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海底两万里似的。
自打刘芳晓爱上了写作,就养成了随时观察的习惯,不仅仅是别人说话,做事儿,已经社会的变化,或者思想的变化,她啥样观察,也会记在本子上。
这些都是她将来的素材,想着日后有一日能用上。
蒋爱国拿了钱,刘芳晓也放了假,两口子给家里人买了厚厚的棉服就大包小包回去了。为了安全起见,这钱让刘芳晓分成了四份,两份她收着,两份蒋爱国自己收着,都是放在棉服内衬里头的。那棉服内衬被刘芳晓剪开了,然后把钱放进去,然后再缝起来的。
等蒋爱国到了家,愣是被张萍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而后道,“爱国啊,你真的累瘦来了,还黑了。”说着眼眶还红了。
蒋爱国跟刘晓芳吓了一跳,连忙安慰,哪晓得张萍是越安慰哭的越凶,只道蒋爱国如今年纪大了,翅膀硬了,自己有主意了,啥事都不往家里说,让家里人跟着操心。
总归,儿子在外头被欺负了,做妈的心痛,但更心痛的是,做妈的帮不了自己儿子。
蒋爱国听了,心里感动,但还是劝道,“妈,快别哭了,这腊月间的哭多不好啊。都快过年了,都高兴高兴。我在外头挺好的,你看,不是活蹦乱跳的回来了么。”
两口子废了翻功夫才将张萍哄好,那张萍还跟孩子似的跟蒋爱国赌气,哼了声,就不搭理他,而是拉着刘芳晓回屋,说要母女谈心。
哪里是谈心,不过是张萍想从儿媳妇这儿知道更多儿子在县里生活的情况罢了。她闺女是个傻的,成天就晓得吃,一块儿过日子也不晓得她哥咋样。这不,她这会儿只能问儿媳妇了。
刘芳晓被自己婆婆拉着讲话,蒋爱国则骑着车,挨家挨户送钱去了。后个就是小年了,几个师兄家里日子都不好过,他送过去,也许能帮上忙。
蒋爱国三个师兄加师傅,见真的收到钱了,而且竟然快是小半年的收入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个个嚷嚷着要跟蒋爱国一块儿喝酒,蒋爱国连忙推辞,倒大年初二在一起喝,这会儿家里实在是忙的走不开。
大年初二是女方回娘家的日子,蒋爱国大师兄正好是师傅女婿每年这个时候都在,然后师傅儿子晚上也在,三师兄还没成婚,每年也是这个时候来,就是为了大伙儿聚聚。当然,自家媳妇没法回娘家,年年也是这个时候来师傅家。
几人说好年初二的时候一定要不醉不归,蒋爱国这才得以脱身回家。
等回了家,他妈还没睡,见他平平安安到家了,道,“你啊,打小就是急性子,明个再送去不一样么。这大晚上的路也不好走,下次别晚上出去了。对了,锅里的饭还没盛,你饿了自己吃。”说完这些张萍才回屋。
但除了这些关心的话,张萍没给蒋爱国一个好脸色,都是板着脸说的。
对的,张萍这会儿还在生气呢。
儿子不好好哄哄,这气是消不下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出差四天,天天加班,今天总算到家了,今天就码到这儿吧,米米要跟床宝宝亲热去了~~~晚安!!!
