硬着头皮,向王后行礼拜见:“臣张仪,见过王后。”
  “张子免礼”晏希音勾起唇角,雍容一笑,道,“早闻张子之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今日天气和暖,不知张子是否有闲暇,陪我走走?”
  王后都这么说了,张仪明知前方是个坑,也是得跳下去了。
  晏希音看着张仪一脸愁苦的样子,不由心里发笑,径自走在前面,张仪及宫人们都跟随其后。
  张仪今日始见到王后,但见王后着大红底子缕金梅花纹样圆领外衫,米白竹叶暗花立领中衣,酱紫长裙,行走间步步沉稳,自有一派威仪。他正心下踌躇时,只听晏希音开口道:“我今日闲来无事,正在拜读周公。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周公称之为圣人,诚然实至名归。张子也是学贯古今,纵横列国之人,不知张子比之周公,何如?”
  张仪就是再猖狂,也知道自己不及周公远矣,只得回道:“周公辅佐武王,克殷建周,分陕而治,以藩屏周,卜都定鼎,制礼作乐。自周以来,天下莫不尊之。臣不才,实不能与周公相提而并论之。”
  “张子自谦了”晏希音笑道,“我查看典籍,只见得周公功绩,不知周公其人如何。张子博学多识,可否给我讲讲?”
  若是王后此番只是为了寻一个说古的人,那可真是大善,他就当是跟普通学子讲学。张仪心下一松,道:“王后谬赞,臣愧不敢当。周公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为人孝悌异常,忠厚仁爱,武王极重之,凡事莫不与之商讨。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文辞恳切,宽厚待民,又赏罚有度,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
  张仪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继续侃侃而谈:“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此情此景,使得万民敬仰,天下归心啊。”
  “我听闻,周公名旦,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父,武王临终时托孤于周公,可是?”晏希音继续问道。
  这种天下皆知的事情,张仪自是回答得毫无压力,道:“然也,王后博学。”
  晏希音勾起一个奇特的笑容,直直看向张仪,道:“可就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父,万世圣人,天下归心的周公,却因成王起疑,辞去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竟要靠天降雷电开金滕,成王得见金滕之册。周公方才重新获得成王信任,得以召回。张子比之周公是尚且不如,不过论起大王对张子的信任,远胜成王于周公矣,张子说可是?”
  张仪忽然惊出一身冷汗,他再自大,也知晓自己是魏国人,连秦人都不是,秦王对他的信任,别说比之周成王于自己亲叔叔的周公,恐怕连任意一个秦公子都比不上。周公都会被周成王猜忌避难,要靠金滕之册方能保全,自己一旦被秦王猜疑,除了离开秦国,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王后今日,哪里是闲来无事,跟自己说古,乃是一番好意,提醒自己近来出使楚国后,行事过于张狂,险些被秦王割了舌头,却仍是桀骜不驯地认为不能君臣相宜。这哪里是君臣相宜之事,自己一个他国之人,在秦国不小心翼翼,克尽臣子之责,竟然跟秦王耍起了小脾气!亏得当年秦国仍是内忧外患,秦王胸襟广阔,不跟自己计较。
  晏希音见张仪神情,就知晓他已明白自己之意,仍缓缓向前走着,似是想起什么,突然又问道:“张子说,商君如何?”
  张仪现在哪里还敢当王后是随意开口,拱手恭敬答道:“商君为秦国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
  晏希音走到一株大树下,抬手捏住枝头一片枯叶,侧身回头看向张仪,脸上的笑容衬得冬日的败落之景也美不胜收,只听她道:“那张子以为,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勋的商君,车裂之刑何其骇人,真得死于谋反吗?”
  张仪怔愣地站在原地,一时之间,冷汗湿透了后背,竟是一个字都不敢吐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需要一点注释。
金滕之册:周武王生病的时候,身为他弟弟的周公写了一个册书,说自己愿意替武王去死,并告示上天,封在了金滕里面。在那个时候,这样告示了上天的册书,是会应验的。后来武王死了,成王年幼,因为谣言猜忌周公,周公避难而走。然而天降雷电,劈开了金滕,成王看见了金滕里面的册书,感动于周公的心意,遂重新召回周公。
商鞅的死因是小鱼作为业余历史爱好者的一点个人观点,下文还会出现O(∩_∩)O哈哈~
亲们的收藏+评论+打赏!!=小鱼的好心情=更新
(感觉此处有点不要脸o(╯□╰)o没事,脸早没了)
谢谢阿赏,练练,阿狸的地雷^_^
 
☆、第十八章
 
  
  商鞅真得死于谋反吗?
