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穿越1973——易楠苏伊

时间:2018-03-24 14:54:27  作者:易楠苏伊
  她的身上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衣服,一看就知道,她的家境并不好!刘英红招她,不得不说也有同情弱者的心态。
  柳三妹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
  不过,柳三妹瞧着顾盼睇似乎很擅长做这些活计,柳三妹只简单给她介绍一下,她就能上手,面条拉得比她还溜,柳三妹直接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顾盼睇羞涩地笑了笑。
  等柳三妹教会顾盼睇之后,她就不再来了。
  她自然也不知道,顾盼睇在她走后,向刘英红打听她的事情。
  刘英红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你说柳绝妹呀,她是临南省古阳县的人。”
  顾盼睇揉面的手一顿,嘴里悠悠叹息一声,“古阳县的柳绝妹!!!”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柳绝妹!
  时间很快进入十月份,因为北京要举行大会,所有街道都开始戒严,刘英红被迫停止营业,不过,好在这一个月下来,她赚了不少,可以给孩子们提高生活水平了。
  没过多久,秦曼云在班里通知他们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了。
  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大家激动万分,到了日子,全都穿着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带着临时工作牌,在于重庆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
  这年代的博物馆虽然不如后世的气派,可里面的东西也不少,里面的东西全都精心保存着,外面都用四方玻璃围起来,不让大家接触,可即便如此,大家伙依然很激动。
  要说这里面最激动的人莫过于柳三妹了。
  此时的她正站在一块玻璃柜前面。这个位置并不是很好,一看放的就不是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但,柳三妹看得却非常入神,几乎是眼不错眼的盯着它瞧。
  刘英红因为之前受过柳三妹的帮助,和她处得最好,第一个发现她的不同寻常。
  她顺着柳三妹的目光看去,“这不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玉佩吗?”
  没错,里面放得正是一块玉佩,上面雕刻的是青龙,蜿蜒如生,非常有活力。
  但,作为考古的,通常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官窑里的瓷器,然后是佩剑,书画,衣服等等。一般这些东西上面都会有落款,可以看出拥有者的身份,可这块玉明显没有落款,所以即使上面雕刻的是龙,也没什么考古价值。
  柳三妹却对刘英红的说法仿若未决,她现在整个人都在陷入沉思当中:她该怎么才能把这块玉佩拿到手呢?
 
 
第121章 
  柳三妹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紧张兴奋的状态。
  她该怎么办?
  找陈教授,说服馆长以物换物吗?
  这样做会不会暴露自己?毕竟她还只是一个学生,她从哪儿得到的古董?
  她在路上不停思索。
  最终也没有思考出一个具体方案来。
  她在这边发呆,空间里的神识却焦躁不安,一个劲儿地想要冲出空间,奈何空间出口已经被柳三妹给封印住了。它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大声叫嚷起来,不停地重复着同样一句话,“你刚才为什么拦着我拿那块玉?”
  “你这是偷东西,这是不对的。”柳三妹耐心解释。
  神识撇撇嘴,有些不认同,“那玉没有主人,而且也不会给别人带来损失。更不会造下恶果!你不拿,你是不是傻呀!?”
  柳三妹有些尴尬,随后又有些心动,可转瞬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不问自取就是偷啊,而且她已经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上次可以说是她无心之举,可这次就是明知故犯呀!不到万不得已,她还是想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
  柳三妹怕神识将来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冒冒失失把东西给偷回来,忙说,“我会想到好办法的,缺德事还是少做些为妙!”
  神识听到这话心情才好些了,只是它有些怀疑地再三确认,“你真的有办法?”
  柳三妹虽然暂时还想不到好法子,可现在已经被神识架在火上烧了,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承下来,“我一定有办法的!”
  说完,又觉得自己说得太绝对,忙补充一句,“等我把剩下的玉佩都找到,如果我还没有想出办法拿到这块玉,你再去偷也不迟!”
  神识听到她还没有傻到家,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它嘟哝着小嘴,心里暗暗吐槽,明明自己还要等那块玉救命呢,哪里还管得了偷不偷这种小事呢!
  真是傻到家了!
  这事,柳三妹只能拜托陈教授先帮忙探探口风。她也不认识那个馆长,所以也不好贸贸然找上门。
  柳三妹尝试着把自己的想法与陈教授说了。
  陈教授沉思了半天,似乎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柳三妹以前为了养活他们,冒着危险做生意,一想起这事,他心里的愧疚之情就再也压不住,“你手里的东西是不是在那段时间买到的?”
