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现在自己没什么用处了,又帮不上你的忙。”
“带兵打仗是男人的事,不会让你一个女子来操心。你帮我守好这个家,带好孩子就够了。我会拼尽一切的努力,只要你喜欢我会把天下捧到你面前来。”
现在锦书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的支持秦勉。
“娘娘,老夫人过来了。”
锦书听外祖母来了,便和秦勉道:“我去陪姥姥,你忙完了手上的事也来和姥姥说说话吧。”
“我和你一道过去吧。”秦勉大步走来,伸手搀扶了锦书。
夫妇俩一路往外院而去。
夏老夫人已经下了轿,梁氏过来搀扶了她。
锦书还要去扶夏老夫人,却被夏老夫人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你都这样了,别来扶我。”
大家一路说笑着往锦书的寝殿而去。秦勉给夏老夫人和梁氏捧了茶,夏老夫人让锦书坐在她的跟前,低声询问她:“有几天没来看你了,你还好吧?肚里的孩子动静大不大?”
锦书含笑答道:“都很好,孩子也好。比怀着元哥儿的时候安静一些。”
夏老夫人听说便笑道:“那看来这一胎该是个丫头了。这样也好,有儿有女的也圆满了。不过你还得多替王爷养几个孩子,枝繁叶茂的才好。”
锦书娇嗔的说:“这些年了,好不容易才有了两个,肚子里的还没出生呢。多养几个我只怕受不了。”
夏老夫人笑着摸了摸锦书的头道:“你们年纪也不算大,你的身体这两年调养得还行,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到时候一大堆的人等着帮你带,也不用你操心,你害怕什么。”夏老夫人还是希望丹娘多个孩子多份依靠。将来秦勉得了天下,难道不加封六宫?男人的宠爱总归还是靠不住的,一个儿子不行,还有其他的儿子可以依靠。
“王爷!”夏老夫人刚开了句口,秦勉就立马一副乖顺的样子,恭敬的说道:“姥姥放心,我一定会和丹娘多养几个孩子承欢您老的膝下。”
夏老夫人被秦勉这模样给逗乐了,呵呵笑道:“你们要尽心尽力的才好。对了……”紧接着夏老夫人话锋一转忙又说:“七郎差点误了王爷的大事,幸好他临时将功补过,又将丢掉的东西给捡回来了。”
“这不怪沧溟。他也尽力了,只是力量悬殊而已。侥幸的将梁州拿了回来,但也不知能不能揣稳当。后面的仗更不好打。”
夏老夫人听说,便让梁氏将一封书信给了秦勉。
“这是庆王给你的信。”
秦勉握着厚厚的信封,庆王府对他的支持和信任都交到他手上了。
“我们夏家除了小七能帮上点忙也拿不出别的,知道你现在需要钱,我让她大舅凑了一些。”夏老夫人又给了秦勉几张银票,上面的钱两是笔大数字。
“姥姥,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夏老夫人笑道:“我们愿意给你投入本钱,也是看好你。只要你将来好好的待丹娘就够了。”
这已不是夏老夫人第一次说这样的话,秦勉再三向夏老夫人保证。
夏老夫人看着跟前这个青年,不免想起多年前有个姓程的青年也在她面前信誓旦旦的说要对敏君一生一世的好,可男人的承诺到底还是靠不住。她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只想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尽力的庇护着丹娘,也算是对早逝的女儿一点弥补。
夏家给了秦勉五万银子,庆王府却给了秦勉一支兵力。这支兵力是庆王府所养的家兵,人数不多,也就一千来人。当初庆王府的祖上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拼天下。太祖皇帝坐稳江山后,庆王府的祖先将兵力都交了出去,但有几户家将却一直跟着庆王。庆王府渐渐的拥有了一批自己的人马。因为人数绍,庆王府一直始终很低调,从不寻事。几位皇帝也就默认了此事,并没有因为这一千家兵的事而向庆王府发难。
当初福王靠着麾下五千人马进了京,靠着和宫里的杨太后发动了宫廷政变,成功的夺取了皇位。坐稳位置之后,宝兴帝虽然想过要把庆王府的家兵撤掉,但想到一千人也构不成任何的威胁。几代都过来了,怕人说他刻薄寡恩,因此也就没有再过问此事。
人数虽然不多,然而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用好了也能以一敌百。秦勉可是亲眼见过庆王府这些家兵的操练。
