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那些个报名费、赌输赢的赚头小,但胜在人多啊,几乎是全民参与,积少成多,到最后累积了极大的数额。
这一系列的活动搞下来,富商们赚得盆满钵满,几乎把他们捐出去的钱粮都赚回来了。
西北大捷的消息传遍了大安国各地,不止京城的百姓们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各地的百姓们纷纷以他们本地的风俗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
特别是各大边城的百姓们,他们多年来深受战争之苦,听闻宁家军勇猛无比地攻占了狄喜国的国都,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宁家再次出了个战神,各地的百姓们纷纷在家里为宁凌志立长生牌,希望他能继续高歌猛进,一举攻下狄喜国!
比起各地百姓们实实在在的喜悦,京城的权贵们喜中掺忧,生怕宁凌志志得意满,回归京城来找他们负过宁家的仇人清算旧账。
当西北边城的捷报传回到京城时,新皇劳累了一天刚打算抱着美人歇下,最是稳重的太监总管欣喜万分来禀报说刚收到八百里加急的捷报。
新皇看了捷报,连连叫好,满脸的喜悦之情。
他反复看了很多次送回来的折子,每看一次他都忍不住叫一声好:西北大捷,宁凌志率兵攻占狄喜国国都,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瓦解掉与他们敌对的狄喜国。
不为人知的是,新皇兴奋得在书房里转圈圈,实在按捺不住喜悦之情,他甚至还写了首诗,记录下他此刻的喜悦之情。
哪怕一夜未睡,上早朝时新皇的心情极好,面上如沐春风,丝毫不见疲态。
新皇大大地肯定了西北军民的付出和努力,特别夸奖了宁凌志的功绩,以及顺道夸了自己几句知人善任之类的话。
新皇龙心大悦,知机的臣子们一个接一个,变着戏法地赞颂新皇,搜肠刮肚说出一堆譬如雄才大略、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等赞美的词语
至于功臣宁凌志,这些人精们没摸准新皇的心思,他们基本都是一句话带过,看新皇并无不满,再加上一句两句的夸赞。
在这一片夸赞声中,兵部尚书站出来,一本正经地提议新皇封赏西北大捷的相关将领。
那些个老人精们先是看了新皇的反应,确定新皇对兵部尚书的提议并无不喜,他们分析了利弊,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看法。
新皇比先帝更为英明,至少在对待功臣这方面比他老子强了不少。
他没把他老子那么蠢,做出卸磨杀驴的蠢事儿,而是顺着兵部尚书等人的话,当朝赐予宁凌志武将最高级别的——从一品骠骑大将军!
宁凌越等将领们之后再由兵部尚书呈上具体的功绩,论功行赏,这些事情都要走流程,急不得。
哪怕在场的大臣里心里有计较,在这节骨眼上,只要不是出门时脑子被门板夹了,谁也不敢再提这茬。
朝堂上有位老臣不知是不是老糊涂了,亦或者是出门的时候被门板夹了脑袋,他不合时宜地向新皇提出要让宁凌志从西北赶回来领赏谢恩。
老臣这话一出口,朝堂上一片静谧,再无人说话。
战场上瞬息万变,八百里加急传回来的捷报,只说了宁凌志占领了狄喜国的国都而已,狄喜国尚未完全攻占下来。
这位老臣在这时候提出这种要求,让朝堂上的臣子们侧目不已,绝大部分大臣俱是用——这老家伙莫不是疯了吧?
少部分臣子则不自觉地想起当年女战神班师回朝之前,朝堂上的腥风血雨以及先帝的选择。
这些人纵然觉得这位老臣提出的意见不妥当,但他们选择明哲保身,对此不发一言。
一片静谧中,上任不久的兵部尚书再度站出来,当着新皇和各位大臣的面,摆事实讲道理,掷地有声地狠狠怼了回去。
兵部尚书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怼得那老臣从最初挺直的脊背,到缩着脑袋,再到羞愧得趴在地上。
兵部尚书不带一句脏话,他的语调不疾不徐,面上更是完全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极有分量,让在场的大臣们没法反驳。
宁凌志刚领军攻占狄喜国国都,狄喜国还没彻底瓦解,战争仍在继续并未结束。
非要把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宁凌志召回京城领赏,万一草原上那些的部落再次集结该怎么办?
嘴皮子动两下,却因此而延误了军机,谁能扛得起如此重大的责任?