第34章
给了儿子一个晚上臭脸以后, 第二天一早张萍就做了自己儿子最爱吃的手工面给他, 晓得自家儿子喜欢荤素搭配着吃,还特意红烧了一小碗肉丝做浇头, 另外烫了青菜,煎了鸡蛋, 最后撒点儿香葱, 倒点芝麻油, 蒋爱国愣是连吃两大碗。
见儿子爱吃自己做的菜, 张萍忍不住的笑道, “爱吃就多吃点, 以后再忙也得常回来。等过完年有空的时候,我去县里给你们做饭吃, 你妹妹那手艺差的很,以后还不晓得怎么弄呢。”
蒋爱国吸溜吸溜的吃着面,笑道,“成, 我就好妈做的这一口,你要真去县里了,儿子带你四处逛逛。县里有几个地方还是很有意思的, 都是古时候的老房子, 大户人家住的。”现在县里旅游行业还没开展出来,很多老房子老街虽然破旧了些,但是很有古韵,之前小两口就去看过, 还去拍了不少照片,其中刘芳晓盘头穿旗袍那几张特别有味道,有那种江南女人的水灵和温婉之气。
张萍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但嘴上还是习惯道,“哼,你现在说的好听,我真去了,你还不定则么嫌弃我呢。”
张萍是个普通的妈妈,跟大多数妈妈一样,心口不一,明明心里高兴的不得了,但是嘴上还是爱说反话,其目的也不过是想让孩子多说几句好听的话罢了。
蒋爱国也曾老过,哪能不懂张萍的小心思,故而他说出来的话,那真是句句都戳中张萍的心思,让张萍乐呵的嘴巴都合不拢。
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准备着过年的东西,例如包包子,蒸馒头,油炸豆腐果,煮咸肉咸鸡等等。反正自打过了小年,这家家户户的烟囱上的烟都没断过,弯弯曲曲飘荡在小村落的上头。
蒋爱国跟着他爸他哥去树林子里捡柴捡树枝回来烧锅,正月里亲眷多,光烧稻草就太浪费了,如今这个时节,树林子全都是落叶枯树枝,所以村子里的人都会抢着收回去烧锅。至于家里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围着锅台转的,一年忙到头,吃不好穿不好的,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好好休息休息,吃点好的,穿身新的,自然不能吝啬。
刘芳晓跟着张萍转着锅台,但好几次都被张萍给撵了出去,她这二儿媳妇,如今被儿子养的跟个娇小姐似的,一看就不像做粗活的人,那小脸白的,小手嫩的,哎呦呦,往厨房这儿一站,就显得家里这厨房老了些,破了些。
张萍有些微微不习惯,几次三番想赶刘芳晓出去,但儿媳妇孝顺,非要帮忙,张萍只能找了两个简单的活计给她,包饺子,包汤圆,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的。
两人在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但婆媳间氛围很是不错。昨个张萍尽只问蒋爱国在县里生活好不好,今个正好细细问问刘芳晓学习怎么样,在县里生活怎么样。
听刘芳晓说这次她期末考试班上第一名,张萍吐了吐舌头,而后赞道,“哎呦,晓晓啊,你这搁古代可不就是个女状元了么。真正是厉害的,你加油读书,争取以后考个本科回来,那咱们老蒋家也算言情书网了。”
因着厨房小,还一直烧着火,很是暖和,方美云带着国庆也来厨房里头坐着,就算不做事儿,但也可以大伙儿一块儿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至于蒋爱珍,刚才放了个山芋在灶洞里,这会儿闻着香味,忙把山芋拿了出来,剥开外面一层硬硬的黑壳子,透出里头金黄色的肉来,伴随着山芋独特的香气。
刚出了灶洞的山芋真是烫的很,蒋爱珍左右手换着那山芋,这同时还剥了块壳儿下来,对着露出的肉就是一口,软软的,香香的,吃在嘴里甜甜的,吞进胃里暖暖的。
蒋爱珍最爱冬天烤山芋吃了,一天能吃好几个,山芋吃多了有点儿不好,就是容易放屁,姑娘家总归不好意思的,故而蒋爱珍爱吃,但也克制的很。
