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大清太子妃(穿越)——沉琴绝酒

时间:2017-10-03 17:25:31  作者:沉琴绝酒

  看胤礽口口声声要求彻查此事还他清白,康熙心里也起了几分疑惑,若那奏折之事是胤礽和索额图暗中安排的,胤礽是不可能这般坚定要求彻查此事的,康熙原本坚定不移的认定了那事是胤礽和索额图所为,如今倒是不那么确定了。
  毕竟,这事儿若当真彻查,必然要从那奏折之事查起的。
  康熙也是经历过党争的人,这些年见过党争之人的手段不少,如此一想,心中便不由冒出一个想法来。
  莫非当初从奏折之事起就是有人刻意陷害布局的?
  一手抬举了三阿哥用以压制皇太子,然后见三阿哥犯错被降爵,就再将奏折之事翻炒起来,再度用流言纷纷来陷害皇太子,以期败坏皇太子的名声?
  康熙越想,越觉得这是个一个计谋,一个用来坑害皇太子的连环计谋。
  而定下这个计谋的人,就算是不彻查,也就估摸着是那么几个人了。
  康熙沉了脸,在安抚好胤礽后,就命梁九功叫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的人来,亲自命他们彻查此事,不论抓到什么线索,都要毫不迟疑的上报并且彻查下去,不论是谁在背后捣鬼,都不轻纵!
  坐在一旁的胤礽听见康熙这番话,面上还是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模样,但心里却是冷静自持甚至还有几分看好戏的心思存在。
  这出他主导的大戏,开始向着他划定的方向发展了。
  接下来,也不需要他做些什么了,四阿哥那里已经安排好了,只要康熙的人一去彻查,触及到那奏折之事后,四阿哥安排的人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直郡王和明旨指使吏部大臣陷害皇太子的实证送到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的手上,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康熙必会严惩直郡王和明珠的。
  就在胤礽出府进宫的时候,明珠得知了这个消息,也紧急找到了直郡王。
  因时间紧迫,明珠不能与直郡王相谈太久,因此见面之后,明珠便直奔主题了。
  “郡王,太子入宫找皇上,必是要请皇上为他主持公道的。这件事不彻查则已,一旦彻查,必会查出老臣与郡王在其中的行迹。老臣猜想,派去调查此事的人,必是皇上之心腹,钦差大臣口衔天宪,咱们的人必是不敢拦也拦不住的,事情一定会被调查个水落石出。这是谋害太子的大罪,皇上必不能容忍,也不会宽宥,所以,为今之计,是要将郡王从此事中摘出来。”
  明珠道,“郡王请记住,若郡王有机会到皇上面前分辨清白,一定要将此事全盘推到老臣身上来,郡王就说,这都是老臣逼郡王做的,与郡王一点关系都没有。是老臣想要谋害太子为郡王争权,郡王苦劝不住,受老臣胁迫才不得已为之,这样推卸责任的话,郡王一定要说!而且,越是情深意切越好,越是对老臣所为咬牙切齿最好,皇上心软,念及骨肉亲情,绝不会苛责郡王的!”
  直郡王闻言,却不肯如此,他愤然道:“叔公为我筹谋,我怎能如此对待叔公呢?若我到了皇阿玛跟前就推卸责任,又与叔公划清界限,那岂不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么?我不愿如此,我已决定了,就算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也要与叔公共进退!”


第112章
  直郡王言罢, 又狐疑道:“叔公,你说这事儿都过去这么久了, 半年前没被翻出来,这时候却被翻出来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这又是谁干的呢?难不成, 是有人在暗中算计咱们?”
  明珠哎呀一声:“郡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有心思琢磨这个呢?这都不重要, 不管是有人算计还是无人算计, 这事儿是已经发生了的,再去追究原因已无意义, 现而今最要紧的是怎么解决眼前这桩事!”