新皇听完兵部尚书有理有据的反驳,始终阴沉着脸。
待兵部尚书说完,新皇毫不留情面地呵斥老臣,骂他是老糊涂,骂得那老臣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众位大臣纷纷出言劝解新皇,让他不要因老糊涂的胡话而动怒,免得伤了龙体。
一番劝说后,新皇念在老臣为朝廷奉献了大半生的情分上,没惩罚他,而是直接让他告老还乡。
当颜小婉收到这份情报时,她挑了挑眉,心道:比起卸磨杀驴的先帝,新皇显然更加有海纳百川的度量,而且相当地赏罚分明。
比起新皇,耿直又能说会道的兵部尚书,格外引人注意。
颜小婉对他升起了多了几分好感,还特地把兵部尚书说的那些话,复述一遍给萧朗听。
听着心上人大力夸赞别的男人,萧朗听了心里酸溜溜的,可劲儿地使唤颜小婉去给他端茶倒水,看她心里眼里只剩他一个,那点不舒服才消失。
神经大条的姑娘不知她的一番赞扬,惹得她家那位醋坛子被打翻了。
☆、第560章 歪打正着
若不是路途遥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太多,那些视宁凌志为战神的读书人们,真不介意赶到西北去,看望那些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士兵们。
哪怕他们的心愿没能实现,但他们依旧写了不少赞美西北大捷的诗篇。
当然,这些读书人所写的赞美诗词里,肯定是少不了赞颂新皇一番。
夸奖新皇的片段俱是用上了读书人们最爱用的华丽词藻,极尽所能地大肆颂扬新皇的英明领导,统治有方。
颜小婉找出随信附来一片诗篇,看着上头大段大段的夸张语句,时不时地又来一句圣人云,圣人曰,看得她眼角止不住地抽搐。
幸亏这些赞颂的诗篇不是写给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而是写给饱读诗书的新皇,不然别人压根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东西。
这诗篇写得好是好,问题在于它写得太过晦涩难懂,读者必须有足够的阅读量才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水平不够的人是看不懂这诗篇里对新皇的吹捧,只会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相比较而言,话本为什么那么好卖呢?
除了故事有趣之外,更重要的是简单直白,好理解,一般人都能看得懂。
这不到千字的诗篇里单单引用圣人言不下五处,一般的人哪里看得懂这些?
真正能看得懂这诗篇的读书人,俱是饱读诗书的人,并且这些人的出身不会太差。
当世的书籍非常珍贵,哪怕是学子们人手必备的四书五经,那也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全套的。
不然,书斋里也不会那么多靠抄书生存的读书人了。
书本买的贵,不仅是因为纸张产量低价格高,更是因为印刷的成本太高,所花费的时间太长。
一般的话本用纸都是很粗糙的那种最便宜的纸,再加上一门心思读书考取功名的人是不会花钱买这些话本。
买话本当消遣的绝大部分是有钱的“闲人”,一般而言话本卖出去的数量不多,所以流传的不是很广。
在这种情况下,《将军小姐奇遇记》能流传得那么广泛,除了话本写得好、引人入胜之外,更重要的是颜小婉自掏腰包,出钱印刷,搞出各种噱头吸引注意。
可以说,《将军小姐奇遇记》完全是颜小婉利用各种手段捧出来的“神书”,难以复制。
要不是后头卖得数量多,薄利多销回了本,颜小婉估计要倒贴进去数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颜小婉轻叹一声摇摇头:“寻常人家的读书人卖得起全套的四书五经都难,极少有能有饱读诗书的机会,所以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太小。说来说去还是书卖得太贵了,要是那些圣人书、孤本之类的宝贝,能像话本一样流传到全国各地,那就好了。”
此时的她并不知她这一声叹息,将会给大安国带来多大的改变。
颜小婉不过是随口一叹,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萧朗看她皱眉不悦,当天便下令,让手底下的谋士们去解决读书人买书难的问题。
远在江南的谢师爷接到他家主子的命令,暗暗思忖着他家主子是不是打算收买人心,为了日后登基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安国素来是科举取士,考取功名是很多人读书的动力,更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谢师爷虽说出身寒门,但实际上他家的家底跟普通人家比起来真不算薄,家中良田几十顷,不然他家真供不起他读这么多年书。
光他那些买书的钱加起来至少有百两银子,更别说其他的例如纸张笔墨、赶考所花费的盘缠之类的花销。
要知道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不过十两,单单他买书的钱都够人家花十年了。
若是他家主子能让书本的价钱降下来的话,那么他家主子必定会成为全天下读书人的恩人啊!
谢师爷越想越激动,仿佛看到了萧朗被天下读书人奉之为恩人,追随他的美好未来!
