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穿越成女主角(快)——花海不冷

时间:2018-07-12 09:27:11  作者:花海不冷
 
“属下谨记。”
 
秦玖宣布完这些,撑着头叹了口气,对手底下的人巡视一圈后说:“我知道你们心里有疑问,奇怪我一个高高在上的郡主做什么管这些闲事。只是我要说就因为我是朝廷的郡主才更要管这些闲事。”
 
“属下不懂。”一个人大着胆子问道,也是因为他看秦玖好脾气,平常和他们相处从不摆郡主架子。
 
秦玖轻笑一声,“我们蒙古既然已经入主中原,那么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既然是主人,那么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百姓都是朝廷的子民,是我们自己人,自己人和自己人动手像什么样子?如果我们不把汉人当成自己人,我们永远也成不了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迟早要被这里原来的主人赶出去。”
 
先辈都是草原上摸爬滚打的汉子,部落之间相互守望吞并很正常,秦玖这番话说出来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草原上部落吞并都是把男人杀掉,女人和孩子留下,留下的人就是新部落的自己人,绝没人会把他们当外人。如果不论种族的话,蒙古入主中原就好像两个部落相互吞并一样,只有把另一个部落的人当成自己人才行。之前之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是因为他们打心眼里就觉得蒙古人和汉人不一样,曾经汉人瞧不起蒙古人,说他们是蛮子,蛮子成了中原的主人后,终于扬眉吐气,骄傲自满起来就自认为高人一等,忘了分寸了。
 
可是秦玖知道只是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还不够,还必须让所有的蒙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才行,哪怕不明白,也要让他们不能搞什么歧视,种族歧视只能让国家分裂。可是要解决种族歧视,光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哪怕在自由平等的二十一世纪,也有种族歧视的存在,更何况在这个等级制度严谨的封建王朝。归根究底还是要把各族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行,汉人好了蒙古人的日子才能好,蒙古人好了汉人的日子也才能好。
 
这一路还很长,赵宁息在当晚就连夜敲定了他要写的故事大纲,后来把故事删删改改加以润色,当他们走到福建的时候,赵宁息终于把他写好的《张平孟》呈给秦玖看,张平孟就是故事里那个父母官的名字。
 
就在秦玖认真看故事的时候,赵宁息在一旁惴惴不安地等着,像这样的故事他是头一次写,以前从没有类似的故事可以参考,为了写这个故事,他想办法查了些资料,可是他们一路车马尘土,想找更多的故事参考却没办法了,也不知道写的好还是不好,小姐看了会不会满意。秦玖一页一页地挑着重要的情节看了一个大概,一直看到最后一页,然后开口道:“故事的大概意思表达的不错,人物塑造的也好,只是辞藻太华丽了些,不够贴合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你改一改,语言更朴实一些,加些乡词俚语进去,你要写的让人看了那种吃穿不愁的生活是真实的,听了故事就想要过上、有希望过上那样的日子,而不是这种一听就是假的,虚构的东西。”
 
赵宁息蹙了蹙眉,他确实是有意把辞藻写的华美的,一来显得他文采斐然,二来富贵人家听故事向来喜欢那些措词高雅的,只是没想到这位小姐不喜欢。“小的只怕写的太真实了些,听故事的人入戏太深,然后发现真实生活根本不是这种日子,人们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
 
何止是不好的情绪,现实和梦幻落差太大,倒是让人更想造反闹事了。秦玖神色不变,把手里的稿子递给赵宁息,“你只管改就是,剩下的是我要做的事情。你的文采还不错,我希望你能成为不输关郑马白的元曲大家。”关镇马白就是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赵宁息双手接过稿子,震惊地瞪大眼睛,立刻低头谦虚道:“小的才疏学浅,岂能望四位前辈之项背。只要小姐用得上小的,小的愿效犬马之劳。”
 
秦玖揉了揉太阳穴,轻笑一声:“你也别急着谦虚,如果你成不了,还有别人。我这里一定会有人成为一代元曲大家的。”
 
赵宁息捏紧手里的稿子,他自身有几分才学他自己知道,可是才学不是天生的,还是要看后天的努力。这位小姐一看就不一般,有她支持,他何不努力一把看看?如果真的有所成,青史上肯定能留下他的名字,倒也不枉此生了。“小的明白了。但凭小姐吩咐,小的竭尽所能。”
 
他在心里悄悄立下雄心壮志,不过好像更有雄心壮志的是小姐。他看着《张平孟》放到最上面的最后一篇,上面有一句比较朴实的唱词:
 
鸡犬相闻炊烟起,
桃艳李浓胜桃源,
我这里打一壶新酿,
醉醺醺间真个好似神仙。
 
这一字一句都是他亲手写的,故事里的生活也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太平安乐,喝醉了酒才仿佛做了神仙。可是小姐要他把神仙的日子写的更真实一些,能成真吗?车辚辚,马萧萧,他透过马车的窗子看向外面,晚风习习拂过大片的良田,麦浪滚滚,鼻尖仿佛闻到了丰收的味道,那些在夕阳下摇动的金色麦芒像是挠在他的心上,痒痒的挠起一阵缥缈的渴望。最后他还是禁不住想问:“小姐,我能不能问问,我们这去广州,到底要做什么?”
 
