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覆手繁华(重生)——云霓

时间:2017-12-06 16:23:02  作者:云霓
  “皇上,太后娘娘,这封手谕是假的,”曹嘉说着指向那些字,“字虽然写得十分清楚,但是结构呆板,运笔着力不均,习惯混乱,并非一气呵成,而是临摹太后平日里书写的单字,凑出了这张手谕。”
  “只要是假的,必然有迹可循,太后的字轻易不会外流,只要能找到他们用来模仿的单字,就能证明罪臣的判断,况且,这字用的笔墨恐怕与太后娘娘平日里用的也不尽相同。”
  “上面的印章就更加好查验,虽然大小、刻字和太后所用一模一样,但是仿印就是仿印,没有多年使用磨砺的痕迹,没有朱砂印泥的沉积,必然还是会有细微的差别。”
  谁也没想到曹嘉能够一口气说出这么多的疑点。
  皇帝道:“曹卿能够断定?”
  “罪臣能够断定,不止是罪臣……”曹嘉说着抬起头,“大理寺有几位掌检,这些日子也和罪臣学习勘检之法,皇上可以将这份手谕拿给他们查看,看他们会给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样造假的手谕,罪臣实在已经在裴大人手中见过了许多……”
  皇帝一脸疑惑地看向裴杞堂。
  裴杞堂这才道:“微臣曾给曹大人看过一些文书。”
  皇帝眼睛微眯:“你是说?”
  裴杞堂道:“就是那些宁王与东平长公主相互来往的书信,虽然宁王当年的笔墨早已经被销毁,但是东平长公主尚在,用东平长公主的笔迹对比,就能获得实证。”
  当年朝廷给庆王定罪所依仗的证据,便有这一件。
  如果这些东西都是假的……
  那么压在庆王身上的罪名,就会被人质疑。
  …………………………………………………………………………
  哈哈哈,更新了。
  还有一章比较晚,大家不要等。
  这么辛苦,能不能求月票啦~
  
 
第五百一十九章 绝食等死
  皇帝现在想起来,当年曹雍质疑的正是庆王谋反的证据。
  曹雍因此被沈昌吉怀疑是庆王党。
  时至今日,曹嘉又站在勤政殿说出这件事。
  相信曹嘉的话,就等于相信当年庆王案也有端倪,不相信曹嘉的话,就要给太后定罪。
  “皇帝,”太后站起身来,“该给天下人一个公道了,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大牢里已经有如此之多的冤屈……已经足够了。”
  太后说着看向皇帝,目光中有几分的哀伤:“哀家愧对先帝的嘱托,没有帮你照看好门庭,才会让赵氏一族如此为所欲为,哀家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已经离哀家而去,也许他们之死也是哀家之过。”
  太后眼睛轻阖,再睁开的时候,目光中带着几分的失望和灰心:“也许哀家应该随先皇一起去了。”
  皇帝听得这话顿时脸色大变。
  太后伸出手摘下了头上的顶簪,那是一只玉如意寿星发簪。当年太后大寿,大理国使者将在当地发现的一块形似寿星的翠玉,作为祥瑞献给太后,皇上请了九华寺主持诵经加持,从此之后太后娘娘便一直将这支发簪戴在身边。
  太后忽然松开手,那翠玉寿星簪顿时落在地上。
  清脆的声音传来,寿星簪断为两截。
  “太后娘娘。”程女官脸色苍白,立即跪下来。
  摔断寿簪不止是不吉利,也表露了太后的心思。
  “人人求长寿,长寿又有何用。”太后仰起脸,一行清泪瞬间淌过脸颊。
  “母后,”皇帝心中油然生出不好的预感,“您这是……”
  太后半晌才垂下头:“皇帝,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你我母子的缘分,也该到了尽头。”
  说完向前走去,走到宁王身边,太后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宁王:“宁王早已成年不该留在宫中,也是哀家不顾祖制,犯下如此大错。”
  “宁王府接二连三出事,宁王妃贪墨等案,宁王都脱不开干系,皇上处置宁王妃等人,应将宁王一起问罪。”
  听到问罪两个字,宁王茫然的脸上出现了惊讶的神情,慌乱地不知该如何是好,张开嘴想要说话,却最终没有说出来。
  太后接着道:“宁王痴傻,仍旧觍居王爵之位,却无法做到王爷的本分,不能辖制下属,更不能为皇上排忧解难,理应收回王爵。”
  “母亲,”宁王通透的眼睛一皱,“您这是怎么了?”
