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林氏荣华——郁雨竹

时间:2018-03-19 15:21:33  作者:郁雨竹
  于是端午前后三天城里都热闹不已,富人们还捐了些粮食出来搞施粥,众人同乐。
  林家还在守孝,帖子递不到他们家里,但其实林家也参与了一把,嗯,确切的说是林家的花参与了一把。
  办宴会,布置场地得要花吧,还需要比往常更多的花,林顺机灵,借着林家下人身份的便利,不声不响的跟好几家的管事拉了关系,他们需要花,他便卖花。
  最后不仅文园里能卖的花都卖了,他把林府和老宅那边多余的花也给卖了。
  所以端午节过去,林顺就给了林清婉一个钱袋子,表示他们已经开始挣钱了。
  林清婉很高兴,大手一挥道:“这下买鸭子的钱有了。”
  林顺一囧,“姑奶奶,还真的养鸭子呀,它们吃什么,总不能喂粮食吧?”
  “咱空着那么大的地在那里,耕耘过后那些嫩草冒出来,鸭子不能吃?”鸭子啥都吃,不喂粮食,不是还有草吗,还有地里的田螺及各种虫子,地那么大,难道还怕饿着它?
  林顺挠挠头,“可只怕抽不出人手来,姑奶奶,如今我们府上可缺人得很。”
  “你去找方大同,让他给你派几个人,还有庄子里的大孩子也可以用,”林清婉叹气道:“他们身体有缺陷,有些农活太过吃力,放鸭子却要轻松许多。你再考察一下,若有能用的孩子便带进府来教一教,开始用起来吧。”
  现在林家的庄户都是工薪制,只有入府干活才有月钱拿,那些孩子大多数是在帮父母干活,并没有从林家这里拿钱。
  所以孩子多的人家即便是依靠林家,日子也不会多好过。
  林清婉一直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既要利人又要利己,那就得调整结构,让他们去做劳力繁重的农活显然不是上策。
  但她现在能力及资本有限,只能一点一点的改,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池塘挖好,掘开缺口,让溢出来的河水通过挖好的沟渠流入池塘,早上开的水,第二天池塘的水就满了。
  河水也微微下降,两岸被淹的稻田露了出来。
  四个池塘都在河对岸,挖的是之前未曾开垦出来的地,跟河流相距有千米远,两两之间相距也有两百米左右。
  之所以隔那么远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挖开的沟渠。
  四条千米来长的沟渠将这条大河与四个池塘连接起来,它们之间是开垦出来的田地,以后灌水放水都要容易得多。
  池塘的水一放满,林顺便从庄户里选出四户人家,将四个池塘分别交给他们管理。
  池塘的水还需沉淀几天才能放鱼,以后鸭苗也是分给他们管,受他祖父和钟大管事的影响,林顺在做事前也喜欢先给他们洗脑,把林家对他们的好先提出来翻一翻。
  “姑奶奶说了,家里有八岁及以上孩子能帮忙干活的,都算入府,以后每个月都有月钱拿,哪怕是最下等的小厮,那也有三百文。除此外,鱼塘管得好的,待收获时,塘里的鱼和鸭都会分出一些给你们,到时候是吃是卖都随你们。”
  四户人家听得热血沸腾,忙问道:“小林管事,那我们啥时候开始放鱼放鸭?”
  “过几天,你们这几天先跟请来的渔民学好怎么做饲料,等苗到了就放下去。”
  “那我们以后还种地吗?”
  “以后你们就专心管鱼塘,还有塘基上的作物就行,其他的不用你们管。”
  众人闻言心喜,这养鱼养鸭可比种地轻松多了,尤其是他们身上有旧伤的,锄地犁田都是力气活,有时候干得久了,身上就一抽一抽的疼,又不能总去找徐大夫拿药。
  虽说林家给他们的药是免费的,但吃的药比干的活还贵,他们也很不好意思的。
  现在能摊上轻松一些的活儿,众人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很高兴。
  其他人家也羡慕得很,林顺就偷偷和方大同透露了一句,“我听姑奶奶的意思,等文园那边建好,还要调一些人过去,只负责看守文园和做一些轻省的活儿,其他重活儿还得另外请人。”
  “姑奶奶要买人吗?”
  林顺就迟疑的摇了摇头,“姑奶奶好像并无此打算,似乎是想请长工。”
  方大同就皱眉,“不签身契,只怕不够忠心啊。”
  林顺狠狠地点头,“我也是如此考量,但姑奶奶那儿还没定,文园也没建好,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了。”
  “你那文园能安顿多少人?”
  “看明年开张的情况吧,少则两三户,多则四五户,您帮我选几家相貌端正的,文园招待的多是士人,要求高些。”
  方大同蹙眉,“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从前线退下来,身上多少有些伤,相貌端正的有几个?”
