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医归——郁桢

时间:2018-05-02 11:46:56  作者:郁桢
  那蒋夫人的脸色明显有些不大好看了,疑惑道:“为什么不愿意,我们家湛儿哪里不好,难道还配不上你们家的四姑娘?”
  阳氏道:“老爷只说这门亲事不合适,别的也没多说。”
  张氏心里一跳,忙问:“不愿意和孙家结亲,那是打算和秦家联姻呢?”
  阳氏道:“这个老爷没说。”
  蒋夫人微怒:“你们程家倒真会做事。”
  乔大夫人心道结不成亲家也别结仇家,和孙家做仇家可不是什么好事,忙出言劝慰道:“夫人别恼。虽然我们都很愿意结这门亲事,可无奈她父亲却不愿意。既然如此就不提这事了。大家还是像往常那样的走动,别生疏了才好。”
  蒋夫人总觉得程家扫了她的脸面,她是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了,起身说:“程大夫人,您觉得这样合适吗?算了,你们程家我们也高攀不起,这世上也不是只有你们四姑娘可人。”蒋夫人紫胀着脸,很不好看的样子。
  乔大夫人与一众弟妹们面面相觑,果真得罪了孙家,以后再要走动,只怕就难了。
  蒋夫人要走,她们还是出来相送。张氏与阳氏俩更是把蒋夫人送上了轿子。哪知在轿帘放下的那一刻,蒋夫人却突然道:“你们书姐儿不过是除了长得好看一些,别的还有可取的地方?”
  张氏微恼,暗道这说的是什么话啊。
  送走了蒋夫人,大家又回到了庆余堂。
  乔大夫人叹息道:“看那夫人的意思,还真是结了个仇家,以后在别处遇见了还不知怎么说话。这三老爷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我也不想知道了。已成事实,改变不了。你们各自珍重。”
  乔大夫人回了清音阁。
  乔大夫人不愿意过问,张氏可想弄个清楚。她叫住了阳氏,向她询问:“这里也没旁人,你和我说说三老爷为何不答应?他相中了秦家的二郎君?”
  阳氏道:“老爷说不想让四姑娘为难。”
  “那是书姐儿自己的意思?!”张氏觉得奇怪极了。
  “大概是吧。”
  “书姐儿这什么意思啊?”
  “就是没瞧上孙郎君吧,刚才孙家夫人在这里我也不好明说。”
  张氏道:“大嫂不愿意管这事,如今分家了,我也不好再管。”她本想说让阳氏好好的看顾着,但想到之前还出了阳骏绑了锦书的事,阳氏又是个凉薄的后母,更没什么可说的了。
  “自求多福吧。”张氏一脸的无奈。
  拒绝孙家的亲事的事很快就传开了,那锦兰还没有回于家,不顾身子不便,匆匆来到雨花阁,一见到锦书就和她道:“之前你还和我打马虎眼,如今你怎么说。”
  “我不嫁孙家,但并不代表要嫁到王府去。我谁也不喜欢,谁也不中意。”锦书说得很是冷漠。
  “怎么可能,难道你就没对谁动过心吗?”
  动心?她才不要做那么无聊的事,上一次的动心让她蒙蔽了双眼,重新来过她只想做个冷情的人。
  看着锦书无欲无求的眼睛,锦兰只当锦书在男女情事上不开窍,她屏退了身边人,低声和锦书道:“我和你是姐妹,姐妹之间就是可以互相说私房话的那种。老四,之前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那时候我是年纪小不懂事。如今再也不会了,你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和我说,我替你排忧解难。”
  锦书凝视着锦兰,锦兰嫁了人,梳着妇人头,肚里又添了孩子,脸上的稚气与青涩渐渐褪去了,比在家的时候多了一份沉稳。
  “三姐,你心动过吗?”
