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这才看向在院子里远远地站着的兄妹俩,心里有些不满。柳氏虽然再不受他待见,但是也是她的媳妇,是沈团团和沈长致的二婶,就算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是装相去劝一劝柳氏,也是要得的!
但是这兄妹俩倒好,生怕被柳氏讹上,远远地站着看着,就好像不管自家的事儿一样。
这个认知让沈孝有些不爽。
他跟她家大哥,可是一母同胞的俩兄弟,大哥家的孩子竟然这般防备着他们家里人!
沈孝没有说话,但是熟识沈孝一举一动的柳氏,只是沈孝一个皱眉,一个眼神看向沈团团兄妹俩,柳氏就知道沈孝这是怒意消了些了。
“咱家的盐罐子见底了,我是想要管大哥家借一点儿盐的。又生怕团团一个孩子做不了主,就想要去后院管大哥问问——”柳氏看着沈孝的脸色,小心地说道。
沈团团哼笑着了然,柳氏倒是长进了,还会看人下碟了。
沈孝一听柳氏连盐都要借,气的又是一顿破口大骂。“你这个败家娘们,我每个月的工钱都交给你了,你连盐都买不起了?咱家穷的要借钱了?”
柳氏赶紧摆摆手,“没有,没有,钱都收着呢,就是恰好这几日小贩也没有进村子里来,所以盐罐子也见底了,我就想着朝着大哥家先借一点儿,回头等小贩来卖盐了,我就还给大哥家里头。”
沈忠不放心跟着沈孝出来,一出来,就听到柳氏是来借盐的。心里虽然有些不喜,柳氏借东西,鲜少有借有还的,但是看在沈孝的面上,沈忠也就当做不知道了。就当做接济兄弟家了。
“行了,别吵了,就是一点儿盐,我给你去舀一碗。”沈忠赶紧做着和事老,免得又打起来,闹得自家不得安宁。
沈团团刚想说话,沈长致就冲着沈团团摇头,沈团团就当做没有看到,向前一步,“前几日,我在村子里遇上了婉儿姐,婉儿姐还说小贩进村了,要去小贩那儿买针线呢!”
柳氏恨得牙痒痒,端着长辈的架子,“团团这话是啥意思,难不成二婶看着就像是为了一把盐也要说谎的?”
沈团团很认真地点点头,“嘿,还别说,二婶看着就是像的呢!”
“团团,别瞎说。”沈忠舀了一碗盐出来,赶紧打岔道。
柳氏看着满满的一碗盐,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打开盐罐子,将一碗盐倒了进去。
沈孝叱责柳氏,“丢人现眼的败家娘们,还不赶紧滚回家去!这个家都当不好了,我就换个人来当!”
柳氏也知道沈孝只是嘴上厉害,得了盐后,柳氏赶紧往外走,也不说啥时候还盐。半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就跟来去自家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二婶,我劝你,还是掸一掸衣裳上的灰土,要不然被有心人看到了,说不定会说二婶靠着撒泼,要了一碗盐的。”沈团团劝得很认真,很负责。
柳氏只能愤恨地瞪了一眼沈团团,才一边掸着屁股,往自家走。
沈孝的脸色铁青,也不知道是被柳氏气到的,还是被沈团团气到的,只是脸色不佳是真的。
到底是自己的亲兄弟,一边又是自己最疼爱的闺女,自己都舍不得骂上一句,沈忠只能豁出脸去劝着沈孝别跟沈团团一番见识!“团团还小,还不懂事儿,二弟,你别跟团团一番见识。”
沈孝能说啥!他能说啥!
沈忠这个当爹的都说了,人家闺女小,不懂事,他这个做二叔的还能越俎代庖地教训人?
“团团说的没错,是她那二婶做事不靠谱儿,这死婆娘最近又皮痒了!”沈孝骂骂咧咧地出着心里的郁气。
等人一走,沈长致无奈地摇摇头,“这都拦不住你,你这个坏脾气的小娘子。”
“拦着做啥,哥,我跟你说,要是不撕破了脸,就我二婶的性格,能把咱家搬到她家去!这个家,还是要靠我守着,你们一个个地都跟面糊的一样,一碗盐都守不住。所以,还是得看靠我!”
