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东西啊,那没事,就是难吃一点,陈盛和宋元都松口气,蝉衣也俯首退了回去。
王烈阳笑道:“斋饭嘛都不好吃,这位四大师修闭口禅,是个苦修,吃的东西估计也是苦修。”
宋婴想了想,点头道:“是有点苦。”抬手示意继续,自己也迈步向前坐上车驾。
仪仗齐动,在官兵文武百官的拥簇下向城门而去。
寺庙前恢复了安静,因为京城的戒严,城门附近并没有闲杂人走动,更没有人来寺庙窥探。
安静的寺庙里忽的响起干呕声。
后院一棵树被人猛地抱住,那人弯腰呕吐,啪嗒一声头上戴的佛冠跌落,袈裟拖地沾染了呕吐的污物,精美的禅杖扔在一旁,整个人狼狈不堪。
“放了什么鬼东西啊,比屎都臭。”
四大师喃喃道,想要吸口气缓缓,结果呕吐物的味道传来,顿时再次搂住树呕吐起来。
“闻着没味道,吃着才有。”
“这小兔崽子,黑心啊”
“呕”
这一番呕吐并没有阻止四大师说话,一边呕吐一边骂骂咧咧,说的话超过了先前所有的。
过了好一刻,四大师才扶着树站直身子,又忙捏着鼻子跌跌撞撞走开,佛冠禅杖扔在原地不理会,一边走一边被袈裟绊到,又刺啦扯下来扔掉,人一步进了一间屋子。
这是寺庙的厨房,里面空荡荡无人,锅碗瓢盆散落,四大师并没有到处寻找,只略看了眼,便一步到了后墙,双手一扶,人便贴墙而上直到高处窄小的用于排风的后窗前,遍布尘土的窗台上有一道浅浅的痕迹
“废物,还留下痕迹。”四大师骂道,人旋即跌落轻飘飘迈出了门,在院子里四处搜寻一边,并没有看到人,也没有任何痕迹。
已经走了。
就像从未来过。
四大师站在院落里,明亮的日光照在枯皱的脸上,神情不似先前那般庄严,皱纹交错似苦似悲似无奈。
最终轻叹一声。
“算你有自知之明,知道我厉害,下毒是瞒不过我。”
仪仗进了皇城,百官们彻底的放松下来,听到宋婴说了声散朝便都齐声高呼千岁要散去。
王烈阳俯身抬起头,道:“殿下辛苦了,手书在登基之前要不要去皇陵拜祭一下先皇皇后?”
手书。
原本要散的官员们顿时都停下脚,竖起耳朵。
宋元恼火的看着王烈阳,他当然知道王烈阳不是真的建议登基的仪式,而是询问手书有没有拿到,真是大胆,如此的迫不及待,如此的毫不客气!
宋婴看向他,神情平静道:“手书,孤没有拿到。”
手书,没有拿到啊。
宋元神情惊讶,陈盛微微不安,王烈阳则端手在身前,站直了身子。
殿前嗡嗡嗡声一片。
“怎么没给呢。”
“这不是跟秦潭公那时候一样?”
偶尔还冒出一两句大逆不道的话。
陈盛喝止喧闹:“手书本就是拜师授业之后登基之前拿的,今日殿下才见了四大师怎么会拿手书。”
殿内便也响起诸多的附和声。
王烈阳在一旁开口道:“是啊,殿下刚归朝,与四大师久别重逢,不急不急的。”又对宋婴施礼,“殿下先歇息吧。”
陈盛宋元亦是施礼,文武百官便跟着施礼恭送。
宋婴没有再停留在内侍金吾卫的拥簇下离开了。
官员们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着向外走去。
“怎么会没给?”
“以前授业之后登基之前再给,是因为皇子们众多,自然要仔细斟酌现在只有宝璋帝姬一个人”
“咿,或许是因为不是一个人。”
“咳,你们的意思是那个薛青”
“不要在这里说这些。”
议论声扬起又压下,人群涌涌向外而去,陈盛宋元等一众官员在后神情凝重。
这些议论他们自然听到了,而且也知道虽然在这里不说这些,但很快就会到处传遍,有人好奇有人不解更有人煽风点火在人群中被一众官员拥簇着的王烈阳,似乎连后脑勺上都能看到笑。
秦潭公俯首被抓,宝璋帝姬顺利归朝,甚至皇寺也立刻就见了,但事情还是出乎了意料。
“没想到最大的麻烦不是秦潭公。”康岱在后低声喃喃,“竟然是”
他没有说出那个名字,但大家都知道。
薛青。
第七十四章 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会变成这样?
