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由齐夫人陪着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七八个捧着红漆描金匣子的仆妇。
“镇国公夫人,”她笑盈盈地和房夫人见礼,“久仰夫人大名,今日能得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夫人客气了。”房夫人笑着携了杨氏,“早就听说上饶杨氏的贤名,得知夫人原来随夫婿在太原任上,我喜出望外。以后郡主也有个能说得上话的人了。”
两人客气地寒暄了几句,杨夫人开始提起此次前来的目的:“李家人丁单薄,李大人得知太后娘娘赐婚,感激不尽,生怕有所怠慢,特托了我来给郡主插簪。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夫人和郡主多多担待。”
“哪里,哪里!”房夫人笑道,“有劳夫人了!”
杨氏笑着摆手,说了几句吉祥话,其中一个仆妇模样的媳妇上前几步把手中的匣子捧到了杨氏的面前。
杨氏打开匣子,从中拿出了一柄通体洁白无暇的羊脂玉如意,放在了姜宪的膝头。然后又打开了另一个仆妇手中的匣子,拿出一支如意祥云纹的金簪,一支玛瑙石榴花鎏金簪子插在了姜宪的发间,说了声“恭喜郡主”。
姜宪知道礼成了。
她朝着杨氏微笑着点了点头。
杨氏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眼。
她对这位把靖海侯世子一脚蹬了另嫁李谦的嘉南郡主实在是太好奇了。
虽然大家都在传这门亲事是曹太后御赐的,却瞒不过那些在朝堂上几经杀戮的封疆大吏们。
想当初,曹太后气焰最嚣张的时候都没能把嘉南郡主嫁给自己的侄儿承恩公,如今曹太后被逼得退养万寿山了,居然能给嘉南郡主的婚事做主了,谁相信?
至少她的丈夫李奎不相信,布政使丁大人、按察使吴大都不相信,她的嫡亲的姐夫、刑部侍郎姚先知,做为帝师熊正佩的入室弟子之一,丁留的同科,也不相信……
至于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蹊跷,他们暂且都不知道,但姜宪的相貌却是出乎杨氏意料之外的灵秀,与外面所传什么有暗疾,像无盐相差甚远。
她不由一愣,又打量了姜宪一眼。
姜宪从前被内阁的几位阁老围攻都不惧,何况一个深宅内院妇人的目光。
她落落大方地任她打量。
杨氏在心里叹了口气。
宫里长大的女孩子,礼仪风度自然不缺,可有双清澈灵动的眼睛,却太难得了。
她真心地笑道:“郡主长得可真漂亮,我们李大人有福了!”
房夫人谦逊地笑着,请了杨氏到隔壁花厅用茶。
用过午膳,房夫人和齐夫人亲自送了杨氏上了马车,等回到姜宪那里准备清点李家送来的东西时,发现姜宪早就净了脸,散了发,换了件平时常穿的褙子舒舒服服地坐在临窗的大迎枕上看着新买的词话本子。
房夫人啼笑皆非,点点她的额头道:“你这傻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姜宪嘿嘿地笑。
第231章 母子
房夫人拿姜宪没有办法,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叮嘱百结、情客好好地服侍她,让她早点休息,不要乱吃东西,这才回了自己的住处。
李家送来的聘礼有诸如金银首饰,喜被等是要由姜宪带过去的,聘金则由姜家收着,而喜饼、喜果这些则是要在成亲之前送到女方亲戚手里的,房夫人除了要把金银首饰等登记造册之后和姜宪的陪嫁安放在一块儿,还要把聘金收入库房,安排人将喜饼、喜果等连夜送往京城,一直忙到了掌灯时分,又在花厅设宴招待齐夫人,答谢她这两天帮着打点李家下聘的事宜,等到宴席散时,外面已隐隐传来二更的鼓声。
房夫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草草地洗漱了一番,刚刚准备歇下,姜律过来了。
李家来的男客是由姜律招待的。
房夫人怕他有什么事,又重新更衣,准备去厅堂见姜律。
姜律却让丫鬟带话进来:“您今天忙了一天,很辛苦了,儿子又不是外人,您就别折腾了。”
房夫人也的确是累了,她顺手绾了个纂,穿了件半新不旧的半臂,就去了宴息室。
姜律虽然穿着日常的道袍,净了脸,梳了头,可脸色微赤,身上隐隐还有几分酒气,显然喝了不少。
他请房夫人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下,让小丫鬟拿了个美人捶来,笑道:“娘,我给您捶捶腿吧?”
