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农家多闲事——饼干馅面包

时间:2018-03-21 14:18:46  作者:饼干馅面包
 
    “长致贤侄,你们的这个——那个人还好吧?”秦掌柜思来想去,也只有用这个那个人来形容,说是管家吧,也不是。说是管事吧,好像也算不上。
 
    沈长致倒是知道甲姜小海在狂喊什么东西,无非就是宁南星答应了他的,只要姜小海好好地做,就在这池塘边,划拉一亩地给姜小海起房子。姜小海原本也攒下了房本,但是因为家中老人偏心老大一家子,偏偏他是个老二,下面还有兄弟,最是容易被忽视的尴尬地位,
 
    姜小海有大把的银子,在江夏城中看小院子的时候,这风声就传到了姜家俩老人的耳里。二老也没有当场发作,等着姜小海夫妇俩再一道儿出去看院子的时候,到了他们的屋子里,就将银子给翻了去。姜家二老是个有决断的,当日就将银子补补贴贴,买了一个大院子,让老大一家搬了进去。
 
    等到姜小海看到了合适的院子的时候,一个小院子,带着三间正屋,但是小夫妇俩惧是满意地不得了。当下约定了,明日就去过户。但是等回到了家中,看着自己的屋子里被翻得底朝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果然,银子没了。
 
    姜家二老也没有抵赖,几十两的银子都是他们拿走的。“你们不是想要买院子吗?我跟你爹将棺材本都贴进去了,买了一处大院落,你们跟你们大哥一家往后就住新院子。这个旧院子,往后我跟你爹,就跟老三一道儿住了。”
 
    姜小海的媳妇当场就气哭了,哭着要叫官爷来,说是家中进贼了。但是姜家二老面有不喜,甚至撂下了话,这家还没分呢,轮不到一个儿媳妇来指责公公婆婆的不是。
 
    姜小海将媳妇送回了娘家,他很清楚,就是官差来了,也不管事儿。况且,他身上是半个铜板都拿不出来了。
 
    姜小海在苗进的棚子里住了三日,红着三日眼后,姜小海就托了苗里正,给他也搭一个棚子,然后就回了姜家, 要求分家。姜家二老自是百般不愿,但是在姜小海说了,只要分家,可以净身出户。
 
    老大媳妇一听就动了心思,两进的大院子,若是姜小海主动不要了,那么往后就是连他儿子娶媳妇的地儿都有了。老大跟他媳妇一嘀咕,答应了以后在老三娶媳妇的时候,他们家出十五两银子后,老三也心动了。在老大老三一怂恿下,姜家二老头脑一热就答应下来了。
 
    在找了人帮忙主持了分家后,姜小海偷偷地松了一口气。幸亏姜家人也只知道他帮着人家跑跑腿,也不过就是比以前在牙行的时候,稳定了一点儿。将家人也不是没有打听过,在听说了是村子里的一个大夫,在大发了一笔动乱的钱财后,姜家人就再也提不起兴趣。
 
    末了,姜家二老是说了一番话,“老二啊,你那个媳妇嫁进门时日也不短了,若是不能生养,就趁早休了。原还以为是个好的,竟然大逆不道地能说出状告公爹婆婆的话来,可见一直是心里黑着的。”
 
    姜小海回道:“你以为净身出户,还会有哪家的愿意将闺女嫁给我?若不然将我的银子还给我,说不定我还能娶个你满意的儿媳妇回来。”
 
    姜母一听姜小海的话,立刻就不再提了,“银子早就已经买了院子了,我又不是不让你住,是你自己要死要活地要分家的。不过就算是分家了,你也是姜家的儿子,家里总有你住的地方的。”
 
    姜小海嗤笑了一声,转身就走。
 
    姜小海出了姜家后,就去岳父家请罪,将媳妇托付给岳父岳母,让舅兄多留他的媳妇儿多住几日,等他拿了工钱后,再去租个院子回来。哪成想,姜小海的媳妇在听说了银子没了,只得了一张分家的纸后,狠狠地哭了一通后,就回屋整理了随身的衣裳,就要跟姜小海去住草棚子。
 
    如此,姜小海跟媳妇就在池塘上住了下来。
 
    宁南星听说了后,跟姜小海允诺,若是这三十亩池塘伺候地好了,宁南星出钱给姜小海在这池塘边上给他起一个院子。
 
    所以,在看到了白花花的莲藕的时候,姜小海控制不住地狂奔。一直到精疲力尽,才被他媳妇给扶了起来,慢慢地往回走。
 
    姜小海已经沸腾瘫了,宁南星无奈地摇摇头,不得不站出来陪着沈长致招呼着,宁南星不愿意与秦掌柜这些商户虚以为蛇,所以,只是跟在沈长致的身边记着账。卖出多少的莲藕就记下多少,都记在纸上,回头方便算账。
 
