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大唐第一公主——罗青梅

时间:2017-12-10 15:41:00  作者:罗青梅
  青梅竹马的青年儿女,眼看就要水到渠成了,武皇后一棒子打下来,即使打不散这一对恩爱缱绻的少年夫妻,也会在他们之间留下一道裂痕。
  巍峨高耸的宫墙很快出现在众人眼前,蔡四郎翻身下马,上前出示鱼符和令牌。
  等着金吾卫验看身份的工夫,蔡四郎折返回裴英娘身边,“秦校尉向贵主道好。”
  “秦校尉?”裴英娘掀开帷帽,忍冬搀扶着她下马。
  秦岩排队等着进宫,看到裴英娘,三步并作两步凑过来,拱手道:“上仙别来无恙。”
  裴英娘噎了一下,李治和武皇后赐予她的封号是永安真师,最近她听到各种称呼,“上仙”、“真师”,还有叫她“仙子”的。
  幸好没有人管她叫“大仙”、“仙女”之类的名号。
  蔡四郎看出裴英娘的不悦,冷声道:“秦校尉可以唤贵主娘子。”
  秦岩纳闷,扫蔡四郎一眼,你这家奴没改口,为什么要管我怎么称呼?
  蔡四郎面无表情,任他打量。
  “秦校尉要去见圣人?”裴英娘看到秦岩怀里揣着一封竹简,不知是不是什么舆图或是军报。
  陇右道的战事渐渐趋于平静,据说唐军已经抓到康阿义。
  “正是。”秦岩收回眼神。
  两人寒暄了几句,那边验看结束,有人唤秦岩的名字。
  秦岩拱拱手,和裴英娘作别。
  他回到队列之中,拍拍前面一个人的肩膀,“执失,你怎么不过去?真师出家修道,以后见她的机会越来越少,你不主动去求见就罢了,迎面看到还自己躲开,大好的机会也不会自己把握,你是怎么想的啊?”
  秦岩虽然没有和其他五陵少年郎一样追逐年轻貌美的小娘子,但听得多了,还是知道些讨好小娘子的手段,别的不说,至少要殷勤热情,见到人就嘻嘻哈哈上去称赞两句,混个脸熟也好,哪有和执失云渐这样,躲在角落里当鹌鹑的?
  执失云渐没有回头,背影高大稳健,“先去面见圣人。”
  他握着刀柄,眼神坚定,沉稳如山。
  从李家公主到武英娘,她的身份变了,但人没有变,他的心意亦不会变。
  但是她应该不想见他。
  圣人说过,逼得太紧会让她反感的。
  验看鱼符的金吾卫知道二圣看重裴英娘,检查过凭证后,让他们先行。
  其他等着进宫的官吏不敢多说什么,默默让出道路。
  裴英娘挑眉,她虽然急着进宫,但是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急躁。
  她环视一圈,含笑道:“请众位相公先行。”
  众人以为她只是客气一句,拱手作揖,没挪步。
  裴英娘站着不动,微笑里带了几分压迫,重复一句:“列位先行。”
  这一次没人敢继续说客气话了,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进入宫门。
  裴英娘走在最后。
  紫宸殿。
  上官璎珞正交待宫婢们搬运书卷,看到裴英娘出现在侧殿前,吃了一惊。
  信是她送出去的,但她没有想到裴英娘会来得这么快。
  “真师这就来了?”上官璎珞领着裴英娘往内殿走,小声问,“可是有什么不妥?”
  裴英娘摇摇头,武皇后下旨让薛家兄弟休妻,并不是什么大事,她之所以马不停蹄地赶来,是为了阻止这件事传扬出去。
  李令月会是天底下最开心、最幸福的新娘子,她不允许任何人搅乱阿姊的婚姻生活。
  “哐当”一声,两个宫人抬着的箱子翻倒在地,卷轴骨碌碌滚动,书卷散落,碧玉书签和金箔书签散落得到处都是。
  宫人吓得面色惨白,手脚僵直。
  女官也脸色难看,“快看看,象牙书签有没有摔坏?”
