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名门妾室(重生)——鸿影长空

时间:2017-11-09 16:29:27  作者:鸿影长空

  其实南门这边因为售卖的东西,不是庄户人家居家过日子用的,就算是市集也没多少人。玉秀一家家店铺看下来,觉得每家店铺都没什么人,偶尔遇上一两个,也都是穿长衫的读书人,或穿绸缎的有钱人家子弟。
  云昌镇的南门外就是独峰书院,这书院在整个建昌县都出名,据说是什么大儒倡议兴办的,名气很大。这家书院分上下两院,下书院招收刚启蒙的学童,上书院只招收考上秀才的学子。当然,学院束脩也不便宜。
  自从书院兴办后,建昌县大部分的举人,未中举前,都在这里求学过。
  这些人,比如像镇上武举人这样的人家,每年都会给书院捐财物,既是造福乡里,又能为自家子弟读书换个方便之门。
  所以,街上闲逛的人,要么就是穿长衫的读书人,要么就是穿绸缎的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子弟。
  玉秀希望玉栋和玉梁能在这里读书,也不知能不能收。
  玉栋和玉秀都没注意,他们刚从药铺走出来,就有人看见他们了。
  在街边一家茶楼的雅间,颜锦程正坐在窗边,狠狠地瞪着他们。看他们从药铺出来,想到颜庆洪曾说他们要给颜庆江买老山参补气血,他更是恨得磨牙。
  这种不识好歹的人,给那傻子买东西,傻子能懂什么?吃了灵芝还是傻子。老山参啊,这都是银子,要是给自己,自己要是中举了,还会不照应他们吗?
  他越想越恨,直想出了神。
  茶楼雅间里,都是独峰书院的学子。其中一个穿着粉黄长衫看着油头粉面的人,走到颜锦程边上,拿折扇敲了敲他肩膀,“锦程兄,看什么呢?放着花楼红牌的曲儿不停,看得如此专注?”
  他说着探头往窗外看去,街头人不多,一眼,就看到了走在街上玉栋和玉秀兄妹俩。
  他仔细看了看玉秀,“那小娘子样貌不错,不过年纪还太小了,要是过几年……哈哈。锦程兄,难道你好这口?”
  这人名叫田悦,是建昌县县丞的小儿子,平时贪花好色不学无术,但据说挺有点后台。就是他跟颜锦程说花一千两银子开路,能到府城找门路,包他本科必中的。颜锦程和他走得很近。
  他看看窗外,猥琐地捅了捅颜锦程,一副我懂的的神情。
  “田兄说笑了,那两个是我同村的。”颜锦程含糊地说道。
  “哦——”田悦拉长声音应了一声,又上下打量了走在街边的玉秀一眼,“太小了,长到十四五岁倒肯定是美人,现在也就那张脸好看。别看了,别看了,走,去听小曲儿去。”那人说着,拉了颜锦程往茶楼中间走去。
  今日,正是他们文会的日子。独峰书院经常有文会,可像田悦召集这种,其实就是找了几个花娘,向书院先生招呼一声,溜出来听曲取乐而已。
  颜锦程自从知道田悦是县丞公子后,就与他走得很近。
  玉栋和玉秀两人走走看看,玉秀最后买了两套最便宜的文房四宝,还有一叠纸。随后,玉秀又拉着玉栋到北街,她走到北街的绣楼打听寄卖绣品的事。
  前世她镇日在内宅,没别的事做,绣活做得还是不错的,可问下来大失所望。云昌镇地方小,绣品卖得不多。买得起好绣品的,人家会到县城府城去买。买不起的,大多又都是自己家绣了。绣楼里售卖的,大多都是婚假喜庆之物,兼卖丝线等。
  玉秀原本信心十足,打算卖绣品赚钱,眼下此路不通,一时也想不出别的生财法子,幸好家里银子还够。