  林顺轻咳两声,“至少脸上不能带伤。”
  方大同便心中有数了,想到林顺消息灵通,便忍不住拉住他打探道:“除了文园,姑奶奶是不是还想把他们安排到别处?我看这段时间地里的活儿你爹多是请的短工,那些短工还有往长工发展的趋势。”
  林顺竖了个拇指道:“方大叔,这都能叫你猜出来。”
  他指了池塘过去的那一片地道:“看到那片空地没有,现如今已经开出来了,姑奶奶打算在那里种上桑树,再在那里建一排房子,到时候养蚕用,那会儿采桑叶养蚕需要不少人。听姑奶奶的意思,以后你们就负责这块,种地的活儿交给家里请的长工和短工。”
  方大同眼睛一亮,“今年开春没赶上,那就只能入冬才能种了,到时候我带着人去挖坑。”
  当然,这件事林清婉并没有告诉林管家和钟大管事,因为他们是不会给她拨钱的。
  桑苗也是要钱的,今年林家在地垄上都是种的桑苗,还有十来亩比较贫瘠的地也种了桑树。
  这是因为林家也是要织造绸缎绢布的,所以不得不种,但现在林清婉划出来的这块地可是有上百亩,那可就成产业化了。
  不说桑苗和蚕蛹的成本,只工人就需要多少?更别说之后的纺线织布了。
  绸缎绢布是赚钱,但成本也很高,如果林家还是以前的林家,林管家眼都不带眨一下,不就是投入几千两吗?
  可现在林家没现钱啊,他总不能真的把库房里东西拿出去变卖吧?
  林清婉也很识趣的没说,立入冬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呢,不急。
  而在她等待的时候,京城有一封公文飞快的递送到了苏州,周刺史拆了公文后马不停蹄的到了林家别院求见林清婉。
  那是一封礼部的补发公文,正是对这两块爵田的属性定义,礼部表示这两块爵田都为林清婉和林玉滨的永业田,以后她们有继承人便可承继,没有则国家收回。
  林玉滨且不说,林清婉,她以后多半是不会再成亲生子了,那这块地,除非她过继嗣子或嗣孙,不然就只能收归国家了。
  但定性和不定性是不一样的,至少林清婉现在对土地的处置权又变大了。
  林清婉收下公文,非常高兴的请周刺史留下用饭。
  周刺史也不推辞,笑呵呵的坐下,还跟林清婉分享了一下他得到的朝中消息。
  这一次礼部之所以补发文书,是因为皇帝训斥了礼部陈尚书。据说端午佳节时,腰包还没瘪下去的皇帝很高兴,请了几位大人进宫一起吃吃喝喝,顺便聊天。
  作为起居郎的石易自然也跟随帝侧,大家聊着聊着就把石易也拉了进来,因为都是私事,期间并没有涉及到政事,石易便也放下笔坐在席下陪聊。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各个家族今年送进宫来的节礼,工部尚书跟林家有旧,便帮林清婉在皇帝跟前刷了一把存在感,特意问了礼部今年林家送的礼物。
  感叹一番林家姑侄不易,然后便聊到林清婉正大力开发爵田的事,石易就多嘴问了一句给林家的爵田是否为永业田,因为貌似去年封赐爵田时他没有能记录到这点。
  工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精神一振,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
  皇帝一呆,这点他还真没想过,但他能说他忘了吗,一般他不就把爵田赐下,至于其他的琐事不应该是礼部来问,然后再定下吗?
  陈尚书好像没来问过朕……
  皇帝当然不能说自个忘了,于是他大手一挥表示这就是永业田,在赐下时就定性了的。
  如果起居郎不知,那不是起居郎失职,就是礼部工作没到位。
  过了一年,皇帝越发感受到林家这笔财产的可贵,因为去年青黄不接时这笔银子赶得及时,大家没闹事,今年青黄不接时也有粮食拨下,百姓也没闹事。
  而六部因为国库充盈,吵架次数直线下降,这一年他过得舒心不已,他自然不会吝惜那三十顷的爵田。
  给爵田定了性,但皇帝还是不开心,觉得这是礼部的失误,却叫他背了锅,竟然在赐田的时候没有明确爵田属性,也不知道林江走的时候注意到这点没有,不知道他心里会不会骂朕小气……
  然后皇帝就小气了一回,第二天上朝时找了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把礼部陈尚书骂了一顿,罚俸三月,又让闭门思过一月,礼部一众事宜先交给左右侍郎分担。
  于是礼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苏州去紧急公文,先把皇帝的火儿灭了再说。
 
 
第73章 买牛
  去年林家扶灵回来,周刺史不小心做了蠢事,一直为此懊悔,今日总算是找到了机会在林清婉面前卖好,因此从递送公文的官员那里打探到了消息便立即过来。
  林清婉如今是苏州身份最高的,虽无实权,却能直达天听,且看今日的公文,皇帝对林家还优容得很,所以还是得把关系搞好。
  而林清婉也无意与周刺史交恶,毕竟他是苏州父母官儿,所以她接过他的示好,留人用了饭,还送了对方一坛林江收藏的竹叶青。
  文人雅士都爱酒,周刺史也不例外,而竹叶青不仅清醇甜美,还具有保健之效,而能被林江收藏的味道自然不会太差。
  周刺史便知,去年迎灵之事算是过了。
  憋在心里大半年的结总算是了了,周刺史长舒一口气,这才有心留意周围。
  见这时节林家的庄子还忙得热火朝天,不由好奇的问,“林郡主,这时候地里是在施肥?”