  明珠苦口婆心的劝道, “老臣且与郡王明言吧。若郡王一意孤行不听老臣所言, 在皇上面前力保老臣,要与老臣同进退的话, 那么皇上必定严惩!不单单是对老臣严惩,也会对郡王严惩!毕竟,这谋害兄弟和储君可是大罪,皇上这样重视手足亲情的人, 怎么能容忍郡王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若皇上恼了,便是叫宗人府圈禁郡王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一旦郡王被扣上这样的大罪,将来想翻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别说成为皇上牵制太子的棋子,就算是这个爵位, 郡王也是保不住的!这便是老臣为何一定要郡王将事情推到老臣身上的原因!出了这样的事情,郡王什么都不应该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全自己啊!”
  明珠言罢,又微微眯了眯眼,续道,“再者,郡王也不必担心老臣的安危。郡王将所有罪责推到老臣身上,老臣也未必就会被皇上处死。谋害皇太子虽是大罪,皇上许会圈禁老臣,但看在老臣往日功劳上,皇上是不会处死老臣的。皇上心里恨的是索额图,不是老臣,只要皇上心里念着老臣的好,老臣就不会死。只要老臣不死,将来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就请郡王听老臣的吧!到了皇上面前,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要意气用事,要沉住气,否则的话,就谁都救不了郡王了!”
  明珠临走前,又特意给直郡王多加了一道‘紧箍咒’,希望他要管住自己的脾气,“郡王还请想想宫中的惠妃娘娘,娘娘的指望就全在郡王身上了。郡王若完了,娘娘也会被郡王所连累,到时候,可就真的什么指望都没了!”
  明珠这番话,说的直郡王面色阴沉沉的,可到了最后,他终究没有再反驳明珠的话,而是默认了明珠所言,明珠得了直郡王的应允,这才放心走了。
  其实,明珠还有些话没同直郡王说,直郡王的那个性子,其实说了也没用,那些心思都是明珠自己的想头,也是明珠自己的打算,倒也没有必要同直郡王说的那么清楚。
  就比如,方才明珠话中所说的,只要他不死,将来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所说的这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不是说他自己的机会,而是他儿子的机会。
  他犯下此等大罪,就算康熙饶他不死,他也不可能再有官复原职的那一天了,本来他年纪也大了,算起来,他明珠比索额图还大了一岁,如今也是快要七十的人了,他想着,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退下来算了。
  康熙不恨他,念他往日功劳大,总会对他宽宥几分,毕竟康熙就是这样体念老臣的性子,尤其是像他明珠这样数次在重要问题上力挺康熙紧跟康熙步调的老臣,不论是议剿台湾还是抵御沙俄,他明珠都是出过力的。
  康熙不杀他,他有罪名在身,却不会影响他的儿子入仕。
  这一点,明珠早就看清了,康熙便不是那等会迁怒的暴君,所以,他那个已经入职翰林院侍读的二儿子揆叙就是绝对安全的。
  要知道,他可没有让揆叙沾上任何他所做的事情,揆叙是个干净人,不会被他的事牵累,将来,揆叙也自可以去寻个别的皇子阿哥效忠。
  反正他们纳兰家的人,是不可能跟着太子的了,这往后,自然是要另寻出路了的。
  阿哥们渐渐长大了,康熙那么多的儿子,个个优秀,难道他们还选不出比直郡王更好的人选么?
  明珠是早已看破了后路的,所以,心中无惧无忧,端的是从容镇定,回了自己办差的地方后,一面心如止水的处理手头的差事,一面等着事发宗人府和大理寺的人奉旨来捉拿他。
  有了胤礽授意的,四阿哥的暗中配合,康熙派去的人调查起来就很快了,几乎只是稍稍费了些周折,就将事情给查了个水落石出。
  四阿哥虽然是暗中配合,将他寻到的实证暗中翻出来给那些人看,但他并没有做得很明显,也让他们费了些周折才寻到,所以,并没有任何人意识到所寻实证出现的不妥,在寻到实证后,他们便第一时间进宫去了乾清宫,在康熙面前将实证摆了出来。
  这案子康熙虽然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但若有进展,他还是要亲自过问的。
  如今,查看实证查问涉事官员后,所有的证据都明晃晃的指向了直郡王和明珠二人,康熙心中一面生气,一面便有果然如此的感觉。
  朝堂之上,能有这么能力布局并且陷害太子的,就只有这两个人了。
  康熙面沉似水,眼中含怒,因三阿哥那回生了大气,康熙有意收敛,于是这几个月间,他养气的功夫见长,加之先前心中已经有了猜想,如今也不算是贸然得知结果,所以生气归生气,却不曾怒到失态。
  他只是命人速传直郡王入宫,他要当面问一问直郡王,这件事中,究竟谁是主谋。
  他查问人证时,所有人都说,这是明珠明大人的吩咐,并不知是直郡王的主意,甚至都不知道直郡王参与没有,这个回答令康熙不满,康熙也不相信直郡王没有参与,因此,他要宣召直郡王到御前来亲自问话。
  若直郡王当真参与了,甚至还是主谋的话,这谋害太子戕害兄弟的罪名,他是逃不掉了。而扣上这样的罪名,康熙也是绝不肯轻纵的!
