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除沐休日外,梓玉白天回自己家中照顾店铺,晚上回曜王府陪同李执用膳、下棋、看书,为他准备特色糕点,偶尔,李执带她一起去牧场骑马。
第9章 夫子青城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日天气晴朗,微风徐徐,梓玉提议全家一起去踏青。卢父卢母不感兴趣自愿留下来照看铺子,带上包子和点心,梓玉便和兰玉、银珠一起带着潼潼和瑶瑶去攀爬家附近的一座小山。山坡上,青草郁郁葱葱,地上各类繁花开得正烂漫,一株株桃花、杏花吐蕊芬芳,彩蝶翩翩起舞。兰玉、银珠带着瑶瑶去摘野花,三个大小姑娘一蹦一跳,追着蝴蝶跑,玩性十足。
没有污染的空气就是特别清新啊,梓玉用力的吸气吐气、吸气吐气,不在这天然的氧吧多洗洗肺简直对不起自己啊。潼潼看着她奇怪的行为,静静地待在她身边。沿着若有似无的羊肠小道,走走看看,不起眼的小草、小花、小果实等,在她眼里可全是宝贝,是制作糕饼的原材料。一大片一大片的艾草散发清香,制作青团、糍粑就是用的这种不起眼的野草。那边树上挂着的绿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果实是薛荔果也叫木莲,将果实杵烂,用纱布包起来挤出汁液可以用来制作冰粉。零星的几株野棉花上白色的棉絮随风飞扬。蕨菜、荠菜、马兰头、栀子花、映山红全部都可食用,梓玉都快笑眯了眼,大自然是多么无私与神奇啊,赋予人类食物以果腹,赋予人类棉花以温暖。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隐隐约约的,传来诵读声。循着声音,池塘边,大树下,十几个青布小衫的学童或坐或站,围着中间正在讲学的夫子。“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个她以前学过,出自《论语》,讲的是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得好;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这个在《论语·学而》篇里也里也有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行,如果不能行,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她完全认同这个观点,求实务本,学以致用,便一下子对这个夫子有了好感,不过这个夫子倒是有趣,没有老学究的刻板样,授课不在学堂上而到野外,颠覆了她对古代夫子的印象。她以为夫子都是蓄着山羊胡子,一句三晃头,一忤逆他、不合他心意或挑战他的权威便拿着竹棍就打手心的老头呢!电视里都不是这样演的嘛,脑补这个画面,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银铃的笑声打断了授课,不一会儿,一个小童咚咚咚跑过来,一看,没想到竟是小弟梓诚,“姐姐,姐姐,边夫子请你们过去。”
看到梓玉过去,边夫子拱手行礼“卢姑娘好!”
梓玉客气回礼“边夫子好,夫子为何授课不在殿堂之内而在荒野之中?”
“学生认为,实地感受更能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理解圣贤的感受,只是这山上能待的时间太短,还得赶回去吃中饭,不然孩子们都得饿肚子。”边夫子颇为无奈地说道。
“先生既然教授孩子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荒野四处皆是食材,学了的知识不是更应该拿来应用到生活中么?这叫学以致用,难道读书人连想办法自己填饱肚子都做不到吗?”梓玉故意激他。
“自是能行!”边夫子觉得被看不起,怒了!
“不然我们来比赛吧?”梓玉又说。
“比就比,比什么?”边夫子爽快答应。
“就比谁能就地取材做成一顿中饭吧”梓玉说。
“那不公平,你篮子里不就有现成的糕点么?”边夫子指指她手中提着的篮子。
“我说了,是就地取材,所有吃食比较来源于这一片小山”,梓玉说着把竹篮子挂到一个树枝上。
“可以,你们输定了”边夫子信心满满,仗着他们人多,他一个大男人难道还比不上女流小孩之辈吗。
“潼潼,看你的了”梓玉给潼潼打气,对他信心十足。别看他小,谋生的这段时间三天两头就往山上跑,野外谋生能力不要太强。
潼潼拍拍胸脯,重重点头“放心吧,交给我。”
只有小弟梓诚站在那里纠结,一边是自己姐姐,一边是夫子,选择哪边都怕另一边不高兴。于是便出现一个双面间谍,一会儿跑到一边“夫子夫子,我姐姐她们捡了什么什么”,一会儿跑到另一半“姐姐姐姐,夫子她们在摘什么什么......”
