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糯米水晶糕

时间:2018-08-19 08:04:07  作者:糯米水晶糕
  “要么我把你爹换个差使,派出去修长江?”十六试探性地提议,他知道,整个荣国府最逼叨逼的人就是贾政了,没了贾政,有贾府老祖宗在,萌哥儿要跟宝玉出京应当没什么问题。
  “您可别,修陵的事儿都拖到现在了,再不动工,就连蔡阁老都要坐不住了。再说了,修长江要钱,您是要逼死钱尚书么?”宝玉连连摆手,要是因为自己儿子要不要留京的原因使得十六又搁置了他百年之后安息之所的修建工程,那么莫说是卫阁老和蔡阁老,就连岳父林如海都要参自己‘奸臣误国’了。
  十六叹了一口气说:“唉,我是真觉得皇陵修铺张浪费得很,压根就没必要,越是多的陪葬就越是招贼惦记么,但是我一说简葬,下头的人都好像我第二天就要去死了一样,真是烦人。”
  宝玉摇头只觉得好笑:【是啊,十六的可爱就在这种地方,登基多年,一如既往地‘抠门’。】
  说到皇陵,这时候的人并不避讳提及给自己修陵墓的事儿,反而都是很早就开始修建的,就比如说先皇,登基之后,尚未完全一统天下,就开始修他的陵墓了,陆陆续续修了四十多年,直到入土落下断龙石才算完。
  遂十六还饶有兴致地问:“要不要我在旁边圈块地,让你百年之后以功臣之名葬入皇陵?就是不知道咱俩谁先走,哈哈,要是我先走,我会叮嘱亮亮,叫他给你封谥号的时候写上这回事的。”十六也只有对着宝玉的时候才能这么放心地说起这些,要是外头的人听见这句话的只言片语,一定会翻了天的!大皇子水旭现在还不是太子呢!!!
  “咱别扯远了好么……”两个加起来才五十多岁的人,居然有模有样地在讨论什么陵墓啊、陪葬的,叫外面别的平均年龄超过知天命的尚书侍郎们听见(三位阁老都不用提,平均年龄都快上古稀了),非得以头抢地才是了,“我老爷这个人,迂是迂了点,但是对建筑质量要求还是挺高的。原先是抹不开面子去捞钱,现在……我家底你也知道,现在他是不差这几个钱,有什么大工程叫他去做,他定然是很乐意为陛下分忧解难的。”
  “这我知道,黄河修了四年,没少给我省钱,我发觉,把你老子和李文渊放在一起,简直太好用了,整个黄河不只是河堤,就连漕运都被理了一遍。就是他实在是管得太多,我听说他不只想要萌哥儿留下,还想把芽哥儿也留下?”十六也不避讳暗卫有人留在荣国府给他传消息的事儿,直接大喇喇地这么说,毕竟贾政对芽哥儿的喜欢,非荣国府后宅的人不得知道的。
  “没影子的事儿,成不了。”宝玉心说:留我一个儿子就够割肉了,还想要俩?老祖宗那边都不会答应便宜爹这个提议的。
  “行吧,反正我也打算今年把太子给立了,干脆顺便选了东宫陪读,萌哥儿刚好可以凑一个,你就放心吧,宫里名师多得是耽误不了你儿子。”十六啪啪啪地盘算着。
  要是别的武将也许就觉得这是陛下忌惮自己在边疆手握重兵,想要拿捏一个人质呢,但是宝玉太了解十六了,十六根本就是不屑于这么做的人,所以宝玉关注的重点反而是:“这就把亮亮拎出来?”