“挣钱,过好日子。”正在闭目休息的秦玖听了,一字一字掷地有声答道。
 
挣钱,过好日子。谁挣钱?谁过好日子?赵宁息默默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吐出来,且看看吧,天长日久,且先看看小姐到底能做些什么。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断断续续一年多了,写到这里,我才总算有了一点写作手法。这一章是之前早就写好的,现在送上来,而《半生缘》的同人,我还没开始写,等等啦。
 
 
 
 
 
第67章 倚天屠龙记2
寇匀正襟危坐,看着丫环端上来的凉拌荠菜、清炒苜蓿、杂粮窝窝头、清凉薄荷汤,其中最好的一道菜、也是唯一的一个荤腥就是那两条咸鱼,妥妥的粗茶淡饭。郡主请客吃饭就请他吃这些?
 
寇匀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绍敏郡主,半年前她拿着王府的令牌,直接亮明身份,大摇大摆地住进了他的官邸。当时他接待那群大都来的贵人的时候其实挺心烦的,广州位于岭南,偏远贫瘠,他因为不想和同僚同流合污,就被贬到了这地做官,一做就是七年。他读书本是为民请命,谁曾想竟然屡屡折戟,后来也见惯了官场黑暗,被贬后顿时心灰意冷,干脆在这偏远的广州做一个清清静静的穷官、清官也就罢了,没料到竟然从大都来了一位郡主。那些自认血统高贵的蒙古人,奴役汉人,贪污受贿,把吏治民生弄得乌七八糟,他向来厌烦,也不知道这位蒙古的郡主小小年纪不远万里地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做甚。
 
当时他虽然心烦她,不过人已经来了总不能赶出去。而郡主意外地性格亲和好脾气,对外也不说明自己的郡主身份,只说她是自己的故友之女,名叫秦玖,来这里办些产业做些生意。当初他待他一点也不殷勤,她也不在意,反而初见面就送了他全家一份薄薄的见面礼。没错,薄薄的见面,堂堂郡主出手不过给他夫人一盒胭脂,大儿子一个不错的砚台,小儿子一个九连环,都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东西,反而惹来全家的好感。寇匀为官这么些年,竟然看不透她到底是什么人要做些什么。后来看着她命人开山修梯田种水稻种药材,开纸坊织布坊钱庄医馆,又从安徽、福建等地拉了不少穷苦老百姓到这里一起修路修河道,总之是搞了不少事情出来,也造福了不少老百姓。很多他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这位郡主做成了,倒是再也不敢看她年纪小就不当回事。
 
后来这位郡主搬出他的官邸,建立一座琼玖山庄,一副要常住的架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琼玖山庄,谁投木李?报谁琼玖?琼玖为何?寇匀等她给他一个答案。现在他的直觉告诉他,也许,这次的酒席就是一个契机。她这半年来的所作所为总感觉她要搞事情,一个尚未至豆蔻之年的小女孩要造反闹事,牝鸡司晨?不过管他呢,反正这天下已经有了乱象,再乱一把又能怎么样?权贵糜烂,明君难求,如果她真的要做些什么,也是这一方百姓的福气。
 
寇匀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苜蓿放进嘴里,少油少盐,滋味一般。他不怀疑这她能不能吃下这些东西,她一定吃的下。这也是为什么他那位极其有傲骨的夫人处的也极好的原因之一,现在他夫人简直是把她当自家女儿来疼爱,听说他要赴郡主的酒席,还准备了不少自家做的点心让他带过来。而前连天他那小儿子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嚷嚷着长大后要娶秦姐姐做娘子,他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狠狠一颤,这位郡主可不是一般人啊,他家那傻小子哪儿配得上。而且这位秦庄主和他家人相处的不错,却从不要求什么走什么后门,在这广东地界上做生意和他处处公事公办。
 
“这菜虽非佳肴珍馐,却是百姓之食,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我作为这里父母官吃着这些食物,深感痛心。丫头请在下吃这一顿饭,到底有什么事情?”寇匀开门见山地问道,怎么说也打了半年的交道,她的性格为人也了解了大半,拐弯抹角倒显得不磊落,也没诚意。
 