边夫子多是带他的学生挖番薯、爬树掏鸟蛋、捡拾野果。
梓玉她们也摘了很多野果子,她还教兰玉、银珠和瑶瑶去摘芦苇根、芦苇花,这是她那个时代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芦苇花要挑花还在茅草肚里的,茅草肚子微鼓的时候下手,太鼓了说明花要开出来了,这个时候已经老了,嚼不动了,嫩嫩的茅草花儿从茅草肚里□□,白白的,软软的,吃起来清淡的甜味,一股自然的味道。
潼潼还在竹林里找到一根头尖尖的竹子,卷起裤腿双脚浸到池塘里面叉鱼,竟真让他叉到几条,太厉害了。拿一块锋利的石块熟练地刮去鳞片,剖开鱼肚子就着河水洗干净。
临近中午,检验成果的时候到了。边夫子一组:番薯、鸟蛋,各类野果:野樱桃、桑葚、胡颓子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果子。梓玉一组:番薯、鸟蛋、鱼、小虾、芦苇根、芦苇花、蕨菜、荠菜、马兰头等各种野菜,各类野果。论数量,边夫子一方取胜,若论种类,梓玉这边明显品种更繁多。
“这要如何区分胜负?”边夫子问。
“还没有完呢,食材有了自然要做成佳肴才能裹腹”梓玉答道。
“这有何难,洗净即可食用”边夫子说道。
“果子、番薯尚且能生食应付,难道鸟蛋也生食么?夫子难道不怕你的学生吃坏肚子?”梓玉反问。
“无锅无灶,如何煮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边夫子一副被强人所难的语气。
“无灶可以石搭灶,无火可就材取火。”梓玉说完就走开开始着手准备。
其实野外就材取火梓玉自己也从来没有试过,只是以前看野外求生类节目有记忆,什么钻木取火、击石取火、藤条取火,希望自己也能成功。她找来一根一头微微裂开的树干,在裂缝里塞入采摘回来的棉花当火种,用一根长藤条穿在火种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的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棉花点燃。等小火花出来了,慢慢覆盖上晒干的松针,黑烟冒出来了,等火烧旺了便加上干柴,慢慢堆起一个小篝火,没想到真能成功,梓玉又将鸟蛋,番薯丢进火堆中,用石块堆起一个简易的灶台,黄泥和水将石缝抹平,留一个小洞用大树叶当扇子扇风,保持火旺盛,叫潼潼将鱼用树枝串起来架在上面烤。
梓玉又找到一个大树桩,把烧着的木炭放在树桩中央,烧出一个大坑来。取山泉水灌入树坑,架在石灶上,煮开,放入野菜,河虾,打入几颗鸟蛋,虽没有盐巴调味,但也无比鲜美。将小半碗汤倒入到荷叶,请边夫子品尝。
一边是热气腾腾的烤番薯、烤鱼,鲜美的野菜河虾蛋花汤,再看看自己这边生冷的食物,学生们热切羡慕的眼神。边夫子站起身来,弯腰做了个长辑“是边某输了,虽熟读圣贤满腹经纶却不及姑娘。”
梓玉回礼“先生谦虚了,术业有专攻,梓玉一个妇人对于这些更擅长些,先生满腹才华,教书育人传道授业难道不是在学以致用吗,如若有一日能立于朝堂之上为百姓谋福更是最好的学以致用!”
“好一个学以致用!”两人相视而笑,大家围坐在一起烤东西吃,像是野餐一样。兰玉又将带来的糕点分于大家一起品尝,一群人听边夫子讲课,玩耍,嘻嘻哈哈度过快乐的下午。
晚上回到王府,吃过晚饭,李执看到梓玉在剥什么东西,好奇地走过去“这是什么?”
“是芦苇花啊,还没有长出来,甜甜的很好吃,王爷要试试么?”梓玉挑选了大的递给他。
犹豫地接过,左看右看仔细瞧,还拿到鼻子底下闻一闻,“这也能吃?”李执严重怀疑。
“当然了”,说着利落地剥了一个塞进嘴里吃给他看。
李执小心翼翼地剥开叶子,凑进嘴边带着犹豫慢吞吞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味道怎么样?”梓玉好奇地问。
“没什么味道,吃草一样”回答道。
“扑哧!”梓玉被逗笑了,“爷你知道吗?我小时候能有这个吃就觉得很幸福了。”
“哦?你小时候没有糕饼点心吃?”李执理所当然地以为开糕饼店的孩子打小儿有糕饼吃。
“小时候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糕饼是我去年才开始卖的,以前我家只卖馒头包子,而且生意也不好”,梓玉没有撒谎,这具身体小时候有没有经常饿肚子不知道,但在孤儿院的她确实尝尽人间冷暖,说着说着,心思又飞到了记忆中,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孤儿院中的孩子,想到了潼潼和瑶瑶,一下子悲从中来。“爷,你知道吗?没有父母的孩子真的很可怜,我认识两个小孩子,是一对兄妹,大的七岁,小的才五岁,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住在破庙里,连被子都没有,每天到大街上捡别人不要吃剩下的,到山上挖点野菜野果,爬树捡鸟蛋,真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没家人的孩子谋生强。
“那他们现在呢?”李贄问。
“我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了,他们可厉害了,现在可是我的小帮手了。”她冲着他笑,与有荣焉,觉得好有成就感。
李执看着她脸上得意的神情,觉得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神采奕奕,连眼睛都在发亮“哦,和我说说怎么个厉害了?”