沈团团冲着沈长致勾勾手指头,让沈长致以后多多讨好着他,他就帮着她守好家业。
沈长致失笑,“看来我是靠不住了,这家业往后就随着你嫁了吧。左右也是你挣来的。”
“那可不成!哪有孩胳膊肘往外拐的!”沈团团一想到要将自家的银子往婆家带,就觉得浑身不舒坦。这太亏了!
沈长致被沈团团的自言自语给逗乐了,“往后可别这样了,二叔心里不舒坦的。”
“我就是杳然二叔不舒坦,这样才能管着一些二婶。我算是瞧出来了,二婶这人不要脸面,这回闹得不开心了,撕破脸了,明日有点儿好处就能给忘了,又会巴巴地过来。所以,还是要让二叔不舒坦才好!”
沈长致倒是没有想到,沈团团竟然看得这么明白。
原本还想着劝几句,但是想着,到底已经是俩家人了,分清楚一点儿,也没有啥不好的。
兄妹俩说了一通沈家二房的事儿,主要是沈团团劝着沈长致以后要守牢一点儿,然后,又说起了正事儿。
“哥,等年前秦掌柜将今年的豆腐干的账结了,就买一匹驴吧。因为磨豆腐耽搁了不少时间,总不是事儿。”
“成,我改日去城里,让人留意着一些。”
在第二场冬雪后,桃花庄迎来了新年。
沈家因为这一年收入颇丰,置办了满满的一车年货。顺带地还买了一头驴。
腊月二十八。
一大早,沈家的院子里就已经炊烟袅袅。
王婶一大早就起来了,今日准备炸丸子,蒸包子。
在往年,沈家也是鲜少炸丸子的。
只是今年到底不一样,沈团团小手一挥,十分豪气地决定炸丸子!
因为家中人手少,若是全部做肉丸子,这得费不少的肉,王婶纠结了一晚上,趁着沈家人都还没有起来,赶紧将萝卜切成丝儿,等萝卜出水后,又加了面粉、鸡蛋和了一把,回头做素丸子。
等着沈家人一个个起来的时候,王婶已经将肉都剁好了,分出一小半的肉加了豆腐和着,准备一会儿做捞丸子。
往年,沈家人大多做的都是我捞丸子。
因为,油太过精贵,有肉过年就算是不错的了。所以,都会将丸子过水煮一煮,等到要吃的时候,再重新煮一下。
沈团团打着哈欠,看着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好些东西,“婶子,咋那么早就起来了?”
“睡不着,索性就起的早了,吵醒你睡觉了?”王婶已经尽量让自己的动作轻一点儿了,但是剁肉总是要闹出不小的动静来。
“没呢,婶子又不是不知道我,只要睡着了,就是将我卖了我都不知道。”沈团团的睡眠质量极好。
沈团团看着三个木盆里放着不同的馅料,“怎么做那么多?”
“等过年的时候,家里不是要张罗席面的吗?做一点儿素丸子,和捞丸子备着。”
沈团团一听倒是乐了,“没想到,婶子学坏了啊!这是要炸肉丸子自己吃么?”
王婶的新宿被拆穿了半点儿不心虚,“辛苦了一年了,还不允许自家吃点儿好的?这种面上的事儿,可别傻做,往后啊你就知道了。若是咱家张罗得太好,让你二叔家张罗席面的时候,不是难做么。”
沈团团桀桀地笑着……
正文 159 炸丸子
“婶子,加点儿辣椒呗,冬日里吃点儿辣的,浑身舒坦!”沈团团去城里采买年货的时候,特意买了不少的辣椒粉。
“这个不大好吧?”王婶有些犹豫,“南星口味清淡,应该不吃辣的吧?”