  看看天不早了,她决定以后再留心这事。买了答应玉梁要买的糖球等小吃,又买了四斤半蔗糖,分成五包,收好后,连忙跟着玉栋去牛行买牛。

  ☆、85章 市集采购

  两人到牛行一看,那边大大小小十几头牛围在当中。
  牛贩子就守在各自牛旁边,有看上的就跟主人攀谈,问问价钱等。
  这些牛贩子,十里八村都熟得很,谁家有小牛犊生了就会上门买走。
  金满堂已经站在牛行一个角落里,显然到了一会儿了。
  他看到两人,招手把他们叫到一头小黄牛那边,“玉栋,秀秀,你们看这头牛。”
  他掰开牛嘴让两人看牙,语气是伯乐遇上千里马的那种兴奋感,“这小黄牯才四个月大,到明年春天耕田后,刚好能怀胎下崽。这牛看着牙口也好,吃了能长肉,好伺候。看着脾气也好。”
  小黄牯,在云昌镇这边,意思是说这是头小母牛。
  玉秀是顶在意牛的脾气的,这种水牛长角,一发狂会拿角顶人。以前村里有头牛不知怎么发狂乱跑,几个大人都没拦住,要不是颜庆山当时上前制住它,差点都顶死人了。
  玉栋看玉秀盯着那牛挺喜欢的。他走近点,伸手去摸牛头。那小牛淘气地伸舌头,舔了他手掌一下,他痒得一缩手,小牛不满地对他“哞——”叫了一声。
  玉栋再看那牛眼睛,眼里泛着水光,沉默温顺地看着自己,让他一下就喜欢了。
  “满堂伯,听您的,我们就买它。”他说着又转头去看玉秀,玉秀看着那小牛也很喜欢,跟着点头。
  “好,放心,你伯我看牛还没走眼过。”金满堂自信地说着,叫过牛主,细细问了这牛在家是如何喂草料的,又问起母牛情况。
  最后,两人估计是在谈价钱了,一个说管搜,一个摇头要八撇。玉秀和玉栋两个竖着耳朵仔细听半天,愣是一个字没听懂。显然说的都是牛行里的行话。
  最后,金满堂让他们拿了两贯钱加六百文,成交了,三贯钱都不到。
  玉秀明白,这应该是内行的行家才能拿到的价钱了。
  玉秀看边上有卖小鸡小鸭的,卖主是个老大娘,说这些鸡鸭都是自家孵的。
  玉秀问了价钱,小鸡一文钱三只,小鸭一文钱两只,她买了九只小鸡,四只小鸭,总共五文钱。
  玉秀一口一个大娘叫得嘴甜,那大娘一高兴,抓起边上一只跛脚小鸡,“闺女,这鸡就是腿有点不好,没毛病,就送你吧。”
  “谢谢大娘。”玉秀乐开了花儿,拿一只大扁篮装了,又在篮子上面盖了层布,免得小鸡小鸭路上着凉冻坏了。
  玉秀零零碎碎买了不少东西,一下就到了晌午。玉栋跟着金满堂去套牛车。
  庄户人家赶集,到晌午,这集市就开始散了。
  有些住山里的人家,挑着东西翻山越岭到镇上,路上就得走上两三个时辰。太晚回去,夜里翻山可就麻烦。所以不到晌午他们就先收拾走人了。
  东屏村离云昌镇近,这一路又都是官道,他们倒不用太赶。
  三人都带了干粮,但玉秀想着今天麻烦金满堂这么多,去买了一碗面饺和一个烧饼,请金满堂吃。
  云昌镇的面饺就是一层薄皮包上一点肉,那皮很薄,煮熟后那肉能透过皮看到肉的淡粉色。面饺汤里会放些虾皮、紫菜丝等吊鲜。
  一碗面饺端上来,白里透红的面饺,绿色的葱花,黑色的紫菜丝,再有几只小虾皮若隐若现,红白绿黑相间,色香味一下就都有了。
  烧饼更是香。烧饼里大多是梅干菜加葱花加肉糜做馅料。最好吃的烧饼,馅料得选半肥半瘦的肉。梅干菜最好的就是竹筒里腌的那种。这几样馅料拌好,加点糖提鲜又能冲淡梅干菜的咸味。摊烧饼的一早就揉好一大团面,扯一块下来,利索地将馅料包到面团里,在案板上啪啪两下拍扁,放到烧饼炉里,就靠炉子里的火炭烤熟。
  烧饼一熟,拿钳子钳出来,烧饼外面的皮烤的略有脆感带着面粉烤过后的黄色,那肥肉透过面饼皮泛着油光,瘦肉和梅干菜吸了油,咬一口软软的一点也不柴。
