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听了贾敏的话,心里不舒服,贾敏这意思,是不是也是在说贾宝玉今日是她溺爱的结果?但是好不容易说得贾敏同意了她的要求,而且还不必她舍了老脸,也决定暂时先不节外生枝了,只应了下来:“好好,都听你的。”
反正等贾宝玉住得时间久了,再慢慢地带东西带人过去,潜移默化地,总有的是办法。
贾敏见没事了,这一趟来得也是心里气苦,若非正好有那么个事情在,也早知这是一趟鸿门宴,只怕早沉不住气了。如今也不耐烦再待下去,提出告辞。
贾母见目的达到,她唱作俱佳了半日,也很费神,如今正累着,也不留她,让她自去了。
贾敏走后,贾赦夫妇带着王熙凤也走了。贾赦心中难免不快,这贾母为了二房那是机关算尽,老脸都不要了,可他们大房做得再好,在她眼里都是不足的。
贾政夫妇倒是留着,两人还有话要说,贾母挥手打发他们,该说的她早就跟他们说了,如今她也没精神再应付两人,要赶紧去歇歇。
贾政夫妇无法,只得出来,只两人如今也没什么话好说,一个去了书房,被贾母这一番贬低,虽知是贾母为了说服贾敏的权宜之计,可心中到底羞愤,写了几个大字,到底忍不住,将桌子上辛苦收来的名品笔墨纸砚扫了一地。
王夫人回了房,把丫鬟赶出去,也是一通乱砸,气极尖叫,歇斯底里地让外面候着的丫鬟赶紧避了出去。她这辈子都没有这么丢脸过,贾敏扫过的目光简直就像是扇在她脸上的巴掌,又辣又疼。儿子搬去自己厌恶的小姑子家里住着,她又哪里放心得下?可就像贾母说的,为了宝玉,为了利用林如海的清名来帮贾宝玉洗清如今的坏名声,她也只能忍了。
不过对于贾母想要利用这事让贾宝玉娶林黛玉的事情,她却是不认同的。她被贾敏压了一辈子,难道还要让她的女儿来压自己儿子一头?更何况她可瞧不上林黛玉纤细的身材,不是个好生养得,她如今只贾宝玉这么一个儿子,可盼着他将来开枝散叶,子孙满堂——这时候她倒是把贾兰这个正经的长孙给忘了。她如今也不好反对贾母的安排,反正真要传出什么贾林联姻、两情相悦的话来,贾宝玉就是不娶林黛玉,这倒霉的可是那个小丫头片子!王夫人可不会为她担心。
贾家这边正得意,等着贾宝玉养好了伤就把他往林家送,贾母还特地把身边一个□□好的丫鬟给了贾宝玉,准备让他带去林家,这贾宝玉在林家的事,她总要有个耳目来给自己通报一声才行吧?想做点什么,也得有人手安排不是?
贾敏虽说不让带贾宝玉的丫鬟婆子过去,但贾母作为长辈派个人跟着贾宝玉,贾敏也不好十分拒绝。
可谁知贾宝玉刚能下地走动两步的时候,贾母居然从贾琏口中得知,这林家姐弟两人,居然参加了什么“游学”的活动,和一大帮子学生一起,居然浩浩荡荡地就离了家、甚至是离了京,这至少也要一年半载的才会回来。
这林黛玉不在家,她这满盘算计,就先落空了一半。
第二十八章
贾母得知了林家姐弟离开的消息,这是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她百般算计,如今这算是被自己女儿给摆了一道?亏贾敏也放心得下,居然舍得年幼的儿女离开自己的身边,这“游学”古来有之,最是辛苦,林皓一个男孩儿也就算了,怎么连黛玉也跟着去了?