  直郡王先前有了明珠的紧急提醒,这会儿面对康熙的含怒查问,到底还是按照明珠之前教导他的那些话回答了,将事情一股脑儿都推到了明珠身上,到了他这里,就是一个不得不从,就是他是被胁迫的,拦不住明珠,就只能让明珠这么干了。
  直郡王说到后来,还真就代入进去自己描绘出来的角色了,还把自己给说哭了。
  “皇阿玛,儿臣也曾苦劝明珠,让他不要如此,儿臣与太子是骨肉兄弟,既是兄弟又怎么能做出陷害兄弟的事情来呢?可是儿臣劝不住明珠啊,明珠自己手里头就有人,他瞒着儿臣就把这事儿给办了,说是这样的话,儿臣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了,儿臣知道了以后,也曾痛骂明珠,说他不该如此,可是他都已经如此做了,儿臣顾念亲情,又顾念与太子的兄弟之情,儿臣真的是左右为难啊!后来,见此事已经过去了,又无人再提及,儿臣就存了侥幸之心,以为没什么大事了,儿臣这才没有告知皇阿玛实情啊!”
  直郡王哭道,“皇阿玛,这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却无缘无故的被人重新翻出来,这背后必然是有人要害儿臣和明珠啊,望皇阿玛明察!儿臣真的没有要害太子的心啊!”
  康熙被直郡王这一番哭诉气得噌的一下就站起来了,他指着直郡王的鼻子骂了一声闭嘴,然后便痛斥他道:“这里在说你的事情,你又去攀扯别人!你说,你还想攀扯谁进来啊?这件事人证物证俱在,本就是你和明珠有错在先,你倒说这事儿闹出来是你被人陷害了?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当朕是个傻子吗?看不出这是你们自己背后布局,贼喊捉贼?”
  说了一大通,康熙尤不解气,指着直郡王的鼻子继续怒骂道,“你堂堂郡王,爵位权力都比明珠大得很,明珠虽然官复原职了,却也不过是朕身边的随侍臣子而已,你是郡王他是臣子,你倒是跟朕说你拦不住他,你当朕会信你?你要是当真有心去拦,你会拦不住?你要是当真有心不去陷害太子,你怎么不提前来同朕说呢?你在朕这里断了明珠的念头,明珠还会瞒着你做这些事吗?你这些话,真是漏洞百出不知所谓!你当朕瞧不出来吗!”