  柳三妹硬着头皮点头。
  她买古董是很少的,毕竟她又活不到1995年,古董流行的时候已经到了2000年以后。就算她买的再多,也不好出手,当然如果她花点心思,卖到国外还是能卖个好价钱的。但,她到底还是中国人,自然不希望国家的财产流落到国外去。所以她宁愿少买,她空间里基本上没有多少,满打满算也就四十来件,比起金银珠宝的数目来说,那压根不能比,就连字画都比不过。
  毕竟,当初她淘字画的时候,都是在旧货回收站找的,根本没花多少钱,也就只是在空间里占点地方而已。
  古董就不同了,一来卖的人少,像古阳县的黑市里基本不收。就连北京的黑市,古董数目都不是很多。
  二来,古董这东西识货的人太少,她淘的这些一大半还是她在旧货回收站里找到的,品相还算完整。只是,瓷器这种东西太容易损坏,她淘到手的并不多。剩下的就是她在北京这边的黑市买的。
  陈教授沉思了许久才答应帮她问问。只是他忍不住有些好奇,“那玉佩照你所说并没有多大考古价值,你为何还要得到它呢?”
  柳三妹想了想把自己收藏的玉佩拿出其中之一,“我想给它凑个对。”
  陈教授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只是这样。哎,这孩子还真是个性情中人!
  不过,这事情他还真说不好,毕竟这与国家换东西是件大事。陈教授也无法准确给答复,“我尽量一试吧!”
  柳三妹站起来笑着道谢,不过她还是担心自己被暴露出来,忙小声拜托,“陈教授,能不能别把我的名字说出去,毕竟我做那种事情总是违反规定的,要是上面追究下来,我怕自己逃不过那些伤害!而且,我也不是非要不可,您试探一下即可!犯不着为了一件玩物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陈教授听了面容有些沧桑,他望了一眼自己书房左侧挂得一幅幅,神情有些恍惚,喃喃低语,“是啊,权利可以腐蚀人心,你担忧的很对。我会掌握分寸!”
  这事有了陈教授的帮忙,结果很快出来了,不同意!
  柳三妹忍不住有些失望!
  前世看电视的时候,那些美剧中囚犯都可以跟警察谈条件,当时她只觉得好酷。可他们国家却不行。
  哎,心里有些难受。
  可,接下来陈教授的话却让她心里忐忑不已。
  “你别再想这件事了!因为一旦你找上门,就有可能会暴露出来,到时候如果被人控制,你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也有可能会被别人收走。人心是禁不起考验的,你要记得这点!”此时的陈教授满脸哀伤,叮嘱那副字画久久无法释怀,他仿佛回到了过去,神情有些恍惚。
  他实在没有想到,只是十年时间会让人变得面目全非,那时候那么正义凌然的一个人居然会变成这样。
  说什么要他帮忙说说,捐赠给国家,这是为了国家大义?!
  我呸!分明是想借着这件事情立功,好得到上头的奖励,到时候能换到实权部门。
  想想,那十年里多少人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偏偏就他一人稳坐钓鱼台,要论人品好也排不上他呀!他原先就觉得这事有些诡异,看来还真的不简单。
  一想到会是他写信告得密才让大家被批,斗,他心里就恼火,越想越觉得他的猜测是对的,他心里的怀疑就怎么都消除不了。他简直坐立难安。
  柳三妹看着陈教授不停变换的表情,隐隐猜到,这事似乎让陈教授与他的师弟产生隔阂了。
  柳三妹无声叹息着,博物馆的玉佩她暂时可以不拿,反正她还有三个碎片没找到呢,缺一不可。
  等到大家都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她再去‘取’,
  这样不是可以排除她的嫌疑吗?
  想通这点,柳三妹就把这事丢到一边,专心开始她的学习之路。
  1978年11月,一个小山村率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称大包干,此举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邓总设计师终于宣布了改革开放作为国家发展的新政策。
  似乎是一夜之间,街道上冒出了许多小商小贩,有的只是提着一个小口袋出来试试销路,有的是骑着自行车出来碰碰运气。有点类似打游击,警察一来就跑。
  柳三妹却反其道而行之。她准备把自己的三百个铺面全都开业。
  柳三妹这样高调,柳二姐其实是有些担忧的,毕竟虽然上面有新政策,可谁知道哪天又变回去了呢?到时候,她小妹要是作为典型被上面抓起来,那她该怎么救她?
