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红楼之重走人生路——雒璃

时间:2018-03-11 15:41:06  作者:雒璃
 
 
可没多长时间之后,王熙凤就发现探春并不是恨嫁到不顾廉耻,只能说她的确看的长远。
 
 
 
巧姐儿的岁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然她同辈里还有个堂兄贾兰,但因为李纨立志想要让儿子学文考试的关系,再加上兰哥儿毕竟是个男孩儿并不急着嫁娶,一时半会儿其实并不急着婚事上的事情,这一辈里倒是巧姐最早开始思量起婚事的。
 
 
 
巧姐儿是王熙凤头一个孩子,再加上凤姐又不是没有儿子,对亲生的女儿总归是极为上心的,早早就琢磨着给女儿寻一个好婚事。
 
 
 
王熙凤自己半点文墨不通,顶多只识得些常用的字罢了,但巧姐儿和黛玉学习时间不短,却是真真钟灵毓秀得很,按着贾珠这个当亲爹的说法,巧姐儿之慧真是比元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贾珠算是从巧姐儿三四岁的时候才正式进入仕途的,等到王熙凤在巧姐儿十二三岁开始寻摸婚事的时候,贾珠也稳稳当当的升到了从五品的官职,将将好和贾政平级。依着所谓子不逾父的规矩,最迟等两年后贾珠这一任满了之后,就意味着贾政必须得告老辞官,否则贾珠是断不能继续升官的。
 
 
 
对于这一点,贾政倒是没什么意见。他虽然有各种的不足,甚至因为爱面子到了有些假正经的地步,却其实并不是一个对权势有太大欲望的人,再加上他对自己在做官上没天赋这一点也不是不清楚的。之前他因为自己名字的缘故耽搁了儿子的前程的时候心里也不是不难过的,这会儿若是为了给儿子让路而辞官也不是不能忍受。
 
 
 
本来贾政本来是打算在贾珠升上从五品的时候就辞官的,不过贾母考虑到贾宝玉的婚事还没尘埃落定,哪怕贾政的官职其实并不高总好过辞官正式成为白丁,却拿这件事压着并不许贾政辞官。
 
 
 
虽然王熙凤也算是贾宝玉的表姐,但是比起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前程来说,小叔子总归算是外人,凭什么让她去迁就。
 
 
 
如果只是这样就罢了,到底这两年贾珠能再向上升的概率也不大,算起来怎么也得等任期满了才能再顺理成章的向上挪一步,贾母这样虽然让王熙凤心里不太愉快到底也不至于太过分。
 
 
 
可若是贾母若是因为贾宝玉的婚事没定下来就想耽搁了巧姐儿的婚事,对于王熙凤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不好了。
 
 
 
勋贵的势弱并不是荣国府一家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贡士出身又仕途坦顺的贾珠无疑是不少人眼里的香饽饽,哪怕贾珠因为贾政的名字的关系依旧有颇多桎梏,仍旧有不少人对他家的儿女有兴趣。
 
 
 
尤其是巧姐儿作为姑娘,只要贾珠还有本事,其实并不会因为祖父的名讳而有太多的不便,更是有不少人对她颇有兴趣。
 
 
 
不过贾珠想着自家虽然占着个勋贵的名头,实际上自己这一房人却并无爵位可继承,没必要再和勋贵人家结亲。更何况如今天下承平,由武转文是大势所趋,所以心里有意将儿女的婚事都顶给读书人家。而王熙凤虽然自身没什么学识,却因着并不舍得儿子习武辛苦,对丈夫的决定也深以为然。而从来读书人家的哥儿都讲究先考一两回试再考虑成家的问题,多是不会太早订婚事的,是以王熙凤听了贾珠的话之后,对女儿的婚事本来并不着急,更是完全没有在勋贵里寻女婿的打算。
 
 
 
但这并不代表听见贾母以“宝玉这个做叔叔的还没定下来,姐儿的岁数还小着并不急”为借口回绝了别人家想要给巧姐说人家的时候,王熙凤就能毫无芥蒂并心怀感激的接受。
 
 
 
这婚事上的长幼有序从来都只是平辈的人才需要讲究的规矩,若说贾母是以贾兰未婚所以巧姐儿不好先兄长订下婚事当理由就罢了,哪怕大多数时候堂兄弟姐妹其实并不必太讲究这个婚配顺序,毕竟荣国府的两房尚未分家,这会儿真要是非得算到一起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如今贾母拿着宝玉这个叔叔做借口,再说什么贾宝玉比巧姐儿还大几岁却还没订婚事之类的话……王熙凤就难免出离愤怒了。
 
 
 
哪家都没有当长辈的不婚配小辈就不能说亲的道理,毕竟如今人人家里都许多孩子,老来子老来女的情况也不少见,未必做长辈的岁数就一定比小辈要大。只拿贾家本家的例子,宁国府那边贾蓉这个当侄子的都娶妻秦氏许多年了,惜春这个嫡亲的姑姑都还没到说亲事的年纪呢。甚至如林黛玉的夫家常家,林黛玉作为四太太还没过门呢,她夫家长嫂的孙子都已经订好了个娃娃亲了。
 