  锦兰微诧,随即又抿嘴微笑颔首道:“有啊,佟家哥哥刚来洛阳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要跑去看他。他本来不是个善言辞的人,可我依旧要拉着他说话。见到他就很高兴,一没见到他心里就空落落的。我从那些话本上看了不少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曾经也一度的以为我和他会有个圆满的结局。他能给我想要的一切。后来我实在忍不住向他吐露了心意,正好他也回应了我。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偷偷恋慕着的那个人正好和我一样的心思。可是后来”锦兰嫁到于家后再也没想过佟之华的事,如今又被揭了出来,她心里觉得被什么刺了一下。
  “事实证明我是爱错了人。”锦兰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又接着道:“嫁到于家去我本来是不情愿的,但后来也只好认命了。于茂生年纪大了些,但胜在体贴温柔,处处都维护着我,即使站婆婆跟前,他也总是维护着我,还和婆婆说我年纪小不懂事,让婆婆多担待。我很喜欢现在的夫君,也满意眼下的生活。嫁给他我不会后悔。”
  锦兰说到这里脸上流露出了一抹羞涩腼腆的笑容,那笑容让她更添了两分小女人的幸福。
  锦兰握了一下锦书有些冰凉的手,真诚的说:“你只是没开窍而已,等到你开窍了,也会遇见你动心的人,让你幸福的人。”最后锦兰还加了一句:“这两个人一定会是同一个人。”
  锦书觉得自己已经没了心动的勇气,能理性的面对一切,她觉得没什么不好。
  锦书想要的只是一份平静安宁的生活,她觉得孙湛给不了,秦勉呢?那是个涌动的漩涡,只怕也给不了她想要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病
  程家拒绝孙家的亲事很快就传到了王府。【全文字阅读.】
  秦勉听说此事自是比别人都喜欢,虽然程家还没有给明确的答案,但他却是极有信心的,他还有机会。
  齐王妃见秦勉心情不错,也忍不住替他高兴:“都说那孙家势在必得,哪知却是空欢喜。儿呀,你可要好好的努力。”
  秦勉欢喜道:“母妃您放心,儿子可不想再错过了。”
  齐王妃见秦勉是极认真的,暗道这个儿子她很清楚,只要认准了的事他就一定会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得到。很久没有见他如此了。
  见秦勉这样,她不由得又想起了世子来,那世子抑郁了这些年,还没从当初的丧妻之痛走出来,依旧裹足不前,她做母亲的哪能不难过。
  秦勉通过了锦书的话清楚了家族后面的陨落,他清楚肩上的责任。这个家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他变得忙碌了起来,外面的事,家里的事都一肩担了起来。
  因为忙碌,他去程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许多。转眼又是半月有余,好不容易处理好了一桩买卖,秦勉还没来得及喘气,便只身去了程府。
  秦勉自然先去给姨母请安,接着再去雨花阁瞧锦书。
  张氏正和锦衣说话,抬头见他来了,很是意外道:“二郎君倒好久没现身了,听说你在忙,你在忙些什么啊?”
  秦勉笑道:“瞎忙吧,给自己找点事做。”
  张氏欣慰道:“这样也好。”
  锦衣脆声的唤了一声:“秦家二哥哥!”
  秦勉笑着点点头,还夸赞了锦衣一回:“衣妹妹倒像长高了一些,越发的乖巧可爱了。”
  张氏又问候了王妃和张侧妃,秦勉有问有答,很是恭敬。在跟前呆了一会儿,秦勉便说要去找书砚说话。
  书砚这会儿还在学堂里,这个小小的谎言立马就能戳穿,但张氏知道秦勉的心思,因此也没多说什么,点头道:“去吧。”
  秦勉告了辞,锦衣疑惑道:“秦家二哥哥是要去见四姐吗?”
  张氏笑道:“连你也看出来了。”
  秦勉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锦书,这一路他步履轻快,等他匆匆赶到雨花阁的时候,竟然发现胸口怦怦的愈跳愈快。
  这种悸动和以往有些不同,秦勉一手扶了门框,尽量让自己的这种情绪平静下来。他甚至暗嘲,自己早已不是当初的毛头小子了,怎么还是这样的沉不住气。
  平静一些后,他推开了那扇门。这时候锦书正在枣树下忙碌着。望着她袅袅的身影,秦勉的嘴角不由得往上一翘。锦书背对着他,并没有发现。他朝丫鬟摆摆手,蹑手蹑脚的走到锦书跟前作势要好好的吓一吓她。
  他刚比了手势,哪知锦书突然扭身倒把秦勉吓了一跳,这一吓的结果,使得秦勉突然就倒下了。
  锦书这才叫出声来:“娘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惊吓之余,锦书蹲了身去看了看秦勉的情况,却见他嘴唇微微的有些泛紫,这是宿疾发呢?她忙让人将秦勉抬进了屋,她立马施救。
  掐人中,施针,又给喂药,折腾了好半晌。直到张氏已经得到了消息不顾一切匆匆的赶了来,惊惶道:“好端端的,这是怎么呢?”