宁家就祖孙俩个,往年都是跟沈家一道儿过的,这一年,宁老头儿早就腆着老脸,给沈家送了二十斤肉,还有十斤面粉。至于这十斤面粉,被王婶做主给退了回去。
就算是宁家祖孙俩人整个过年都在沈家候着吃,也吃不了二十斤肉。
再加上,平日里,沈家也没少到沈家拿药。
要不是这二十斤肉已经买来了,估计沈家也不会要的。
“那就留一点儿不辣的给宁南星,其他的都炸辣的,别的人不说,就是宁爷爷的口味儿可是跟我惊人的相似的。”沈团团让王婶先炸一点儿不辣的出来,然后剩下来的加了辣椒粉。
王婶一看沈团团竟然难得地为宁南星考虑,心里默默地感慨了一把,“团团长大了啊,过了年就是十三岁了,有大姑娘的样子了!”
沈团团一头雾水,不知道王婶的这个感慨是从哪里来的。不过好话总是爱听的,沈团团也没有追着问,动作麻利地帮着王婶一道儿搅拌着肉馅。
越是临近过年,贺春楼订的豆腐干越是多,沈家几乎是日夜在赶着做豆腐干了,也亏得买了驴,要不然,可是要供应不上贺春楼的订单的。
一大早,沈孝就爬了起来。
柳氏正在洗萝卜,“昨晚我回来的晚,还没有问你,我让你买的年货你可都有置办了?”
沈团团早就已经将这个月的工钱提前给发了,为的就是让俩家人能早一点儿置办年货。还说了,等到过年的时候,还会有个大红包。沈孝虽然不赞同,但是知道沈团团这个侄女,是做得了主儿的,且是说到做到的。这一点,就是沈孝不想承认,也必须得承认,沈团团比一般的男子都要有决断。
所以,就算是他与沈石头都说不用给,但是沈团团还是一定会给的。
沈孝虽然不知道这个大红包有多大,但是好歹已经做了近乎半年了,也攒下了6两银子。原本沈团团说好的,是包一顿饭的,后来没成,就索性给沈孝是一个月一两的工钱。这可是抵得上外头账房的工钱了!
沈孝自然是极满意的,当然做活也是很认真。
因为日子好过了一些,沈孝也想着今年,请沈忠和沈春云一家子吃饭的时候,弄一点儿实在的席面。
这不,一大早,别人家的院子里都已经冒着香气,沈孝看到柳氏只是在洗着萝卜,就忍不住问出了声儿。
“买了,足足买了五斤肉!”柳氏伸出五个手指头,晃了晃!
柳氏想得很好,她娘家人过来用两斤,沈家人两斤,自家过年的时候吃上一斤,五斤肉也足够了。”
“别的呢?”
柳氏道,“别的还要买啥?回头你到大哥家要一板豆腐来,捞一点儿丸子,留着过年吃。再做一点儿饺子,就够了。往年咱不是就是这么过的吗?”
“我昨日才给你一两银子,让你多买一点儿肉,你就给我买五斤肉?再去买五斤来!大哥和小妹来的时候,你是打算就拿一点儿肉沫糊弄人?”沈孝很清楚,自己这些年,得了沈忠和沈春云颇多照顾。这要是以前,俩儿子还小,日子也是紧巴巴的,沈孝对于柳氏抠抠索索的做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柳氏一听还要再买五斤肉,就咋咋呼呼地不愿意了。“这大过年的,你大哥和你小妹家里头会缺那么一口肉?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我可是听说,早几天前,沈团团这个小丫头就从牛家定了二十斤的猪肉了!你要是想吃猪肉,到时候去你大哥家吃个饱就成了!非得在自家打肿脸充胖子做啥!”
沈孝被柳氏气的红了脸,刚想破口大骂,就被沈婉给拦了下来。“大过年的,爹娘,你们就别吵了。娘这也是为了家里头省钱,也不是有啥坏心思的。”
对于沈婉,沈孝还指望着这个嫁到城里的闺女以后能多多照拂着儿子的,所以看在沈婉的面上,沈孝忍了下来。只是摆着脸对柳氏吼道:“老子辛辛苦苦一整年,想吃一点儿好的,还要到别人家去吃?你这败家娘们,别想着贴给你娘家!”
124/271 首页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