    秦掌柜就算是想要全部拿下,但是一池塘挖出来的莲藕足足有几千斤,秦掌柜不得不忍痛分了出去。不过江夏城的份额虽然分了出去,但是临近的两个城池里的酒楼,可是要好好地经营……
 
    秦掌柜被众人推了出来,虽然,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多定了一两百斤,毕竟这个莲藕的价格还不晓得。就算是心动,但是想到早前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价格,那就算是再心动,也是歇了大半的心思。
 
    沈长致几人也没有想到会挖出来这么多的莲藕,还是肖老头儿躺在躺椅上悠闲地道:“往北边去,那边的粮食大户每年的莲藕都有好几个季节的,有夏日里成熟的莲藕,也有秋日的,就是留着冬日的莲藕也有。只是这价格,自然是节节高攀,夏日里的三十文左右,秋日的五十文,等到了冬日,这莲藕就得看人情买了。”
 
    苗进一听心里一震,他还是孤陋寡闻了。往后,他也一定也要琢磨琢磨能越冬的莲藕。
 
    沈团团沉吟了半晌,“咱今日的这场面恐怕等人一回去就能传出去,这钟莲藕说是难,也难的,难在这一亩的产量上。说不定,来年,就会有不少的人争着抢着也要挖池塘种莲藕了,所以,说不定未来几年里,咱都赚不到几个银子,所以头一年,一定要赚钱!说不定接下来的几年,都要靠着今年养着。所以,咱家的莲藕就是要便宜,也不能太便宜,总是要考虑着未来几年的。”
 
    沈长致也清楚沈团团说的是实话,又问了一回苗进这十亩的池塘约莫着能挖出来多少的莲藕。
 
    苗进一直没有离开池塘,虽然拄着拐杖,但是一直绕着池塘走着瞧着,心里也约莫有个数儿,“八九千斤是足足的。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池塘的产量是最高的,因为我三个池塘种植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剩下的俩个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的。”
 
    亲口听到苗进说是有八九千斤的莲藕,就是连沈长致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真的是比种田赚多了。“这样吧,就先定下30文一斤,若是他们还价了,咱就稍稍便宜一点儿,最低25文是底线了。”
 
    众人附和应了。
 
    所以,在秦掌柜被人推出来问价的时候,沈长致就报了一个三十文的价格。
 
    光是三十文,就够让这些人心动不已了。可是比他们心中的价格便宜上太多了,往年从外地运来的莲藕,加了运输成本,大多都是五六十文一斤左右但是对于酒楼来说,这么一盆莲藕,一上桌就是几百文,偏偏那些大户人家和读书人独爱这一口。
 
    就好似吃了一口莲藕,整个人都有了莲藕的高尚品质一般。
 
    三十文可是比往年便宜了近一半,只是这些人还是不甘心,三言两语地还着价,沈长致也不含糊,“二十五文一斤,这已经是底价了,光是这一年的投入,不说旁的,就是人力,也要不少的工钱。”
 
    秦掌柜也知道沈长致这是已经是底价了,但是这个价格秦掌柜是顶顶满意了,当下决定多加订单。原本他还是只是想在酒楼里卖的,但是架不住沈家给的价格便宜,一斤莲藕二十五文,就算是将商会上上下下地全送遍了也没有多少银子,这可是比送银子好多了。
 
    秦掌柜倒是想直接往府衙里头送,但是若是只他一人往里头送,太打眼了,得罪了商会的那些个老人,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当下,还是要讨了商会里的人好,等进了商会,还怕没有机会接触府衙里的大人们吗?
 
    秦掌柜当下决定要了二千斤,一千斤送人,其他的留在酒楼里用。
 
    秦掌柜的大手笔惹得旁人侧目,“秦掌柜,你们贺春楼能消化地了那么多的莲藕?”
 
    秦掌柜只是神秘一笑,并不说话。秦掌柜能瞒得了别人,但是对于自己带来的老兄弟,秦掌柜还是和盘托出。得了秦掌柜点拨的几个老兄弟,一个个地都不含糊,一开口都是一千两。也是,几十两的银子就能做个人情,这要是搁在以前,几十两的银子送出去,旁人都不带看上一眼的。
 
    江夏城的其他酒楼的东家,看着秦掌柜与人嘀嘀咕咕地几句,就加了数量,想也没有想地就跟了。最后沈长致不得不喊打住,他还指望着留下一点儿送人的。
 
    好不容易将人送走了后,晚上一聚头,一边数银子,一边核对着账目。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乖乖,发了!
 