梓玉就和他说自己和兄妹俩的故事,从发现他们可怜身世,到把他们接到家里跟着自己学做糕点,今日野餐时的意外表现,俩人的乖巧懂事、刻苦聪慧让一开始反对的卢母称赞有佳,并责令虚长几岁的梓诚多向两兄妹学习。可他们表现得越懂事,梓玉却觉得越心疼,她自己有相同的经历,所以能感同身受,寄人篱下的孩子生怕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好惹人生气带来麻烦,所以只会压制住自己的性情脾气。撒娇、耍赖、发脾气,淘气调皮,才是正常小孩子该有的样子,因为不管自己怎么样都有父母可以依靠,不会被遗弃。听了她的话,李执沉思良久,补充道,“即使有父母,也未必能随心所欲,也一样要看眼色过日子。”叹口气,又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就走了。
第10章 学堂伙食
最近几日,梓诚一回到家就飞奔到糕饼摊前抓糕饼胡乱塞进嘴里,嘴里还念叨着“饿死了饿死了”,气得卢母拿竹棍子抽他,“小兔崽子,这些都是要卖钱的,你中饭没吃饱啊?”
“中饭难吃死了,谁吃得下啊”梓诚振振有词。
每日读书,梓诚中饭都在学堂里吃,因学堂没有厨房,午餐都是学生家长送来,边夫子带的班级共有二十八个学生,连带一个夫子送去二十九份餐食即可。每个学生家长轮流送餐,平均一个月才轮到一次。从前都是梓玉的母亲蒸饭、炒两个菜,有时候早上的包子没卖完送包子馒头的时候也有,梓玉听了非常汗颜。孩子正是长个子的时候,怎么能如此马虎,但卢母却觉得没必要为外人花那么多钱,虽然小弟梓诚也跟着吃得不好,但一个月也就一次,即使中午吃差点也没事,晚上再在家里吃好点补上不就好了。卢母这样想,难免其他学童的家长不会这样想,所以学堂的中餐普遍不好。本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年纪,中餐本该吃饱吃好,却让孩子为大人的私利之心买单。
“梓诚快吃晚饭了,你少吃点糕点”梓玉说。
果然,等吃晚饭的时候,梓诚没扒两口饭就放下筷子跑去玩了。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梓玉决定这次她亲自送饭菜改善学堂的伙食,一大早,她就去菜市场买菜,猪肉、鸡蛋、豆腐、各类蔬菜,荤素搭配,三菜一汤,分装在五个木桶里,和卢父一起赶在中饭前用大板车载着拉去学堂。吃饭的时间到了,梓玉帮着一起分好饭菜,孩子们排着队领饭,还和他们道谢,规规矩矩坐在自己的课桌前,边夫子引导孩子们齐声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一起动筷。看到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她开心地笑了。傍晚的时候,梓玉从店铺里拿了二十九块大方糕,带着潼潼,去让边夫子和孩子们当点心吃。分完点心,看到中午装菜的木桶堆放在角落就拿到外面去清洗,看到里头剩下一点饭菜想没想顺手想倒掉。
“住手、停啊,停!”边夫子急乎乎赶过来喊道,“里面还有饭哈,我忘记盛出来了”,说着拿着筷子将饭菜一股脑儿地拨到大碗里。确定木桶里所有米粒都被拨干净了,他停手抬头,冲梓玉眯眼笑。
梓玉却笑不出来,“夫子,这饭浸在汤汁里太久,过咸,不好食用……”
“无碍,我喝点白开水就好”,还义正言辞教育她:“一瓢一饭皆来之不易,该怀着感恩的心享用而不是浪费。”
梓诚放学后兴匆匆地跑来说同学们都夸他家的菜好吃,糕饼也很好吃,平时和他关系不好的同学都主动来和他说话,连最霸道常常欺负人的肥冬也说好吃。
“姐姐,下次轮到我家你再做红烧肉吧”,完了他还拉着梓玉的袖子提出要求。
“吃得起啊,你姐这个败家的足足买了四十斤肉啊,那卖猪肉的早上还问我是不是要做猪肉陷的饼,怎么不见他家送红烧肉啊!”卢母很不认同。
“肥冬家从来没送过肉的,猪血猪大肠倒是有”梓诚老老实实回答。
“你看看,你看看,连卖猪肉的都不送猪肉凭啥我家得做猪肉给别人吃啊,就你傻”卢母冲着梓玉吼。
6/2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