  康熙毫不留情的戳破了直郡王话中的漏洞,直郡王哭过了,说过了,也不开口了,就默默跪在那里让康熙痛骂他。反正他听懂了明珠先前嘱咐他的话,纵然康熙如此说,他也不能改口承认,就一口咬死了没有参与此事,康熙也不能把罪名硬扣在他身上呀。
  毕竟明珠先前就同他说过,为了以防万一,早在去岁布置此局时,明珠就没有让这些动手的人知道这是他与直郡王合谋之事,出面的一直是明珠,所以被指证的人,也只是明珠一人而已。
  这事儿在他这里,就是个糊涂官司,只要他咬死不认,就扯不上他。
  他就是再浑,他也了解他的皇阿玛,他的皇阿玛不是个会把糊涂官司里的糊涂罪名乱扣在嫌疑人头上的帝王。
  可直郡王纵然不能定罪,但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是坐实了的,何况康熙根本就不信他的话,只是没有实证他又咬死了不承认而已,康熙骂了一通,却也不能就这么给他定罪。
  但直郡王吃定了没有实证不能将他如何的无赖模样,叫康熙看了深觉恼怒,于是仍旧坚定了要公开严惩直郡王和明珠的心思。
  康熙很明白,若不如此,皇太子的名声可就无法挽回了。


第113章
  康熙下了旨, 直郡王因知情不报被降爵为固山贝子,着其府中禁足思过;明珠因谋害太子等大罪于宗人府圈禁, 其余涉案官员,全部都着刑部按律定罪。
  这件事, 虽是由康熙亲自审问的, 但他公开处理,一应内情全部公诸于众,众人始知原来这半月以来京城中关于皇太子的种种流言竟是源自于直郡王和明珠对皇太子的陷害。
  等案情公布之后, 局势扭转, 胤礽的名声也确实挽回了不少。
  胤礽知道自己猜对了,康熙抬举直郡王和明珠, 其目的就只是想压制他而已, 但并不能容忍直郡王和明珠欺压他, 所以,在出了这件事后, 康熙才会毫不犹豫的黜落二人。
  对于康熙的处置,胤礽还是很满意的。
  明珠被圈禁,日后不可能再复职,直郡王被降为固山贝子, 有了戕害皇太子谋害兄弟的嫌疑,大阿哥也是很难再被康熙起复重用的,就算将来解禁派了差事,也不会再对他这个皇太子有任何威胁了。
  这,便是胤礽所要的结果了。
  胤礽对着康熙谢恩时, 特意提起当年康熙说过的话来,感谢康熙为他做主。
  他道:“两年前,皇阿玛曾说过,会为儿臣遮风挡雨的,儿臣正是因为相信皇阿玛的话,才会来求皇阿玛为儿臣做主的。现在,皇阿玛真的为儿臣做主了,儿臣心里真的是很感动的。儿臣是真心实意多谢皇阿玛的恩典的!”
  胤礽是故意这样说的,为的是安康熙的心。但要说什么感动和感慨,实际上他的心里也没有那么多,毕竟这件事,分明就是他自己一手主导的,若单靠康熙,康熙根本就不知道他被直郡王和明珠陷害过,又何谈为他遮风挡雨呢?
  但胤礽一席话,却着实让康熙感动,叫康熙也想起了两年前在太子府上的那个父子相谈的下午,康熙一时心中感慨,便颇为动情的道:“保成,你放心,朕是不会叫你受委屈的。日后,你但凡有什么委屈都可以同朕说,朕一旦查实,若是真有人谋害算计你,朕绝不轻饶!”
  康熙这会儿瞧着胤礽倒还是有几分心疼,让梁九功将胤礽扶起来,然后又想到一件事儿,便颇为关切的望着胤礽道,“今年夏天要选秀女,你身边只得两个侧福晋,还是太少了些,朕决定选秀后再挑个好的指给你做侧福晋,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放着府里也好看些,省得旁人说你府上人太少了。”
  胤礽对此是早有预料的,并未拒绝,直接又跪下谢了康熙的恩典。
  这会儿不管指谁来做他的侧福晋都一样,反正他心里只有太子妃一人,若新来的侧福晋安安分分的也就罢了,若不安分,但凡有所闹腾,不过也是要费点心思收拾一番也就是了,倒也无妨。
  胤礽是觉得如今的日子就很好,与太子妃在一处久了,不同别的女子在一起也没什么,他对新来的侧福晋没有期待,心里倒是很赞同康熙的话,他不喜欢也没必要拒绝,没必要同康熙顶着干,无非是将人好好放在府里养着也就是了,反正,他府上就这么养着的闲人也不少了,多一个也不多。
  胤礽是陪着康熙用了晚膳后才回太子府的。
  回去后,他直接便去了烟南园,一进园子就瞧见石心玉正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消食,见他回来,石心玉立时含了笑过来迎他进屋。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