三月底,庆王府的这支兵力到达了夷陵。秦勉亲自去相迎,庆王府送给秦勉的不仅是这一千人,还有一位曾经操练过上百万兵力的老将杜曲。
刚一见面,杜曲就向秦勉表了忠心:“属下和一众兄弟,听从镇南王的派遣指挥。”
秦勉上前去与杜曲道:“辛苦你们了。”
这一支为数不多的人马秦勉让他们先在夷陵驻扎下来,替他守着夷陵。
第二百三十章 出征
却说卢远因为自己的大意将得来的梁州给弄丢了,如今夏凉进了城,将梁州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几次攻不下来的情况,他只好放弃了这个策略。
卢远重新做了谋划。
“秦勉的兵力不足,虽然掌握了南疆,但却因为地盘大了,不能完全控制。现在我们改变策略,如今你们兵分几路,我们逐个击破,距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卢远将手下的兵力分散开来,想凭着人数的优势多点碾压。
随着卢远的举措,秦勉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来迎接。卢远是他们碰到最硬的骨头,接下来全是硬仗。他手上握着的好牌不多,但得保证利用好每一张牌。
四月初,两军交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秦勉自从庆历五年逃出长安以来,用了五年的时间一步步的谋划,才拥有了今天的势力。其实他能做大,一面因为自己的时运不错,还有一面便是这些年局势不稳,长安无暇顾及他,才放任他一步步的做大。
最后能不能冲破长安,也得看秦勉的运气了。
五月初的时候,兴元失守。兴元辖三地,是个军事重镇。幅员虽然并不辽阔,但却至关重要。
如今陆范在镇守常德,无心接应兴元。在这危急的关头,秦勉不得不领兵亲征。他的手上只有五千人马了。
锦书临盆在即,丈夫却不得不出征,她虽然不舍,但知道事关紧要,只好嘱咐与他:“刀枪无眼,你一定要保重。我和孩子们等你回来。”
秦勉已经穿好了盔甲,挎上了佩剑。他蹲下身来,贴着锦书的肚皮听了听,又轻声和肚子里的宝贝说:“乖宝,别折腾你母亲。我会给你带礼物回来。”
出发前,他又吻了吻锦书的脸颊,这才大步头也不回的走了。
锦书亲自送秦勉他们出了城,陆夫人安慰她道:“王爷一定平安无事,你就放心吧,这一路不都走过来了吗。”
锦书点头,道:“一定会平安的。
秦勉带兵出了江陵,锦书的心情就一开始就没平复过,连带着肚子里的孩子也跟着紧张。幸好秦勉走后,夏老夫人带着儿媳、孙媳经常过来看望锦书。
这天夏老夫人依旧过来看望锦书,夏老夫人见锦书的肚皮愈发的大了,也跟着紧张起来:“日子快近了吧?”
“还有大半个月的样子,也不知能不能等到他爹回来。”
大舅母包氏说:“只怕是等不到了。不过丹娘也没什么要紧的,你姥姥,你舅母们在这边守着你,不怕的啊。”
锦书道:“我不怕,又不是养头胎。”
夏老夫人道:“是啊,都第二胎了。也指不定哪天就会发作,过程肯定比你带元哥儿的时候快得多,所以该准备的还得趁早准备起来。”
锦书忙道:“都齐全了,姥姥不必担心。”
临走前,夏老夫人便让包氏留下来照顾锦书。包氏便把自己的东西都搬了过来,与锦书同住一间屋子。
就在大家严正以待的情况下,肚子里的却似乎并不急着出来,到了预产期那天夏老夫人和陆夫人他们都过来了,就等着锦书的肚子发动,然而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夏老夫人便安慰她:“不怕的,迟几天也正常。”
锦书道:“我知道。”
又过了有四五日的样子,锦书急着出门,没曾想脚下步子快了一些,着着实实的跌了一跤。她这一跤让大家都胆战心惊,忙忙的将她抬到了床上躺着,这里又急着去请大夫。
摔这一跤后,她一直觉得腰酸疼得厉害,紧接着热潮从下体涌了出来。锦书便知道孩子终于要出来了。
这一胎虽然来得迟了一些,但出来得却很快。不过两个时辰的样子孩子就下来了。当产婆将孩子包了之后放在了锦书身边时,锦书转过脸去看了看枕畔的小婴儿。
“还以为会是个丫头,没想到竟又是个小子。”
产婆在一旁说道:“小子才好呢,娘娘不喜欢吗?”
锦书道:“不是的,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可能不喜欢。”看着孩子红扑扑,有些皱皱的小脸,锦书的喜悦很快就过去了。她心里惦记的却是秦勉,秦勉这一次没有赶回来第一个抱他们的孩子。她目不转睛的盯着孩子看,却是一脸的沉重。
过不多久,元哥儿进来了,一路跑一路喊:“弟弟,弟弟!”
