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慕南枝(重生)——吱吱

时间:2017-10-26 15:37:59  作者:吱吱

  姜宪原本想告诉李谦她不在乎这些东西,转念一想,若是李谦总能把自己这样放在心上,她何乐而不为?为何要推来推去把李谦给惯成了习惯,以后有事都不跟她说了?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姜宪遂笑盈盈地道,“那李骥怎么办?”
  李谦笑道:“我准备让李骥跟着我!”
  这样会不会厚此薄彼?
  姜宪挑了挑眉。
  李谦道:“我这段时间都在观察他。他读书肯定是不行了。从小没有人好好管教,丢下的太多。这个时候再强求他走仕途,只会耽搁时间。行军打仗也一般,比起钟天宇差远了。”说起钟天宇,他眉目都飞扬起来,“之前我还嫌弃天宇这孩子年纪太小了,没想到他比他哥哥钟天逸还要持重,用兵坦荡却又能伺机而动,大胆却又心细毫不草率,以后不是个将才也是个帅才。”
  姜宪抿了嘴笑。
  钟天宇以后的确是他手下最会打仗的将军。因为有他的镇守,鞑子三年来都没敢南下。
  只可惜她被毒杀了,不知道钟天宇之后怎样了。
  “那你准备怎么安排阿骥?”姜宪问。
  “我准备让他去参加武举!”李谦道,“他正好跟着康先生和郑先生读了些书,又自幼跟着家里的偏将副将们习武,过个武举不成问题。然后再让他外放到陕西来帮我。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跟郑先生呆的时间久了,我发现他于粮草军需上一点就通,还能写个简略的陈条什么的,以后不防来帮我管庶务,这些事情交给他我也能放心。”
  这主意倒是不错!
  前世李骥一直在李家混吃等死,是李麟管着粮草军备,今生就让李骥来帮李谦的忙好了。
  而且李骥去参加武举还有个好处。
  李麟作为从小被李长青养大的侄儿荫了恩,而李长青自己的长子和次子都是靠自己在外面打拼,这对李家的形象太有利了。
  不夸张地说,就凭这件事,李家想和士林联姻都容易一些。
  “那就把李骥留在我们身边吧!”姜宪也很喜欢李骥。
  两人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晌午。
  情客她们提前回了府,说是能去看看热闹已是一尝所愿,怎么能在寺里久居不回来。
  姜宪吩咐情客几个帮着李谦收拾去甘州的行李,自己则躲在李谦的书房里不愿意出来。
  昨天他们俩胡闹的东西被卷成一团丢在了洗漱间,早上起来只顾着说话了,都忘了去处理。
  姜宪决定掩耳盗铃一次。
  情客等人自会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等到用晚膳的时候,众人一如往昔。
  李谦忽地生出几分伤感来,恨不得自己有仙力朝着姜宪吹一口气就能把她变成个玩偶装在兜里带去甘州。
  “你在这里住上两天也回府吧!”他想了想道,“虽说城里比这里热,可我走了之后,这边护院就少了,这里毕竟是深山老林的,不安全。何况等我回来恐怕都要七月了。”
  七月初一鬼门开,夜里就不安全了。
  这里的确偏了一些。
  姜宪没有说没有了李谦的地方她都不会留恋。
  李谦去甘州,她就听他的回西安好了,正好可以主持家中的祭拜。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李谦走后的第二天,她留了正沉浸于改写新剧目的杜慧君,回了西安城。
  西安城里,迎面是喧嚣鼎沸的叫卖声,仿佛从世外的桃源重新回到了万丈的红尘里。
  姜宪在宫里呆得太久,她喜欢这样带着浓厚市井气的地方。
  她撩了帘子朝外饶有兴趣地张望着,直到进了自家的街道,这才放下帘子。
  康太太回来就拘了李冬至检查功课。
  好在李冬至是个很有自制力的孩子,康太太布置的功课没有丢下,还照着康太太的布置背了很多的书。康太太非常的满意,对郑太太道:“这孩子倒是个听话的。”
  郑太太也很喜欢李冬至,做了糕点经常送给她和姜宪吃。
  陆家和谢元希商定好了婚期来告诉姜宪。
  姜宪不由喊了随身的嬷嬷拿了黄历过来。
  “十二月十二日……我记下了。”她翻着黄历问郑太太,“还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
  李谦走时让她关注陆谢两家的亲事,可能是郑缄和郑太太太能干了,她什么事也没能帮上。
  郑太太笑道:“请大人帮着做主请媒人,给太原那边报个信。”
  像谢元希这样的幕僚成亲,李长青也应该有所表示。
  姜宪忙笑着应下了。
  她写了封信给李长青。
  李长青很快回了信,说他没办法来西安,会派了柳篱过来道贺。
  柳篱和谢元希的关系向来不错,派他过来再好不过了。
  姜宪让情客她们给柳篱收拾客房。
  夏夫人却找上门来,说是七月十四的盂兰节香积寺做法会,主持想请姜宪去聆听又怕姜宪不愿意去,特意请了夏夫人帮着说项。


第630章 听戏
  这回不说捐香油钱的事了!
