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慕南枝(重生)——吱吱

时间:2017-10-26 15:37:59  作者:吱吱

  赵玺想作死,还有点家底供他折腾,他就站在旁边看戏好了。
  但他话让幕僚的神色更无奈了,斟酌道:“前些日子镇国公府的世子爷派了幕僚来金陵,左以明居然把人引荐给了皇上。那人十分会说话,一见面就讨了皇上的欢心。听那幕僚的意思,今年正旦,那幕僚还会代表镇国公府来金陵献贡。但宫里传出消息,说姜世子已经打下了三分之一的高丽,掳掠了不少财物,这才有底气派人来金陵献贡。皇上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高兴,还私下许诺姜世子,若是姜世子真的攻下了高丽,就许姜镇一个高丽王……侯爷,如此一来,对你也太不利了。”
  赵啸是伯爵,连国公都不是。
  他为赵玺立下汗马功劳,赵玺赏了这个赏那个,就独独没有赏他。
  是怕他功高震主?还是想教训教训他,让他为了爵位更加俯首恭顺?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赵啸觉得自己大度点,都可以不和赵玺计较。但王有王的仪仗,伯侯有伯侯的仪仗,甚至会因此所配亲兵的数额都不一样。他可以不要仪仗,却不能不计较亲兵的数额。
  赵啸额头上冒出青筋,但很快隐去,道:“你去写封信,请了我二叔过来。”
  自上次为婚事的事他和他二叔闹翻了之后,他二叔就借口游学去了松江和钱塘,一直没有回来。
  那幕僚很快醒悟过来,迟疑道:“侯爷,您这是要,议亲吗?”
  赵啸点了点头。
  他当时就不应该萌生娶个江南世家女子的念头。
  可当时,他想到了姜宪,脑子一热,就应了下来。
  江南的女子多纤瘦,可到底还能选几个高个子,闵南的女子矮个子的多,就是偶尔有几个长得高的,家中父兄也多是矮个子。或者矮子里拔高个,也能有几户人家适应?
  赵啸在心里想着。
  他二叔接了信却冷笑连连,对心腹的随从道:“他现在知道厉害了,就知道回头找我了。早干什么去了?你看他娶的那两个媳妇,头一个居然敢和男人公然对着干,不就是仗着自己娘家是公侯之家吗?后面一个还没有进门,却让皇上惦记上了。你说只是被人抢了去也就罢了,居然还戴了顶绿帽子,他不想做人,我还想做人呢?”
  第二个女人不过是看了觉得合适,正寻思着要不要议亲,怎么就成了没过门就被抢了?还说出什么“绿帽子”之类的话来,二老爷这也是恨极了吧?
  随从装着不懂的样子,道:“那侯爷的婚事,您管是还是不管呢?”
  “我不管能行吗?”二老爷嗯哧嗯哧的,道,“回金陵去!这江浙我也呆够了。女人是温柔,可怎比得上家里的正经太太,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孝敬老人,还是我们闵南的女子贤淑!”
  随从忙笑着恭维:“二老爷就是有眼光!不然族里怎么把这么大的事交给您呢!”
