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皇上不让勇国公府贪墨,那勇国公府一定听训诫,不收一两银子的贿赂,甚至会帮皇上查其他大臣有没有收受贿赂。
这是破罐子破摔了。
整个京都,甚至整个大周,压根就找不到几个真正清廉的官员,真要查请来,罚起来,皇上就无人可用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的去最重要。
当皇帝的,该糊涂的时候就得糊涂,只是太后的话未免难听了些,分明就是威胁。
皇上有些不悦,李贵妃则笑道,“皇上,朝堂贪墨屡禁不止,现在有勇国公府帮您肃查,这是好事一桩啊。”
赵皇后赫然一笑,道,“李贵妃不怕这话传到勇国公耳朵里,头一个就查护国公府?”
李贵妃脸青了青,当着皇上的面,她道,“查就查,护国公府身正不怕影子斜!”
赵皇后勾唇道,“李贵妃这么自信,我一定如实转达给勇国公知道。”
李贵妃眸底闪过一抹寒芒,随即又笑道,“满朝文武那么多,一个勇国公府怎么查的过来,要是缺人了,护国公府一定帮忙,赵
家也要好好查查才是。”
都是狐狸,就别嫌弃谁身上更骚了,大不了鱼死网破。
这话题,在你瞪我,我剜你中悄然结束。
赵皇后望着皇上,柔声道,“皇上,您看御膳房的案子是这样了结,还是继续追究?”
第六百七十章 贪墨
皇上懒懒的斜了赵皇后一眼。
知道赵家和太后早就勾结到了一起,是以赵皇后说的话,到底是她说的,还是太后说的,皇上也分不清楚。
但凡事讲个适可而止,赵皇后既然这么说了,还真保不齐勇国公府会这么做。
身为国公,居朝廷要职,他就是真查贪墨,皇上也不能说他做的不对,意图搅乱朝廷,还得夸赞他奖赏他。
皇上琢磨了下,道,“暂时就这样吧。”
赵皇后松了一口气,退出御书房。
只是她前脚走,后脚楚大将军就来了。
嗯,户部天天叫穷,叫没银子,军饷都是一个月压一个月,他是大将军,欠将士们军饷,他过意不去啊。
这不,听说皇上手里有一笔钱了,就来替将士们讨军饷,再有多的,就多买些战马,换一批好点的兵器。
可怜皇上刚觉得小库房有点钱,想着怎么挥霍一把,讨钱的就来了。
真是银票都还没踹热乎啊!
谁说当皇帝坐拥江山,他还没有离王富裕!
看着楚大将军一口这里要三十万两,那里要二十万两,还欠着多少,皇上一口老血没喷楚大将军一脸。
“朕只有六十万两,多了没有!”皇上脾气很差。
楚大将军则道,“勇国公不是刚派人送了一批银子进宫吗,足足一百万两。”
皇上瞅着楚大将军,道,“你这消息是不是太灵通了点儿,你是不是派人盯着朕?”
楚大将军一脸臣哪敢,然后把离王给卖了,“王爷告诉臣的。”
皇上扭眉,“你是不是和他哭穷了?”
楚大将军一脸你更了解臣啊。
皇上拍龙案,怒火中烧道,“叫他给朕滚进宫来!”
他有两座金山随便挖,他这个做皇帝的有什么?
金矿倒是有,可挖了直接送户部,户部每个月给他拨两万两,那是平常打赏后妃和大臣用的,扣扣索索一年攒到头也不过二十万
两。
绞尽脑汁才找回来的钱,就给他做了安排了,他们怎么不帮他把奏折都给批了,让他松快几天!
皇上一肚子邪火。
公公赶紧派人去传王爷,王爷早料到皇上会找他,所以直接进宫了。
他到御书房的时候,皇上怒气一点没消,他道,“朕好不容易有点钱,还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刚拿到手,你就怂恿楚大将军
来找朕要钱,你安的什么心啊。”
说从牙齿缝里省出来,倒也没错,御膳房管事的以次充好,的确帮皇上省钱了。
“皇上穷点好,”王爷淡淡来了一句。
皇上气的哼哧哼哧,“你怎么不穷?!”
王爷看着皇上,道,“臣一顿只吃七个菜,皇上一顿都够臣吃一天了。”
皇上哑然。
然后,更火大了,“虽然有不少菜,可朕吃的还不比你痛快!”
怕被人发现他喜欢吃什么,怕被人下毒,一盘子菜最多只许吃三筷子,他最喜欢吃烧鸡,掐着腿直接啃,可自打做了皇帝后,他
有啃过吗?有过吗?没有!