“都是因为裴禽说了那种话。”
“四大师肯定为难了。”
“这裴禽是蒋显的亲戚,蒋显是王烈阳的得意门生,这就是王烈阳故意的。”
陈盛的值日房里,石庆堂康岱等十几个官员围坐,神情恼怒又愤慨。
陈盛在桌案前抬起头,道:“四大师不会被为难。”
石庆堂看向他,神情更加古怪,迟疑道:“四大师不是为难的话,那就是说”
四大师根本看不出是不是天子血脉?
如不然为什么没看出小皇帝是假的,所以也不能肯定宋婴是真的宝璋帝姬
薛青的事虽然刚发生,皇寺四大师的神出鬼没又无所不在,肯定也知道了。
所以他是要等一等看一看薛青才做决定吗?
那岂不是说,那个薛青,真的有可能,是
不止石庆堂这样想,在座的很多官员神情都变得古怪,毕竟当初他们也是一直认为薛青是真的宝璋帝姬
“不要胡思乱想了。”陈盛的声音沉沉响起,“薛青不是帝姬,这十年间我确认无误。”目光看着室内诸人,“你们这样乱想,也正是如王烈阳的意愿。”
如薛青的意愿,这句话他到了嘴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那个薛青,唉。
石庆堂等人忙起身肃容应声是。
“正因为宝璋帝姬是如今大周唯一的天子血脉,四大师才更会慎重,会好好的教导。”陈盛说道,“我并没有直接跟四大师来往过,从当初先帝的描述中,四大师是一位很好的教书先生,一个非常合格的老师。”
他的神情带着几分追忆。
“先帝自小聪慧,一开始就被选中为太子,尽管如此,也跟随四大师学习很多年,直到登基的前一天,才拿到手书,可见四大师的严谨。”
“如今先帝只余下宝璋帝姬一人,又不得不藏匿十年之久,她要学的很多,四大师必然要慢慢的好好的教授。”
“大家不要胡思乱想,乱了朝廷,正中某些人的心思,以名不正言不顺的名义来弄权,意图再捧出一个任凭摆布的小皇帝。”
在座的人肃然,应声是。
“去吧,比起先前现在更要小心谨慎。”陈盛道,“除了秦潭公的余党要清查,还有王烈阳一党造谣生事,大家都打起精神应对。”
诸人起身应声是告退。
踏踏的脚步声远去,日光已经西斜,狭窄的值房里安静又沉闷,陈盛坐在书案前未动,身边一个老仆来斟茶。
“你怎么看?”陈盛问道。
老仆道:“我与相爷您的看法一样,我并不认为四大师是不相信殿下。”
陈盛点点头,眉头又皱起,轻叹一声:“只是现在的问题是”
“薛青。”老仆接过话道,“薛青她说的那句话做的这事,必将引发麻烦,拖得越久越麻烦。”
陈盛伸手掐了掐额头,道:“这个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啊,怎么会”唉叹一声。
老仆道:“相爷,也只有聪明人能做出这种事了,看看她这一句话将朝廷立刻打乱了。”摇头,“不要想她为什么了,必须尽快将她抓回来,把事情说清楚,有个定论,否则,殿下的处境会越来越麻烦。”
陈盛道:“我知道,我知道。”抬眼看向外边,暮色沉沉。
薛青,藏在哪里?
要是拖得再久,这件事就没有回头路了。
“薛青。”
暮色中的皇城的宫道上有两人并肩而行,宋元沉沉道。
“不管她藏在哪里,我不要活口。”
听到他这话,旁边的男人抬起头,正是兵部方奇,有些惊讶道:“殿下不是说要请她回来说话。”
宋元神情木然,道:“现在不需要她说话了,只有她死了,事情才一了百了。”冷冷一笑,“至于那些传言,无根又能存活多久,不要听这些读书人们满口君子大义,没了这个人,一切都是胡言乱语。”
是啊,如果当初秦潭公成功的杀了宝璋帝姬,任凭弑君的传言满天飞,又能奈他何?
“至于殿下。”宋元看向前方,暮色里神情满是骄傲,“她本就是个坦荡的人,是神圣的大周天子,恶事就由我来做便是,我宋元岂怕做恶事留恶名。”揣着袖子在身前肩头挺阔稳步向前。
方奇明白了应声是,又神情复杂,只是这个薛青,是亲生女儿啊,叹气一声跟上去。
“这些京兵大多是王烈阳的人,不要倚重他们。”
“调外边的兵马来,立刻马上追查。”
“只要见到,杀无赦。”
宋元低沉的声音在宫道上轻响,消散在暮色中。
夜色笼罩了京城。
宵禁依旧,搜捕依旧,街道上马蹄声不断,不时的有家门被敲开,嘈杂喧闹一片。
知知堂里有人影在门前小心的倾听戒备,后面张莲塘的屋子里一众年轻人围坐。
“裴焉子让小厮来说被蒋家关起来了。”一个年轻人道。
“别的呢?”楚明辉急急问道,“为什么这么做?接下来怎么办?”