  还好那个江南女子没有娶进门,不然二老爷在族中长辈那里也不好交待,还落下个办事不利的印象。
  没多久,赵啸就娶了一位世居闵南的江姓女子。
  见到过新任靖海侯夫人的人都说江氏高高瘦瘦,白净如玉,不像闵南人,倒像北方的姑娘。
  这都是后话了。
  赵玺听说赵啸已选定了续弦的人,松了一口气。
  就在三天前,贤妃给他生下了长子。
  他也因为贤妃怀了身孕,有了第二代,正式亲政,开始处理朝堂事务。
  因而赵啸续弦,他不仅赏赐了赵啸大量的钱物,还要直接封了赵啸的续室为一品夫人。
  赵啸是在福建成的亲,成亲之后立刻带了新妇进宫谢恩。
  赵玺想到赵啸的恭敬,就觉得自己做得很不错。只可惜帝王不能随便流露出喜怒哀乐,他索性回了内宫,去了皇后刘氏那里。
  刘氏正倚在床头喝药。
  贤妃怀孕之后,赵玺又歇到了她这里。或者是因为心情没有从前那样紧张,她很快怀孕了。甚至因为她的怀孕,为赵玺争取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只可惜,怀孕不到三个月她又小产了。
  这就有点不好了。
  甚至她的祖父都从民间找了大夫给她把脉,没有一个人说准她为什么会小产,也没有一个人敢断言她会不会很快又能怀孕。毕竟之前她椒房独宠也没能顺利怀孕,现在有个贤妃分了她的恩爱,她怀孕的机会也就比从前少了一半。
  好在是赵玺对她还颇为怜惜,常常来她这里坐坐,还吩咐太医院的医正细心给她调养。
  听说赵啸娶了个闽南媳妇,看着赵啸脸上还没有褪去的得意,刘氏心里拔凉拔凉的。
  别人将在外,怎么都要想办法把主帅的家眷留在京城,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节制在外的将帅吗?皇上倒好,不想办法给赵啸塞个江南媳妇,反而还觉得赵啸娶了个闵南媳妇很好。
  她想提醒赵玺几句,却欲言又止。


第1080章 自大
  这件事涉及到贤妃,刘氏怕自己说了,赵玺以为她在妒忌贤妃。
  何况贤妃没进宫就有了孩子,所以皇长子出生的月份有点不对。虽说她贵为皇后,没等赵玺开口中就答应帮贤妃掩饰私情,可她到底不是那些市井之家出生的小家碧玉没有脑子——贤妃临幸时,她使了点手腕,使得敬事房没能及登记在册,临幸的时间是后来补上的。
  贤妃还没有资格看敬事房的记录,赵玺亲眼看见她补上了。
  没有人会在意这个。
  可万一等到要立储君的时候,这就是个大大的漏洞了。
  想当初,皇上不就因为从小养在太后身边,万寿山生变,曹太后身边服侍的人大部分都被掳杀了,辽王才有机会诬陷皇上的血脉吗?如果不是嘉南郡主,皇上怎么可能登基!
  刘皇后抿了抿嘴,手轻轻地放在了小腹上。
  她为什么就怀不上孩子呢?
  就算是个女儿也好啊!
  赵玺在她这里坐了一会,发了一通脾气,最后还是去了贤妃那里。
  刘氏很能理解。
  如果她是皇上,看见心爱的皇长子,看见心爱的嫔妃,当然比陪她在这里枯坐的好。
  但理解归理解,她却没办法不心疼。
  万一她要是没有孩子,难道这日子就得这样一成不变的过下去吗?
  她送走赵玺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寝宫,而是慢慢地在院子里走了好几圈,这才问起赵啸的新夫人江氏:“听说来拜见了我和皇上就回了福建,走了多长时间了?靖海侯身边没有留个服侍的人吗?”
  刘氏之前听人说是因为赵啸风流成性,甚至在外面养了外室,蔡氏才和赵啸翻脸的。赵啸的新夫人她见过,也是一等一的美人,不过那模样儿有点面熟,但她一时也没有想起那新夫人像谁。按理说,这个时候赵啸和新夫人应该蜜里调油,把新夫人留在身边服侍才是。怎么这么早地送回了福建?
  难道他不想要嫡子了?
  答话的是她宫里的大太监。
  那大太监低眉顺目地笑道:“听说新夫人进门就有喜了,但住着不习惯。吃食还好说,这就是这气候太热,什么都吃不下去。靖海侯没有办法,只好把夫人送回福建。”
  刘氏有些意外。
  那大太监见状就继续道:“皇上可能还没有机会跟您说,刚刚在御书房的时候,靖海侯说这次围剿倭寇福建水军死伤颇重,除了需要重新招募新兵之外,还要整顿军务,他会回福建一些时日,等明天开春再来给皇上和您问安。还想让皇上同意福建水军增人。皇上还和靖海侯开玩笑,说算算日子,等到明年春天,靖海侯府应该要添丁了,皇上就在金陵等着吃靖海侯府家的红蛋了。”
  在江南,谁家生了孩子去报喜,是要提着几个红鸡蛋的。
  刘氏面色微沉,道:“除了这些,就没有说些别的?”