“我这里的戏班前两天排了一出新戏,特意来请寇伯伯听一听。咱们看过戏,再来说正事,如何?”秦玖说的这出戏就是之前赵宁息写的那出《张平孟》。这半年以来,这位寇大人在试探她,她也在观察这位寇大人,看看他能不能、值不值得为她所用。所幸这位寇大人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也不迂腐,而她这半年来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她和其他的蒙古人不一样。今天请他吃饭,也是想要招揽他,这出《张平孟》就是引子。
 
这出戏寇匀看到一半就坐不安稳了,如果是半年以前有人请他看这么一出新戏,他一定觉得可笑。朝廷昏庸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就算有想做出些功绩的官员,可是在朝廷种种昏聩的政令理下,有几个能做好官?就算想做些什么也是有心无力,而老百姓又哪里来什么好日子?这样一出戏放出去,还不得引起民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出戏是这位修路修河道开梯田的郡主请他看的,难道是想让他做个张平孟那样带百姓发家致富的好官?想到这里寇匀早就已经麻木的心有些热血沸腾,他昔年的政治抱负还有机会实现吗?
 
秦玖看着他的神色,放下筷子上已经啃了一半儿的咸鱼,开口说道:“这出戏寇伯伯看懂了吗?”
 
“看懂了,这出戏好极了,在下有生以来从未看过这样好的戏。这张平孟是个实打实的好官,做官就应该做一个这样的官,这样的官是下官的毕生所想。”寇匀看着秦玖的眼睛说道。
 
“寇伯伯有为民谋福利之心,大善。”秦玖说着话,拿出早准备好的一些发展民生经济的计划书递给寇匀。“寇伯伯且先看看这个,我也有心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可惜独力难支,故而想请伯伯合作。”
 
那几个计划书是打算开学馆、书局、科研堂,修缮法令还有增减赋税种类等等,很多事情都需要官府机构才能办成。例如科研堂就需要按在官府的名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她自己能开科研堂,可是研发的那些技术如果想顺利实施,就必须借由官府的力量推广。如果她一个郡主折腾的太厉害,她羽翼未丰的时候让朝廷觉察了,还不得被人把翅膀给折了。而在官府的名下就不一样了,那是以朝廷的名义做的,就算她掺和了进去,也可以跟那些掌权的大佬说她所做种种也是为朝廷效力。
 
八年了,岭南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岭南,它是大元朝比江南还要富庶的人间天堂;秦玖也不再只是朝廷的郡主,她还是元朝最美丽的首富;赵宁息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带着妻子食不果腹,凄凄卖唱的赵宁息了,他如他所愿,成了一个剧作大家。
 
赵宁息,宁息,息事宁人。当初他父亲给他起名字的时候,希望他能息事宁人,之所以把“宁”字放在前面,是因为父亲认为宁人更重要。生活艰难,息事宁人保平安。可是现在他做的事和父亲的期望却背道而驰起来,他现在写的剧本没一本能息事宁人的,全都是能挑动百姓思想的主题,可是他愿意,他高兴,他扬眉吐气。
 
自古言: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前三十年,他想着息事宁人,可是他十岁的时候天天发愁下一顿饭还有没有;二十的时候总是后悔江湖义气,帮了人惹事后悔,不帮人良心后悔;三十岁的时候还没立业,整天带着妻子卖场讨生活;如今快四十岁了,跟着小姐写那些热血的戏本子,才真正不愁不悔不惑地立起来。要他现在说,兜里有钱,外面有事业,家里有妻子儿女,这才叫过日子。
 
当初他写的《张平孟》已经是老百姓最爱看、最爱听的戏,第二本最受百姓喜欢的就是《纺织女》。这部戏讲的是官府开的科研堂,研发出了新的纺织机,需要招聘大批的女工人,然后在家里煮饭织布的女人都走出家门挣钱,让家里生活蒸蒸日上,主要思想是科技和劳动致富,顺带着夹杂了一部分宣扬女子也能担起半边天的思想。女子啊,小姐可不就是女子么?可是整个岭南的变化,全因她而起。
 
《张平孟》这出戏的上演,完全是秦玖一力安排的,听戏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情,她都有预料。她就是想撩起那些人心里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在贫困的生活里慢慢成真的时候,这种渴望就会变成一种信仰,对带他们过上这种梦想中的日子的人的一种狂热的信仰。
 
这种信仰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后来老百姓杀鸡宰羊备年货的时候,市场上有那些机灵的小贩儿找人印了秦玖还有寇匀的画像卖。在老百姓的心里,这两位就是带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财神爷,当然要把他们的画像请回家一日三拜,好保佑他们财源滚滚。秦玖是真的想造反,寇匀只是想做一个父母官,虽然都看中自己在百姓中的声望,可是家家贴画像这种惹朝廷忌惮的事情怎么敢做?连夜搜了那些画像销毁,印了张平孟的画像让老百姓贴,这事情才算盖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和前面哪一章加一起一共七千字,可是为了划分章节,第一章占了大头,这一章就不够了,容我再写哈。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