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了,不置可否,只淡淡地说了声:“礼部头一回筹办这么大的事,有所疏忽乃是难免。”
他说这话的时候,诚亲王胤祉就在一旁,听见了赶紧上来请罪,心里暗暗责怪十三弟太多事。
然而康熙心口却稍稍有些暖意。他也是个老人,近来也觉得腿脚不再便利,时常口渴,解手时若是无人侍奉也会不慎腌臜了衣衫。他因自己年老,所以越发痛恨这些因年老而来的不体面,因此也能感同身受,在千叟迎驾这样的场合,胤祥悄悄做的这些小事,对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而言,是多么贴心。
说到底,前二十年,康熙是个父亲,在为他膝下这些优秀的皇子们骄傲着;而后二十年,康熙是个皇帝,他一人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上,假想儿子们的虎视眈眈。
到了此刻,康熙只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他知道替老人家在重要的时刻维持体面是多么要紧的事。因此他听了诚亲王胤祉的话,便知道这个三阿哥全无这种自觉,与十三阿哥的心思细腻相去甚远。
听见诚亲王上来请罪,康熙淡淡地说:“朕不是在责备你!礼部琐事既多,朕便不再耽搁你了。”
胤祉当即行了礼打算回礼部,退出几步,转身之后,才听见康熙对魏珠说:“传十三阿哥胤祥,明日千叟宴,命他在乾清宫丹墀跟前侍奉。”
胤祉登时扯了扯嘴角,脚步加快:眼前这种情形,他觉得有必要和幕僚们商量一下。
第二日便是万寿节正日,文武百官于凌晨进宫。卯初时分,圣驾已亲率王公大臣,前往皇太后宫行礼。随后,圣驾在太和殿临朝。
太和殿上,礼部官员高声念起诵表,群臣朝贺,三跪九叩,殿内高呼万岁,而殿外则礼乐齐鸣。
康熙接受了群臣朝贺之后,随即开口:“前些日子,内务府奉旨修缮西华门,在西华门正脊中央的宝顶之中发现了一件宝物。”
康熙皇帝口中所说的西华门宝顶,其实是个“倒”宝顶。中国皇家古建的设计非常巧妙,有些建筑有正中高耸的宝顶,有些没有,没有宝顶的那些宫宇,则往往会在正脊之中,设计一个向下倒置的空间,作为宝顶,盛放镇宅之宝,而不是像寻常人家一样,将正梁中央作为大吉位。
魏珠会意,立即双手托着一只紫金匣子缓步而出,在康熙右手面跪倒,双手将紫金匣高高托起。
“胤禄!”康熙在殿上高声唤了十六阿哥的名字,“既是你内务府的发现,便由你来说吧!”
“是!儿臣谨奉皇阿玛圣命!”胤禄伏在地上高声应下,而后从哥哥们身后转出来,来到康熙所坐的九龙宝座跟前,半偏过身体,面向群臣百官,开口解说:
“西华门曾在三十年前有一次大修,再前次大修则要追溯至顺治年间。本次西华门大修期间,开启了隐藏在正脊之下的宝顶中的宝匣,并且发现了……”
说到这里,胤禄的声音轻轻发抖,似乎激动万分。
“……发现了,甲子之前,皇上诞辰之际,太皇太后为陛下亲笔手书的蒙文祈福经卷,并太皇太后所藏八仙庆寿白玉带一枚、松鹿灵芝白玉带一枚……”
胤禄絮絮叨叨地将在紫金匣子里发现的宝贝一样样报出来,而康熙皇帝此刻则默默无声地仰头望着太和殿正殿龙座上的藻井,眼中含泪,似乎向先孝庄皇太后的在天之灵致意。
群臣们大多吃惊不已。内务府恰于甲子万寿之年,发现了一个甲子之前,太皇太后收藏在西华门宝顶之中的宝物与经卷。这真是……好巧!
孝庄皇太后与康熙皇帝祖孙感情甚深,这世人皆知。可是人们没有想过,孝庄皇太后竟会在康熙皇帝出生之年,亲自手书经卷,并埋藏珍宝,为康熙皇帝祈福。
当然,也有人想,皇太后当年写经卷,藏珍宝,也未必就是为了康熙皇帝,有可能只是赶巧了而已。毕竟康熙年幼的时候,还只是个庶出的小阿哥,而且还不是受宠的那位。
可如今这一位已经稳稳当当地做了五十几年的皇帝,当初受宠的人却早已魂飞杳杳,不知何处去了。
——这都是命啊!