每天看着一桌子雕工精美的菜,皇上真没有多少食欲。
然后,王爷一句话把皇上气个半死,“幸好老王爷知道做皇上辛苦,辞了储君之位,不然过的这么痛苦的就是臣了。”
真的,皇上要不是知道打不过王爷,真的要捋袖子和王爷干架了。
没见过这么幸灾乐祸的!
“朕没钱!”皇上哼了鼻子道。
王爷一脸黑线,没见过皇上这样叫穷的,“皇上小库房里一百六十万两能顶一段时间了。”
皇上眼睛瞪着他,“你真敢!”
王爷哭笑不得,这有什么敢不敢的,这又不是第一次的,既然选择当皇帝,就要做好大公无私的准备,皇上怎么能有小金库呢,
连皇宫都出不了,要钱也没用啊。
再说了,小金库里就算藏一堆金子银子,军队差,回头被人吊打,大周没了,小金库还不是便宜别人。
嗖!
一把飞刀直插皇上胸口。
在皇上气的还没缓过神来,王爷已经带着楚大将军去皇上小金库搬银子了。
走之前,王爷还问了一句,“听说勇国公要查满朝文武贪墨?”
皇上不想搭理他,还在肉疼到手就飞的银子呢。
福公公回道,“皇后是这么说的。”
王爷笑了一声,“要是真的,那这是件好事,勇国公查出来多少,都归皇上小金库,我和楚大将军一两银子也不动。”
皇上看了王爷一眼。
这话是什么意思?
然而,王爷已经走人了。
皇上坐在龙案上琢磨了一刻钟,想到什么,他眼前一亮。
他示意福公公附耳过来,低声吩咐几句。
然后,福公公就挑了个赵皇后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去问话,当着太后的面问赵皇后,是不是勇国公真的有查朝中文武百官贪墨一
事的心?
赵皇后当着皇上的面是这么说的,现在当着太后的面,当然不能否认了。
赵皇后点了点头,然后道,“福公公这么问是……?”
福公公笑道,“皇上最近手头紧,户部又吃紧,连小金库都被王爷和楚大将军给搬空了,勇国公出面查贪墨,皇上赞同,皇上说
了,勇国公既然敢撂狠话,手头肯定有证据,给勇国公一个月的时间,务必查出一百六十万两的贪墨,当然了,多多益善,什么时候
查够数,什么时候上朝。”
赵皇后脸隐隐抽搐。
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她前几天才笑话李贵妃和三皇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么快就报应在她身上了。
太后脸青的都找不到词来形容,一百六十万两,还限定一个月时间,得查多少大臣才能凑到这数目,这是要勇国公府得罪朝臣啊
。
看着太后愤怒的神情,赵皇后想咬舌的心都有了。
更叫赵皇后想撞墙的还在后头呢,福公公亲自带人抬了一口大箱子放在宫门口,就放在大臣们进出宫的城门边上。
有大臣问福公公,“放这么一口箱子做什么?”
福公公笑道,“这是给勇国公查贪墨用的,要装够一百六十万两。”
大臣惊讶,“勇国公要查谁?”
福公公笑道,“谁贪墨查谁呗,皇上也没规定,勇国公自告奋勇,想必手里握有不少人的罪证,全看勇国公乐意查谁了,皇上还
等着咱家伺候,就先告辞了。”
福公公回了宫。
没一会儿,就多了两个戴面具的小厮拿银票过来,塞大箱子里,然后悄无声息的离开。
这一幕,有两位大臣瞧见了。
“这是做什么?”其中一位大臣道。
另外一位大臣想了想道,“破财消灾?”
“对对对!一定是这样!”
皇上只要勇国公查一百六十万两,他只要银子,至于查谁,皇上不管,勇国公也为难啊,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官官相护,
贪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出萝卜带出泥,不好查。
可皇上有令,又不能不查,谁知道勇国公要查谁?
他要针对赵家一党,那赵家肯定会拉护国公府一党下水,反之亦然……到时候谁都幸免不了。
那些贪墨的,心里有鬼的,主动掏一两万两,再去勇国公那里点个卯,算是支持他工作了,不就查不到他们头上来了么?
聪明啊!