  可柳三妹却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她是有背景的人,并不是单枪匹马独自上阵的人。
  大背景是刘海名他爸刘从江,他可是北京市的第一把手。有他照着,没人会拿她开刀。
  小背景就是,她有王四这个好兄弟,时不时过来撑场面,没有小虾米敢过来捣乱!
  有这两人照着,她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柳三妹没有装修,毕竟她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她找了十来个木匠做了些货架,直接放进店里。
  里面的货物都是陈天齐帮她解决的。多数都是卖些吃的用的,至于穿得,那就是从乡下收上来的千层底布鞋,老纺布机织的粗布,虽然不是很好看,可胜在便宜。
  因为有陈天齐的帮忙,柳三妹和吴梅商量好了之后决定给他一成干股,让他负责管理供货渠道。
  陈天齐倒也没有推辞,毕竟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柳二姐见柳三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陈天齐,也要过来帮忙,柳三妹对柳二姐也很放心。
  柳二姐虽然这人有些虚荣心,心高气傲等毛病,可她这人同样也有优点,比如她绝对不会干出做假账的事情,她觉得那是对她能力的侮辱。
  把财务这块交给柳二姐,她也是经过吴梅的同意的。她虽然对柳二姐这个人有意见,可对她的能力还是很信服的。
  柳三妹同样给柳二姐一成干股。
  剩下的,吴梅占了两成,柳三妹占了六成。
  至于招人,这件事情非常简单,柳三妹和吴梅直接到乡下找年轻的男孩女孩,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
  虽然柳三妹不想用童工,可这年代十六七岁就已经是成年人了,甚至嫁人生子的也不再少数。她也只能入乡随俗,好在也离成年相差不大!
  因为她的杂货店里卖的东西种类比较少,有许多铺面比较大,柳三妹就把大铺面从中间加一堵墙,隔开之后,就在旁边开一个包子铺。说是包子铺,可里面不仅仅卖包子,还兼职卖馒头,发卷,油条,馓子,煎饼等。
  这时候就突显出从乡下招人的好处了。
  乡下姑娘很少有娇养的,做这些活计非常顺手,除了一开始拿捏不住比例,可她们揉出来的馒头比柳三做得还要圆润。
  除了一开始,柳三妹叮嘱过他们,按照她说的比例来揉面,剩下的根本不用她操心。
  拌菜这事,她是单独交给比比较靠谱的人来做的。配方算是个秘密,是要签协议的。当然签署协议会比别人多两块钱的工资,没有人不愿意的。
  等下面的人做出来的味道与她做得相差无几,柳三妹才完全放手。
 
 
第122章 
  为了增加杂货店的种类,柳三妹还特地在每个店铺的门口张贴海报,鼓励大家把家里好的东西放到店里来寄卖。
  没办法现在才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还在逐步复苏,人们还在观望当中。
  除了一些小商贩,几乎没有什么私人建厂。不像后世,到处都有批发市场,根本不愁货源。
  也许这事是给了陈天齐启发,他跑到乡下盘了一个小型的服装厂。
  那个厂子因为是公社的,管理不好,导致服装厂一年比一年差劲,到最后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被迫关闭。改革开放政策下来以后,公社想要把工厂承包给私人,可没有人敢冒这个险,就一直空在那里。
  陈天齐到公社收粮食的时候,刚好听到这个消息,他回来后思考了许久,觉得这事非常有前途。
  他虽然不懂如何做衣服,可他可以招人。
  陈天齐因为管得事进货渠道,所以从乡下招了十几个非常能吃苦的小年轻,因为大家年龄差不多,他这个人又非常靠谱,所以许多人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
  陈天齐把这些人放到下面去收粮食,按照他制定的价格和质量收获。倒也不用他亲自出马。这可省了他许多时间。
  陈天齐把服装厂盘下来,一盘就是十年。每年一万块钱,陈天齐按照柳三妹租房子的套路,押一付三,公社因为一直租不出去,领导班子特地为这事开了一个会,终于同意他的要求。
  厂子盘下来以后,陈天齐开始故技重施,在附近招募人才,原先在服装厂干过的人都可以过来应征,择优录取。
  甚至,他连副厂长都招了一个,平时他不在的时候,全由他来管理。
  他这做法让副厂长受宠若惊,对他的知遇之恩表示非常激动。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
  到了一月一日,元旦这天,柳三妹的铺子正式开业。
  原先是三百家铺面,被她一隔,直接是三百家杂货店和两百家包子店,全都是在这同一天开业的。
  为了打响第一炮,她还特地找人过来剪裁。
  嘉宾就是刘从江这个北京市的一把手。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刘从江就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一点空余时间。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