  恐是未必。
  秦惠文王嬴驷车裂商鞅的理由,仅仅是之前的太子太傅公子虔等众人捏造的谣言,不但没有真凭实据,而且定罪极快,所处的刑罚更是残酷之至。
  《战国策》曾记录了秦孝公病重时,曾主动提出把秦国国君之位禅让给商鞅,而商鞅惶恐,并没有接受。秦孝公当时的太子嬴驷已经成人,他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想要禅位于商鞅,而不是按照宗法规矩,传位于既定的继承人嬴驷,仅仅是因为商鞅于秦国有大恩,还是商鞅一个卫国人,比嬴驷更合适来治理秦国?作为太子的嬴驷,若是知晓秦孝公这样的举动,难道会无动于衷?
  传闻鬼谷子在分析各国局势时,对商鞅曾评价道,商君若是长寿,必不得好死。
  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动而地割,兵休而国富。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如此成王业,兴霸图的商君,为何会不得好死,以致秦孝公临死前,都在处心积虑地为商鞅埋下滔天祸患,甚至传言留下遗诏,让秦惠文王诛杀之?
  一言以蔽之,帝王心术。
  中国自出现帝王以来,在位的帝王,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自己的王位不保。他们恐惧庶民百姓,恐惧将军士兵,恐惧文臣士子,恐惧宫妃媵嫱,恐惧奴隶奴婢,恐惧敌国外族,恐惧天灾人祸。这些帝王们,无时无刻不活在恐惧之中,猜疑身边的每一个人,猜疑发生的每一件事。而一旦他们不恐惧了,这些帝王的末日,恐怕也就不远了。
  对于秦孝公而言,商鞅已经替他完成了变法,秦国新法已立,新都已定,商鞅已经实现了所有秦孝公寄予他的期望。而此时,商鞅已经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良造,成为改革的最大利益者,集变法威望于一身,国人皆知商君而不知太子。更妙的是,秦孝公一直在为商鞅变法保驾护航,缓和改革派与宗室及守旧派的矛盾,宗室及守旧派所有的矛盾却全部集结于商鞅一人身上。
  自古以来,所有辅佐帝王成就一番功业之人,往往逃不开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远的不说,吴越争霸时,范蠡文种辅佐勾践卧薪尝胆近二十年,才使得越过重新发愤图强,灭吴称霸。之后,范蠡婉拒了勾践的高官厚禄,功成身退,从而能够逍遥于五湖四海。而继续想与勾践同富贵的文种,最后只有一杯毒酒,死无葬身之地。
  秦孝公临终时,所提及的禅让之言,就是他作为君主,对于商鞅最后的仁德。若商鞅能够领会秦孝公的深意,不再恋栈权位,甘于辞去大良造之位,从此如范蠡般闲云野鹤,还是能有善终的。
  但是商鞅没有这么做。
  那对于继位的嬴驷来说,这么一个集变法威望,实权,及宗室权贵怨恨于一身的商鞅,残杀之,既可以立竿见影地确立刚刚登基的威信,又能缓解与宗室权贵的矛盾,更能把所有的军政大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何乐而不为呢?
  而商鞅之所以会死得如此凄惨,就在于他舍不得变法带来的威望和权势,看不清自己作为秦孝公一枚棋子所处的形势和格局,辨不明秦惠文王只会杀了他而绝不会让他逃至他国的心思。
  立身不正,所为失当,身处商鞅如此地位,必不得好死。
  与帝王关系亲密如周成王叔父的万世圣人周公,也因帝王之疑,不得不避难远走;与秦孝公君臣相宜,于秦有不世之功的商君,也因帝王心术,得了车裂之死。替秦王游说各国,以连横之法说服各国亲秦,两为秦相的武信君张仪,作为一个魏人,真得能得秦王全然无他的信任,并能够得享富贵,最后寿终正寝?