  请人吃面饺或烧饼,是极殷勤亲近的亲戚礼数。像两家亲戚要是在赶集时遇上了,小辈的懂礼数的一方,会买个烧饼给长辈吃,若是钱多的就会多买几个让长辈捎回家吃。
  玉秀买面饺和烧饼,没刻意给钱,也是和金满堂拉近距离的意思。
  金满堂哪要意思吃孩子买的洗,再三推脱。
  “满堂伯,今儿麻烦你这么多,就这点吃的你要不肯吃,我们以后有事都不敢麻烦你了。”玉秀脆声说着,“面饺碗我还得端回给老板呢,你可别跟我们客气,快点吃。以后我们麻烦您的时候可多了,我这是先贿赂贿赂您呢。”
  金满堂看玉秀孩子气地眨眼,忍不住哈哈一笑,“秀秀这么说,我可就不客气了。”
  他接过面饺,到底还是不肯吃烧饼,“你伯我年纪大了,不喜欢烧饼油腻,这个你们吃。”
  玉秀看他实在不肯吃,接回来塞给玉栋,“哥,你吃吧,我吃饱了。”她摇了摇手上的干粮。
  这是她一大早出门时,烙的面饼,有股野葱的清香。
  玉栋啃着干粮,将烧饼揣进怀里,“我喜欢吃你烙的饼,这个要不带回家去,给淑儿和小四吃。”
  玉秀前世住在深宅大院里,倒是琢磨过厨艺。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手艺再好,这烙饼里没盐没糖没馅料,只有点野葱拌着,肯定是不如烧饼好吃的。
  一般人家烙饼,如果是放在家里吃,会放点盐或者包梅干菜进去,有钱的讲究点的就包蔗糖。可要是带出门做干粮,就不会放盐,太咸了容易口干。
  玉秀今天还特意买了十斤面粉、一斤红头肉、两斤猪大骨,还有红糖等物,决定回家后得给家里人改善改善伙食,好好露几手。
  金满堂在边上看着两个孩子推让,暗暗点头,颜庆山家这几个孩子,都是难得的。玉栋踏实肯干,玉秀灵巧有主意,玉淑和玉梁也都懂事乖巧。
  现在年纪都还小,可三岁看到老,这几个孩子长大后,都差不了。
  他想着颜庆山在世时,为人爽朗热情,在村里与人为善,人缘很好,暗自决定,以后对这四个孩子,能帮的一定帮一把。

  ☆、86章 若有所得

  三个人回到东屏村时,已经是下晌了。
  玉栋和玉秀在村口和金满堂告别,一个拉着牛,背着东西,一个提着扁篮,回到家里。
  玉淑和玉梁早就等急了,看到两人回来,都是一声欢呼。
  家里没有牛圈,猪圈现在没有猪空着,就先把牛关到屋后左边的猪圈去。玉梁居然抱了一捆草过来,原来他和玉淑两个等不及,已经去割了两捆草,就等着牛回来喂了。
  玉栋请教过金满堂喂养的事,将小牛关进去,食槽里倒上水,再把青草扔进去,先让它吃着。
  玉淑和玉梁站在边上,忍不住偷偷伸手摸了几把小牛,那小牛温和地“哞——”叫了一声,格外惹人喜欢。
  玉秀在前院的杨梅树下,拿几块木板拦了一个圈儿,将小鸡小鸭放出来透气。
  蓝妞跟前跟后跑得很欢畅。它可好久没在家看到这么多活物了。那小牛一看个头比它大,它跟在牛后面汪汪叫了两声,就没跟着去了。
  小鸡小鸭这边,它可就兴奋了,趁着玉秀去找东西盛水,它龇着牙左右看看,对着一只小鸡就扑了过去。
  玉梁刚看完小牛回来,一看到它扑的那架势,叫了一声“蓝妞”,怕它咬伤小鸡,扑上去抓住它。没抓对地方,一把抓到蓝妞尾巴上。
  蓝妞痛得汪叫了一声。
  玉梁松开它尾巴,“蓝妞,这些鸡鸭都是家里养的,你不许欺负它们,记住没?”玉梁板着脸,戳着蓝妞的脑门教训。
  蓝妞它委屈地呜咽着凑玉梁边上耍赖,缩着尾巴,不停地蹭着玉梁的腿,大有失宠的失落感。
  玉梁心软了,抱着它说,“你看好小鸡小鸭,保护好它们!我就还疼你哦。”