  大太监不解。
  刘氏道:“那皇上到底答没有答应福建水军增人的事?”
  那大太监想了想,道:“之后皇上没提,靖海侯也没有再问。”
  刘氏挑了挑眉。
  大太监道:“之后靖海侯向皇上道了谢,说到时候一定会派人向皇上报喜的。最后就说了些杨大人剿水匪的事,靖海侯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告退了。确实没有再提福建水军增人的事。”
  刘氏半晌没有吭声。
  就算像她这样养在深宫的女流之辈都知道扩军有多重要,赵啸专门来和皇上说这件事,肯定十分的重视。
  皇上为什么不给赵啸一个答复呢?
  赵啸之后避而不谈,肯定不是放弃……多半是心生不满!
  这让刘氏心中一沉。
  她觉得自己应该劝劝赵玺。
  可赵玺去了贤妃那里……她心情就更糟糕了。
  好不容易等到赵玺到她这里来用午膳,已经是三天后的事。
  她委婉提起赵啸的事。
  赵玺看她的目光就点不一样了。
  刘氏后知后觉,心中连连喊“糟糕”。
  本朝有“内宫女子不得干政”的祖训,只是先出了个曹太后,后出了个嘉南郡主,大家早把这条祖训忘到了脑后,赵玺异样的目光让刘氏心中生警,发现自己做错了事。
  她原本就江南士家之女,赵玺娶她是为了安抚江南世家为他所用,若她干涉朝政,赵玺肯定会觉得她是受了江南士家的指使。
  刘氏急中生智,忙辩道:“我也是听进宫的人说起来这件事——据说外面已经传遍了,说是您看重杨大人,轻怠了靖海侯。臣妾担心坏了您和靖海侯的情份,所以特意跟您说一声,让你找个机会澄清一下。”
  赵玺面色大霁,心里却冷笑连连。
  什么宫里人,只怕就是泾阳书院的那些老匹夫吧!
  他这才登基呢,就开始指责他没有嫡长子的时候先生了庶长子。皇室是普通的人家吗?庶长子和嫡长子的区别有那么重要吗?他就是庶长子。辽王也是庶长子。他还不是一样做了皇帝!
  刘氏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泾阳书院的人是不是觉得他离开了赵啸就不行了。
  赵玺在主里盘算着,神色却越发的柔和起来,眉眼带笑地道:“没有的事!我和靖海侯情同手足,水军兹事体大,需要听听内阁诸位大臣的意思,从长计议,这才没有立刻就下决断。倒这些传话的人,真真该杀!我这边刚和靖海侯说完话,说话的内容就传得到处都是了。梓童,你是朕的左臂右膀,一定要帮着朕整顿整顿内宫才是。不可让这种事随意就发生。还好是群臣间的家常话,这要是涉及到朝廷辛秘又当如何?”
  刘氏出了一身冷汗。
  还好赵玺没有追究让她交人,不然她怎么给赵玺一个交待!
  只怕是又要死个无辜的人了!
  她是信佛之人,相信因果报应。
  已经连着小产两胎了,她不想再背上什么罪孽了。
  她跪在地上失声赔罪。
  赵玺笑着携了她的手安慰她:“谁还没有个错呢?梓童应该相信朕才是。以后可不能再这样猜忌朕了。”
  刘氏点头。面色非常的苍白。
  赵玺却非常的满意,道:“杨大人也擅长水战。想当初,倭寇上岸,不就是杨大人和原浙江总兵李道联手把人赶下了海吗?人才不是没有,就看怎么发现!怎么用了!”