其实贾敏也是不放心的,本来林皓说要去她就不答应,谁知黛玉也动心了,两人苦苦哀求,林如海也帮着他们说话,她虽已经肯了八分,却仍咬紧牙勉强守着最后一丝防线不肯答应罢了。
可等到贾宝玉的事一出,贾敏先就明白只怕难以置身事外,这剩下的两分不肯也就松动了。
再说了,这“游学”一事,虽是敏婧学堂和谨诚学堂联合举办的一次活动,但事实上就连宫里都十分重视,安全方面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问题。
由各家学生自行报名,再由领队夫子们考核各自品行决定人选,女五人,男十五,一共二十人,随行的夫子就有七人,女三男四,随从侍卫更是不少,女学生也能带一个丫鬟随行,跟古早时期的游学可不一样,吃不了什么苦。
而且这游学的目的地也不是什么山林僻地,而是江南各大学堂书院,是交流讲学的目的,各学堂自会安排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安全上生活上均是无虞的。
当然,不是哪家人都放心得下自己娇生惯养的孩子离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远门的,讲究一个父母在不远游,尤其是女孩子。
所以报名的人数并未超过百人之数,女生报名的人数更是不足二十,且大部分都是武将家的姑娘,从小身体康健,活泼好动。
十三岁的黛玉是女孩儿中年纪较小的一个,也最是文弱,最小的是德亲王之女尉馨芳,其余三个姑娘都是十四五岁,对她们二人十分照顾,都以姐姐自居。
男孩子里,领头的便是二皇子尉北璀,德亲王次子尉正航,闻亲王长子尉正淳,瑞亲王幼子尉正俢,而三皇子尉西凌和林皓属于他开了后门接纳进来的,余者都在十四岁以上。
这次“游学”的人选要求非常严格,报名之后由夫子们根据他们往日的品行进行衡量,因是第一次办这“游学”的活动,便是以稳妥为主,所选并不以文韬武略成绩为主,而看品性。
爱出头、爱生事、爱闯祸、好打抱不平、好酒、不服管教之类的人,统统不能入选。
毕竟出门在外,总是比在家里意外来得多,这要有几个不受管束的,惹出事来,到时候就是个大麻烦,尤其同行的还有女孩儿在,到时候出了什么意外,别说以后再办这样的游学活动了,只怕回去都没办法跟人家父母交代。
再一个,男女同游,在大尉虽不是惊世骇俗之事,但平日里也不是混在一起的,若来几个像贾蓉、贾宝玉、秦钟那样儿的,谁家长辈能放心得下?擎等着女儿回来时带个女婿回来呢!
学堂自己都没办法跟人长辈交代。
所以,贾敏当时应下接贾宝玉到林府的事情时,也压根没有说出这件事情来,虽然这样说了之后可以打消贾母送贾宝玉到林家的一半念头。
但是她就怕贾母动了心思,要求她或者是贾元春把贾宝玉塞进游学的队伍中去,她自认没这个本事,但万一贾元春被说动了,让贾宝玉跟着尉正航一起去呢?倒不如不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正经经地教导贾宝玉,至少把他掰回来别搞那些歪门邪道的,贾母其余的打算,她只能当做不知道。她也想过不管贾宝玉,毕竟那又不是她的儿子,管好了没有功劳,管不好却要落得个埋怨。但是以贾母重视贾宝玉的程度,如果贾宝玉一直这样不着调下去,贾母就会不停地算计她,算计黛玉,烦不胜烦,又不能跟娘家彻底断了往来,那还不如想法子狠管一下,让他不再出幺蛾子。
贾宝玉本听说去林家住,那叫一个欢天喜地,既可以摆脱了他最恐惧的父亲,还可以见到最是秀美绝伦的林妹妹,再没有比这更叫人欢喜的了,连身上被贾政打的伤,恢复起来都比以前快了几分。
可谁知到了林家,却是晴天霹雳一般:林妹妹居然不在家。至于林皓那个不讨自己喜欢的表弟在不在他倒是不在意的。
贾宝玉整个人便蔫了一半,只是哀叹自己怎么就没能和林妹妹一起出去游山玩水,想来那将是人间一大乐事,也不知现在追上去还来不来得及,要不要去跟老祖宗求一求呢?没有了林妹妹,他待在林家又有什么意思?
