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因为许学军上的是中班,要到夜里十点再回家,因此晚饭桌上并没有他。
还记得刚嫁过来时,唐红玫还颇有些不习惯,毕竟乡下地头全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哪怕是秋收最忙的那段时日,到了夜里终归还是休息的。好在,有这么一段日子适应后,到了现在,她倒也习惯了。
三班倒的制度是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厂里的机器,可对于这些工人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早班和中班也就罢了,前者是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后者是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最难受的就是上晚班,等于就是要熬一整个通宵。而每周至少有一次打连班,就是上完晚班接着上早班,整个人连轴转,最是耗身子了。
不过,就算这样,机械厂的工作也是人人眼馋的。早些年,厂子里还时不时的招聘工人,最近这几年,是一个都没招聘,想要进厂子只有一个法子,顶替接班。
许学军当年就是顶了他老子的班。而厂子里,为了顶班的事儿闹得鸡犬不停的,也不在少数,毕竟位置就一个,孩子却未必只有一个。不过,那就跟唐红玫没啥关系了。
一想到明个儿又到了许学军上打连班的日子了,唐红玫就忍不住心疼。盘算着中午还剩下了一半的卤肉,干脆留着不吃了,叫许学军明个儿带到厂里去吃。
等傍晚准备晚饭时,唐红玫就把这事儿跟婆婆商量了一下。
唐婶儿早年丧夫,这辈子就得了许学军这独一个儿子,哪怕这儿子平日里跟个锯嘴葫芦似的,经常好几天都不吭一声,可她还是疼到骨子里的。早以前,她只盼着儿媳早日进门,现在儿媳进了门,又把儿子放在心尖尖上,她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反对?
“也不用都给学军带上,他们厂子里有食堂,供应大白馒头呢。你呀,给他一半,再留一半自个儿吃,瞧你这瘦的。”唐婶儿说着就开了橱柜,“咱们晚上打个蛋花汤,就算不能顿顿吃肉,也不能老啃咸菜疙瘩,我可不是隔壁李家婶儿。”
听婆婆提到了李家婶儿,唐红玫一面手上的活儿不停,一面就将下半晌听到的事儿简单的说了说。
唐婶儿面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她那人就这样……我跟你说,她男人叫李平原,是机械厂的老员工了,家里俩闺女一儿子,最大的闺女叫李桃,早好几年前就嫁掉了,二闺女顺着她姐的名字起,叫李二桃。你说,桃啊梨啊多好听?她非得叫个二桃,老天爷咋没叫她再生个三桃来呢?最小的这个盼了好些年,总算得了个儿子,宝贝得跟个啥似的。”
横竖都起了头,唐婶儿索性打开话茬子说了个痛快,连早两年厂里妇联主任想撮合两家当亲家的事儿都说了,她倒不怕儿媳有啥想法,只因打一开始她就把嫌弃挂在了明面上。
尽管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可该给的彩礼还是得给。像唐红玫娘家也是收了唐婶儿辛苦攒下的十斤面粉并二十块钱,这才松口同意这门婚事的。可说句实在话,像刘大妈那么狮子大开口的还真挺稀罕的,毕竟他们这里只是小县城,又不是像京市沪市那种大城市。
“……就这么明晃晃的把条件摆在台面上,李二桃嫁得出去才有鬼了。”唐婶儿砸吧砸嘴,总结道,“二桃那闺女倒不差,就是摊上了个不靠谱的妈。”
到底是别人家的闲事,唐婶儿随口说了几句就出去了,由着唐红玫一人在厨房里做晚饭。
晚饭倒是简单,她依着婆婆的话,炖了个蛋花汤,又炒了个素白菜,热了热中午剩下的米饭,婆媳俩面对面的坐着吃了起来。
等吃过晚饭,唐婶儿照例去窜门子,留下唐红玫洗涮洗碗收拾厨房,瞧瞧有啥衣服要洗的没,再不济就拿针线缝个袜子鞋面啥的。
唐红玫是真的闲不住,可说实在的,家里的活儿也确实是少。尤其这大冬天的,谁家能天天洗澡换衣裳?顶多也就是一月往澡堂子里去一回,就这也多半是大老爷们去的,小媳妇儿大婶儿才舍不得花这个钱,在家里擦一把得了。
又因为许学军下班晚,唐婶儿肯定是等不住的,唐红玫多半都是先躺着,等听着外头开门声响起,再起身披个大袄子出来下个面条啥的。尽管厂子里有食堂,这大半夜的,又是大冷天的,热腾腾的一小碗面条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了,连觉都能更香甜些,她自然不会惜这点儿力气。
而就在唐红玫在家盘算着今晚做点儿啥活计,以及晚上干脆给许学军做个卤肉面时,唐婶儿也没闲着,她是一面窜门子一面狂吹自家儿媳妇儿。
“怪不得人家常说儿媳妇儿进门就有福享了。这话没说错,说的太对了!就说我家儿媳吧,那可是太能干了,从进门到现在,就没叫我做过半点儿活,家里头的事儿那是样样拿得起,尤其是中午那顿肉啊,好吃的差点儿没叫我把自个儿的舌头吞下肚!”