“不用,不用。”房夫人心痛儿子,忙道,“你也累了一天了。你爹不在,他们都灌你酒了吧?喝了醒酒汤没有?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我都这么大了,知道照顾自己的。”姜律执意要给母亲捶腿。
儿子孝顺,房夫人也不拦着,让小丫鬟拿了迎枕过来,斜靠在那里和姜律说话:“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就是想和您说说话。”姜律笑道,“今天代表李家来送聘礼的是金海涛。他那么忙,我没有想到他还亲自来了,所以就陪着他喝了好几杯酒。金家当初送金宵进京,是想和我们家结亲的。结果金宵落选了,金海涛居然还愿意给李谦做媒人,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还能顾大面,倒也是个人物。”
房夫人哂笑,道:“你多大?还敢评价金海涛?也不怕大风闪了舌头。”
“我这不是在您面前吗?”姜律不以为然地嘿嘿笑。
房夫人想起了姜宪,不由摸了摸姜律的头,失笑道:“你们兄妹俩倒是一个德行。”
“也就是说,我也挺不错的啰!”姜律在母亲面前撒娇,逗着母亲笑了一回,这才道,“金宵也跟着他爹来了,还把榆林总兵邵家的两个儿子也带了过来。”
姜律想到金宵趁着金海涛去官房的机会把自己拉到一边,眼巴巴地望着他道着:“阿律哥,你就别生我的气了!要不是我当初仗义出手,李谦怎么可能抱得美人归?嘉南郡主又怎么能得偿所愿。你看,我这也算是好心做好事了,从前的事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吧!”
他只好点头。
谁知道金宵却打蛇随棍上,立刻道:“那我过些时候进京去找你玩!”
还把邵氏兄弟介绍给他。
邵家长子邵江倒是个老成持重的,次子邵洋却一看就是个纨绔子弟,行事浮躁、说话夸张,还嚷着让姜律也帮他在京城找个老婆。
他这才知道原来金海涛对金宵的婚事已经有了打算,想帮着次子金城在京城里寻一门显赫些的妻族。
他不禁对房夫人道:“看来金家在边关的这几年日子也不好过。”
“那是当然了!”房夫人很随意地道,“金家在太原镇守好久了,朝廷里又忌讳京官远交外臣,他们对京中的消息闭塞,有什么事总是慢半拍,孝宗帝的时候还好说,只要你老老实实地把该干的事干了,三年一考,九年一升,你就能稳稳当当地擢升。可到了先帝当政,秦贵妃喜欢热闹,先帝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行下效,这风气就渐渐变了,更有人因为巴结秦贵妃一夜之间鸡犬升天的。等到曹太后摄政的时候,想刹也刹不住了,首当其害的就是那些久任边寨的文官武将。
“路途遥远,三年才进京述职一次,常常是吏部的官员早就换了一茬,来吏部报备的时候那些负责给你核定的人根本不认识你是谁了,下面的人有了功绩是上峰的,出了错误是自己的,几经周折,想凭着政绩调回来根本就行不通了。只好走京官的路子。而镇守九边的将士比文官更吃亏,那些文官好歹有几个同年恩师之类的,九边的将士却是一个也不认识,兵部的官员也都是文官,就是想送礼都送不出去。而且每次京城克扣他们的不是军饷就是装备,这才是打起仗来要人命的事情……
“金家怎么会不艰难?
“要不然你爹怎么抓着大同、宣府和蓟镇不放?
“就是怕他们把这三个地方也糟蹋了。
“到时候京城的拱卫怎么办?
“金家送金宵去京城的时候你爹就说了,除非是你妹妹看中了,否则姜家是不可能和金家联姻的,不然金家和邵家是姻亲,再和我们姜家绑到一起,皇上只怕半夜都会惊醒。
“如果金海涛真的聪明,就应该让长子娶个家势一般的媳妇,次子或是三子、四子和京城显贵联姻,这样既可以让皇上放心,又可以得到亲家的支持,和京中互助有无。”
姜律闻言不由朝着母亲竖起了大拇指,道:“娘,您可真行!是谁说您只会打理家里的那点琐事来着,我看您就是个女诸葛嘛!”
“你少在我这里耍宝!”房夫人笑道,“你以为家里的那些琐事不重要啊!没有我在你们后面帮你们打点那些琐事,你们吃什么,喝什么,醉了有醒酒汤喝吗?”然后又教训儿子,“你以后可不能因为这个就小瞧你的媳妇。这世上有男有女,所以让你们男人在外面建功立业,让我们女人在家里生儿育女,这就是道家所说的阴阳平衡。要是阴阳不平衡,岂不是乱了套……”
姜律连连求饶:“娘,我知道了。我再也不敢说您干的都是些琐事了!”
房夫人看着儿子这记打不记事的样子,再多的话也说不下去了,只催着他快去歇息。
姜律在母亲面前这样一闹,也有些倦了,把美人捶交给了身边服侍的小丫鬟,起身准备回房。
走了几步却被房夫人叫住了,道:“你明天抽空去趟李家,就说我要见李谦。”
姜律颇有些意外,道:“您有什么事找他?要不要我代劳。”
“是婚礼的事。”房夫人笑道,“跟你说怕你传话传漏了,你还是把他叫过来就是了。”
姜律迭声应好,这才回了房。
第232章 私语
订亲除了要把两家的婚书拿出来给大家看之外,还要写《过礼大贴》,把两家已经商量好的迎娶事宜,诸如什么时候迎取,看过八字之后新人成亲的时候有什么忌讳,拜天地、合卺、坐帐的时候喜神都在哪个方位等等告之女方。
房夫人找他,能有什么事呢?