刚才张萍夸赞刘芳晓,方美云跟蒋爱珍自然听着了,两个不爱学习,看着大字就犯困的人,对刘芳晓那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方美云羹道,“弟妹真是厉害,我这辈子是不行的,看着书就头疼,只希望国庆日后能有他小婶婶一般厉害就好喽。”自打有了孩子,方美云一颗基本上就落在孩子身上了,孩子就在身边睡着,一个晚上她也能惊醒好几次,害怕孩子冻着了,饿着了,总归没时时刻刻用眼睛盯着,这心里就是不放心的。
国庆也三个多月了,小脸蛋白嫩嫩的,肉嘟嘟的,可爱的不得了,家里就没人不喜欢的,每次刘芳晓回来都必须得抱着逗弄会儿,之前国庆小身子软的很,刘芳晓还不敢抱,如今稍微大点了,刘芳晓也敢抱一会儿,亲亲他嫩嫩的脸蛋儿,握握他小小的手掌。
家里有个孩子,真的热闹不少,仿佛树木长了新枝,活力跟以往都不同的。
女人们聊着天,逗着孩子,还边做着手上的活计,男人们砍完柴火儿,用担子挑回来,就又出去弄第二趟。
不同于母爱的外露,父爱永远都是深沉的,也许你的记忆中,跟父亲相处的记忆并不多,甚至有些记忆还是吵架与争执,但是当你出了什么事儿,一回头,你铁定能看见父亲宽容与理解的眼神。
蒋康对自己儿子采取的态度一项都是放任,他一直觉得,孩子不能太紧的攥在自己手里,应该让孩子尽情的去飞,尽情的去闯。
人说,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也是需要磨练的。
只有经历过磨练的人,才能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惯子如杀子,而蒋康自然不是个惯子的父亲。
儿子的成功让他开心,但也让他忧心。但是外面的世界太大,变化太快,他就是天天听着收音机,也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对孩子,他无法提供任何可靠的指导性的意见,所以,他只能站在原地等着孩子,若哪一日孩子从高处跌下能确保他能好好的接住自己的孩子。
故而,纵然蒋爱国挣了不少钱,但是蒋康还是辛辛苦苦的种田,等农闲了就去窑厂烧砖,就是这么大年纪了,他还是想给儿子多挣点,等以后自己去世了,也能多留点东西给自己的孩子。
蒋爱国理解父母的爱子之心,每次都积极的佩服,但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他们这代人,是最辛苦的一代,最受苦的一代,也是最善良最容易满足的一代人。他们把孩子当作全世界,而总是忘记自己其实也是主角。
如今二儿子稍微有点出息了,他看的出来,大儿子爱华也动心了。这一路上,一边收拾柴火,蒋爱华一边问着蒋爱国外面的情况,之前两兄弟有打算去广东那一代看看,但是蒋爱华看蒋爱国忙的很,估计没时间跟着一道出去,所以蒋爱华就问问自家弟弟出门在外要注意什么,留意什么。
蒋爱国是真的很想出去看看,但是最近也的确没时间出去,媳妇快要高考了,他市里的生意也要开始了,同时县里的生意也没断。虽然工人是够了,但是他还得找几个人帮着管理公司,要想扩大规模,靠他自己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
师傅跟师兄们脾气太好,不适合管人,爱兵又太老实了,其他的人关系有点远,暂时还没看出什么特别的来。
所以蒋爱国烦的是招人这事儿,最近是出不去了,除非等着公司稳定了媳妇上大学了,他才能走的开。
蒋爱国很是抱歉,但是他大哥也不是个孩子了,自己出去锻炼锻炼也好。这出去一趟,就算啥商机都看不到,见识也会不同的。
但是不可能啥商机都看不到。
“大哥,你要是去了广东,出去逛的时候,不要说话,就跟着他们本地人一道去买东西,你别买,你就多听听价格,不然你一去就要买东西,本地人肯定会宰你的。还有就是,咱们这儿消费比较低,你去了就多看看那些便宜的东西,特别是咱们这儿不常见到的,或者常见到但是价格很贵的东西。这样,你批发回来才有赚头。”刚才一家人聊天的时候,蒋爱国就说了服装店老板的事迹,蒋爱华听了,也想弄点批发赚钱,就是一时不知道进什么货好。