正文 249 不情之请
 
    等到三个池塘,三十亩地的池塘全部收获完了后,沈团团当真尝到了数银子数得手软。
 
    抠抠索索的沈团团难得大方了一回,最后一个池塘的 鱼捞上来后,愣是一斤都没有往外卖,分了书院百来斤,让书院的先生和先生都能吃上池塘产的的鱼。至于,桃花庄的家家户户都分了一些。
 
    苗家寨的村民们在这一回真的是辛苦了。沈团团从来没有想到过,苗家寨的上上下下竟然会这么齐心地帮助他们。说来,他们家什么都没有做,也无非就是将田地赁给了苗家寨,且又是收了租子的,当不起苗家寨如今的帮衬。
 
    苗里正带着村里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跟沈团团一行人一道儿坐在已经挖空了的池塘边,苗里正正感慨着前几日卖莲藕的时候的盛况。
 
    到最后一个池塘开挖的时候,就是连城中的大户人家都派了人来买,这莲藕算得上刚挖上来,就被抢了,那些人也不在乎有没有洗干净,带了多少淤泥,谁让沈长致开出来的价格低呢。
 
    沈长致开口道:“这几日辛苦了村子里的大家伙儿了,这些鱼就是留着给村里人的,里正找个人,将鱼都分下去吧。”
 
    苗里正早就听说了东家最后一个池塘的鱼不卖了,拿来送人,哪成想,他们村子里的会都又份。“这可使不得!这么多的鱼,估摸着也近一千斤吧?可是能卖不少的银子。要是东家不介意的话,我让村里人帮忙拉去城里卖了?”
 
    沈团团乐了,“苗大爷,最近可是辛苦了大家伙儿了,我哥就是想让大家伙儿都尝尝咱自己养出来的鱼!”
 
    苗里正推脱了几回,都没推掉,也顺势感激了一番。“只是这么多的鱼,真的是使不得。”就是苗家寨其他的族老也都是纷纷赞同,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再说,这么多的鱼,就是一大家子吃上几天,也吃不完啊!”
 
    沈团团也劝着,“吃不完,不是还有晒鱼干,做咸鱼干,不是都挺好吗?以后留着也能做个小菜。说起吃来,我可有经验了。”
 
    沈长致赞同地点点头,“咱若是再在这儿磨嘴皮子,回头鱼都翻白眼了,我可不管啊。”
 
    苗里正知道东家这是铁了心了,赶紧起身,在池塘边吆喝了一声,就有不少的村民赶了过来,这些原本就是住在姜小海搭建的茅草屋里的,池塘是挖完了,他们也准备收拾收拾搬回村子里去住,苗里正这般一吆喝,还以为还有活要干,甚至还没有换下脏衣裳,就全部都赶了过来。苗里正一看到自己的村人不修边幅的模样,就气的抬腿踢了最近的儿子一脚。
 
    “你傻啊,我叫你来,你就来!还不赶紧去拿木桶来装鱼!”
 
    苗里正的儿子委屈地瘪瘪嘴,他老子这是哪根筋不对了,明明是他不明不白地嚎了一嗓子,若是他跑得晚了,回头也一准被骂,一定会被说连他的儿子都不支持他这个里正的活儿。
 
    唉,不说了,当人儿子可真难。
 
    “你这个傻子,也不知道像谁!你知道要拿多大的木桶,要装多少的鱼?这就傻愣愣要往回走……”苗里正刚刚有多激动,现在就有多嫌弃。
 
    苗里正的儿子梗着脖子,“抬头一道,缩头一刀,爹,你就给我一个痛快吧,你要咋样,也好让我明白!”
 
    苗里正深呼一口气,不愿意跟这个傻儿子一番计较,默默地想着,他都是当里正的人了,一定不是傻的,所以这个傻儿子一定不是像他,可能像他舅舅了!外甥肖舅,一定错不了的。
 
    若是这会儿苗里正的岳家在,苗里正一定不敢这么想。但是如今,不是不在吗?所以,苗里正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的,一点儿压力都没有。
 
    苗里正将东家的恩赐这么一说,池塘边的村民们都沸腾了,匆匆地感激了一番东家后,然后一窝蜂地往村子里赶。
 
    苗里正又踢了一脚儿子的腿,“蠢儿,还不赶紧去这挨家挨户地通知人来领鱼!”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