众人正在感慨,十六阿哥胤禄已经将宝物之名一一唱完,垂着手立在一旁。
魏珠得了康熙示意,当即缓步下阶,与小徐一起,一人展示太皇太后手书的经卷,一人展示紫金宝匣中的宝物,向太和殿上千臣子轮流展示了一遍。
最后康熙皇帝从龙座上立起,满怀感情地说:“朕自幼早失怙恃,养于祖母膝下三十余年,由祖母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就。”
群臣们一听,知道跪的时候又到了,于是又乌泱泱地跪了下去,齐奉孝庄皇太后名号,一道叩首下去。
“朕于今日,惟念太皇太后教养之恩,现着诸亲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一等侍卫,随朕前往西华门,亲诣太皇太后遗迹。”
谕令一下,被康熙念到官职的人,全部起身,各自按品级排列。而康熙则登上龙辇,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去了西华门。
西华门那边,石咏正在下马碑旁边候着,他等得无聊,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西华”聊天。
“你可还记得,六十年前那次大修时,你是怎样一副样貌?”
“六十年啦,弹指一瞬而已么!”“西华”大约寂寞得久了,一点儿都不把这点时间当回事儿,一副“小意思啦”的口吻。“那时离崇祯离宫也没多久,李闯还从我这儿杀进了宫,在后面武英殿当了一天皇帝……”
“西华”是一座宫门,所以没有人们固有的时间“长”与“短”的概念,因此从他的口里说出来,这些历史上惊心动魄的过往,全部凝成了一小段,轻描淡写的,却叫人无法不想象时间这只巨兽的可怕:人们永远飞快地循着历史的轨迹往前跑,根本无暇回头,反倒是像“西华”这样的古建,屹立在历史的长河里,能将世事的变幻看得更清些。
“那时候我可算是这宫城的门面,除了前头三大殿,就属我们这几座城门是紧着修的。”西华得意洋洋,“不过那时候还来不及修得太齐整,但总是修得能见人了……”
石咏想:能见人了……这算是什么标准?
“就是将外表修得好看些,但是将内里修得齐整,换上一些好材料,都是三十年前那次大修,傅司官主持的。”
石咏心想,六十年前,这天下刚刚从明末的动荡中开始逐渐恢复,三十年前,社会逐渐稳定,国力初现强盛。“西华”这座小小的宫门则似乎浓缩了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可是,从三十年前到现在,表面上看国力应该是强盛得多了,可是这个国家的内里却像是西华门上的副梁和椽子一样,早已朽出了不少大洞,偏生好些人对龙座上的那位皇帝还各种欺瞒,想要粉饰出一副太平盛世的样子。
石咏忍不住叹了口气,伸手在下马碑上拍了一记。
“俺早两年就总在想,这傅司官已经去了十年啦,来个人,来个人呗!”“西华”毫不掩饰它对交流的渴望,“可是真的又多等了两三年,才又等着你了!”
这座宫门,基本上每天石咏上衙的时候,都会拉着石咏聊上个两文钱的,但是石咏带人修缮的时候,“西华”却一言不发,绝不打扰石咏的日常工作。
“石大人,石大人!”
这时候十六阿哥的贴身内侍小田寻了出来,对石咏连连招手:“快,皇上和十六爷他们这就过来了!”
石咏赶紧对“西华”说了声:“抱歉!”
他已经打定主意,利用这个机会,正好去给西华门张罗最好的修复材料。
石咏一进西华门,就见远处明晃晃的皇帝仪仗远远过来。他知道届时康熙少不了要亲自上西华门的门楼看看,因此他带了几名最主要的工匠,几个人一起候在城墙畔登楼的阶梯上。
少时康熙到了西华门下,他早先听说过十六阿哥胤禄负责这项西华门修缮工程,算是向他的甲子万寿献礼。早先康熙从畅春园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西华门早已修葺一新,当即开口问:“胤禄,这修缮工程,已经全完工了吗?”
胤禄轻轻一笑开口:“没——”
康熙:……
胤禄赶紧又补上一句:“回皇阿玛的话,当年太皇太后下懿旨重修的西华门,若是儿臣这次修得不好,岂不会令皇阿玛失望?所以,儿臣,在等……最好的材料!”
说到“最好的材料”几个字,胤禄故意压低了声音。但是这话他身后还是有好几个人听见了,并且随之变了脸色。
作者有话要说: 1见《康熙实录》
第95章
康熙皇帝带着十六阿哥与王公大臣们, 来到西华门跟前。
十六阿哥胤禄凑在康熙身边,小声向皇父解说了发现那个紫金宝匣的全过程, 并且指点给康熙看当初发现宝匣的位置。
康熙当即立在西华门内, 翘首西望。这时时间尚早, 春日的暖阳照耀着西华门门楼, 簇新簇新的琉璃瓦反射着阳光,美不胜收。
这当皇上的背着手,正在遥想当年太皇太后将手写经卷放入宝匣, 并命人将宝匣放在西华门正脊之上的情景。偏巧太皇太后书写经卷正是在他出生之年, 忆起太皇太后的慈爱,康熙不由得动情, 想得出了神。
而胤禄见状, 便大声道:“此处乃是太皇太后亲临,封存手迹之处, 不可不拜。”
他头一个深深地拜了下去。
十六阿哥身后, 以诚亲王为首, 王公大臣们面面相觑了片刻:西华门,这时常进出的,拜来作甚?