他这边百般思量,压根没把来林府的真正目的——读书,当一回事。
可他不当一回事,贾敏和林如海却没打算由着他的性子来。既然答应了贾母要好好教导他,自然是要“好好儿”地“用心”地教导他,不把他的性子掰过来,倒叫别人说他们夫妇教导无方了。
所以,贾宝玉的好日子那是到头了,林家可没有一个护着他的老太太,虽说林如海不像贾政那样可以打他骂他,但他板着脸的时候,贾宝玉的腿肚子还是有些发颤的,并没有比面对贾政时好到哪儿去。而林如海上班不在家时,贾敏也会管着他,比王夫人可严厉得太多了,至少王夫人虽识些字却没什么学问,他随便写点儿什么都能够糊弄过去,但贾敏却是才女一个,他敢乱写就能被她闻到哑口无言。
每天辰时,贾敏安排的丫鬟闻书就来叫他起床了,贾宝玉从贾家带来的唯一的一个丫鬟——因为原名珍珠因和贾珠重名、和宁府甄珠儿同音而要改名被贾宝玉取了个袭人的名字——要为贾宝玉说情,说是在家时贾宝玉就算要给贾母请安都没有起这么早的,闻书只不咸不淡地道她家小少爷林皓在家时就是这个时辰起床的,否则上学便会迟到。如今贾宝玉虽不必去学堂,却也该早早起来读书锻炼。
袭人被她的话给噎了一下,贾宝玉上学是由着性子来的,几乎很少准时过,更别提什么锻炼了。
贾宝玉被叫起,倒想发脾气呢,可一见这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丫鬟,一时间也只能收敛了几分。说起来这林家还真是没有自己家里住着舒服,家里他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摆设器玩也都是贾母的珍藏,他的房间最是富丽堂皇。
可林家安排他住的屋子,虽也布置得干净舒适,但总显得过于简陋了,他又不好发作,免得像是嫌弃了林家不如贾家富贵一般。
再看贾敏给他的笔墨纸砚,也都是一般精品,比他拿来丢着玩的端砚、湖笔之类的差得不是分毫。他要叫人回去拿他管用的笔墨纸砚,贾敏还不让,说是如今他用这些刚刚好,端砚湖笔什么的,待他将来学有所成或成大家之时再用也不迟。
林如海要上班,不可能日日盯着他不放,但贾宝玉还来不及松口气,却见贾敏在他跟前坐下,竟是要盯着他做功课的样子。
给贾宝玉准备的功课,其实并不是林如海拟的题,而是林皓在学堂里老师布置的功课,不算太难,如今用来给贾宝玉作为习作,倒是刚好,最主要的是,贾敏自己就能教他,很不必林如海每日上班回来还得费神。
贾敏除了每日管家理事的时间让贾宝玉自己做功课,其余时间便都陪着贾宝玉,若他有不懂的地方,则悉心教导。每个时辰让他休息一会,到院子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中午可以午睡但不能睡得太长,下午有点心吃,到点吃饭不许他挑食,不可谓不经心。
可贾宝玉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自由了,像个犯人一样被看着,做着自己最厌恶的仕途经济文章,身边伺候的丫鬟只每日做好应份的事情,连话都不跟他多说。
贾宝玉觉得自己比死了还难受。
他倒是叫袭人回去跟贾母告过状,自己没几日回府的时候也在贾母、王夫人面前哭诉,闹得贾母心疼不已,王夫人对贾敏越发愤恨,但两个人至少还知道贾敏这么做对贾宝玉是好的,换做是她们被贾宝玉一闹脾气一撒娇,估计立时就得缴械投降。
但即便理智上明白,情感上也依然有些不能接受。
贾母甚至还把贾敏叫来,说要她给贾宝玉放松一下,别逼得太紧,这贾珠的前车之鉴还在。
贾敏早就料到会这样,故而也早做好了准备。
她把贾宝玉每日的作息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还附赠林皓之前尚学堂的作息时间,以此来证明,她对贾宝玉已经算得上是很放松了。
另外还有大夫的出诊记录——贾宝玉往往以头疼、肚子疼等借口赖床或逃避读书做功课,贾敏也不逼他,但也不惯着他,任由他说休息一日就好,她只顾请了大夫上门给他做检查,检查结果自然是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