  宫婢们七手八脚捡拾滚落在地的书卷和各种书签、书轴。
  上官璎珞带着裴英娘绕到另一边,“这几天天气晴朗,天后命人整理书房的藏书。”
  裴英娘点点头,嘴角浮起一点志在必得的笑意。
  这时候的书卷全是卷轴装,容易受潮、虫蛀,必须隔一段时间拿出去曝晒。
  她来得正好。
  武皇后和武承嗣在内殿议事。姑侄俩一个坐在软榻上,低头翻阅奏疏,一个跪坐于下首簟席,神情恭敬。
  裴英娘进殿时,发现殿中原来不止武承嗣一人,还有个唇红齿白、俊眉秀目的青年。
  青年正襟危坐,裴英娘走过他身边时,他欠欠身,以示尊重。
  裴英娘没见过他,但看他态度大方,谦逊得体,心里便先存了几分好感。武家人中,难得有个谨慎本分的。
  武皇后放下奏本,抬头浅笑,“英娘来了。”
  “姑母。”裴英娘肃礼毕,回眸朝武承嗣笑了笑,“大兄。”
  武承嗣面色一僵,掩下怒气,颔首回礼。
  裴英娘成了他的族妹,他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思,注定是一场空,偏偏他还得摆出笑脸接纳裴英娘,因为姑母明确说了,以后他们必须携手共同进退,如果他敢拖裴英娘的后腿,姑母不介意把武家交给裴英娘,由她主事。
  武承嗣气得呕血,回家把寝房、书房的摆设物件砸得稀巴烂,出了府门,还得忍气吞声,摆出一张笑脸,和裴英娘以兄妹相称。
  他看着裴英娘的笑脸,心里怒火翻腾,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亲和的笑容,指指身旁的青年,“这是你伯父的三子,妹妹以后唤他三兄便是。”
  又来一个三郎。
  裴英娘和青年见礼,上官璎珞在一旁轻声道:“这位是校书郎武攸暨。”
  武攸暨?!
  裴英娘呆了一呆,差点失态。
  武皇后瞥她一眼,调笑道:“英娘怎么看着三郎发呆?莫非三郎生得太俊了?”
  武攸暨面上掠过一丝尴尬,握拳轻咳一声,垂下眼眸。
  裴英娘回过神,笑着道:“头一次见三兄,不免好奇多看几眼。”
  武攸暨是李令月的第二个丈夫,武皇后为了让李令月嫁给武家人,下旨杀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
  裴英娘定定神,示意宫婢把她带进宫的书匣抬上殿。
  “英娘闲来无事,为阿姊备了几样贺礼,先呈送姑母过目。”
  “喔?”武皇后听出裴英娘的来意,现出几分好奇之色,“什么贺礼?”
  裴英娘冷静下来,莞尔道:“姑母见过便知。”
  宫婢打开书匣,先拿出两本合页装订的线装《道德经》。
  武皇后曾号召北门学士修撰书目,对书籍卷轴之事略有了解,看到薄薄的书册,面露诧异。
  她翻开线装本,纸页雪白细润,字迹清晰整齐,并非宫中常见的手抄书籍。
  时下书坊大多雇佣抄书工、抄书匠抄写书卷,费时费力,抄出来的书卷质量参差不齐,佛经典籍大部分集中在寺院庙宇,由僧侣学子们抄录。
  武皇后第一次主持修书时,曾命人试过雕版印刷,效果不尽如人意。
  世家名门和鸿儒学子瞧不起印刷书卷,而且雕版印刷出来的成品确实低劣,远不如手抄书卷。
  武皇后继续翻看书匣中的书本,每一本都清洁干净,字迹一模一样,纸张细腻匀净,散发着新鲜的墨香,“这些都是雕版印刻出来的?”
  “是。”裴英娘颔首道。
  武皇后沉默不语。
  雕版印刷迟早会取代手抄书,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裴英娘不仅带人改进了印刻技术,还将书卷交叠成纸页,装订成册,如此那些动辄几十卷、几百卷才能抄录完的古籍佛经,只需要薄薄一本书就能录入所有内容,便捷简单,易于携带,字迹更方便辨认,看起来似乎只是改进了装订手法,其中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她当初召集天下学子修撰《列女传》、《臣轨》等书目,为的可不仅仅只是扬名而已。
  武皇后的思绪越飘越远,天下学子的称颂,老百姓的敬仰,士林的推崇,都不算什么,科举制度的创制和推行,动摇立国根基,册装书和雕版印刷的改进,将会推波助澜,进一步撼动根深叶茂、盘踞千年的世家体系。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中的深远影响,不然向来小气的她不会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在这些事情上。
  英娘把注定会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东西献给她,是为了换取什么?
  “英娘想要什么赏赐?”
  武皇后喜怒不形于色,很快掩下心中的震撼和错愕,恢复平时的端庄沉静,合上《道德经》,淡笑道,“听说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国使臣斗酒,赢了倭国人,找陛下讨了五百两黄金,这次姑母给你五千两?”
  裴英娘所献,绝对不止五千两,但是武皇后笃定,裴英娘想要的东西,和她想象中的应该不一样。五千两黄金只是打趣罢了。
  五千两黄金,用裴英娘的算术法来换算,约莫是四千万钱,这可是笔大数目。
  如今宫里的人都知道裴英娘喜欢金银珠宝,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礼物时,首选是真金白银、宝石珠玉,其他人看圣人、相王和公主都这么大咧咧送了,上行下效,很快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珍品,也跟着送金银。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纳入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璎珞和房瑶光打听过她的喜好!
  不管赏赐是多是少,姑母愿意为裴英娘费心思,光是这份厚爱,就足以令人侧目了!