第3章
这年头,物资是真的短缺。
在嫁到城里半拉月后,唐红玫是愈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终于明白当初婆婆那番抱怨是很有道理的。
早些时候,她还没出嫁时,听生产队上的人闲磕牙说起城里咋样,当时所有人都说城里哪哪儿都好,吃的是供应粮,穿的是好料子,连鞋子都是买的解放鞋,不像他们那样全是自家做的千层底百纳鞋。再就是,城里的副食品供应也多,糖果、糕点啥都有,工业用品更是只有城里才有的卖。
像唐红玫娘家所在的公社,倒是有个供销社,乡下地头买东西没那么多限制,基本上有钱就成,不需要这样那样的票证。可同样的,能买到的东西也是少之又少。供销社里最常见的就是油盐酱醋,还有毛巾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要是想买其他东西,隔段时间倒是能有个集,卖的也都是自家的产出,像自行车、钟表一类的,想要弄到手,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现在来了县里,各种商品倒有的是,就是有钱没票一样没辙儿。
好在,机械厂的待遇还不错,除了每个城里人都有的供应外,逢年过节还有一些额外福利。
这不临近年关,厂子里在发下了十二月份的工资后,还额外发了好几张节日券。
恰好今天许学军上的是早班,半下午就回了家,一到家立马将刚到手还没捂热的工资和节日券掏了出来,搁在了饭桌上。
唐婶儿瞄了眼钱和券,笑眯眯的看向儿媳:“红玫啊,这以前学军的工资都是我管的,你既然进门了,往后就你管着吧。”
许学军十六岁就进了厂子,厂里的领导还记得他爸,看在以往的情分上,给他安排了个不错的位置。这十年来,他本人也是勤勤恳恳的干活,早不早就转了正,到现在已经是拿五级工资三十七块五,依着逢十给工业券的算法,每个月都能拿到三张工业券,工业券是很有用的,但凡是买工业用品,除了本身的票证外,还需要一定数额的工业券。好在,家里这些年也没买什么大物件,倒也不是很缺,甚至还借了一些给工友用。
对了,因为临近年关,这个月厂里还发了好几张节日券。
头一次看到那么多钱和券,唐红玫好奇的瞅了两眼,不过还是很果断的说:“妈,还是你管着吧,我年轻没经历过事儿,干脆以前咋样现在还咋样好了。”
“这……”唐婶儿有些犹豫,说句实在的,她是很想当家做主的,毕竟寡妇家家的,本身就比较没安全感,手上捏着钱和票,怎么着也能安心点儿。可她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以前儿子没结婚,工资叫她这个当妈的管着,那是理所当然的。可现在儿媳都进门了……
“妈你管着吧。”唐红玫索性伸手把钱都推到了婆婆面前,又好奇的拿过节日券,边瞅边念了出来,“节日油券、节日蛋票、节日糯米券……妈,这是干啥用的?跟早些时候那张肉票一样的用法?”
唐红玫嫁的日子不凑巧,除了肉票之外,她啥票都没见过。不过,以前还在生产队时,她倒是瞧见过粮票和布票,也仅此而已。
“你拿着钱,叫学军陪你去副食品商店,看看今个儿都供应些啥,能买就都买回来。”唐婶儿也不解释,索性从工资里抽了张五块钱给儿媳,“花剩下的,你自个儿留着当零花用。”
这回,唐红玫倒是没推辞,她还真挺好奇的,毕竟在这之前,她除了陪娘家妈去过供销社外,都没亲手买过任何东西。
横竖这会儿时间还早,唐红玫稍稍收拾了一番,就随许学军出了门。
算起来,这还是他俩除了回门那次外,头一次一道儿出门,毕竟机械厂还是挺忙的,听说是得一直忙活到年二十九。
“哟,小俩口这是出门逛街?对了,厂子里发节日券了是吧?我那口子今个儿上晚班,你们等下帮我问问,明个儿都供应些啥,我好提早去排队。”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学军你咋都要给你媳妇儿扯块布做衣裳吧?不然就去百货商店买,我前天看见主任家的那闺女穿了一身艳红的棉袄子,瞧着可鲜亮了!你媳妇儿白得很,穿上肯定好看!”
“别磨叽了,再磨叽下去商店就该关门了,我说你们几个是不是想等唐姐出来说嘴啊?”