然而诚亲王很快就想通了, 名义上说是拜西华门, 拜太皇太后当年之灵,实际上还是在拜皇上,多拜拜,没错的。诚亲王当即随着胤禄也拜了下去, 其余如雍亲王等,便也乌泱泱地拜了下去。
石咏躲在远处,见到十六阿哥带着一众王公大臣,说拜便拜,拜了西华门,吃惊之余,觉得有点儿好笑。他依稀能听见“西华”在那里故作大方地说:
“哎呀,不用这么客气啦!”
“平身平身!赶紧平身吧,难得你们这么多人,一起到我这儿来一回!”
群臣叩谒宫门,也算是天下少有的奇事了。石咏心想,这下子“西华”以后指不定会嘚瑟成什么样子。正想着,旁边十六阿哥已经在招呼他赶紧过去见驾。
“怎么,此处西华门,竟是你带人在这里修缮?”
康熙见到石咏,多少有些惊讶。他早先见了造办处呈上的那一段“动画”,满心以为那是石咏做出来的,还曾对这小子的眼光感到颇为失望。可他全然没想到,这段时间,石咏这小子竟然躲在这里修西华门;那么,那段“动画”就不是他带人做的……那么,内务府造办处,究竟在听谁的话?
康熙忍不住转头,随意看了胤禩一眼。胤禩不晓得那么多内情,被皇父看得赶紧低头。倒是旁边胤禟抬起头,瞅瞅石咏,皱皱眉。
“带路吧!”康熙不想在今日甲子万寿的重要日子里过问那么多,“带朕上门楼看看!”
石咏立即称是,然后起身,在前面引着康熙往上城门的阶梯那里过去。
“胤禄也随朕来!”康熙懒懒地吩咐。
也就是说,除了十六阿哥胤禄可以跟着去,大家就都只能候在西华门下等着了。
石咏引着康熙来到阶梯跟前,早先在这里候着的工匠们早已伏下正行着大礼,口称万岁。石咏能见到陈开河吕百年等人肩膀微微发抖,似乎激动万分。
他想,也是,这是面圣啊!若不是碰巧和他一起修这西华门,工匠们估计绝难有机会面圣,更不用说正巧在甲子万寿这一天了。
“平身吧!”康熙闻言说,“你们这份辛苦,朕都知道了。”
听了皇上这只言片语的体恤,工匠们更是激动得几乎要哭出声来,可终究是在御驾面前,不敢失仪,人们相互搀扶一把,遵从旨意站起身。
可这时康熙却听石咏在背后小声说:“十六爷,您看,画工们买材料给事先垫上的银子,您什么时候能给结一结?”
胤禄佯装恼怒,压低了声音说:“没半点儿眼力劲儿!现在……是说这话的时候么?”可是他脸上半点儿恼怒的神色都不见,反而兴奋地冲石咏笑笑,似乎在赞他:什么时候脑子变得这么灵光了。
前面康熙则听得越发恼怒:内务府的人,前来修葺紫禁城的宫门,竟然还需要自行掏腰包垫付银子,竟然有这种事儿?
然而今天是他的甲子万寿,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至少在今日,他不打算戳破这满朝上下的一片光鲜与和谐。
康熙在前,胤禄、石咏和工匠们在后,一起登上西华门的门楼。
门楼内部依旧备着香案,康熙见了,便命魏珠着人取来香火,由他亲自致祭上香,向太皇太后在天之灵表达感激与纪念。
致祭之后,康熙背着手,开始检视这西华门的修缮工程。此刻西华门门楼门户大开,阳光从东面照进,将门楼内新漆的朱红色巨柱和檐下重新画过的旋子彩画照得鲜亮。
可是这门楼的确也还未完工,门楼内的地板上尚且堆放着一些木材,一直搭到屋顶处的脚手架也还未拆,眼见着门楼上几处陈旧的副梁与椽子,依旧留着,不曾换下。
康熙冷冷地哼了一声,问:“胤禄,朕批下这修缮西华门的时候,可有吩咐在万寿节之前完工?”
胤禄厚着面皮上前应道:“回皇阿玛的话,皇阿玛仁慈,没有给儿臣限定工期!”
康熙实在没想到胤禄竟如此惫懒,登时又哼了一声,将胤禄身后的工匠们吓了一大跳,全伏在地面上,大气也不敢出。
“然而……儿臣确曾想过,要在皇阿玛的万寿之前将这宫门修缮完成的。”这是胤禄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遗憾。他又何尝不想呢?
“那么尔等可有故意懒惰懈怠拖延,以致工程未完?”康熙心头一怒,便大声呵斥。他以帝王之尊,十六岁亲政,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哪怕是随口教训,也是十足的威势,连胤禄看了都怕,赶紧堆上笑容,小声解释:“皇阿玛,真的没有,石咏他们可勤勉了……只是,儿臣命他们一定得等到合用的材料才能动手。否则……”
86/386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