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四岁的小女童迈着小短腿儿,冲进人群中央,像个小炮弹一样,抱住了闻子吟的大腿,小胖手抓得紧紧地,声音软软糯糯,可爱极了。
闻子吟停住了脚步,身边一大群人也跟着停了下来。
她伸出手,温柔地摸了摸女孩的头顶,对着女孩笑了笑,声音柔和亲切,她向来对小孩儿这种软体生物没有抵抗力。
“姐姐不是仙女,姐姐也是从你这么小长到现在这么高的哦!”
小孩摇了摇:“那姐姐,我以后长大了也会像你这么漂亮吗?”
“当然会的,每个可爱善良的女孩子,都是漂亮的小仙女哦!”
“仙女姐姐,我明白了,仙女姐姐是你,我以后是漂亮姐姐了,姐姐,我哥哥说你是最漂亮的,我只能排第二,因为你最好的!”
“我哥哥说了,以后读了书就教我写名字,我学会数数了,以后阿妈去卖菜我就能帮她数钱,阿妈再也不会被人骗了!”
小孩儿的声音清脆软弱,虽然说话断断续续,但是表达意思还算清晰,周围听的人,又是心酸又是好笑。
闻子吟的眼眶也忍不住红了下,她这样的人最容易被这些简单又质朴的东西所打动了,心硬似铁,又软若棉花。
她的神色更加柔和了,干脆弯下腰身,将小孩抱起来,和她说话。
只见满身柔光美丽少女抱着一个衣着扑旧,还带着几块污渍的小小女孩,偶尔低下去的眉眼都带着几丝柔和,让人看了忍不住会心一笑。
小孩儿短胖的手指指着不远处,凑到闻子吟耳边似乎在跟她说些什么。
闻子吟顺着视线看过去,见到了一个扎着头巾,身着朴素,笑得腼腆的年轻妇人。
那妇人手里还牵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男孩猝不及防对上闻子吟温柔的眼睛,闹了个大红脸,傻愣愣的连步子都不会走了。
他偷偷藏到母亲身后,不时偷看过来,又忍不住对着在闻子吟怀里的妹妹投以羡慕的眼神。
闻子吟拒绝那些领导安排酒宴的,只住进了当地唯一的一家招待所。
这里的人都知道闻子吟是来干什么的,对着她很是热情周到,即使是在招待所里,也每天都有人送上家里做的吃食,都是做好了的熟食。
这里是真的贫穷,即使是县里,大多数人家也都没有好的东西,为了表示尊重和爱戴,这些朴实的百姓们,能送来的多半都是咬了牙做出的好东西。
比如是掺了粗粮的白面馒头,河里捉的鱼熬得鱼汤,和自家包的饺子,里头是加了薄薄的些许猪肉配着素菜的馅儿。
而那些住在山里的人家,更是靠山吃山,啃窝窝头粗粮杂面的都是好的了。
都是做好了的,瞧着那些人殷勤期盼的脸,闻子吟试图拒绝过一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得照单全收,但也跟她们说好了,别浪费粮食,家里留着好好好吃,她的饭量并不大。
前面几次闻子吟就让周围几个流着哈喇子围观的孩子们一起吃,小孩们很礼貌,不敢上前说不饿,闻子吟耐心地哄着,说姐姐吃完了,再不吃就浪费吃食了。
一听到漂亮姐姐说吃饱了,还说倒掉要浪费了,这些小孩们当了真,还真怕姐姐给倒掉了,他们一拥而上,生怕被姐姐浪费了这么好吃的吃食。
这样几次下来,当地的人就约好了,今天你家做饭,明我家做去,为抢着给给大伙儿眼里的大善人做饭,大家都抢破了头,抢到的人家更是高高兴兴地,仿佛一件大喜事似的与有荣焉。
如果被闻子吟随口夸赞几句好吃,那更不得了,能周围的炫耀好几天,天天不带嘴停的说。
那大善人是谁啊,那是天上来的仙女儿,漂亮的跟啥似的,人家说好吃的能不好吃?那当然是最好的啦!