  “是啊,再不立起来,那些老头儿能作妖作出朵花儿来,还以为我是不喜欢亮亮呢。天知道我只是想让亮亮多松快几年而已!”十六无奈地说。
  最后,宝玉也没装模作样地婉拒十六的好意,反而笑着说:“也行,亮亮小时候总是去我院子吃饭现在叫萌哥儿来皇宫吃回去。”说的是当初郭氏叫亮亮多看看宝玉学学君子风姿这件事呢。
  宝玉从养心殿出去,送他的是初一,初一方才也听到了陛下和贾将军的谈话,送至乾清宫西门的时候,初一小声说:“贾将军您放心就是,萌哥儿这边,陛下定然会多加关照的。奴婢也会盯着下头伺候的人,必不会怠慢了萌哥儿。”
  “有劳你了。”宝玉和初一也没什么好客套的,直接说到,“入宫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回头我给陛下送特产的时候直接给你捎一份。”
  初一眉开眼笑:“那就先谢过贾将军了。”初一不稀罕什么金银财宝,但是贾将军从从前还是贾长史的时候,送礼就很妥帖,初一收得不扎手而且很开心。
  …………………………
  又过了三天,乃是上元节。
  荣国府众人赏了花灯,又吃了几杯酒,当做给宝玉践行。
  夜深之后,各回各院,宝玉留下了请安完毕的萌哥儿,又挥退了伺候的人,一把抱起大儿子:“走,陪爹爹泡个澡。”
  这对于萌哥儿来说可是非常新奇的体验,大大的浴桶,萌哥儿脚下踩着小竹凳子才能把胸脯以上露出来,热水蒸汽腾腾的,萌哥儿的小脸蛋一下子就红扑扑的,可爱极了。
  宝玉看着大儿子认真地洗香香,又递给萌哥儿一块帕子:“帮爹爹搓背。”
  这么一来一去,萌哥儿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倒是被调动起来了,尤其是当洗完澡之后,萌哥儿得知今晚可以和爹娘一起睡的时候,他睁大了眼睛:“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并且,托他的福,芽哥儿今晚也能在主屋留宿。
  看着大儿子满怀希冀的眼神和小儿子乐得在床上打滚的姿态,宝玉深刻觉得这个时代的教育,或者说贵族家中对子女的养/成教育和现代根本就不能比啊。这也就难怪了为什么越大的家族之中,有些亲情观念反而更单薄——因为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是奶嬷嬷和丫鬟带大的,连晚上睡觉都不和亲爹娘在一起,能亲热得起来么?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不能说不好,毕竟这个时代对于成人的定义和后世可不一样;这儿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儿只要有能力,甘罗十二岁也能拜相;这儿,权贵家中教育出来的孩子早熟,穷人家的孩子也早熟,萌哥儿留在京城,就是宝玉和他谈了半个时辰之后,年仅七岁的萌哥儿自己拿的主意。
  睡前,宝玉给萌哥儿吹了笛子——他已经好久没有给萌哥儿吹笛子了,甚至于芽哥儿还只是在周岁之前才听过爹吹笛子哄他睡觉,因为董、习二人倒了之后,宝玉后来实在是太忙了。
  一曲吹完,芽哥儿已经闭起眼睛打着小呼噜啦,萌哥儿却是趴在床上,一下又一下地伸手戳着弟弟的胖肚子。
  黛玉在一旁通完头发,有些僵硬地抿嘴说:“别弄你弟弟,待会儿他醒来该闹了。”
  萌哥儿被娘亲的语气给吓了一跳,呐呐停手了,瞧着怪委屈的。
  宝玉摸了摸萌哥儿的发顶:“该睡了,这还是咱们一家四口第一次躺在一张床上呢。”
  黛玉还是有些不自然的,宝玉下床走到梳妆台前,扶住妻子的肩膀,伸手摸了摸她的面颊,一片湿漉漉。
  萌哥儿坐起来,叹了一口气说:“娘,你别哭,三年很快就过去的。”小大人似的还安慰黛玉。
  这么一来,黛玉怎么忍得住呢,更是泪如雨下。
  “行了,咱们躺好了,说说话吧。”宝玉伸手拿起一旁的帕子将黛玉的眼泪一点一点擦干,然后托着她到了床沿。
  黛玉看着盘腿坐在床沿的大儿子,又看了看已经滚到大床最里头去打小呼噜的二儿子,终于还是躺了进去。
  这一晚,萌哥儿很迟很迟才睡,因为他知道,天亮了,就要和爹娘分别了,所以他想天亮得晚一点,再晚一点。
  …………………………
  再如何不舍,分别依旧会到来。
  昨夜还小大人似的很坚强地安慰娘亲的蒙萌哥儿早上起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但是他接过了三月的活儿,认认真真地服侍了娘亲擦脸洗漱。
  一家人穿戴整齐之后,去到荣庆堂吃了早饭。
  该启程了。
  老祖宗带着众女眷送宝玉一家到了荣国府二门,接下来是贾珠等人将宝玉送至大门边。
  随后,贾珠要去上朝了,贾环带着小辈们和萌哥儿继续送宝玉,至于京城北大门。因为武氏有了身子,贾环暂时先不去关外;武家的二儿子也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他现在是武举人的身份,愿意婚配与他的好人家女儿也不少,所以今年他得配合家里把媳妇给讨进门,也不能即刻跟着宝二爷出京;不过贾苒还是这一次一起去的(李纨心绪复杂)。
  保重的话说了千万遍。
  萌哥儿站在贾环身边,望着爹爹翻身上马,娘亲弟弟登上马车,那个笨弟弟啊,居然还天真地开口喊着:“哥哥来啊。”芽哥儿不知道,他哥哥这次不能一起走了。
  等到马车的轮子开始滚动,车厢里的笨蛋弟弟哭了起来:“娘,哥哥还没上来呀……”然后是娘哄弟弟的声音,温温柔柔的。
  萌哥儿一直很坚强地站着,目送爹娘远去,直到整个车队都不见踪影,他含在眼眶里的眼泪才啪嗒一下,落下来,砸在青砖地上,晕开大点大点的痕迹。
  …………………………
  宝玉回到冰城之后,便找来一更谈了一次话。
  对于爷希望自己回京去照顾萌哥儿这个提议,一更是拍着胸脯表示:只要他在,就不会让萌哥儿出一点儿事!