 
 
真要说起来,哪怕贾宝玉其实比巧姐儿大上几岁,贾母的说法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而且贾宝玉的婚事因为贾母的高标准严要求迟迟都定不下来,如今瞧着竟是半点眉目都没有,真要是拿贾宝玉当借口压着家里的其他孩子的嫁娶,想也知道只怕家里的其他人都得被耽搁下来。
 
 
 
好在虽然贾母过分溺爱贾宝玉了些,家里总还是有其他的明白人的。哪怕是王夫人身为贾宝玉的亲娘,在这种时候也能看明白自己在两个儿子之间该如何选择——小儿子俨然已经被自家婆婆养的歪了,而长子却在重重阻碍中仍旧为自己冲出了一条前程。
 
 
 
如此看来王夫人该如何选择已经不言而喻了,哪怕她心里依旧不是不心疼贾宝玉这个亲儿子的,也不认为让贾宝玉的婚事耽搁了贾珠的嫡长女的婚事是件合适的事情,要真是由着贾母闹腾到长子长媳离了心,哪怕只瞧着礼法规矩,她这个当亲娘的也不愁日后他们不孝顺,但作为□□的宝玉难道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王夫人虽然很多时候脑回路都格外的清奇,但总也有没失了理智的时候,对这件事的态度至少是没问题的。对此王夫人的应付方法简单粗暴,既然贾母总念叨着所谓的长幼有序,左右探春上蹿下跳的已经有一阵子了,她索性就越过了宝玉直接给探春订下了婚事,彻底的打了贾母的脸面。
 
 
 
这家里的女孩儿真的要顺着长幼有序的规矩的,算起来就只一个探春而已,若是连她的婚事都定下来了,贾母总归是再没理由拿宝玉的婚事当借口了。
 
 
 
当然了,指望王夫人在探春的婚事上多上心是不可能的,她也顶多是将事情和王家那边说了一声,使王家在王子腾手底下的武将里寻了个六七品的小官将探春配了过去也就是了——别以为六七品听着还算体面,仿佛探春一嫁过去就能得一套凤冠霞帔似的,实际上着六七品的武将是真的不算什么的,就是王家体面些的大丫头都能得一份差不多的婚事,算起来王夫人真的不过是随手打发探春的,而且就靠着这件事就成功的让贾母将怒火转向了探春。
 
 
 
谁都知道王夫人不可能为了庶女下了亲生儿子的脸面,那这件事也只能是探春自己算计来的。探春还没来得及庆幸自己好歹有了终身,就迎来了贾母的嫌弃。当初迎春出阁的时候除了例行的一万两银子东西之外,家里其他人包括贾母都或多或少给了些添妆东西权当意思,而到了探春这里却什么都没有只干巴巴的例行让王熙凤备一份嫁妆而已,甚至连一万两的分例都没给全。
 
 
 
也好在黛玉的婚期订得晚了些,探春的岁数又比黛玉还小一个月,王夫人虽然也想着早点把这件事解决了,到底瞧着常家的面子不能给黛玉难看,这才没草草的将探春打发出门,订了个离黛玉婚期最近的好日子,算起来倒也留探春在家过完十六岁的生辰,倒给她留了些面子。
 
 
 
虽然女子的婚事大多订得早,但是这从订婚到成婚的时间却是不一定的,一般来说这时间拖得越长将姑娘留的时间越久,就代表家里越稀罕这个姑娘。虽然探春这边算是事出有因,不过好歹在嫁妆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给探春保留了仅有的面子,她也不是不松一口气的。
 
 
 
 
 
 
 
 
 
 
 
第143章 李纨凤姐(四十一)
第一百四十三章
 
黛玉的婚事定在她十六岁及笄生辰的当日,虽然初春的气候仍有些料峭,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到气氛的热闹。
 
常家老太爷也就是林如海的师兄林黛玉的公公仍旧在南边回不来,但她婆婆却是特意带着小儿子回了京城。按说如常家老太爷老太太毕竟年事已高,这种情况下若是两人回不来的话,由二太太这个当嫂子的主持也不是说不过去,不过既然常家老太太亲自不辞辛苦的回了京城,想也知道是对这个儿媳妇极为满意的。
 
尤其是常家老太太还早早的让常家二太太寻摸着在京城置了一处和二房距离不远的颇为体面的宅子,早早的收拾好了让婚事在这儿进行,并不让小儿子两口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更是显出十足的体贴看重。
 
林黛玉的嫁妆包括了当年林家的全部家产,哪怕如今摆出来的其实未必是全部,总归也称得上是十里红妆——如今的贾家并没经历什么太大的开销,李纨的节操又不知比王熙凤高出多少,再加上连贾琏都说不好当初林如海到底留了多少的后手,是以贾家虽然也难免从林家的东西里沾了不少的油水,到底并不敢做的过分了,再加上林家攒了几辈子的家财着实丰厚,使得这场婚事瞧着的确漂亮。
 