贾敏也不责骂贾宝玉,就只坐他一旁不错眼珠儿地看着他,直把他看得坐立不安乖乖地去院子里锻炼或是去书桌前做功课。
另外饮食方面,贾敏也是荤素搭配,贾宝玉挑食她也一样的办法,盯着他不放直到他把不爱吃的东西也吃下去,如果林如海在,那就更简单了,冷冷瞥他一眼,淡淡地吩咐他吃,他就乖乖吃了,至于喝酒什么的他就别想了。
因此,贾敏在贾母跟前半点不气短,贾宝玉的功课进步了,病都是装的,因为锻炼和饮食均衡的关系,身体也结实了些。
就是人稍微瘦了些,不过个子长了,开始抽条儿了,其实整个人看起来是精神了的,奈何贾母和王夫人瞧不见这些,只觉得贾宝玉瘦了,是吃苦了。
贾敏也不在意,她当然可以把贾宝玉喂得痴肥一些,但贾母和王夫人怎么想是她们的事情,她自己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既然贾宝玉到了她的手下就得照着她的规矩来,否则且接回去得了。本来她就觉得这养一个贾宝玉,可比她养黛玉和林皓一双儿女还要累得多。
贾母是心疼贾宝玉,也不是没动过接贾宝玉回来的念头,可她也知道,这次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她压着贾敏把贾宝玉接过去教导的,如今要是接了回来,以后再想送过去可就难了。
思来想去,贾母到底还是没顺了贾宝玉的心把他接回家里。
而贾宝玉这边儿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那边黛玉一行却已经到了天津。
第二十九章
古人出行不易,尤其是古代闺阁女子,礼教森严的朝代,有些大家闺秀可能一辈子出门的次数都数得清,最多的就是上香、踏春之类的出行,顶多就是走亲戚——如原作中黛玉从扬州到京城这一路,以游玩为目的的少之又少。
这是尉馨芳和林黛玉第一次出远门,不似镇北将军家的女儿穆英河,七岁以前是跟着镇守边疆的父亲住在边塞的,是真正见识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的。
其他人听她形容塞外的风土人情,心向往之,那种壮阔,不是靠内心臆想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不过,穆英河却也同样没有见识过江南风光,对那吴侬软语、鱼米水乡也是想象不出是何种模样。
几个女孩子并几个丫鬟坐在车里,叽叽喳喳地好不热闹。
她们如今坐的马车,在尉北璀看来,至少外形已经初具汽车的雏形了,弹簧减震,橡胶充气轮胎,宽敞的车厢,玻璃做的车窗,只可惜动力依然还是来自马匹。
不过自行车倒是已经面世了,这次出行他们就带了十辆出来。
工部刚把自行车研究制作出来,因为是新奇玩意儿,一时间就在京城的少年们中间风靡起来,没少为学车摔跤。年纪稍长的虽也好奇,但敢于尝试的却少,毕竟摔跤起来太丢人了些。
少年们却是不怕摔摔打打地,学起来也快。如今这几个,都是会骑车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如今就绕着队伍前后左右地驰骋转悠。
尉北璀倒是淡定,实在是穿越前自行车已经骑到不想骑了,如今看着这些古人们,留着长发,穿着古装,却骑着一辆木头架构为主的自行车嬉笑打闹稀罕得不得了,尉北璀觉得实在是有点儿喜感,对他来说还是骑马来得舒服些。看他们如今像刚放出闸的野马蹦跶得欢实,过两个时辰估计就要骑不动了。
尉西凌和林皓也是会骑车的,当初为了学骑自行车,林皓摔得身上青紫了几块,只把个贾敏心疼得,他自己却全不在意。
如今两人仗着年纪小,抢来了一次骑车的机会,便高兴得骑来骑去,时不时还从黛玉她们的马车便骑过,林皓欢叫着:“姐,你看我看我。”
黛玉从窗口看出去,却见尉西凌和林皓双手脱离了车把手,撒着欢地往前溜去。
黛玉一阵心惊肉跳,忙冲外喊:“皓儿,你小心些,别摔着了。”这弟弟,实在是太顽皮了。
17/59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