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凤回巢——寻找失落的爱情

时间:2018-03-15 15:13:00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衡阳昨日进宫来请安,送了一株五百年的人参给哀家。”
    闵太后随口道:“也不知她从哪儿得来的方子,也一并献给哀家。说是以这株五百人参为主料,再配以其他十几味药材,可以配置出延年益寿的人参丸。”
    百年人参已是罕见,五百年的人参,更是珍贵至极,千金难求!
    顾莞宁目光微闪,淡淡笑道:“衡阳出手倒是大方的很。看来,必是有求于母后了。”
    闵太后坦然笑道:“她那点心思,哀家自然清楚的很。昨日哀家便和她说了,哀家从不管朝堂之事。阿诩要选谁做吏部尚书,我都赞成。”
    衡阳公主当时听了这番话,笑容便有些勉强,说了一堆奉承讨好的话。最后又恳请闵太后为李尚书说项几句。
    闵太后没放在心上,今日也只随口一提而已。
    ……
    闵太后对这些事没兴趣,很快便扯开话题:“对了,萧启也老大不小了。再不成亲,委实说不过去了。”
    萧启今年已二十有二,再拖延下去,确实会惹来闲话。
    顾莞宁抿唇一笑:“母后提醒的是。我已和皇上商议过了,过几日就下旨赐婚。他的生母出自于家,王妃便也从于家选一个。于御史的嫡幼女,年方十六,尚未婚配。做安平王妃正合适。”
    闵太后颇为赞成:“选于家女为安平王妃,确实合宜。”
    于家早已败落,于御史空顶着官衔,在朝中无权无势。
    萧启娶于家女儿为王妃,根本借不到岳家之势。说出去又不会惹人诟病。果然是门“好”亲事。
    闵太后心情舒畅,笑着打趣道:“儿媳能干,我这个做婆婆的不必操心,整日享清福,以后定要多活几年。”
    婆媳相得,说笑几句是常有的事。
    顾莞宁笑着应了回去:“我只盼着母后长命百岁,我头发花白之际,还能承欢母后膝下。”
    闵太后哑然失笑:“到了那时候,你自己都走不动路了,还得搀扶着我,岂不可笑!”
    婆媳两人对视一笑。
    闲聊片刻,闵太后又说起了玥姐儿:“……玥姐儿养了几个月,脚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今日早晨还去慈宁宫给哀家请安。”
    闵太后对齐王府深恶痛绝,对温驯可怜的玥姐儿却生不出半点厌恶之心。这几个月来,时常去碧瑶宫探望玥姐儿。
    “玥姐儿也来椒房殿请安了。”顾莞宁目光柔和了一些:“她这些日子好吃好睡,人养胖了些,气色更远胜往日。”
    “她身子既是好了,明日起便和阿娇一起读书。”闵太后笑道:“阿娇整日嚷着她的伴读比阿奕少,不够热闹。”
    提起女儿,顾莞宁神色愈发温柔,含笑道:“我今日已叮嘱过玥姐儿了。”
    阿娇看似娇惯任性,实则善良心软。不然,当日也不会主动提及让玥姐儿做伴读。
    正说着话,阿娇和阿奕便来了。
 