  晏希音的神情始终带着笑意,但在张仪的眼里,却好似要谋夺他性命的恶鬼一样可怖。
  他长期以来,以为自己得到秦王重视,甚至能够与大良造公孙衍相比,而真正的事实是,自己从来就如同一枚棋子一样握在秦王手中。
  秦王为何要重用出身魏国的自己,而不是秦国本国大夫,除了自己的确有所才能以外,恐怕就是因为自己在秦国没有任何根基,即便是诛杀全族都于秦国无任何关碍。
  恐怕就连名垂千秋的商君,受到重用,都有这个原因存在。
  只要秦王一个念头,他便随时会危如累卵,恐怕连死得全尸都是奢望。
  他以往以为的春风得意,以为的位高权重,竟比梦中幻象还要可怕。
  晏希音嘴角挂着随意散漫的笑容,“我这里也有一个故事,甚是有趣,还望能博张子一笑。”
  “传闻韩国国君曾有一宫妃何氏,生得貌美,又善解人意,甚得国君宠爱,几度想扶立何氏所处公子为太子。何氏出身低微,却与当时韩国一位何姓大夫有远亲,便想方设法欲同这位何大夫联亲。怎知这位何大夫刚正不阿,根本不欲与这位何氏夫人有联系,从不理会这位夫人的善意。但是这位何氏夫人傻啊,经常拐弯抹角地为这位何大夫在国君明前陈情邀功。外人看见,都觉得何氏夫人待真正的亲人,也就不过如此了”她理了理自己的披帛,喝了一口宫人随身携着的热茶,继续道,“奈何韩国王后出身高贵,嫡子更是长得有勇有谋,国君重病去世后,王后所出嫡子继位。这位何氏夫人就倒了霉,不仅自己被赐死,所出公子也去了他国当了质子,然后莫名其妙就没了。但是没想到最倒霉的是,这位从未给过何氏夫人好脸色的何大夫,竟然也遭了池鱼之殃,被新君贬官赐死,还累得举家被杀。这位何大夫,实在是无辜至极啊,全赖何氏夫人一厢情愿,竟牵连了上至七旬母亲,下至总角稚子,所有人的性命。张子说,这个故事,可值得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所有改革者都是政客,并不因他们是改革者而就清高了多少。改革派和守旧派,不过是在偌大历史舞台里,你方唱罢,我当登场而已。
今天更新不用回看芈月传,喜大普奔!
 
☆、第十九章
 
  
  冬日的夜晚,寒风呼啸,吹在人身上,那冷似乎是会渗入骨头里。
  淡淡的星光,照在芈月白色大毛披肩,红色交领外衫配红色长裙上。
  芈月静静地坐在嬴驷所居的承明殿前台阶上,用排箫吹奏者一只楚国的情歌。她发髻上没有任何奢华头饰,只独独戴了一根金钗,脸上不施粉黛,更显得气质清丽。
  她按着节律吹着,想起自己以往与黄歇相处的情形,再想起黄歇如今已死,从小护着自己的芈姝,也因为维护楚国,嫉妒自己得秦王喜爱,而与自己渐行渐远,一直对自己青睐有加的赢夫人不知为何也针对起自己。
  她一路走来,失去了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失去了从小照料自己的葵姑,失去了自己一心护着的姐姐。如今,一直喜欢自己的秦王,看着自己的双眼也没有了往日的情意。
  她在秦宫里处境唯艰,只能靠着讨好秦王,来夺得一线生存,眼泪便落了下来。
  芈月心头越发伤悲,吹奏的曲调更是弥漫着一股悲意。
  身后传来鞋履的脚步声,带着秦王身上特有的熏香,芈月擦干眼泪,起身向秦王行礼。
  嬴驷看着脸上都是泪痕,被寒风吹得脸色发白的芈月,淡淡问道:“你吹奏的,是楚国情歌。”
  芈月低下头,低声应道:“乡间民谣罢了。”
  “听曲调,这本该是男女欢爱之曲”嬴驷说道,“芈月吹奏得如此伤感,想必是在悼念心上人。”
  芈月闻言,便是一滴泪珠又掉了下来,声音哽咽道:“芈月,君前失仪,望大王恕罪。”
  嬴驷心下冷笑,想到芈姝从未嫁时就为了他学习秦筝,怀孕时仍然练习不甚熟悉的秦国乐曲,为自己训练乐人,再思及芈姝弹奏蒹葭时,曲调中对自己缠绵深刻的情意。而芈月之前来求他搭救魏冉时,自己有意让她侍寝,她面露抗拒。自他认识芈月以来,便知晓她心中有一青梅竹马恋人。如今芈月已经侍寝,生死都是他嬴驷的人,却在这里一边想着其他的男人,一边向自己邀宠,真是把自己当成色令智昏,愚蠢之极的人吗?自己以前怎么会看上这样的女人,还以为她的胸襟眼界不同于一般女人。如今,他有姝儿这样对他情深一片,又洞悉明达的瑰宝,哪里还容得下这样的东西在自己眼前哗众取宠。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