  蓝妞汪汪了两声,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觉得跟鸡鸭玩闹太危险了,它转了两圈,无聊地回到自己院门边的窝去趴着了。
  颜庆江躺在屋子里,听着外面又是牛叫又是鸡鸭叫,记得直叫人。
  还是玉梁善解人意,捧了一只小鸡进屋给他看,他轻轻摸着,咧开嘴笑。
  玉秀找了半只对半剖开的竹筒装水,又把菜叶子切得细细的,拿一小碗米饭拌了给小鸡小鸭吃。
  “秀秀,你们买了鸡鸭啦?”荣嫂子从院外经过,听到鸡鸭的叫声,探头张望,看到玉秀居然拿米饭给小鸡小鸭吃,眼神闪了一下,“哎呀秀秀,鸡鸭拿米糠拌点糠饭就行了,拿饭粒喂,多糟蹋啊。”
  “荣嫂,这不是家里还没米糠嘛。怕它们饿了,先喂点菜叶吃。卖鸡鸭的大娘说,小鸡小鸭光菜叶不肯吃,一定要一点点米饭,让它们觉得有香味。”玉秀暗恼自己一时高兴,大意了,庄户人家都舍不得拿米饭喂牲畜的,自己这做法,要是传出去,不是更招眼?
  她说着,端着手里的碗走到院门边,一边拌着一边和荣嫂闲聊几句。
  其实,玉秀这年纪,大人们还真不会主动找她聊天。可荣嫂子一向是东屏村出名的大嘴巴,要知道消息,从孩子嘴里套话最容易。所以,大姑娘小媳妇还是毛孩子,荣嫂子都是一视同仁,遇到机会就说上几句。
  她一边说话,一边那眼神就往玉秀手里的碗里溜,看里面大半是菜叶,没再说什么了,扯了几句就走了。
  晚上,玉秀把买的老山参切了一截下来,隔水炖了一碗参汤,给颜庆江喝了。
  草草吃完晚饭,玉秀拿了四包白砂糖,用一个龟背篮提着,拉着玉栋一起去金福清等四家。
  他们到金福清家时,金福清一家刚吃完晚饭,正坐院子里纳凉。
  英娘看到玉秀,高兴地招手让她过来一起坐。
  玉栋拿了那半斤白砂糖,放在金福清家的堂屋,金福清一见要塞回来,“你这孩子,怎么还送东西呢。这都是该做的事儿,就冲你爹活着时的情分,我做的都是该做的。”
  玉栋不会说花言巧语,急得满脸通红,只翻来覆去说着玉秀教的那几句,麻烦叔了,以后有事还得让叔帮忙。
  玉秀看他急得都要出汗了,连忙走过去帮着玉栋劝。
  最后还是福婶爽朗地说,“行了,当家的,孩子们的心意,你就收下来吧。”
  红婶发话后,金福清接过去了。
  红婶拉着玉秀坐回自己边上,“玉栋,你跟你叔坐着说话。你叔刚才还说有事要找你说说呢。秀秀,来,坐这边来。”
  她拿了个小板凳,让玉秀和英娘并排坐自己前面,“秀秀,来,婶帮你也染个漂亮指甲。”
  原来明天红婶娘家有喜事,要带英娘回门。姑娘家总得打扮打扮,英娘吵着要染指甲,红婶就拿凤仙花放研钵里碾碎,淘了漉子,拿着一片竹片,在帮英娘染指甲。
  十来岁的姑娘家,正是爱美的时候。乡村里,姑娘家年轻媳妇,打扮的时候,都会拿凤仙花来染指甲。
  “秀秀,你看,我这只手染好了。”英娘将右手伸到玉秀跟前让她看。
  村里的姑娘家,英娘也是不下地干活的,只在家帮忙做点家务,偶尔上山采野菜耙松毛,所以,她的手养得还算白嫩。
  十岁的年纪,指甲本就是透着淡粉色,拿凤仙花汁涂上一层后,变成了深一些的粉色。
  她看看指甲,遗憾地说,“可惜这颜色褪得快,明后天水一泡就没了。秀秀,我娘那有盒新香粉,擦上去可白了。”
  红婶笑着拍了英娘一下,“还好意思说,那盒粉我统共没用几回,被你偷着费了不少。”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