第九百七十章 伴读
 
姐弟两个一直亲密要好,虽各自有伴读,散学之后,依旧习惯同进同出。
    两人年龄渐长,说话行事愈发有分寸。没再像以前那般扑上前来喊娘,而是一起行礼:“见过皇祖母,见过母后。”
    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顾莞宁欣慰之余,心中又有些淡淡的失落。
    儿女渐渐长大,对她这个亲娘也没了往日那般全心全意的依赖和留念。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鸟,都扑棱着翅膀,跃跃欲试着要飞向半空。
    没等顾莞宁感慨完,阿娇已经笑嘻嘻地黏了过来,拉住顾莞宁的胳膊晃了几晃:“娘,半天没见我了,是不是很想我?”
    顾莞宁心里一暖,唇角微弯:“是是是,当然想了,想的寝食难安。这半日心情都郁闷的很。”
    阿娇眨了眨明亮的大眼,咧嘴一笑。
    阿奕自诩是男子汉了,不能像阿娇这般撒娇腻歪,明明眼热羡慕,却一本正经地端着俊脸。
    闵太后看在眼里,心里爱得不行,冲阿奕招招手:“阿奕,到祖母这儿来。”
    阿奕有些不乐意,端着小脸说道:“男女授受不亲!祖母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孙儿就不过去了。”
    闵太后:“……”
    顾莞宁忍俊不禁,目中满是笑意。
    闵太后好气又好笑,想绷着脸装生气。一看到宝贝孙子那副故作男子汉的模样,一颗心顿时软了下来,笑着说道:“好好好,你不想来就不过来。祖母说话声音大些,保证你听得清楚。”
    顾莞宁听不下去了:“母后可别这样惯着他。”然后,脸孔略略绷紧,瞪了阿奕一眼:“何为孝顺?”
    “孝者,顺也。长辈之命,应该听从。更何况,你祖母又未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只让你站得近些,你为何不从?”
    顾莞宁一沉下脸,阿奕心里一慌,委屈地扁扁嘴,小声说道:“我不是有意拂逆祖母的心意……”
    “些许小事而已,怎么就责怪上了!”闵太后看不下去,立刻跳出来护犊子:“阿奕又没做错事,你别怪他。”
    转过头来又哄阿奕:“阿奕乖,都是祖母的不是。”
    阿娇唯恐天下不乱,挤眉弄眼地笑道:“阿奕,你已经长大了,可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随便便就哭鼻子。”
    阿奕又被逗得笑了起来。
    ……
    小插曲过后,顾莞宁照例询问两人读书的情形。如今多了伴读,便要多问几句:“……阿娇,蕙姐儿她们几个,读书如何?”
    阿娇笑着答道:“瑜堂妹细心聪慧,蕙妹妹早慧沉稳,她们两个读书都不错。柔妹妹稍差一些,也不如她们两个有定性。不过,柔妹妹爱说爱笑,我和她颇为相得。”
    傅妍对瑜姐儿的教导颇为精心,蕙姐儿进宫前也早已开蒙读书。
    孙柔出身不及两人。佳阳县主和孙武又对唯一的女儿千娇百宠,养出了娇憨率直的性子。好在孙柔淘气可爱,颇讨人喜欢。三个伴读里,阿娇最喜欢的也是孙柔。
    顾莞宁含笑点头,又看向阿奕:“阿奕,你的几个伴读如何?”
    阿奕自以为男子汉心胸宽广,早已将刚才被亲娘训话的不快扔到脑后,笑着答道:“朗堂弟聪明又好胜,时有和我争锋之意。”
    子肖其父,半点不假。
    萧天朗的脾气,和他亲爹韩王世子如出一辙。小小年纪,却是火爆脾气,又格外争强好胜。有萧天朗在一旁,阿奕读书的劲头也比以前强多了。
    顾莞宁将阿奕眼底的那点不甘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意。随口又问:“俊哥儿谦哥儿虎头如何?”
    “俊表弟记性极好,几乎过目不忘。”阿奕不假思索地应道:“谦表弟人如其名,彬彬有礼,堪称君子。”
    “至于虎头表弟,机灵淘气,最讨人喜欢。”
    说来说去,就是没提闵达。
    闵太后清了清嗓子,试探着问道:“达哥儿怎么样?”
    阿奕迅速瞄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警告地看了过来。
    阿奕很快应道:“达表弟进宫之后,颇有进步。”
    进步两字,可圈可点。
    闵太后对闵达的性子如何,也不甚熟悉,闻言松了口气:“他若是顽劣淘气,你只管告诉祖母,祖母亲自发落他,免得你为难。”
    阿奕乖乖应了下来。
    ……
    待闵太后离开后,阿奕终于有机会吐槽了:“娘,达表弟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太傅每日教学的课业,他最多听懂一半。背书背得磕磕绊绊。太傅训斥他几句,他还不服气,时常和太傅顶嘴。”
    闵达其实也不算笨。只是,人最怕比较。夹在一群聪明伶俐的孩童之间,资质平平的他顿时显得鲁钝。
    如果闵达憨厚老实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个跳脱不肯认错的性子。这几个月来,几位太傅时常被闵达气得动戒尺。闵达不肯乖乖挨戒尺,时常顶撞。
    竟还有这等事?
    顾莞宁皱了皱眉头:“为何太傅从未向我禀报?”
    阿奕像个大人一般,先叹了口气,然后才满脸同情地说道:“太傅唯恐母后责怪他们教导不力,哪里有勇气来禀报。”
    又低声笑道:“我们每日都私下打赌,看达表弟会不会挨戒尺。倒也颇有趣味。”
    顾莞宁也觉得好笑,面上却绷得颇紧:“胡闹!上书房是你们读书之地,岂能这般玩闹分心。”
    顾莞宁虽板着脸,语气里却没多少责怪之意。
    阿奕知道顾莞宁没有真的生气,也未慌乱害怕,笑着应了声是。
    顾莞宁看向阿娇,温声道:“阿娇,玥姐儿已经痊愈,明日起就和你一起去读书。你今日若有空,便去碧瑶宫一趟,看看玥姐儿。”
    阿娇爽快地应了下来。
    玥姐儿内向怯懦,性子温驯乖巧。虽然比阿娇大了一岁,个头却不及阿娇。阿娇天生侠义心肠,对玥姐儿颇为怜惜照顾。
    她和玥姐儿原本并不熟悉。让玥姐儿进宫做伴读,也是出于怜悯之心。这几个月来,她和玥姐儿时有接触,倒是亲近了不少。
 