谢师爷满脸喜意地在书房里伏案写作半天,待他将纷杂的思绪理清,激动的情绪回归平稳后,他派人找来了萧朗的谋士们。
谢师爷公事公办地把萧朗的命令说给众谋士听,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的反应。
不出意料,这些谋士俱是读书人出身,才华卓绝,他们中有大部分人算得上是出身寒门,哪怕成为萧朗的谋士,他们若是想要买齐中意的书,依旧会觉得肉疼不已。
每本书少则三五两,最要命的是单买一册书是不够的。
有些书籍内容丰富,字数多,分了上中下册,即便单册书只卖三两银子,买齐一套,那也得花上将近十两银子。
若是,他们家主子真能将书价降下来,那么,囊中羞涩的读书人也能买得起书,这将会造福千千万万出身寒门的读书人!
若是天下的读书人们都读得起书,买得起书,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功绩?
如此巨大的功绩,足以让他们家主子留名千古了。
谋士们纷纷夸赞萧朗的决策英明,以实际行动支持主子的决定。
不管要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完成主子的吩咐,改变读书人买书难,买不起书的现状!
这些在普通人过分清高的读书人,他们不再是端着高高的架子,利用所能调动的资源,写信给他们遍布天下的好友们,希望他们一起为改变买书难的现状而奋斗。
各地的读书人很快得知这一消息,他们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自发地组织起来,走访各地寻找印刷的能工巧匠。
谢师爷主张把这些能工巧匠集中起来,一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二则是方便管理,三则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为此他不惜以重金诱之亦或者是以比试的方式,使得这些精通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能工巧匠们,如潮水一般涌入江南,共同研究改进印刷术和造纸术。
谢师爷为首的谋士们花费了不少心血,想出了不少法子邀请这些能工巧匠,甚至还大胆包天地盯上了工部那些被编入匠籍的工匠们。
比起民间的“野路子”,这些编入匠籍的工匠们技艺更胜一筹,有他们的加入将会大大地提高效率。
☆、第561章 撩他
谢师爷不仅是盯上了那些入了匠籍的工匠们,他还动手撬朝廷的墙角,偷偷把几个没到年龄退下来的老工匠连同他们那一家子,全给“拐到”江南来。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不是谢师爷拿的主意。
事实上若不是得到萧朗的首肯,谢师爷以及那些谋士真没胆子这么干。
挖谁的墙角不好,偏生去挖新皇的,活得不耐烦了?
但萧朗不一样,在谢师爷和谋士们眼中,未来的大安国是属于萧朗的,他不过是“提前”拿了属于他的东西。
萧朗几次追问进度,发现那些能工巧匠们进度太慢,对此很是不满。
他无意中想起谢师爷在信里提过的那些入了匠籍的工匠,立刻要求谢师爷动用他们在京城的势力,威逼利诱将那几个老工匠连带着家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到江南。
工部编入匠籍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少个别的工匠不算什么大问题。
若不是被有心人盯着,基本上不会出岔子。
偏偏那几个老工匠中有个极为孝顺的徒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位孝顺的徒弟发现自家的师傅连同家人都没了踪影,再听他们的邻居说有人闯入这几位老工匠的家里,生怕他们的老师傅连同家人出了意外,干脆去报了官。
这孝顺徒弟去报了官后,官府着手调查,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下牵扯出好几个神秘失踪的老工匠。
那几个老工匠连同家人消失地太过神秘,以致于民间出现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说。
后来,官府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神秘失踪的老工匠连同他们的家人,曾出现在江南的码头。
官府再顺藤摸爪查到了读书人们在做的事情,这些读书人在一股神秘势力的引导下,致力于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
心腹大臣们从老工匠神秘失踪案的谜底解开之后,他们内心里惶惶不安,纷纷上折子给新皇跟他道明利弊,请求新皇干预这些读书人的行动。
大安国是通过科举取士,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一旦造纸术和印刷术以萧朗的名义得到发展,那么将来萧朗在读书人里的声望将会远远超过新皇。
这对一国统治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新皇翻阅了这些大臣们的折子,但他丝毫不为所动。
他选择冷眼旁观,他在等,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等到果实成熟,他这一国之主再派人去摘果子,任谁也不敢说他半句不好。
眼看着那些代表着权贵阶层的大臣们不断上书,陈清利弊,新皇就是不予理会,他自有安排。
先帝给他留下了烂摊子,比起士族出身的官员们,新皇显然更喜欢用寒门出身的官员,又或者说是他打算培植寒门出身的官员与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打擂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42/252 首页 上一页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