  姜宪冷笑数声,吩咐水苏:“去跟夏家来的人说一声,就说七月半,我不准备出门。香积寺的法会我就不去了。”
  水苏应声而去。
  谢元希请了康太太和郑太太帮着去陆家下小定。
  姜宪想去,又怕引起别人的围观,只好请了郑太太来问当时的情景。
  郑太太笑道:“您就放心好了,都知道陆家大小姐这大媒是您做的,长安县县衙的人全都到齐整了,陆家热闹的很。”
  姜宪之前是怕有人拿了高妙华之事说陆家大小姐闲话,闻言不由松了口气。
  这边陆家和谢家的婚事进展很顺利,刘冬月却来告诉她:“刘清明说好像还有其他的人在打那火枪图的主意,让我跟郡主问一声,能不能直接拿图了事。工部那些守库房的人根本没把那些图纸当回事,就算是被发现了,谁知道是哪一个人手里出的事,小心一点,根本就查不出来。那图太复杂了,不好拓。他怕被别人得了去。”
  姜宪到底对这朝廷还抱着几分侥幸,让刘清明去弄图纸的时候让他把原图弄出来,拓一份重新放回工部去。
  她听到这话突然想到了工部库房里那些福船、投石机的图纸,沉思了良久,悄声对刘冬月道:“这件事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你亲自去趟京城,想办法把工部库房里的那些图纸都弄出来。最好是拿出来找人拓,若是拓了之后没机会放回去,也不勉强,可若是这图纸明晃晃的就这样没有了,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刘清明不是说好像还有其他的人在打那火枪图的主意吗?被别人抓住了把柄就不好了!把拓了的图放回去,好歹能混淆一下视线。”
  刘冬月听着吓得手脚冰冷。
  郡主这是要干什么呢?
  把工部东西偷出来……难道要谋逆不成?
  皇上对郡主这么的好,被郡主指责了也不过回几句嘴,却从来不曾生过郡主的气。郡主怎么忍心坑皇上。
  可郡主已经打定了主意,他不去办,自有人争着抢着替郡主去办。万一事情败露了,他就是没去办这个差事,凭着他是郡主身边的红人,不也一样要杀头流放吗?
  横竖和郡主是一条船上的人,还不如他去,知道轻重,手脚利索,不容易被人发现……
  刘冬月脑子一片混乱地出了厅堂。
  杜慧君求见。
  说是新戏已经排好了,七月初一在西安首富董重锦位于城西的别院开锣,特意送了请帖过来,想让姜宪去给他捧个场,还说:“董老爷是个仔细人,怕郡主嫌太吵,只请了和郡主平时有来往的夏夫人、林夫人等人作陪。”
  姜宪想想近日无事,去听听戏也不错,遂约了郑太太、康太太一起去。
  两位太太因自家的夫婿有意在西安旅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乡,特别是郑虎已拿到了西安府学的学藉,可以在陕西参加科举了,就也有意和西安这些读书人家的夫人来往,都高兴地应下,到了七月初一那天,跟着姜宪去了董家的别院。
  这次董重锦的太太带着董小姐亲自在垂花门前迎她。
  董太太特别的客气,恭敬地给姜宪行礼,落后姜宪半步垂着眼帘温声地给她介绍沿途的景致。只是姜宪前世做过太后,平日里那些超品的国公夫人、侯夫人在她面前都是这个样子,她也就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半点拘谨的意思。
  跟在董太太身后的董小姐是见识过姜宪的气派的,可见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忍不住惊讶。
  姜宪的表情太理所当然。
  可能是因为姜宪正如那些传言中所说的倍受先帝和当今圣上的宠爱吧?
  董小姐模模糊糊地想着,很快就到了听戏的地方。
  可以看得出来,董家这次是下了大力气的。
  观戏的地方是个花厅,花厅前面是个丈余的小塘,塘里种着荷花。荷花的花期已过,却依旧亭亭玉立着几株白莲。小塘旁是戏台,戏台两边都是厢房,像是给伶人们化妆的地方。
  姜宪等人走进去的时候夏夫人等人都已经到了。
  大家彼此寒暄着。
  姜宪看到了一个颇为意外的人。
  周照的如夫人卓氏。
  夏夫人笑道:“卓姨娘是联珠社的戏迷,听说联珠社唱新戏,求了周大人,这才和我一道过来的。”
  姜宪从来不为难女人。何况这位卓氏登堂入室是周家的事,是夏夫人的事。
  她笑着朝卓氏点了点头,坐到了正对着戏台的玫瑰椅上。
  夏夫人表情一僵,董太太接过丫鬟们的茶盘亲自给姜宪奉茶,并笑道:“也不知道郡主喜欢什么茶,这是今年明前的西湖龙井,胜在新鲜,郡主尝尝合不合口味。若是不合口味,我这里还有碧螺春、剑毫……”
  “我对茶倒没什么讲究。”姜宪不打笑脸人,态度温和地道,“只要好喝就行。”
  董夫人忙笑道:“那郡主还真得尝一尝了。这茶拿回来之后大家都说好。”
  她说着,给跟着姜宪一起进来的郑太太和康太太也都斟了一杯。
  两人迭声道谢,屋里的气氛这才重新好了起来。
  杜慧君低着头进来献新剧的曲目。
  夏夫人念了册子上头的名字:“群芳谱?这是什么意思?听说这戏是郡主亲自选的,都说了些什么?”最后一句,她问的是姜宪。
  姜宪就有点烦她了,喝了一口茶,这才笑道:“自从夏大人介绍的那位先生过来之后,我就没怎么过问这戏的事了,今天也是第一次听。不妨听杜老板说说看。”
  夏夫人脸一沉,嘴角翕翕正欲说话,林夫人却突然笑着对夏夫人道:“正主子放在这里您不问,倒问起郡主来了。杜老板,这戏到底讲的是些什么啊?”