  然而裴英娘并没有露出欢欣雀跃的表情,含笑退后两步,郑重稽首,道:“姑母疼英娘的话,英娘确实想向姑母讨一样赏赐。”
  线装书本来是为李旦准备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后会生李旦的气,想帮他在武皇后跟前卖好。
  但是纸张的改进实在太费工夫,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每一个步骤需要反复试验,光是浆水什么时候煮开,掺入什么材料,就让纸匠们忙活了几个月。更别提后来雕版的印刻了。
  《道德经》、佛经和历书是最受欢迎的读本,也是做出雕版后能最大限度反复利用的,所以她让人印制了许多。
  东西终于准备好了,然而武皇后和李旦早已经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费心思去调解。
  不过她的辛苦并没有白费,李旦用不上,这不是还有李令月嘛!
  作者有话要说:
  初唐就有雕版印刷技术,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书才得到认同,走入市井。
  宋朝有活字印刷术,但是事实上一直到清末,活字印刷术都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雕版印刷始终是主流,然后清末民国的时候,外国的机器来了……
  具体情况以后会贴出来的~
 
 
第85章 
  武承嗣和武攸暨一前一后走出紫宸殿。
  周围奴仆环伺,宫婢跟随。
  武承嗣扫视一圈, 清清楚楚看到宫人们脸上的讨好和畏惧, 心里觉得舒服了一点, 冷哼一声, 徐徐吐出一口浊气:每次看到裴英娘都要气个半死, 下次一定要想办法给她一个教训, 以为改姓武就能高枕无忧了?她高兴得太早了!
  他眯着眼睛, 盘算着怎么给裴英娘使绊子,余光看见从弟武攸暨停住脚步,立在台阶下, 站着不走了。
  他回头看武攸暨, “三郎,还有事?”
  他这位从弟胆子实在太小了,不关己事不张口, 装聋作哑充糊涂,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愿意得罪人, 但至少比武三思稳重听话, 勉强是个好帮手。
  武三思不能为官, 武承嗣急需找一个同族兄弟入朝,彼此扶持,互为臂膀,矮个子里挑高个,武攸暨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生得清秀俊美, 脾气温和,看着没什么本事,却擅长交际,很会笼络人心,不到一个月就和同僚热络起来,帮武承嗣打探了不少消息,武承嗣虽然嫌他太软弱了,但还是越来越倚重他。
  武攸暨拱手道:“大兄,姑母让我协助真师料理刻书之事,我虽是掌校理典籍的,但从来没有经手过刊印之事,委实没有头绪,想等真师出来,向她讨教一番。”
  武承嗣脸色阴沉。
  又让裴英娘占了上风!姑母不仅应承她的请求,大方册封薛绍的两个嫂子萧氏和成氏为乡君,帮薛绍长脸,还把主持修撰佛经典籍的重任交托给她,下一步,姑母是不是打算让裴英娘取代他?
  武承嗣越想越觉得裴英娘可恨,握紧双拳,阴测测道:“三郎,你还年轻,头一次办这样的差事,免不了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日后有什么烦难,不妨和兄长说说,兄长虽然才学不显,到底比你经过的事多,或许可以替你解忧。”
  武攸暨微笑道:“那就先谢过大兄了,愚弟若有拿不定主意之事,一定先和大兄商议。”
  见从弟如此上道,武承嗣满意地点点头。有武攸暨这个内应在,正好方便他插手刻书之事。
  他拍拍武攸暨的肩膀,笑眯眯道:“好好当差,过不了半年,兄长就能想办法把你调到尚书省。你现在这个校书郎当得太没趣了,一个月的俸禄还不够去平康坊吃顿酒,连花娘的缠头都送不起。”
  “都是为圣人分忧,差事清闲,也有清闲的好处。”武攸暨垂首不慌不忙道。
  武承嗣皱皱眉头,看武攸暨态度恭敬,不想当着宫人的面呵斥他,摆摆手,大步离开。
  “大兄慢走。”
  等武承嗣走远了,武攸暨抬起头,看着大兄扬长而去的背影,轻叹口气,摇摇头。
  他等了好一会儿,始终不见裴英娘出来。
  正好几个宫人说说笑笑走出侧殿,他上前打听:“烦扰几位,天后是否留下真师在殿中用膳?”
  宫人听他说话客气,脆生生答道:“校书郎还是先回去吧,圣人听说真师入宫,已经派人接走真师了。”
  武攸暨谢过宫人。早听说圣人疼爱真师,真师出家后头一次回宫,必定有很多话和圣人说,大概没空见他。
  他想了想,决定回去以后先写出一个章程来,再去永安观拜访裴英娘。
  裴英娘打算见过武皇后之后,就去含凉殿向李治请安,不想刚走出内殿,便看到几个眼熟的侍者等在廊下,见她出来,争相拥上前,一个个满脸堆笑,挤出一脸褶子,“真师,大家等候多时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