不单是唐红玫和许学军觉得挺新鲜的,连家属楼里碰上的人瞧见这对,都忍不住上前打趣一番。好在,磨蹭了一会儿后,终于有人出来打抱不平了,唐红玫赶紧趁机拉了许学军出来。
这家属楼是不错,楼上楼下全是熟人,有个什么事儿喊一声就能有人出来帮忙。可坏处也不是没有,互相之间太熟悉了,弄得出个门都能被堵上说个老半天。
小夫妻俩快步往前走着,及至走到了街面上,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早些我可没想到城里人也跟生产队一样,就爱没事儿闲唠嗑。”唐红玫倒没啥不适应的,以前在生产队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她还是个没出嫁的小姑娘,一般被缠上脱不开身的是她妈她奶。
“嗯。”许学军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就重重的点头,表示很赞同媳妇儿的意见。
唐红玫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替许学军整理了一下有些乱的头发,拍了拍自己的衣兜:“不是说要带我去副食品商店吗?走吧,不然一会儿就真的晚了。”
晚倒是不会晚,这会儿才三点不到。怕的是叫别人赶了先,毕竟今个儿机械厂发节日券,搞不好有人一下班就直接冲到副食品商店去了。
还真叫唐红玫猜着了,还没到副食品商店呢,远远的就看到里头挤满了人。唐红玫微微有些失望,人多东西却不会多,可别等他们进去了,啥都不剩下了。
似是看出了她的想法,许学军忽的开口道:“没事的,过年肯定会增加供应的。”
“还有这回事儿?太好了。”唐红玫又高兴了,拉着许学军快走几步进了商店。
早些时候,她曾跟婆婆一起逛过街,可因为那个时候兜里没钱也没票,仅仅是在站在街上往两旁瞅了几眼,并没有走进来细瞧。这会儿,进了商店她才发现里头别有洞天。
副食品商店挺大的,除了大门这一边外,其他三面墙全部都竖着顶到天花板的大货柜,一排排货柜上全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并没有因为顾客多而显得商品稀少。货柜前头是长长的矮柜子,两者之间则隔段距离站着一位售货员。
唐红玫进来后,凑巧就站在了卖烟酒的柜台前,一眼看过来,全是一瓶瓶的黄酒白酒,旁边还有散装的酒,烟也不少,摆得整整齐齐的,就是没啥人往这边挤,跟其他柜台比起来,瞧着有些冷清。
许学军提醒唐红玫:“咱们没有烟酒票。”心下却道,回头是得托人弄点儿烟酒票来,等正月里去老丈人家拜年了,拎着两瓶酒别提有多体面了。
“嗯,咱们去看其他的吧。”唐红玫顺势从兜里掏出节日券,刚才在家里时她只是扫了一眼,这会儿仔细看时,才发现上头除了名称外,还有具体的数量。
节日油券上头写着“安市粮食局”,下面写着“节日油券”,还特别标注了“春节”这两个字,再往下才是数量“半市斤”。
节日蛋票也是半市斤,糯米券就大气多了,写的是三市斤。
俩人都四下张望了一番,倒是相继寻到了要买东西的柜台,不过前头都挤满了人。好在,这会儿时间还算早,他俩也不着急,就走到卖禽蛋的柜台前,站在人群后头耐心的等待。
不过最终,这俩啥都没有买到。
禽蛋是需要篮子或者布袋来装的,油是需要罐子或者瓶子装的,至于糯米也不可能空手拿。
唐红玫是完全没经验,她只是很早以前陪娘家妈去过几趟供销社,也没特地注意这些细节。许学军更是生平头一次管这些事儿,毕竟副食品不是肉类,犯不着深更半夜过来排队抢购,而肉类大不了领着走,没的专门带东西的。
小夫妻俩都是一脸的哭笑不得,想着时间还早,又忆起方才在家属楼里听老街坊提过的百货商店上了新货,索性改了主意,往百货商店去了。
百货商店算是县里的地标性建筑物,是一栋三层楼的建筑物,瞧着略有些陈旧,不过跟周围的建筑物比起来,明显就是鹤立鸡群,格外得显眼。
虽说是逛街,可因为没有票,他们也不过是单纯的过过眼瘾。老街坊说的新衣裳倒是有,簇新的红棉袄,那颜色格外得鲜亮,尤其旁边其他的衣裳不是黑的就是灰的,要不然也是深蓝色的,愈发得凸显了红棉袄。
不过,跟抢眼的颜色成正比的是大红棉袄的价格,足足要二十块钱。
唐红玫都懒得上去问这衣服要不要布票了,横竖她也买不起。又逛了旁边的几个柜台,不得不说,百货商店的东西还真是挺全乎的,跟供销社完全不能比,当然,价格也是。
以前在供销社里买东西,遇到钱不凑手的时候,还能用鸡蛋来换。要不怎么会有鸡屁股银行的说法呢?可这招在县里就不管用了,再说了,县里也没法养鸡。
兜兜转转逛了一圈,小夫妻俩空手来空手回,及至出了百货商店,唐红玫才发现,原来旁边就是家电影院,外头还竖了块牌子,上面写着今日放映《平原游击队》。
这个电影,唐红玫早以前听人说过,好像是个挺老的片子。可就算是老片子,她也一样没看过,生产队上的娱乐活动太少了,早些年还能赶赶庙会,最近这些年连庙会都被叫了停,甚至连样板戏都没得看了。
犹豫了一下,唐红玫问:“学军,电影票要多少钱一张?”
“八分?”许学军不大确定的说道。
“那咱们吃过晚饭叫上妈一起来看电影好不?”
第4章
这年头,就算是城里,娱乐活动也少得可怜。就说这电影院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偶尔放映一场,十有八九还是样板戏,今个儿能碰上《平原游击队》这种老片子,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
4/11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