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是太医院不敢说的,将犯人从大牢里带出来,万一出了事,定然会算到他们头上,琅华就是算到了这一点,才和他里应外合接下这份差事。
裴夫人听着很惊讶:“养济院那边可安排了足够的人手?真的跑了人,你们都要担责任。”
“母亲放心吧,”裴杞堂道,“那些人在皇城司大牢熬了这么多年,眼见沉冤得雪,现在就是让他们走,他们也不会走。”
裴夫人这下听了明白,既然老四能这样肯定,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
大事都说清楚了,现在她只有一件事还放不下,抬起头试探着道:“你姐姐也通药理,听说了顾大小姐的事,总想着去拜访她。”
裴杞堂脸上有了笑容,带着些许的欢喜和与有荣焉的意味。
这样的真情流露,让裴夫人有些惊讶,从来都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裴杞堂,竟然也会有这样的神情。
裴杞堂道:“姐姐学些药理也是有好处的,若是想找个人问问,自然顾大小姐最合适。”
母子两个说完话,裴杞堂退了出去。
裴夫人的笑容从脸上褪去,微微有些严肃,转过头看向裴太夫人:“娘,这门亲事我们必须要结成。”她的直觉向来很敏锐,方才老四那一笑,颇有些非伊不娶的味道,可是太后那边却还没有松口,这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但是无论怎么样,只要顾家能点头,裴家必须要将顾大小姐抬进门。
这世上若是有谁能劝得动老四,非顾琅华莫属。
……
琅华回到顾家给顾老太太请了安,就一头扎在了床上。
“大小姐,梳洗了再睡吧!”萧妈妈低声询问。
琅华摇摇头:“先让我睡一刻钟,然后我就起来梳洗。”说完就将脸埋在了枕头里。
萧妈妈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哪家的小姐会这个模样,让人知道了定然会笑话,在闺阁里还好,若是将来嫁了人有了姑爷,难不成还要让姑爷来侍奉不成?
萧妈妈小声商量:“那就拧个帕子擦擦脸。”话音刚落,床上已经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琅华的手指轻微的动了动,人已经陷入了梦乡。
这次萧妈妈是真的心疼了,轻轻地将被子盖在琅华身上,向阿琼、阿莫摆了摆手,几个人慢慢退了出去。
琅华做了一个梦。
梦中裴杞堂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袍靠在软榻上。
她正在生气,低头翻着手里的书,不愿意理睬他。他修长的手指开始剥起了面前的荔枝,荔枝去了壳,白嫩嫩的果肉出现在她眼前,就像他敞开的领口下露出的皮肤,他将荔枝送到她嘴边,眼睛里荡漾着温软的笑容:“琅华你瞧,这肉白白的多好看,吃起来一定又香又甜。”
他那模样就像是讨糖的孩子。
她转头避开,他却还是将软软的荔枝肉送到了她唇边,然后舔着脸去抱她的腰身。
琅华心里一颤,她什么时候跟裴杞堂如此亲近过。
他在她耳边呢喃:“多吃点,等你有了身孕,就吃不成了。”
怀孕。
琅华像是想到了什么,豁然睁开了眼睛。
天已经蒙蒙亮了,屋子里十分的安静,正好适合她理清楚思路。
有一件事从她脑子里呼之欲出。
怀孕。
对了,终于她想起来,皇后赵氏经过多年的调养,终于又有过一次身孕,仿佛就是在这个时候。
前世赵氏的身孕没有保住,今生赵家陷入这样的境地,又将是什么结果?
…………………………………………
呵呵,有些事要暴露了。
慢慢的都会来滴。
求月票同学们,爱你们爱你们爱你们!!!