年轻人摇头道:“别的什么都没说。”
楚明辉瞪眼,张莲塘摆手道:“不用说,他知道这件事他来做最合适,如果当时换做我和柳春阳,必然要被抓起来的,因为我们不属于宋元陈盛也不属于王相爷一党。”
在座的年轻人们点点头。
“那接下来呢?”大家眼睛亮亮,又几分忐忑,“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一次面对的可不是廖承这种官员,而是朝廷大员,以及此时此刻在朝的帝姬。
他们这些根基浅薄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能做些什么?
张莲塘道:“现在朝里都在谈论她记着她,所以就不用我们再来做这件事,我们要做的是利用我们不起眼,来做到无处不在,做她的手脚和眼。”
在座的年轻人们点点头。
门外响起敲门声,三长一短,旋即门打开。
“莲塘哥,常少爷让人送来的。”一个年轻人闪进来低声说道,将一本文册递过来。
张莲塘接过前后捏了捏,拆开了后面的封皮,抽出一张薄薄的纸片,上面有蝇头小字。
人已离开。
张莲塘道:“她走了。”
在座的年轻人们攥紧了手,楚明辉眼睛发亮,张双桐打个哈欠。
“跑了啊。”他说道,“这是第二次了吧?”
大家知道他说的什么,薛青曾经跑过一次,说是去京城,还骗了张莲塘和青霞先生,想到年少时的事,大家不由笑起来又有些怅然,事情似乎恍若昨日,然而青霞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了。
“无妨,三次郎是要跑三次的,这才第二次,等着吧。”张双桐抚掌道。
既然要有第三次,那一定不会死,这是最美好最吉利的祝福,年轻人们都笑起来用力的点头。
张莲塘也笑了,不过眉头没有抚平。
其实这是第三次了,薛青骗他那次后,他就想到那么之前所谓的落水肯定不是意外。
不过前两次失败了,那三次郎,这第三次就该成功了吧。
张莲塘看向窗外的夜色。
冬夜夜沉如深潭。
随着脚步向地下走去,夜色反而褪去,视线越来越明亮,牢房腥臭的气息中夹杂着一丝酒气
哗啦一声响,有重物落地。
来人脚步加快迈进了皇城司最严密的牢房里,这里亮如白昼,首先入目的是墙上的一根铁链掉落在地,而铁链的另一头
穿过被铁链缠绕的牢笼里,白囚衣的袖子微微晃动,手腕上粗重的铁链发出响声。
“嗯?不小心力气,扯坏了。”儒雅的男声道。
来人一步上前,两边的守卫也迈步,但并没有严阵以待呵斥戒备,而是弯下了身子。
“公爷,要不解开吧。”他们恭敬的说道。
手腕再次轻轻晃动,他并不是为了晃动锁链,而是手中握着的一盏白瓷透亮如玉的酒杯,明亮的灯下,白瓷酒杯中红色的酒水荡漾,映照着秦潭公英俊的面容。
“不用,挂上吧。”他说道,“不影响我喝酒。”
守卫应声是,上前将锁链托起,伴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将锁链重新钉入墙上。
锁链带动的铁笼轻晃,哗啦作响,坐在其内的秦潭公身姿稳稳,他的手停下晃动,酒杯里的酒半点涟漪也无。
“公爷。”来人上前道:“他们今日去见皇寺四大师了。”
秦潭公道:“怪可怜的,拿不到手书,很丢人吧。”将酒杯微微举高倾斜,红色的酒水没有泼洒而出,而是变成了一条线滑入了他的口中
酒尽杯空,他的手一甩,酒杯落在铁笼地上,如同其下是厚厚的毡垫柔软没有碎裂,而在酒杯的一旁,一个明黄的卷轴安静横放。
秦潭公伸手轻轻一摆,卷轴徐徐打开,首先入目的是传国玉玺的印章,印章旁一行字龙飞凤舞。
今,朕手书在此,请皇寺定储君。
第七十五章 告示
大齐末年炀帝荒淫醉酒而死,天下大乱,相州兵马大将军楚卫平叛,五洲兵马围攻,重伤而逃晕死在深山破庙里,被庙里的和尚相救。
326/387 首页 上一页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