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桂芳想了好一会儿,她也不能很理解沈临仙这些话,不过,她却知道沈临仙这话有几分道理。
钱桂芳叹了一声,起身往卧室走去:“算了,算了,我老了,也不明白你们的想法,这些事啊,我不掺和了。”
沈临仙送钱桂芳回屋休息,回到客厅之后,看沈卫国和沈建国正在说话,沈临仙也坐下来和两个哥哥聊聊天。
沈卫国给沈临仙倒了一杯水递过去,轻声道:“临仙,我看大姑和大姑父的婚姻估计很悬。”
“嗯。”沈临仙点了点头。
“估计奶奶心里也明白吧。”沈建国插了一句嘴:“所以今天才这么不留情面的对大姑父。”
沈临仙靠在沙发上,给自己找了一个很舒服的姿势,才要说话,就看到沈林走过来坐下,他一脸的忧愁:“临仙,明天给你大姑打个电话吧,把今天这事跟她说一说,看看她是怎么个意思?”
沈临仙答应了一声,沈林又对沈卫国道:“你明天去小周庄打听一下,看看是不是谁跟你大姑父说什么了,还是周家有人闹腾了。”
沈卫国答应了之后,沈临仙对沈林笑了笑:“爸,你别担心,这事再担心也没用,只能顺其自然了。”
沈林却还是笑不起来:“你大姑父这人其实也不错,早些年家里穷的时候,他也帮过不少忙,和咱们家一直亲亲热热的,我原来还想着将来这么一大家子还能热热闹闹的在一起,可谁曾想到,现在日子是好过了,可人心咋就变了呢?”
沈临仙没说话,这些事情还得沈林自己想清楚。
以后,沈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变了的人心也会越来越多,他老是钻牛角尖,只怕能自己把自己给愁死。
父子几个坐着又说了一会儿话才各自回房。
沈临仙回到屋里修习了一会功法,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她出门转了一圈,在后山吸收了一些东来紫气,又去老王头那里看了看,送了些过年的年货,下山之后,季芹已经在忙着做早饭了。
沈临仙过去搭了把手,季芹一边做饭,一边问沈临仙:“临仙,你说你大姑这事……”
沈临仙小声跟季芹道:“妈,你得做好思想准备,我估摸着,我大姑和我大姑父可能得离婚。”
“啊?”季芹小声的惊呼:“难不成你大姑有外心了?这不可能啊,你大姑虽然要强,可也不是这样的人,那是你大姑父外头有人了?”
沈临仙赶紧摇头:“你想哪去了,不是这么回事,我大姑这一走就是四年多的功夫,在米国四年,接触了多少新鲜事物,再加上她学的是服装设计,整天和最接近潮流的那些人在一起,为人处事以及思想性格上面肯定有巨大的变化,而我大姑父一直在村子里呆着,根本不和外界接触,还是几十年前的老一套,为人又古板,大姑回来之后,又怎么可能和这样的大姑父相处好?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只怕大姑受不了,大姑父也受不了,说到底,这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就的。”
季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对了,你爸说叫你给你大姑打电话,你打了没?”
沈临仙摇头:“还没呢,我一会儿就打。”
和季芹做好早饭,沈临仙进屋给沈梅打电话。
现在是清晨,而米国那边应该是才入夜,沈梅这会儿也许正在吃早饭,沈临仙打过电话好一会儿她才接。
沈临仙听到沈梅的笑声,听起来她心情很不错:“临仙啊,我才说要给家里打电话,没想到你正好打过来,那我就省事了,我跟你说,我现在有时间了,赶年前我会回去一趟,你跟你奶说一声,对了,顺便跟你大姑父也说一声,今年过年我会在家里过,赶过了年再走,等举办过服装展之后,我就把米国这边的事情结束掉回国发展。”
第658章 喜事(月票100加更)
沈临仙听沈梅这么一说,就把原先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沈梅现在正兴致勃勃的计划回来,周军的事情还是不要和她说的好,省的她回来这一路上心里不得劲。
“你要回来啊。”沈临仙笑道:“奶奶一直惦记着你呢,今儿还说你啥时候回来,叫我打电话问一声,姑父和表哥也一直想着你,你回来他们肯定高兴。”