两位大臣回去后,赶紧叫人拿了银票塞大箱子里,然后和关系亲近的大臣打个招呼,毕竟官官相护不是白说的。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宫门口排起了长队往大箱子里塞银票,无一例外都戴了面具,唯恐被人认出来。
一天一夜。
那口大箱子里就装了两百多万两。
侍卫禀告的时候,皇上气的心肝肺都疼,这么多不打自招的,到底贪墨了多少民脂民膏!
第六百七十一章 郁闷
气归气,但小金库被搬走的银子转过眼又回来了,皇上还是有那么一丢丢高兴的。
历朝历代贪墨屡禁不止,就算再圣明的君主,手底下也有一群朝廷蛀虫,这是不可避免的。
他能让他们吐出一部分来,已经算不错了。
自我安慰了一通,皇上满是阴霾的心情好了几分。
但是他高兴了,有人不高兴,而且是很不高兴。
头一个就是勇国公。
为了填御膳房的窟窿,勇国公空了一半了,皇上还让他查什么贪官,还点名了要查够一百六十万两。
勇国公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事怨楚大将军和离王,皇上好不容易有了点钱,他们就惦记上,皇上承受不了一夕暴富,又突然变
穷的落差,正好赵皇后又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皇上正好拿他开刀。
可皇上就不能以己度人好好替他想想,这一百六十万两皇上才揣了多会儿,就这么舍不得了,他可是揣了多少年,不照样送进宫
了吗!
心还在泣血,皇上还往他伤口上撒盐。
勇国公有太后撑腰,除了皇上,他谁也不怕,就是离王,他也敢撼动一二。
可贪官不好查啊,没有确凿的证据,根本就不能抄人家府邸,而贪官一查,那都是上下相护,当官最忌讳吃独食,占三分好处,
就要往上面送三分,上头高兴了,这钱才敢放心了用,否则就是有拿钱的命,没有花钱的福气。
皇上让福公公往宫门口放一大箱子,有人偷偷往里面塞银票,勇国公还很高兴。
够识趣!
可是随着人越来越多,流言四起,勇国公就笑不出来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宫里的事那更是知道的人不少,御膳房是太后和他把持的,贪墨了御膳房整整二十多年的好处,只吐出来
一百万两,这数目一看就知道吐少了。
再一打听,就知道皇上让他查贪墨是怎么回事。
在百官看来,他勇国公查贪墨是拿别人贪墨的钱来堵他在御膳房贪墨的窟窿!
没有这样做人做事的,你吃进嘴里的不吐出来,让别人吐,哪有这样的道理。
只是惧怕勇国公和太后的势力,那些大臣敢怒不敢言,这银票虽然掏了,比起他们的家当,也不过九牛一毛,但掏的不痛快,窝
囊憋屈!
一时间,百官对勇国公怨声载道,啧有烦言。
这还只是掏钱,回头出了事,勇国公还不得把他们推出去顶罪?
这样的人,跟在后面混,平常只能捡点芝麻绿豆,一有事,那就是上刀山下油锅。
勇国公气的没险些吐血,他说被皇上算计了,那两个率先塞银票的人不是他安排的,可是没人信……
自告奋勇查贪官的难道不是勇国公你吗?
谁都知道贪墨不好查,极容易得罪人,平常皇上吩咐,都是能推就推,连刑部尚书去查贪墨,都险些葬送一条小命,不是算计好
的,怎么敢去皇上跟前表态。
皇上要真那么精明,至于御膳房被他勇国公和太后把持二十多年,贪墨那么多银子吗,要不是这一回御膳房见鬼了,自己起了活
,皇上还不知道蒙在鼓里到什么时候去。
他们又不傻!
勇国公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往大箱子塞银票,而且塞了一回,回去算算自己贪墨了多少,心中胆怯,又派人去塞二回的,楚大将军和
王爷在军营算账,觉得有点亏。
之前就不应该在御书房放话,说一两银子都不要,谁能想到皇上能想这么好主意,风平浪静的收了两百多万两,而朝堂上,一点
涟漪都没起。
那些大臣得是多心虚怕死。
王爷起初琢磨皇上能收个二三十万两就差不多了,那点小钱,也不值得他再豁出去帮楚大将军再抢一回,可是两百万两,王爷心
思动摇了。
皇上穷点,才不容易做昏君。
做皇上的,就不能让他养成挥霍的习惯,那话怎么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宫殿建起来有瘾,盛世王朝,也经不过皇上建一个又一个,这修建好了,得去住吧,到时候百官跟着皇上屁股后头跑,只要出
京都一步,那都是劳民伤财。
不行,这钱还得想办法坑走。
312/425 首页 上一页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