  杜慧君此时也回过神来,吸了口气笑道:“讲的是五姐妹回家给老父亲祝寿发生的事。”
  “那不就是五女拜寿了嘛!”林夫人笑道,“难道和那五女拜寿还不一样?”
  “不一样!”杜慧君笑着,细细道来。
  夏夫人的脸色渐渐和煦起来。
  姜宪觉得夏夫人简直是莫名其妙,她朝着董小姐招手,轻声问她:“夏家最近可曾出了什么事?”
  像董家这样的商贾,会随时盯着三大衙,有什么风吹草动很难瞒得过她们。
  董小姐犹豫了一下,道:“是夏大人的侄子夏公子,听说在妓院和人争风吃醋把人给打了……”


第631章 求助
  这样只知道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姜宪见得多了,听着连眉头也没有皱一下的点了点头。
  董家小姐却很有感慨地道:“夏公子从前虽说不太持重,可也没有到逛院子和人打架的程度啊!”她说着,声音压低了几分继续道,“听说当时周大人那个小舅子卓公子也在。不过卓公子不比夏公子,夏公子是夏家正正经经的子孙,就算是闹出事来也有人帮着兜着,卓公子要闹出这样的事来,只怕周大人立马就会送他回老家,再也不见他,就是他姐姐,估摸着日子也不会太好过。我今天见到卓姨娘的时候吓了一大跳,还以为传言有误呢!”
  这话就解释得很清楚了。
  若是传言属实,那卓氏出现在这里就不是来看戏的,而是来求援的。
  难怪她时时刻刻都跟在夏夫人的身边,而夏夫人又心浮气躁的,十之八九妓院打架的事是夏公子连累了卓公子。
  姜宪听听,也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等到戏开了锣,更是全副心神都放在了新戏上。
  写戏的人还是有点水平的,可这水平也有限,戏说不上好,可也说不上坏,在姜宪看来就算是失败了。偏生那写戏的士子还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说不好是你们看不懂的样子,隔着帘子过来说话的时候姜宪心生反感,知道像他这种人最喜欢攀龙附凤,狐假虎威地吹牛。姜宪不想自己变成他的谈资,索性借口有点累,去了后面花园暖阁的凉亭里喝茶。
  正巧她歇息的凉亭旁边种着株约有人高的月季,碗口大的粉色花朵郁郁葱葱地开满枝头,热闹得像在过年。
  姜宪不由端了茶盅站在月季树旁观赏。
  突然有个穿着青色衣裳的男子窜了出来。
  七姑三步并作两步拦在了姜宪的前面,高声喝着“郡主驾前,还不回避”。
  那男子显然没有想到有人会气势汹汹地拦在姜宪的前面,被吓了一大跳,连连后退了几步,这才面色煞白地道:“我,我是郑先生的儿子郑从的同窗,有急事找郡主,还请这位嫂嫂行个方便!”说着,抬头和正站在凉亭台阶上目光如星般俯视着他的姜宪对了个面。
  姜宪见这男子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眉目温顺,目含焦灼,神色间仓皇如陷入陷阱的小鹿,十分怜人。觉得有些面熟,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那男子见了神色间平添几分焦急,道:“我,我是周大人的小舅子,那次在翠居拜见过郡主……”
  姜宪想起了,示意七姑放他进来。
  那男子松了口气,急忙走了进来,待给姜宪行礼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忘记通报姓名了,忙道:“学生姓卓,单名一个然字,还没有及冠,因而长辈也不曾赐字,家中的人都称我为大郎。若是郡主不嫌弃……”话说到这里,他脸色一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好像这才发现自己讲错了话。
  不过是个不相干的人。
  姜宪无所谓地笑了笑,道:“卓公子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我久居内院,不闻外事,怕是帮不上卓公子什么忙!”
  她知道自她坏了温鹏的前程之后就有很多人忌惮她,可也有些人从中看到了可乘之机,纷纷和她攀交情,指望着她能在他们出事的时候搭把手。她正好要为李谦拓展人脉,若是有所回报,她还是愿意帮忙的,若只是觉得她年少好欺,她虽不会和对方计较,可若是有机会踩上一脚或是落井下石,她觉得她也会做得很顺手的。
  不过像卓公子这样硬闯到她面前的,这位卓公子还是第一个。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