李谦听了心里不免有些焦虑,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大同总兵府。
过了婚书,两人的婚事已定。
姜家的人都热情地称他为“姑爷”,就是齐胜见着他,也对他亲热了三分,问他用过早膳没有。
“已经用过了。”李谦笑着说了来意。
齐胜自然不会留他,叫了家里的管事陪着李谦去了房夫人歇息的客房。
房夫人刚刚起床,闻言不由得一愣,这才想起自己没有和李谦定个时间。
她不由抚额,道:“这也太早了些!”
余嬷嬷正指使着小丫鬟们摆早膳,笑道:“姑爷这不是看重郡主吗?您一句话,他就早早赶了过来。”
如今李谦已经是姜家的女婿了,房夫人怎么好让他在外面等着,可男女有别,她又不好留了李谦用早膳,只好让人暂且先将早膳撤下去:“等我见过姑爷了再用早膳也不迟。”还怕被李谦碰见了不自在,让人把早膳端到后院的退步去。
余嬷嬷笑着应是,领着丫鬟们鱼贯着退了下去。
房夫人在偏厅见了李谦。
李谦道:“夫人可是对成亲的事还有什么吩咐?”
聘礼是他在半路上接的,后来又遇到了很多事,李长青对他能娶了嘉南郡主一万个满意,婚礼的事几乎举全家之力,尽量做到体面奢华,让姜家和姜宪满意,因此李谦也没有多想,甚至连礼单都没有看。等到送聘礼的那天他才发现他爹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把原定的“五百两黄金、二百两白银”的首饰增加到了“二千两黄金,五百两白银”……弄得满眼的金光灿灿,却没有几颗宝石……明晃晃地在脸上写着“我很有钱,我是暴发户”。
李谦倒不嫌弃他爹的做法,却有点担心姜家会觉得世俗。
尽管如此,他也不希望听到别人对他爹的质疑。
所以他直接揭过了昨天的定亲,问房夫人是不是对成亲有什么新的要求。
房夫人笑道:“说起来要多谢亲家老爷,昨天的定婚办得极体面,让亲家老爹和姑爷费心了。成亲的事也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我们看了很是欢喜,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沉吟道:“也不知道媒人有没有和姑爷说,她来要郡主小日子的时候,我们没有给……”
饶是李谦少年老成,此时听了这话也脸上顿时绯红,火辣辣地烧。
“我,我听说了……”他如坐针毡地喃喃道,“是我没让再问……郡主年纪还小,我又会驻守山西,我舍不得和郡主分开,只想早点娶她过门。至于其他的,肯定是要听夫人和太皇太后的……”
房夫人这下是真满意了。
李谦是长子长孙,又比姜宪大五岁,按理说,李长青也应该急着抱孙子。可姜宪自幼月里不足,太皇太后之前一直没有给姜宪说亲,就是想让姜宪在家里多养几年,免得迈不过生育这道坎。谁知道造化弄人,兜兜转转的,姜宪会这样匆匆忙忙地远嫁到了山西,还是个在朝堂上还没有站稳脚跟的人家。
不过,还好姑爷长得相貌堂堂,是难得的英俊洒脱,好歹过起日子来赏心悦目,姜家又不缺富贵权势,往好处想,也是桩不错的姻缘。
房夫人望着身长玉立的李谦,欣慰地笑道:“既然姑爷什么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你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有些事不必那么急。你若是身边有从小服侍的,不妨收在房里,我想郡主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只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若是先于嫡子之前有了庶长子,大家颜面上不好看不说,以后家里也诸多纷争。”
李谦嘴角翕翕,正欲申辩。
房夫人却没等他开口已急着道:“我也知道,我们行伍之家,孩子都是要上战场,是争军功长大的,一个不小心,就会马革裹尸,孩子越多越好,又不知道哪个孩子会有出息,为光耀家业,也就不必把嫡庶分得那样清楚,不比那些读书人家讲究多。可郡主毕竟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你们以后的儿子可以封世袭都指挥使,你们的女儿可以封县主……所以有些规矩,还是要讲一讲的。这男人在外面建功立业,后院若是不安宁,你就是争了个爵位回来,又留给谁呢?
“姑爷,您说我这话可说得在理!”
李谦苦笑。
他无法想象他身边有个通房,姜宪还能若无其事地和他说话,玩闹的情景。
“夫人!”他沉声道,“家母早逝,可家母活着的时候,和家父感情深厚,就算是后来家母再无所出,家父也没有生过纳妾之意。父亲也因此常常告诫我们做子女的,像我们这样行伍出身的人家,战时在外面搏命,家中的妇孺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就会听到噩耗,孤儿寡母的艰难度日。因而平日里就应该对家中的妻儿好一些,不要在小事上惹得她们不快。
102/499 首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