第四百六十二章 催促
琅华想到这些就再也睡不着了,就要起身下床。
外面的阿琼听到声音,笑着进门侍奉。
吩咐丫鬟出去打水,阿琼才亲手挽起了帘子:“小姐好梦,精神看起来好多了。”
说到梦,琅华脸上不由地一红。
真是奇怪了,她怎么会做那样的梦,一定是裴杞堂这些日子总在她身边晃来晃去,扰乱她的心神。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可是,以她和裴杞堂的关系,她会梦见他很寻常,但是梦到那般衣冠不整的场景,就不太对了……
想到这里,琅华的心一阵乱跳。
眼看着萧妈妈和阿莫也进了门,琅华立即赶走那些奇怪的思绪,微笑着看过去,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并不是所有事都能找到答案,她只要将那个梦境忘得干干净净就好。
阿莫打来了水,琅华梳洗干净顿时觉得舒爽了许多。
萧妈妈笑着道:“胡先生说大小姐可以晚些再去养济院。”
琅华点点头:“我知道了。”
自从唐彬被捉之后,养济院的药材不缺了,太医院也安排足够的医工为伤兵和百姓们诊治,加上兄长从太原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些懂得医理的医婆,那些人都曾在卫所跟着她们治疗过伤兵的,这些人手足以应对这次的情形。
“我去给祖母请安。”琅华笑着去了顾老太太房里。
琅华进了门,发现顾世衡也在陪着顾老太太说话,她连忙上前行礼。
祖孙三代聚在一起,气氛十分的融洽。
说了会儿话,顾老太太才道:“朝廷这两日该发榜了吧?”
顾世衡道:“就是今天。”
顾老太太惊讶地抬起眼睛:“今年怎么会这样快?”
顾世衡哂然一笑:“朝廷出了这么大的事,先不说侍卫司那边,就说户部恐怕要有三分之一的官员都要去三法司报道,而且西北和北疆地方缺少官员,吏部抽了不少京官过去补缺,加上赵家又出了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自然是越早发榜越好。”
顾老太太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今年的南榜怎么样。”
自从庆王出事之后,江浙的士子上榜的就很少。
顾世衡知道顾老太太想问的是陆瑛,于是抿了抿嘴:“陆瑛不会有问题,这次应该能顺利入仕。”
顾老太太的手轻轻地抚着琅华的手背,颇有些安慰琅华的意思。
但是现在提起陆瑛,琅华却已经不会像从前一样焦虑,心中十分的坦然。
“陆家人要来京城了。”顾老太太垂着眼睛,声音沉闷,最近她精神不济,很少操心这些事,但是陆老太太却一封一封信寄过来,扰得她不得安宁。
陆家的意思很简单,希望能跟顾家重修旧好。
顾老太太想到这里不禁冷哼,再怎么说都已经晚了,从前做过的事,不可能用几个字就抹平。
翻过了年,琅华就十三岁了,已经到了要说亲的年纪,陆家这时候过来,不光是为了陆瑛的仕途,一定还会在亲事上做纠缠。
顾世衡皱起眉头:“姨母定然是要来寻母亲说话。”
“我知道,”顾老太太道,“那我就让她死了这条心,别说陆瑛入了仕,就算是他将来封侯拜相,我们也不会后悔。”
琅华听得这话,不禁恍惚。前世,京中的女眷都羡慕她的幸运,一个瞎女竟然能有陆瑛这样的夫君。而她也因此觉得对陆瑛有所亏欠,现在那些终于都是过眼云烟,她再也不用觉得愧疚,也不必被锁在高墙里煎熬。
只有走出来才知道,原来天地是这样广阔,自由自在是多么的快乐。
陪着顾老太太坐了一会儿,琅华准备跟着顾世衡一起去养济院。
顾老太太笑着埋怨:“到底是长大了,不愿意在家中陪我这个老太太。”
琅华扶着顾老太太靠在迎枕上,“过些日子,孙女就回来陪着祖母过冬。”她是该好好陪陪祖母,祖母的身子虽然是胡先生亲自调理,精神却还是日渐不好。
顾老太太颔首:“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就好。”
琅华和顾世衡走出屋子,迎面遇到了顾四太太。
顾四太太笑着道:“家里有我,大伯就放心吧,”说嘱咐琅华,“千万不要太劳累,女孩子终究和那些男人不同,万一累出了病可怎么是好。”
琅华很喜欢听顾四太太说话,也就只有真正关切她的人才会这样一遍遍地嘱咐,生怕她在外面吃了亏。
等到顾四太太走了,琅华抬起头:“父亲,再过些日子,四叔四婶就要回镇江了,”说着顿了顿,“祖母年纪大了,我家里家外也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您也该好好盘算盘算……”
顾世衡低头看琅华清澈的眼睛,她微微笑着,脸上鼓励的神情。
琅华这是在催他续弦吗?
“你这孩子,”顾世衡故意板起脸,“不该操心这些,若是你四婶走了,我就让人从镇江多调几个老家人过来帮衬。”
“老家人都能做什么?”琅华眼梢微微翘起,“她们能准备饭食,能打理家务,但是他们能陪着父亲说话吗?总要有个人能与父亲说些知心话才好。”
琅华边说边向前走去,倒将顾世衡甩在了身后。
顾世衡看着琅华的背影发呆,转眼之间琅华已经长这么大了,难道真的到了该出阁的年纪?