除了在买东西上面给了建议,在吃住等地方,蒋爱国都一一给了建议,还有就是钱一定要藏好,路上穿的破点,但是买东西的时候得穿的好点儿,精明点儿,记得杀价,一定要杀价,不然赚了也是亏了。
来回路费不说,人多受罪啊。
作为弟弟,蒋爱国真的希望自己哥哥可以四处走走,不要将眼光局限在家里的一亩四分地,虽然这一亩四分地过个几十年会拆迁,然后国家赔个几十万再加几套房子的,但是并没有任何意义。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7月1日到5日有个日万活动,就是天天万更,米米还在考虑要不要试试,这个挑战还是很大的啊~~
第35章
这天, 大年三十, 蒋家人一早就起来忙活了,虽然两兄弟分了家, 但是关系比之前亲近不少。不过到底分了家,祭祖就分开来祭了, 不跟往日一样, 大家一块儿祭祖。
蒋爱华家中午烧饭祭祖, 那么蒋爱国家就是晚上祭祖。虽然分开来了, 但是吃饭还是一道儿的, 中午大伙儿一起在蒋爱华家里吃着, 晚上则在蒋爱国家吃。
村子里分家的兄弟都是这么弄,分家了并不代表不相往来, 只是说明可以撑起门户罢了。再往后来,独生子女结婚,要是娘家婆家住的近,一般也是分中午和晚上两头吃团圆饭。
这儿的风俗年三十祭祖的时候, 在家里烧纸钱给祖宗就可以了,因为祖宗已经被他们请回来吃饭了,同时还会给家里门神烧点儿纸钱, 感谢门神保护家里人平平安安的, 没让不干净的东西进来,伤害家里人。
这祭祖的饭肯定是得有鱼的,这鱼不能吃,得正月十五之后才能吃, 说是年年有余,来年日子丰裕。对了,这桌子靠近门这边是不放板凳饭酒的,这面放的是香炉和红烛,香炉里头插了三根香,大概这香点到一半的时候,才将饭菜撤下,上一杯绿茶给祖宗们喝。而且这敬的祖宗也只有三代,按照他们家的说法,三代之前的祖宗都投胎去了。
在祖宗用膳这段时间,蒋家人则是轮番磕头烧纸钱,蒋康特别着重的介绍了家里的小孙子国庆,祈求祖宗保佑家里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如今的风俗,女的还不能烧纸钱,必须男的烧 ,女的都在厨房等着,不能进堂屋,说会冲撞祖宗啥的。
蒋康一早被张萍扯着说了一大堆,张萍让蒋康在祖宗面前多说些好话,不仅仅是孙子国庆,还有爱国跟晓晓两个在外头要平平安安的,当然也悄悄的让蒋康跟祖宗们说下,赶快让二儿子儿媳妇有个孩子。除此之外,家里所有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都是每年必要祈求的话。
总归,祭祖不仅仅是请祖宗吃个饭,吃完饭,老祖宗也是有任务的,得保佑自己子孙后代心想事成的。
见香烧的差不过了,蒋康就让两个儿子把饭菜撤到厨房里头,然后倒上绿茶。饭菜在厨房里头了,女人们才可以动。
张萍先是拿个了个小碗,分别留了点饭,每样菜也夹了点儿,放在一边,等会儿送祖宗的时候,这些菜是要倒在路边的。
这风俗是个啥意思,大伙儿也说不清楚,但是祖上流传下来就是这样弄的。另外,这祖宗吃的饭,也不是咱们这种盛法,一般是盛到一个小碗里,然后把小碗的饭反着扣在另外一个碗里,那个碗里的饭表面就是圆圆的了,这种盛法的饭祖宗才能吃到。
关于祭祖,各地风俗也不同,但其实内涵是差不过的,都是讲究个孝道。
咱们国家关于这孝道可是有好长一段历史的,这就是一门文化。
祖宗吃完以后,蒋家人就开始做自己的团圆饭了,当然,团圆饭之前,家里的门对子啥的是必须贴好的,然后吃饭前,必须放炮。
按照流程走了一遍后,一家子围着一块儿,坐在一起乐呵呵的吃起饭来。蒋康跟张萍自然坐在上边,蒋爱华跟蒋爱国两家分别坐在左右两侧,蒋爱珍一个人坐在下手。
22/81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