  宝玉松了一口气:“你最稳重,你回京城,我能放下一大半的心,一月这边,已经三个多月了吧?从冰城请一个大夫同行,慢慢回京,这事儿,且不那么着急。”
  结果一更当晚回去和一月说了这事儿,直接被一月给否了:“慢什么慢,萌哥儿最要紧。你快马先走,我随后慢慢来就是。”
  于是第二天,一更说了和家里人商量好的法子,宝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走下来拍了拍一更的肩膀:“辛苦你了。”
  得到爷这一句话,一更和一月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
  …………………………
  时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转眼就到了秋天。
  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第385章 
  这三年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黑省逐渐有了关外粮仓的美称,虽然这边气温低,冬日长,但是这边同样拥有关内所无法比拟的肥沃土地,尽管只种一季粮食,但是所获居然可以媲美三分之一个湖广!另外再算上套种的作物,能采棉的、能榨油的、能做饲料的等等等,整个关外三省农民们这几年可称是感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
  再加上水泥路已经修到了关外三省各重大城镇、重要镇口,交通便利的好处,不是一时之间展示出来,但是三年多的时间,也足够哪怕是黑省一普普通通老百姓都能念叨一下“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这个道理了。
  当九月份,第三季的黑省政务总结呈到京城陛下案头的时候,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哦,什么?关外粮食丰收?好事啊,既不用赈灾,也不用减赋,丰收了就颗粒归仓么;】——就是要多交朝廷,明白波?
  【哦,什么?关外奏请工程兵继续修路?争取通路到县、乡级?好事儿啊!但是朝廷毕竟这么大的摊子,不可能只顾着发展关外啊是不是;】——就是准奏,但是人你们有了,钱自己想办法,明白波?朝廷这边么,可以给点优惠政策相抵。
  【哦,什么?罪民养殖海参、鲍鱼、扇贝大丰收?好事儿啊……】啥大丰收来着???
  看到最后一条,莫说是一般的官员了,就连三位阁老和六位尚书都傻了眼:这还真,养成了?不仅成了,还大丰收?大丰收是什么概念?有当初苏北的海蛎子那么样的渔获么???
  …………………………
  有,怎么没有。
  黑省的王巡抚,一开始是信心满满的,想着贾将军从前有指导苏北渔民养海蛎子的经验,海参鲍鱼定然不在话下。遂他每一旬都要往罪民村跑,可是跑了十几次,发现笼子里的东西一点动静都没有(拜托人家是夏眠了),王巡抚的心里就有些嘀咕了。到后来,他想着还是重点关照田里的耕种之事吧,毕竟原先每年增产一成都是定数,多在此花点儿心神,争取增产两成,可不比还在海里飘的参鲍要靠谱?
  和王巡抚飞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不同,当时罪民村一开始搞海参鲍鱼混养,村民们心里是不太有底的,但是想着如果真的开始养了,至少这两三年,不必被人逼着下海去捕捞,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呢?所以他们就干了。听从将军大人身边的两个年轻人和渔村为数不多的老人的指点,一点一点摸索着来,可别说,在去年秋天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有干劲儿了,因为笼子里养着的参鲍,真的有长大!
  当时,大发他爹被人鼓动着小心翼翼地去问三更和四更:“大人,今年要不要捞一些参鲍和贝壳上来?”三更四更则是得了宝玉指示,说今年长成的太少了,先不捞起来。最后,去年冬天,罪民村的人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些‘祖宗’深怕它们一个不留神被冻死了——将军大人说了,好好搞养殖,干出成绩来,他才可以上奏奏请改善咱们罪民村的待遇,再不济,多准一次罪民投军也是好的。这种念头,在去年过年的时候,那些被精挑细选选为黑省北辅兵的罪民村少年轮流回来过年的时候更是兴起来!因为这些少年,经过大半年的时间,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且不说高了壮了这些肤浅的,还有精神气,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不同了!再不是畏畏缩缩的,行事说话也有章法,不知不觉间,回来的这些少年,他们的爹娘都没办法再把他们当做孩子看了,而他们的兄弟则是更加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穿着、羡慕他们能带回来粮食、棉花和猪肉。
  等到今年秋天,要是宝玉再说等一年,估计就算如今并不太了解渔村养殖情况的王巡抚同意,渔村的罪民们都要有意见了。
  三更四更看了养殖笼里的情况,回报宝玉之后,宝玉大手一挥:捞起来称重吧。
  参鲍贝壳这些玩意儿和庄稼不同,庄稼□□就死了,而它们离水一会儿还死不了,所以称重完之后立即放回海里,基本没啥折损。
  好家伙,这一捞,就惊动了党/中/央啊不,京城百官啊!
  跟着第一批奏折入京的,是几大筐冰鲜的参鲍贝类,当晚,十六就请几位重臣吃了个肚儿圆。
  如果单单只是海货丰收,朝中的人也不会是这么大反应,可是跟着海货丰收的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参鲍晒干后的保存方法和年限以及市场预估,最最最重要的是,原本作为添头的贝类,居然开出了珍珠!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