  宁王伸出手去扯太后的衣袖,太后却并不为之所动,而是淡淡地道:“皇上,母后能为你做的,也只是这些了。”
  太后说完甩开宁王的手,径直走出了大殿,程女官等人立即跟了上去。
  大殿里一瞬间安静,宁王先跪下来:“皇兄,母亲……母亲她到底怎么了?”
  太后临走时说的几句话,透着一股的寒意。
  “皇上,”内侍进来禀告,“太后娘娘要搬进庆禧宫。”
  庆禧宫曾是先皇停灵柩的地方,太后要搬进去做什么?
  内侍吞咽一口道:“太后娘娘还交代,不准送食水进庆禧宫,太后娘娘这是要……这是……”
  太后准备要绝食。
  皇帝浑身立即变得冰凉,太后决定要去陪先皇,所以才会摔断了寿簪,交代了那些话。
  从来没有哪个帝王,逼死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不能去做第一个,更不能让亲生母亲在先皇去世多年之后,绝食而亡。
  太后为什么要这样?
  “皇上,”裴杞堂上前一步,“太后娘娘只是一时伤心,皇上好声劝说,太后娘娘就会回心转意。”
  皇帝目光一敛,恐怕没那么简单吧!太后是个固执的人,一旦拿定主意,就没有了转圜余地。
  “眼下还有一件事,”裴杞堂道,“庆王谋反案疑点重重,当年的文书皆为伪造,应该推翻此案重审,若庆王果然被冤枉,就该还庆王一个清白。”
  皇帝静静地听着裴杞堂的话。
  如果不重审庆王案,只怕太后不会离开庆禧宫。
  皇帝顿时觉得头疼欲裂。
  常安康上前试探着询问,“若不然皇上先歇一歇,刘相等人还在外面候着。”
  这样的时候应该叫刘相、谢相进宫商议对策,皇帝道:“将刘相、谢相传进勤政殿。”
  ……
  皇帝召见刘景臣等人,琅华径直从宫中出来坐马车回到顾家。
  顾世衡已经在门口接应,见到琅华立即道:“宫里现在怎么样?”
  琅华和顾世衡一起去了顾老太太房里,祖孙三人坐下来,琅华才道:“朝廷恐怕很快就会召父亲回去办案。”
  顾世衡眉头微蹙:“是赵氏的案子?”
  琅华摇头:“朝廷会将庆王案推翻重审,所有一切都会从头查起。”
  顾世衡面容渐渐舒展,露出一个欢喜的神情:“皇上真的会答应重审庆王案?真的能够为庆王洗脱罪名?”
  琅华道:“皇上必须这样做,否则太后娘娘就会绝食而死。”
  顾老太太倒吸一口凉气:“太后娘娘竟然会如此。”
  琅华想起太后娘娘临走时,脸上那绝望的神情。太后今天是真的很失望,对皇上和朝廷,还有宁王。
  让太后最伤心的是宁王,这个她一直护在身后,小心翼翼呵护的孩子,却如此的算计她。虽然宁王没有在人前被拆穿,太后却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宁王是在装傻,所以才会建议皇上夺了宁王的王爵。这样利落地处置,不愧在宫中掌权多年,宁可冤枉宁王,也不会再纵容。
  “等着这么多年,没想到还会有这一天,”顾世衡不禁感叹,“王爷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顾老太太慢慢地捻着手里的佛珠:“即便翻案又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可惜了庆王爷。”
  裴杞堂此时也不知是什么心情,虽然高兴,但是内心深处更多的却是伤心。这样的心伤不会因为冤案平反而愈合,只会得到一些安慰。琅华心里一酸,油然为裴杞堂生出几分难过的情绪。
  “老太太,老爷,”姜妈妈进门道,“裴思通大人登门拜访。”
  顾世衡站起身来:“快,将人请进书房,我立即过去说话。”
  ……………………………………………………
  嘿嘿嘿。
  今天的更完了,回去呼呼了,大家晚安啊,爱你们。
  月中啦,开始出月票了,求月票保住榜单,各位小仙女帮帮忙吧!