  送他出来的林清婉点头,“最后一次追肥了。”
  周刺史眯着眼睛看了半响,问道“爵田开出来这么多了?”
  林清婉笑,“人力有限,今年下种的并没有多少,明年或许会多些。”
  周刺史点头,表示理解,这片土地以前可是丢荒的土地,荒的时间有长有短,林家能那么快的开出这么多荒地已算是不错了。
  “我看地头田间的牲畜有些少呀,人力有限,可以多买些牲畜嘛。”周刺史暗示道:“一头牲畜可抵两个壮劳力,可比人还要能干。”
  林清婉年幼,又是千金大小姐,这些内情未必会知道,只怕被下人糊弄,周刺史卖好,所以就提醒了一下。
  却见林清婉苦恼的皱着眉道:“可惜难买,从去年我回苏州后林管家便开始派人去买牛,只是到现在也不过才买到十二头罢了。坊市中少有人出卖犍牛,林家又不能把坊市包圆,往往犍牛一出,还没等林家赶去就被人买走了。”
  周刺史讶异,更加郑重起来,林家如今看着荣贵,但其实根基比林江在时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如同浮在水面上的船,一个不稳便可能翻船。
  船稳不稳就要看掌舵的林清婉是否能稳住,本以为她一个才十五六的小姑娘再聪慧,突然得封郡主,又为一房之主会有些得意忘形。
  谁知道她却连买牛都不愿与民强夺,如此聪慧谨慎且品性良好之人只怕真的能将林氏嫡支的繁荣传下去。
  周刺史在心里将林清婉的重量又加重了一筹,林清婉却不知道他瞬间想了这么多,心思还在牛上面。
  这个时代牛实在太少了,费尽力气买了十二头,分给佃户们四头,农庄这边只能用八头了,好在之前小农庄上还有五头牛,不然更加紧缺。
  可就是这样,农忙那会儿,地里还是主要靠人拉梨,非常的辛苦。
  周刺史见她苦恼的模样,便忍不住摸着胡子提点道:“牲畜难得,买卖的的确少,但也不是没有。”
  林清婉心中一喜,“还请周刺史指点。”
  周刺史就笑道:“南方牲畜少,一直是供不应求,所以常有北来的客商南下时会带些牲畜,不过常常刚到苏州便会被各家抢光,都未来得及拉到坊市。所以郡主要买,还得找那些北来的大客商。”
  “我们没有相熟的客商,只怕不等我们找去便卖光了。”
  周刺史微微摇头道:“这些商人都精明得很,手上的货物不管紧缺与否都会留一些,以备走人情,郡主找上门他们肯定会给的。”
  这就是她身份上的便利了。
  林清婉笑着谢过周刺史。
  等将人送走就把林管家和钟大管事找来商议。
  购买牲畜是大支出,但这次俩人都没有反对,农庄很大,牲畜和人都得买。
  但姑奶奶更倾向于雇佣长工和佃户,并不愿意大量的购买奴仆,林管家算了一下买人的支出,便也默认了雇佣长工。
  但牲畜的钱却是不能省的,现在开垦还是主要靠人力,不仅累,花费的人力也很大。
  但有了牲畜就不一样了,一头牛能抵两个壮劳力的,且牛比人便宜多了。
  “姑奶奶想买多少头牛?”
  “有多少买多少。”
  林管家默了一下道:“姑奶奶,我们虽需要牲畜,但也不必买太多,够用就好。”
  林清婉转身将地图拿来,指着山那头的十顷地问,“你们说我们何时能把这里的地也种上?”
  林管家和钟大管事沉默。
  林清婉叹气,“本以为江南偏安四十年,将地租出去或雇佣长工耕种并不困难,但从这半年的情况看来,我们还是太过乐观了。以我们现在能雇佣到的人力,别说三年,就是五年都做不到那边,那么大一块地便荒在那里?”
  “所以姑奶奶是想”
  “我想在那里养牲畜,不仅牛,还有羊也要养一批,”林清婉点了点地图道:“到时候托人从北方带些牧草种子来撒上,成规模化养殖。”
  钟大管事惊讶,“牧草还有种子?”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