就连之前一直为贾宝玉的婚事担忧的贾母,这会儿也笑呵呵的满心欢喜,而贾宝玉因为这些年其实和林黛玉并不亲近的缘故,这会儿顶多是惦记着家里又嫁了个妹妹罢了,伤感是略有些的,也顶多也就是和当初迎春出嫁时候感觉仿佛罢了。
 
然而等林黛玉三朝回门的时候,贾家却乱成了一锅粥,因为贾宝玉在黛玉出嫁的那天晚上突然就毫无征兆的倒下了。
 
作为贾母的心头肉,贾宝玉病倒了的事情显然能够引起贾家一片混乱,也好在林黛玉因为初见的时候就不大喜欢这个表哥,是以从来和他都不亲近,这才没让人将宝玉病倒的事情和她出嫁的事情联系起来。
 
当然了,这也有正好那天贾宝玉又因为不肯读书只和丫鬟们调笑而被贾政狠骂了一顿的缘故,就算是贾母也只觉得是因为贾政骂的狠了这才使得宝玉抑郁成疾了,完全没想过这件事可能和林黛玉有什么关系。
 
然后等林黛玉小两口特意随着常家老太太离京去南边拜见常老太爷以及祭奠林如海之后,贾宝玉终于从昏迷中转醒,不过却半点未提到自己为什么昏睡数日。
 
————分割线————
 
贾宝玉的婚事一直没能定下来。
 
哪怕后来探春出嫁,惜春被她嫂子尤氏和侄儿媳妇秦氏接回家相看了婚事,甚至巧姐儿兰哥儿这一辈的人也渐渐订婚成亲之后,贾宝玉的婚事一直遥遥无期。
 
先头是因为贾母毫无底线的看重宝玉,对他的婚事要求太高,难免就得耽搁了。后来等贾母寿终正寝的过世之后,宝玉在这上的心思也淡了,仿佛突然一夜之间人就成长起来了似的,原本他总是爱和家里的丫头们调笑亲昵,似乎也就是突然间就没了这样的心思,虽然依旧不爱读那些贾政口中的正经书,但在诗词书画上的造诣却日渐深厚,甚至突然对佛家的事情爱好了起来。
 
虽然宁国府那边是有个出家做道士的贾敬,但并不代表王夫人就愿意自己的儿子去出家做和尚的,是以在发现贾宝玉有类似的情况的时候,王夫人当机立断的给贾宝玉订了一桩婚事——在完全没知会过贾宝玉的情况下。
 
贾母过世的时候,满心里惦记着的都是还没成家的宝玉,将她的私房东西一点不拉的都留了给宝玉。是以哪怕贾宝玉还是个看不出有什么前程的普通人,在王夫人不要求儿媳妇的出身的情况下,也有的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愿意嫁来做宝二奶奶,并不怎么为难。
 
就如同贾母当初更偏心贾政一样,在自己的两个儿子里,王夫人理所当然的更偏爱被自己亲手养大的贾珠。但这并不代表她就对贾宝玉完全没情分了,至少在力所能及又无伤大雅的事情上,王夫人还是很愿意拉贾宝玉一把的。比如当初一点不差的将贾母的私房给了宝玉一点都没往自己司私库里挪移的意思,又比如想法子替宝玉说了一门婚事成家,再比如在那对僧道试图说服贾宝玉出家的时候以死相逼的不许贾宝玉跟他们去。
 
贾政大概是随了贾家人不太长寿的基因,在贾母过世不足五年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但是王夫人的身子骨却格外的硬朗,活了很长的时间。
 
所谓父母在不分家,就如同当初贾赦和贾政明明相看两厌却不得不同住在荣国府里一样,王夫人既然仍旧在世,贾珠和贾宝玉兄弟两个自然也没分家的可能。不过好在身为继承人的贾珠本来就是王夫人更偏向的那一个,她执意留着贾宝玉在家里也不过是因为害怕贾宝玉一旦被分出去就没法过下去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曾有什么无礼的要求。
 
王熙凤是王夫人娘家的侄女,宝玉于她来说除了夫家的小叔子之外,还算是血缘很相近的表弟,总归不至于完全不留情面,冷眼瞧着王夫人不过是留着贾宝玉一家子住在家里,并没特别划拉自家的东西贴补宝玉家里,倒也没说什么。
 
当初……因为贾母生前偏心二房打压大房的动作太明显,使得贾赦怀恨在心,于是贾母甫一过世贾赦就迫不及待的将二房上下扫地出门。这从来朝堂和宗族的规矩,这家里分家的时候,长房除了祖产之外还能额外继承大半的家产,哪怕贾政同样是贾代善的嫡子,能继承的也不过就是两三成的东西罢了。而且当初贾家已经是有许多年都是由大房媳妇李纨管家的,贾政一家也没什么从公中沾好处的机会,只能拿着少少的一部分银钱被分出去罢了,两家人从此也就只当是陌生人再无什么来往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