第九百七十一章 甘来
 
用了午膳后,阿娇拉着阿奕一起去了碧瑶宫。
    四岁的阿淳,也开始启蒙读书。他尚未正式练字,先读书识字。和阿娇阿奕幼时一样,都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起。
    阿娇阿奕同进同出,阿淳跟在他们身后,像个小尾巴一样。
    今日也不例外。阿娇阿奕没走两步,阿淳便迈着小腿追了上去,口中一边嚷着:“哥哥,姐姐,等一等我。”
    阿娇停下脚步,等着阿淳追上前来,然后用手指敲了敲阿淳的头,语气中满是教训:“我比阿奕大,阿奕也得叫我姐姐。以后你得先叫我,知道了吗?”
    阿淳眨了眨黑亮的眼,乖乖点头。
    那可爱的小模样,真是让人疼进了心坎里。
    阿娇心里那点小小的不快,立刻抛到脑后,笑嘻嘻地低头亲了阿淳一口:“阿淳真乖。姐姐带你一起去碧瑶宫找玥堂姐。以后你要都听姐姐的话。”
    阿淳认真地点头:“阿淳听话。”
    阿奕不甘示弱,立刻说道:“我是哥哥,阿淳也得听我的话。”
    阿淳乖乖应下:“阿淳听姐姐的话,也听哥哥的话。”姐弟三人一致达成共识,很愉快地相携出去了。
    顾莞宁目睹这一幕,不由得哑然失笑。
    阿娇霸道的性子,还是一如既往。
    好在阿娇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怜悯弱小,颇为侠义。长大之后,绝不会变成高阳那等骄纵轻狂的性子。
    ……
    碧瑶宫。
    玥姐儿也用完了午膳。
    碧瑶宫里的用度比照景秀宫景阳宫减了两成。饶是如此,也已胜过玥姐儿当年在齐王府里的衣食用度了。今日的午餐,共有六菜一汤。三荤三素,饭菜颇为美味。
    好吃好睡养了几个月,玥姐儿脸颊微微丰润,气色也越来越好。穿着粉色的宫装,十分可爱。
    吴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眼角眉梢俱是笑意:“小郡主愈发出落得水灵了。”
    吴妈妈在床榻上趴了几个月,背上的伤也养好了。每日陪伴在玥姐儿身边,无需看人脸色,衣食不缺,日子过得顺心舒畅。
    玥姐儿抿唇一笑,清秀的小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涡,声音细细柔柔:“这儿又无外人,妈妈还是像往日那样,叫我一声玥姐儿就行了。”
    “这怎么行!”吴妈妈立刻道:“身在宫中,便该守着宫中规矩。小郡主待奴婢好,是奴婢的福气。不知分寸,就是奴婢的不是了。”
    吴妈妈素来谨慎小心。这一生中所有的勇气,都用在上一次的冲动护主中了。
    玥姐儿熟悉吴妈妈的性子,也不多言,乖乖嗯了一声。
    吴妈妈忍不住又说了几句:“奴婢多嘴叮嘱小郡主几句!皇后娘娘将小郡主接进宫中,小郡主一定要存着感恩之心。齐王府那一摊子事,都是齐王殿下狼子野心自己惹出的祸。和小郡主可没什么关系。”
    “以后啊,小郡主就安心地在宫里住着。阿娇公主看似霸道,实则心肠最软,对小郡主也颇为怜惜亲善。这都是小郡主前世修来的福气。人要知道惜福,万万不能心生不足或是生出别的贪恋。”
    玥姐儿静静地听着吴妈妈絮叨,待吴妈妈说完,玥姐儿才轻声道:“妈妈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我知道妈妈都是为了我好。放心吧,我不是不解事的孩童,知道该怎么做。”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