沈梅也很高兴:“我也想你们呢,对了,姑给你做了好几身衣裳呢,回来你试试看合不合身,我这两年也攒了点钱,回去把家里房子翻修一下,也盖成你家那样的小别墅,回头给你表哥娶媳妇。”
“那敢情好。”沈临仙故做高兴的样子:“表哥一定得高兴坏了。”
沈梅兴致很高,又和沈临仙说了好一会儿话才恋恋不舍的挂掉电话。
沈临仙和季芹布置碗筷盛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她对沈林道:“爸,大姑说要回来过年,姑父的事情我就没跟她说。”
沈林点头:“那就先别说了,等你姑回来再谈。”
钱桂芳没吭声,一直闷头吃饭。
吃过饭,沈临仙和沈建国去沈菊和沈竹家走亲戚,顺带送些从京城带来的礼物,沈卫国去周家走了一遭,一是送点礼物,二来,也顺带打听一下周军是怎么回事。
沈临仙去了王家,正赶上王家的罐头厂赶年前给工人结算工钱放假,沈临仙帮着沈竹算帐给工人发钱,忙活了好一会儿才把工人都打发走,王庆带着王中华把把厂子的机器检查一遍,把门锁好。
沈临仙由跟沈竹回家。
这几年,王家也盖了新房子,虽不及沈家的房子盖的好,可也是难得的二层小洋楼,看着挺气派的,在村子里那是独一份。
沈竹和王庆自觉日子过的好,腰杆子也挺的直直的,和沈临仙才见她的时候可一点都不一样。
显的很自信的沈竹带沈临仙回家,让她在沙发上坐下,沈竹给沈临仙拿了罐头,又泡了一杯茶:“你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
沈临仙一笑:“这不过年么,算是提前送的年礼,都是京城的一些土特产,不值什么。”
沈竹坐下来:“这不,我刚和你姑父说买东西去给你奶送年礼,我们这还没动身呢你就来了,正好搁家里吃顿饭,一会儿我叫国华去买东西,和你一块看你奶去。”
沈临仙笑着答应了一声,正说话间,就听到外头有敲门声,沈竹赶紧开门,就看到李所长还有卫英站在门口,沈竹赶紧把人往屋里让。
沈临仙看到李所长进来,也笑着起身叫了一声李伯伯。
李所长和卫英笑了笑,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在沙发上坐了,沈竹又是忙着倒茶,又是忙着拿烟拿点心瓜子的,沈临仙也跟着搭了把手。
正忙乱间,王庆父子回来,李所长看王家的人都全了,就咳了一声笑道:“这不快过年了,我和长春他妈就过来看看,瞅瞅家里有啥能帮得上的,另一个,长春过了年就要转业,地方也安排好了,还是托临仙的福,给他安排到京城去了,我们就想着,国华和长春都在京城,俩人离的近,再加上长春岁数实在不小了,国华的岁数也够了,就来和你们商量一下,赶过了年,是不是把俩孩子的婚事给办了。”
王庆一听立刻笑了起来:“应该的,应该的,算起来,长春这孩子等了国华好几年呢,现如今国华的岁数也到了,是该扯证结婚了。”
沈竹也是一脸的喜气:“亲家,我们家也没别的要求,只要长春对国华好,我们啥都满意,至于说婚事的事情,你们家说了算,你们找人看个好日子,看好了通知我们一声就好。”
王家人这么通情达理,李家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对王家也敬重起来,同时,对于王国华,更加高看了。
卫英一想到儿子要娶媳妇了,当真是笑的合不拢嘴。
想到王国华这几年做出来的事业,卫英更加的欢喜。
谁能想得到四年前那个怯怯弱弱土里土气的姑娘转眼间就成了女强人呢,听长春说,王国华在京城可开了好几家饭店呢,现在还开了一个很大的饭庄,每年挣的钱海了去了。
卫英和李长春都有工作,也不缺钱花,她想讨个有能力有钱的儿媳妇并不是贪图儿媳妇的钱,她上了年纪能花几个钱,自己挣的都花不完呢,根本不会要儿媳妇的钱。
她只是觉得儿媳妇能干挣的多是好事,起码自家儿子会省心好些,而且,儿子身上的担子也轻,以后日子过的好,就是孙子孙女出生之后也能有好的环境,上学的话也能有好的资源。
李所长也挺高兴的,他的想法和卫英差不多,他笑着喝了口水:“亲家,虽说你们家不计较,可该准备的还得准备,咱也不说京城咋样,咱都是农村人,就按照这边的风俗来咋样,如今年轻人结婚都兴什么三转一响啥的,我觉得国华在京城这么些年,那些东西也不缺,我们家也就不说给买了,就把买这些的折成钱当彩礼,你们觉得怎么样?”