第1081章 无人
  刘皇后唯唯诺诺,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可赵玺依旧失去了和她做戏的兴趣,勉强笑着和她又说了几句话,就借口还有公事,去了御书房。刘氏顿时两腿发软,如瘫了一般由宫女扶着坐在了太师椅,心里反复想着这件事该怎么办?
  她毕竟和赵玺做了两年的夫妻,对赵玺的禀性非常的了解。
  或许和赵玺虽然登基多年却一直没有亲政,又常被韩太后责骂,被韩太后威胁着说要废掉他有关系,他越是恼怒的时候就越温和,越温和的时候就越记仇。
  刚才赵玺就很温和。
  刘氏心里发抖,想写信封给自己的祖父,又怕赵玺派人关注着她这边的动静,直到两日后,她确定赵玺被朝堂上的事迷住了,没有空管她,这才悄悄地给刘府送了封信。
  第二天她的母亲就来看她了。
  刘氏松了口气。
  刘母却忧心忡忡,道:“你祖父说你太糊涂了,这种事怎么能跟皇上说!让你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装着不知道就是。”
  刘氏忙道:“所以我想祖父给我出个主意,怎样弥补这件事才好。”
  刘母叹气,道:“你祖父哪里有时间管你。”
  刘氏面色大变。
  刘母道:“皇上要封杨俊为平清侯,阁老们都反对,赵啸原本都要走了,也留了下来,昨天中午还和几位阁老一直劝谏来着。你顾伯父也参加了。皇上雷霆震怒,你祖父正和你几位世伯、世叔一起商量着怎么办呢?”
  赵玺不久之前刚刚封了泾阳书院的创始人顾勋的儿子为金陵祭酒,负责建立金陵太学。
  刘氏不解,道:“祖父不是一直说皇上如此纵容靖海侯,靖海侯那边迟早会出事的吗?现在有了杨俊,就可以制衡靖海侯了,祖父他们为何还要反对皇上重用杨俊?”
  “你这孩子,知道些什么?”刘母苦笑道,“那杨俊虽然会用兵,可朝廷也得有兵给他用才行啊!”
  刘氏声音发颤,失声道:“此话怎讲?”
  刘母道:“你以为养支军队很容易。朝廷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欠着各地的军饷,九边都得自筹粮草,更何况其他的地方。皇上南下的时候,因为军饷的事,丢下了大部分京卫由临潼王节制,身边只带了些禁卫军。汪大人当政的时候,是准备从江南筹备银子,重新组建京卫的。正好可以借此把那些只知道吃空饷的京卫丢给临潼王。可汪大人没有治军的经验,等到了江南才知道,这治军不仅得有银子,还得有会领兵的人。如今会打仗的人不在临潼王麾下就在靖海侯麾下,朝廷一时半会去哪里找这样的人才?
  “之后又有靖海侯拱卫金陵,皇上要修建皇宫,各地水患要安抚百姓,到处都得要银子,户部捉襟见肘,拆了东墙补西墙,这事就拖拖拉拉的,一直到了现在。
  “杨俊有奇谋,领兵清剿水匪的时候用兵如神,的确是难得一求的将帅。
  “可打倭寇……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仅有帅将没有强兵,对敌临阵,谁去冲锋陷阵?
  “这海边,还是得靖海侯镇守。”
  刘氏想到从前那些倭寇上岸,各州府的县令知府全都以身殉职,那难道也是不愿意打失仗?恐怕还是因为手中无兵,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兵败如山。
  她不由胆寒,喃喃道:“难道就没别的办法了?”
  “这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怎么会没有办法呢?”刘母道,“可那也得皇帝采纳才行啊!你祖父就建议,既然靖海侯要回福建,那就让他回福建好了,正好可以让他练操水军,让他像临潼王一样,想办法把倭寇打回老巢去,签订个什么协议的,三、五十年不敢再来侵犯。然后再由泾阳书院出面,在扬州抽重税,支持杨俊建个水师营,再慢慢图之。可皇上听不进去,觉得靖海侯不会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杨俊建水师营。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