  
 
第五百二十章 提亲
  裴思通站在顾家门口当了一会儿门神。
  没有提前递帖子就贸然前来,必然就是这样的结果,不过来之前他已经有过心理准备,顾大小姐的名声被裴杞堂牵累不少,顾家现在说不定躲避裴家如洪水猛兽。
  想想这一点,裴思通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裴大人,您请进,”顾家管事迎出来,“我们家老爷去更衣了,请您先到书房。”
  裴思通心里一松,顾家下人这样客客气气的模样,至少说明顾家没有太过反感裴家。
  顾家下人刚刚端了茶,顾世衡就赶到了,两个人见面立即互相行礼。
  裴思通一脸歉意:“犬子这次惹了大麻烦,顾家不但没有怪罪还这样出手帮忙,我们真是感激不尽。”
  “裴大人不要太客气,”顾世衡脸上浮起笑容,“裴家也是被人所害,再说,这其中也有顾家的关系,现在总算弄了清楚。”
  裴思通笑着感谢,两个人各自喝了口茶。
  裴思通才抬起眼睛试探着道:“顾兄这头上也有白发了。”
  顾世衡笑道:“到底是年纪不小了……”
  这样说说笑笑,仿佛很快就拉紧了距离,顾世衡也想起裴杞堂帮他拔白发的事来。
  “岁月不饶人啊,”裴思通道,“转眼间孩子都长这样大了,顾兄也知道,我家里的老四,其实并非像外面传言那般。”
  顾世衡颔首:“在西夏的时候我就知道,裴将军一心为国为民。”说到这里,顾世衡不禁思量,难道裴思通现在是来提两个孩子婚事的?
  裴思通脸上一红,显得十分不好意思,却目光坚定:“顾兄,这次的事原是我们不对,杞堂的心思顾兄也都知晓了,这次我回到家中,我们家太夫人立即将我叫过去嘱咐,没有别的,只是让我托人上门说亲,求顾兄将琅华许配给杞堂。”
  真的是来说亲的。
  顾世衡愕然。
  赵家的事还没解决,庆王案才刚刚清查,太后那边……还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做,裴思通竟然没有提起这些,而是直接提亲。
  裴思通道:“我家夫人让我寻个保山,恐怕这样一折腾,来来回回要耽搁好些日子,经过这次的事后,我是真的怕夜长梦多,万一再闹出什么风波来,到时候就真的是我们礼数不周了。”
  裴思通和裴杞堂虽然不是父子,但是某些地方还真的有些相像。
  两个人全都不按常理出牌。
  不过裴思通说的礼数不周是什么意思?
  顾世衡沉吟着:“并非我不答应,只是这事急不来,我们还要再商量商量。”他总觉得琅华年纪太小,只要提起婚事,他多多少少会舍不得,女孩子成亲太早,生产的时候会有问题。
  “顾兄,我们从前就相识,所以有些话我也就不遮遮掩掩,”裴思通说到这里顿了顿,“皇上已经提起要为杞堂赐婚,金口玉言一出,就不可能会挽回,但是杞堂是不可能娶其他女子。”
  “这件事不可能一直僵在这里,总要想到一个解决的法子。”
  顾世衡仔细地想着裴思通的话,隐隐约约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
  裴思通没有隐瞒,显得十分直率:“不管怎么样,我们裴家都该来向顾家说清楚这件事,顾兄放心,若是琅华真的能够嫁进裴家,我们会像对待长媳一样待他,杞堂……在我心中什么地位,琅华也会是什么地位,我虽然不能保证到了裴家之后,琅华不会受任何委屈,但是我能做到,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这个长辈会先站在她那边。”
  裴思通看着顾世衡。裴夫人让他去找个能说会道的朋友做保山,他想来想去,或许他不会说话,但是他会将实情告诉顾家。
  顾世衡不禁有些动容,有人会亲自为儿子提亲,但是没有人会这样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站在琅华这边。
  裴思通道:“琅华嫁到裴家,我会像顾兄一样护着她,无论她想要做什么,都可以去做,不会被束缚。顾兄身下无子,若是有心想要让琅华承继顾家,两个人身下的除了长子,都可以接手顾家之事。”
  裴思通很委婉地说明了意思。
  顾琅华和裴杞堂的儿子可以姓顾。
  这是要打消顾家所有的顾虑。
  一定是十分看重这门亲事,裴家才能做出这样的举动。
  顾世衡感觉到了裴家的诚意和尊重,他抬起头没有像方才一样拒绝裴思通,而是道:“裴兄说的是,皇上会给裴、顾两家赐婚?”
  裴思通道:“这是最好的结果,这次我来,就是想要跟顾兄说清楚,免得给顾家心里留下心结。”
  虽说这样一来所有事都迎刃而解,但是顾家的心思更为重要,他们想要结亲,而不是背地里算计,必须要说个明白。
  “裴兄稍坐,”顾世衡站起身来,“我去将这些话禀告给老太太。”
  裴思通忙跟着起身:“请顾兄多多美言两句,让我今日也能给老太太请安。”顾琅华在顾老太太身边长大,顾老太太的态度尤为重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