卫英也赶紧道:“钱虽不多,在国华看来或者只是小钱,可我们家的条件大家都知道,我们两口子都是挣死工资的,虽不缺吃穿,可多余的钱还真没有,我们也是量力而为,以后国华和长春结了婚,我们肯定不拖累俩孩子,国华有了孩子,我正好就该退休了,到时候我去京城给她带孩子,叫她腾出手拼事业,往后,我拿国华当亲闺女疼。”
“是啊,是啊。”李所长连连点头。
王庆搓着手笑:“这是啥话,这是啥话,谁家孩子成亲不是量力而行,没的为孩子结婚折腾父母的理儿,再说,俩孩子也不缺这些,为他们准备,就是咱们当父母的一点心意,只要俩孩子愿意,感情好,别的都不是事。”
沈竹拉了一把王庆笑道:“你们家准备彩礼,我们家肯定要准备嫁妆的,国华和长春在京城的新房早就准备好了,我们给赔送全套的家具家电,家里的装饰还有日用品都不用俩孩子操心,咱们使把劲,叫小俩口以后日子能过的红火些。”
卫英欢喜的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拉着沈竹的手一直道:“碰上你们这样的亲家是我们家的福分,你们家是真通情达理,是真开通,是长春有福了,能娶到国华那么能干的媳妇,还能碰上你们这样好的岳父岳母,真是不知道叫我说什么好了。”
沈临仙在旁边看着,也很替王国华高兴,原先有些郁闷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总归,这段时间碰上的也不全是坏事,还能有这么一件喜事,也算是一个好兆头了。
第659章 红眼病
有喜事临门,王庆和沈竹很高兴,沈竹和卫英坐了一会儿就叫王国华出去买肉买菜,她则去厨房忙活,准备整一桌酒席待客。
沈临仙也被沈竹留了下来帮忙。
过了片刻,卫英也进了厨房,挽起袖子就帮忙择菜。
三个人忙了半天,整了一大桌子菜,席间,王庆和李所长都喝的有点多,李所长醉熏熏的沈竹也不放心叫他和卫英回去,就叫王国华扶他去客房歇着,沈竹又倒了茶水,拿了瓜子花生和卫英坐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说话。
卫英看客厅里就剩下她和沈竹以及沈临仙了,当下好些话就脱口而出。
她看着沈临仙道:“你回去和你爸说一声,你们家也长点心眼吧,别叫人算计了。”
这没头没脑的话叫沈临仙和沈竹都愣住了。
沈临仙笑问:“卫阿姨莫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卫英把抓着的瓜子扔回盘子里,拍了拍手:“我们单位有个和我关系还不错的同事就是小周庄的,和你大姑父家还沾亲带故,我也是听她说的,她说你姑姑一走就是四年,虽说时常和你姑父打电话联系,时不时的还会写信回来,可到底夫妻分开四年,总不在一起的话,难免就叫人挑拨,尤其是你姑父的兄弟眼红你们家如今日子过的好,又不忿没提携他们,就时常在你姑父跟前说些不好听的,还挑唆周涛和周海兄弟俩和你大姑生疏。”
沈临仙听的直皱眉:“先不说我大姑父怎么样,周家两位表哥都多大岁数了,又是我大姑亲生的,亲手养大的,怎么可能因为别人几句话就和我大姑生分了呢。”
“这可不一定。”卫英冷冷一笑:“周涛是老大,倒是个有心眼也分得清好坏的,根本不听他们挑拨,可老二周海为人有点糊涂,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很听他大伯的话,认为你大姑做了没理的事。”
说到这里,卫英压低了声音:“你们不知道,周家人说的可难听了,你大姑去米国前两年来的信少,倒也没生什么事,可后头那两年,你大姑惦记着家里,时常的往家里寄钱,你也知道现在国家缺外汇,你大姑寄的可是外汇,换成华夏币可是老值钱了,也不知道怎么的叫周家其他人知道了,就乱嚼舌根,说你大姑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去米国能干什么?还挣这么些钱,肯定是不要周军了,在外国又找了个老头,还跟周涛和周海说他们要有外国爹了。”
沈临仙听了这话憋了一肚子的气。
她总算是想明白为什么周军找到家里钱桂芳会那么生气了,钱桂芳头一句话可就是骂周军没出息,别人嚼舌根就应该大耳刮子扇过去,而不是怀疑自己的老婆,可见,钱桂芳应该也是听到点苗头了。
“这些人心肝都是黑的。”沈竹也气坏了,拍着桌子骂:“说的这都是什么话?我大姐可从来没有对不住过周家,我大姐一个人在国外容易么,不但要学东西,还要打工挣钱,挣的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给他们寄回来,他们反倒好,回头就反咬我大姐一口,周家这都是一群什么东西。”
卫英也觉得沈梅挺冤的:“可不是么,我也觉得你家大姐是个好的,别的且不说,就凭她有勇气出国闯荡,这就足够叫人佩服了,老周家一家子都是土里刨食的,能出你家大姐这么一个能人,算是他们家祖坟上烧高香了,他们不说高兴,不说捧着你大姐,把倒把人往死里踩,真不知道他们家是怎么想的。”
“黑心呗,红眼病犯了呗。”沈临仙笑着:“恐怕是看不得我们家一点好吧,原先我爸弄棚菜的时候带着大姑父一块搞,倒是叫大姑父家挣了不少钱,周家那些人就看不过,埋怨大姑父有挣钱的门道便宜了小舅子,不知道拉拔自家人一把,还说大姑父跟沈家的倒插门女婿一样,这说的都是什么话,我们家有挣钱的门道拉着大姑父一块干这是我们家的善意,不愿意亲戚过穷日子,可我们家和周家有什么联系,他们对我们家没一点好,我们凭什么带着他们发财?”
沈临仙提起周家也是满肚子的火:“前两年他们就闹了一回,大姑父是没说,可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知道,这不,看着我们不拉他们一块发财,就把主意打到大姑头上了,他们是以老思想来猜度我大姑,猜度我家,想把大姑的名声搞臭,想叫大姑不占理儿,然后以此来要携我们,恐怕,还打着要用周家两个表哥来要胁我们家出钱帮周家致富的主意吧。”
315/629 首页 上一页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