  “可能是春天容易犯病吧。”
  “春天都要过完了,又不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时候。”张氏见秦勉还没有转醒,便有些提心吊胆。
  锦书又给喂了一粒药丸,捏着针刺激了几下重要部位的穴位,那秦勉才缓缓转醒。
  张氏见秦勉已醒,六神方归位。
  “你要把姨母给吓死啊。可不带这样吓人的了。”
  秦勉想起了刚才心跳的异样,原来是即将发病的前兆。什么时候身体出现这样征兆的?他自己却是一点也不知晓。
  “我没事,让姨母担心了。”秦勉身上没多少的力气,话音才落,就见锦书进来了,锦书的手上多了一个碗。
  锦书见秦勉已醒,舒了一口气,端着碗上前道:“正好你醒了,也不用人给灌药,自己喝了吧。”
  秦勉试着坐了起来,他接过碗才喝了一口就摇头说:“苦。”
  张氏有些看不过去了,皱眉道:“你一个男儿还怕喝苦药?说出去只怕人家要笑话你。”
  锦书也着笑意说:“快喝吧。也不烫了。”
  秦勉在两个女人的注视下三两下的就喝完了药,喝完了还要抱怨:“你的药没有薛太医给的好吃。”
  锦书扶额。
  张氏轻斥了一句:“不多亏了书姐儿,只怕你现在还没醒,还说这样的话。”
  秦勉却觑着锦书的脸瞧,看罢和张氏笑道:“她也没恼啊。”
  锦书见他还有力气开玩笑,放了些许的心。
  张氏又说:“不如让人把二郎君抬到我那里去吧,这里只怕打扰了书姐儿。”两家虽然说亲,但毕竟还没定下,传出去影响不大好。
  锦书想了想方道:“他的身体没有多大碍,再略躺躺就能下地,用不着来回的搬。”
  张氏听说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那好,等他再歇息歇息。”她想着该给锦书和秦勉留单独说话的机会,便起身道:“我那里还有事,就先过去了。有什么的话让人给我捎话。”
  锦书点头答应,张氏让秦勉好生将养,这就转身走了。
  锦书睃了秦勉一眼,她没有和他绕圈子:“你的病不容小视。”
  秦勉自己也意识到了:“是,那你说还有法子吗?”
  锦书忙问:“这是第几次出现今天这样的征兆呢?”
  秦勉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方说:“加上今天是第三次。”
  “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
  “去年冬天。”
  锦书点点头,她又过去给秦勉把脉,抬头见秦勉嘴唇的颜色渐渐的恢复了正常,不似刚才的带着紫色。因为她的积极治疗,让他的身体很快恢复了过来。
  “那就是说你这病并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和锦心那种不一样。第一次发病是什么时候?”
  “那一次看见余威吧,正好你也在跟前。”
  经他自己这么一说,锦书也想起来了,不过这第三次的时间间隔变短了啊。
  “是不是注定我这身体活不过今年?”秦勉他已经很努力的活下去了,他不想再早逝。
  锦书面色凝重,想了半晌才道:“你们家的太医是怎么说的?”
 
 
第二百一十四章 推掉
  秦勉平静的说道:“太医倒没说什么,每天依旧吃他给开的丸药,”
  锦书觉得疑惑,秦勉的身体状况不是那么乐观,为什么薛太医都不紧张,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医术不够的缘故?
  她点头道:“既然薛太医都没说什么,那也不怕。好生养着吧。薛太医他行医几十年,见识过的病例也不知比我多多少,我到底医术不及他,听他的不会错。”
  对于自己的身子,秦勉是没有把握的。
  “锦书,我后悔了。”
  没来由的一句话让锦书有些奇怪,她诧异的看了一眼秦勉,不解的问:“怎么呢?”
  “我后悔提亲了。明明知道自己没资格的,偏生还是怀着要赌一把的心态,到底让你为难。好再这事还没定下来,就当之前的事没发生过。这事就算了。”
  前些日子还跑到这里情真意切的和她说那些话,这才几天的时间就像换了过个人似的,病痛把他给摧垮了。
  锦书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安慰他,但想到他和自己是同样命运的人,又有一丝的不忍,试着宽解他:“别这么的灰心失意,说不定没那么糟糕。你看连太医都没当回事,说不定是我自己医术不够。你仍然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安排一切,享受一切。”
  秦勉忖度道:“本来就是场梦而已,迟早会有醒来的一天。”
  锦书想了想,又问他:“前世的时候你的身体也是这样的糟糕吗?”
  秦勉回想着说:“一年四季只有夏天比较好过,到了死前那一刻我已经没多少的力气反抗了。就算不被害,说不定也活不了多久。”
  “太医他没有把你治好?”
  秦勉摇头。
  “你这病既然不是天生的,几年前是第一次发病,第一次发病之前你身体有什么变化吗?”
  秦勉仔细的想了想,摇头说:“不清楚,过去这么久我也记不住了。”
  记不住也很正常,锦书没有为难他。
  秦勉略歇了歇,觉得力气又都恢复了,身上没有什么不适,他下了炕,穿了鞋子,低头整理好了衣服便向锦书告辞:“今天的事实在是多谢你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