锦书微笑着和元哥儿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哥哥了,要好好的爱护弟弟知道吗?伸出你的小手的轻轻的去摸摸他吧。”
元哥儿在看见了襁褓里的刚出生的小婴儿时,他竟有些害怕的往旁边躲了躲。
“傻子,你刚出生的时候也是这番模样呢。别怕。”锦书温柔的摸了摸元哥儿的的小脑袋。
孩子出生秦勉没在跟前,她已经着人去兴元给秦勉报喜。洗三的时候秦勉自然没有回来,一直到了快满月的时候,秦勉依旧没有半点的消息。
锦书再也无法安定了,兴元距离不算太远,秦勉肯定是遇到麻烦了。锦书不得不再派人去打探兴元的消息。
六月底的一天,程书砚过来看望锦书,还给她带回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四妹妹,晏清被围了。”
“被围?被围几天呢?”锦书大惊,这些天她总感觉心神不宁,果真出事了!听了书砚的话她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
书砚道:“听说已经有半个来月了。”
半个月!半个月断水断粮的话是出人命的!她得想法子去救秦勉,于是又忙问书砚:“你听谁说的这件事?”
书砚道:“一个从兴元逃出来的小兵。”
锦书再也坐不住,她忙起身道:“把那个小兵带来,我要亲自问他的情况。”
“你现在月子都还没满,先别管这些事。你大舅他们会想办法。”书砚忙劝慰锦书。
锦书却道:“我想知道他的消息,我要想法子去救他,不能耽搁了。”
书砚见劝说无果,只好答应她:“那好,我让那小兵来见你。”
第二百三十一章 支援
摇篮里的孩子已经醒过来了,奶娘忙将孩子给抱了出来,锦书便伸手接过去了,接着便解了衣襟亲自给孩子哺乳。
等到孩子吃够了奶,奶娘便抱了过去给轻轻的拍奶嗝。
“娘娘,程家舅爷来了。”半夏在帘子外禀报了一句,锦书忙道:“请他们先等着,我马上过去。”
产后虚弱,即使坐着不动也是一身的汗,更别说这些天天气炎热,锦书不过只给孩子喂了奶就像是洗了个汗水澡似的。身上汗水夹着奶渍味道有些难闻,她重新换了身干爽的衣裳,又重新拢了头发,这才去了卷棚那边。
程书砚一个劲的摇着手里的一把折扇,在屋子里来回的踱着步子,显得很是焦躁不安。
锦书走了进去,底下站着的那小兵忙跪了下来与锦书磕头:“娘娘,大事不妙,王爷他被困阳平关,如今生死未卜,所有的消息都没有。”
“消息可真?”
小兵道:“小的就是从里面好不容易逃出来了,还请娘娘想个办法营救王爷出来。不然只怕凶多吉少。”
锦书一脸木然的跌坐在椅子里,书砚显得比她还着急,忙和锦书说:“是呀四妹妹,你快想个法子呀。”
锦书渐渐的缓过神来,道:“城里我们还有多少的人马?”
书砚心道莫非妹妹还想亲自带人马去救?这也太胡来了!
那小兵便答:“当初王爷走的时候只留了一千人。”
锦书低头想到,一千人还是不够,都派出去的话,江陵就会失去上守,要是敌人趁虚而入怎么办。这是江陵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散了。不能依靠这些士兵,她手上还能用的便是家里的这些护卫们了。
当初秦勉称王后,修建了这座王府,同时还召集了一批护卫,说是为了护卫她和孩子们的安危,护卫交给了宋平统领。这些护卫也不过才二十几人。这是她能动用的最后一点人脉,人虽然少,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她叫人去请宋平过来,书砚诧异道:“可妹妹身边就没人了呀。”
“现在他的安危要紧,我暂时安全。”锦书满脑子想的都是秦勉的事,她那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还等着秦勉回来给取名字。
宋平很快就过来了,锦书迫不及待的吩咐他:“王爷现在被围,生死不知。我命令你带着你手下的那帮兄弟即刻赶往兴元,想法子解了王爷的围。”
就他手下那二十四人?宋平心里虽然惊讶,但出于对主子的忠诚,他并没有说出半个不字,恭敬的答应道:“谨遵娘娘的吩咐。”
“好,去吧。”
宋平领命而去。
当下他便把护卫们都纠集了起来,吩咐众人:“王爷危急,我们必须得去解危。马上出发。”
“就凭我们这些人?”说话的是才来了还不到一年的钟旗。
宋平道:“别那么多废话,服从指挥就行。”
大家平时都惧怕宋平,当下不敢再有议论。该怎么去营救,如何接近兴元,这二十四人会不会还没到兴元就被人给全杀呢?宋平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宋平出发前又叫来了玉扣吩咐:“玉扣妹妹,我们走后,王府的安危都在妹妹身上了。你要守护好娘娘和两位小公子。”
233/243 首页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