想着将琅华嫁出去,顾世衡忽然有些不舍得。
……
琅华坐车到了养济院,外面传来老乐的声音:“大小姐,您先等一等。”
老乐撩开帘子登上了马车。
“大小姐……有人正盯着养济院,”老乐向车厢外看去,“今天早晨就到了这里,一直守到现在。”
琅华并不觉得意外,她早就知道,皇城司的犯官被放出来之后,定然会有人坐不住。
琅华问过去:“他们是要打探那些犯官的伤势?”
老乐摇了摇头:“这就是奇怪的地方,他们只是打听那些从太原来的医婆……好像是在找什么人。”
找人?琅华很奇怪,怎么会找到了养济院?
……………………………………
兄弟姐妹们,月中要有月票啦,求大家将月票给教主吧~
第四百六十三章 诺言
琅华吩咐老乐:“不着急,慢慢来,只要他们还盯着,就证明那个人还在养济院。”
人在她眼皮底下,总有一天是要现行的。
老乐点点头:“养济院的医婆大多我都熟悉,只要给我几天时间,我就会查个清楚。”
琅华知道老乐的本事:“周升不在京城,里里外外都要辛苦你了。”
两个人说完这些向院子里走去,养济院里几个孩子在追逐着打闹,萧邑见到琅华来了,想要将孩子们撵走。
琅华却摇摇头,笑着走过去。
其中一个孩子躲闪间扑到了琅华身上,手里的藤球也脱了手,琅华忙将藤球接住,笑着举起。
孩子们立即都围上前,一个个仰着小脸,想要从她手里夺走藤球,琅华不禁被他们逗笑了,干脆带着孩子们在园子里奔跑,用力将藤球掷出去之后,她也提起裙角跟着他们追逐,几个人的欢笑声立即充满了院落,窗子纷纷被打开。
众人听着这欢腾的笑声,心情也豁然开朗起来。
曹嘉看了一会儿外面的景象,看向胡仲骨:“为什么会有孩子?”
胡仲骨收起银针,有些不在意:“大小姐经常送衣送饭来养济院,那些家中清贫的孩子,经常到这里来蹭吃的,时间久了,他们干脆跑来玩耍。”
“都站好了,要分粥了。”院子里传来萧邑的声音。
孩子们立即一阵欢呼。
曹嘉将目光从院子里收回来:“既然顾家有意行善,为什么不将这些孩子送到庄子上去,给他们找些活计。”
胡仲骨笑起来,他面容丑陋,模样显得十分怪异,看在曹嘉眼里却十分亲切。
胡仲骨道:“大小姐说了,不能因为微不足道的善举,就去掌控他们的生活。”
曹嘉仔细地琢磨着这句话。
胡仲骨道:“曹大人能听懂吗?反正我老头子是听不明白。我们大小姐总是有她的道理。”
“还真是一个奇怪的人,”曹嘉半晌才道,“说她想得明白,她不过是个小姑娘,说她是随口乱说,偏偏仔细思量,却十分有意思。”
这话,真的很有意思。
胡仲骨抬起眼睛:“曹大人,您准备为那么多人都翻案吗?”
曹嘉转头看向窗外。
外面飘来了淡淡的米香,然后是孩子们“呼噜噜”吃粥的响声。
“不然我活下来做什么呢?”曹嘉眼睛眯起来,“我要证明我哥哥的话是对的。”
哥哥曾说过,庆王谋反是被人陷害,就在哥哥查庆王案的时候,被人冤枉入狱,这恰恰证明这一切被哥哥料中了。
……
琅华整理好了手里的脉案。
上面事无巨细,将所有伤都记得清清楚楚。
从这些脉案上,就能看出他们都受过什么样的折磨。
琅华望着脉案仔细思量,完全没有主意裴杞堂走进门来。
“想什么呢?”裴杞堂的声音传来。
琅华刚刚陷入沉思,突然的动静将她吓了一跳。
稳住心神,琅华松口气道:“我在想,什么当年赵家一定要害曹雍,曹雍时任大理寺卿,庆王出了事,大理寺是主审之一,曹雍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所以赵光贤才会对他下手。”
赵光贤又是为谁办事?
当时赵氏还不是皇后,赵氏想要取得这个后位,就要付出点什么,要么是忠诚,要么是利益。
231/391 首页 上一页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