等结束了这边的考察行程,闻子吟回去的时候,还是一堆的人在送,这回比来的时候人还多。
尤其是小孩子,大约是大半个县城的小孩子们都来了吧。
也许是闻子吟对着小孩子的时候,向来最是温柔和善,也许是天生讨着这些软体生物的喜欢,闻子吟的孩子缘异常的好。
这些小孩子们从见到闻子吟的时候,就喜欢,相处了几天更加喜欢了。
这几天天天跑到闻子吟的住所玩,围着漂亮姐姐撒娇说话玩耍,谁被抱了下,还会被嫉妒,互相瞪眼的,着实有趣极了。
闻子吟也确实很纵容这些孩子,跟他们相处得很好。
这不,一听说仙女姐姐要走了,这些个小孩们哭得稀里哗啦,各个哭唧唧地要往闻子吟身上挤,往她身上爬。
闻子吟有些哭笑不得,边上的大人们,受此影响也有些低落不舍。
“宝宝们乖哦,小花,翠翠,二狗,还有你小肥仔,乖乖的,姐姐以后还来看你们,记得长大了好好读书,知道吗?”
“长到像祥子哥哥这么高的时候,就可以去上学了,等以后上了学,考上了好大学,就能去找姐姐了。”
“仙女姐姐,你在哪里呀?以后去哪里找你?”
小肥仔很机智,泪眼朦胧的抱住闻子吟的腿不放。
“仔仔,姐姐在京市,我们国家最大最好看的大城市了,有好多好多个这里这么大!”
闻子吟笑着比划了一个大圈圈,弯下腰,摸摸这些孩子们细软又枯燥的头发。
“以后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见到姐姐,知道吗?”
身后是小孩子们脆生生的应答声。
“姐姐,我们记得了,你不要忘了我们,姐姐再见!”
闻子吟笑着拭去眼角不小心滑落的泪花,这种心酸感动的感觉,多久没体会过了?
回到京市的时候,闻子吟心有所感,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为你们,值得!》
里面讲述了她每次去参加考察遇到的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孩子,贫穷的县城,贫穷的村落,但不贫穷的品格和可贵的朴实。
也描写了遇到的一些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各种性格的人,有为人父母的大人,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可爱小孩。
他们或张扬泼辣,或腼腆胆小,或贫穷交加,或天真无邪,但无一例外,都给闻子吟带来了各种意义上的震动和感动。
语言是神奇的,她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有感受都用文字描写出来,能够让那些局外人士,让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到当事人各种酸甜苦辣。
闻子吟描述功力很好,那些场景和人,或是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或是令人忧心不已,也或是让人跟着心酸掉泪,跟着会心一笑,跟着为忧而忧,为喜而喜。
这些简单朴实的人和事,在她的笔下展现给了她的那些读者们,展现给了世人。
所有人都知道,在同一片蓝空下的某个小县城,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很穷,却可爱到让人心生感动!
这篇文彻底将闻子吟的慈善事业,推向了高潮。
大批的人,有那些在城里工作的,有刚做了老板的,也有还在上学的最是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学生们,纷纷写信到报社到杂志社。
希望通过他们转交给闻子吟,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个捐款渠道,能够和闻子吟一起去帮助那些人。
闻子吟一篇呼声下,考虑了许久,终于理出一套透明化制度化的慈善管理制度,然后在国家公立机构的认证下开放了捐款渠道。
这篇文章的意义广大,闻子吟一直以来就以感染力强著称,这片朴实的趣见所闻反而最受欢迎和震动。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捐书捐物的,有捐个饭钱的,一块两块,一毛两毛,三分五角的,也有家里有钱的多捐几十块几百块的。
在短短时间内,闻子吟的吟光基金会的公立捐款账户,短短时间内就累计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这些钱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都有,传播极远。
闻子吟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各地的读者们的信件,男女老少的都有,其中在校大学生中学生最多。
有一封信这么写道:
“闻姐姐,按理说我跟你同龄,也是二十岁,不该喊您姐姐的,但是只要一想到闻姐姐,我心里就满怀敬意和崇拜,再也无法按照平常称呼去直视您。
请您允许我无礼的称呼,我是南大的大一学生,今年刚上的,看吧,您这个年龄已经研究生了,而我却还刚刚上大学,所以该喊您姐姐的。
写的这封信,不知道能不能到您手里被您荣幸阅读,从高中起,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阅读过,我对外界的所知所想,深受您的影响。
闻姐姐,我叫江溪,因为您选择了文学系。我成绩不大出挑,没能考上京大,但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读研继续深造的时候,也许能够有幸遇到您,成为您的学生也说不定。”
诸如此类的信件很多,闻子吟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愈加真切,可爱慈和的父母,嘴毒心软不会说话的奶奶和心大每天乐呵呵的爷爷。
可爱真诚的读者们,那些受到一点帮助就高兴感激地不得了的人,和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们,这些构成了闻子吟在这个世界,生命最重要的地方,感染着她,让她更真实地活着。
以前那些替罪生涯中的不适,最初的茫然不解和委屈,后来练就的铜墙铁壁,好似都离她远去了,让她一点点地真实起来,感觉自己还活着,意识到之前那一切真的离她远去了。
现在的她会快乐会高兴会笑会掉泪会心酸心疼,不必挣扎着求生存,不必担负着不是自己的罪孽,这一切已经不一样了。
第19章 下乡知青之迷途知返
一年零三个月,闻子吟研究生毕业, 留校任职顺带攻读博士学位。
吟光慈善基金成为全国最大慈善基金组织, 名下捐助建设的学校多达三百零八所, 每一所学校边上都建立了救助站和吟光收容所, 真正的走遍全国。
当年从H县回来之后,闻子吟就没再关注过白皙几个人了。到是后来霍渊回了京市,特意跑了一趟告诉她,仇已经报了。
白皙被他和王家以诈骗罪关进牢里五年,等她出来,没有了蛊虫这个外挂,还有个时刻盯着她生怕她活得好还早死的霍渊, 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
“我想让她活着, 却不如死去!”
霍渊的眼神冷厉, 闻子吟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原主以前的东西交给他。
这让霍渊感激不已,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特意来告诉闻子吟这个消息,只是觉得也许找她说了, 他的子吟就能听见了。
又是三年时光, 闻子吟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一年了,她在文学院任职,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基本上是要么在家待着看书创作,要么在渠家看书。
即使那些书已经看完了,闻子吟和老师还是乐此不彼地读完一遍又遍, 没事干的时候就互相考考对方,出出难题。
每当这个时候,如果是渠教授答不上来的,他总是拿着书追着不孝徒打,咆哮着控诉爱徒不孝顺了,欺师灭祖,欺负他这个老人家!
闻子吟有一大半的时间花在全国到处跑这件事上,学校建设的考察,慈善事业的管理,受邀去一些地方进行演讲,参加各项文学奖项颁奖典礼等等。
尤其是这几年来,全国的乃至世界的各个文学大奖都被她拿了个遍,如今已经是真正的世界意义的文学大拿。
闻子吟多年来致力于用文字感染和影响其他人,想把一些正能量和传递关怀的能量扩张出去,而这种影响辐射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国。
这种现象如今已经成为了闻子吟效应,甭管识不识字都知道这么个人,都自己阅读过或听别人念过她的经典文章。
有一种神奇的现象,闻子吟的文章想让人哭就哭,想笑就笑,那些读过励志的就好比充饱了电似的,一副电源满格恨不得上天的姿态。
在全民皆被闻子吟刺激得热火朝天的状态,各个领域的人才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敢于下海经商。
如果说一开始国家开放经济市场,大部分的人处于观望,单位的工厂的都手握铁饭碗不放,种田的也瞧不起那些个走商小贩的,认为他们投机取巧,也担心说不准哪天风向变了,就被抓。
但是自从闻子吟的文章面世以来,包括那几篇关于以后社会发展设想的文章,通通告诉了人们,它不是!
也不会某一天又限制买卖,她告诉人们,只有经济流通,市场才会繁荣,社会发展力才能跟上,人们才能找到工作,国家也会因此得以强盛。
毕竟,没有哪个穷的国家能够强大的,武力军事发展靠什么?钱!鼓励教育靠什么?钱!医疗保障靠什么?还是钱!所以如果大家都不敢经商做买卖,谈何发展?
看过文章的,都理解了这么个意思,也知道没有哪个行业是不好的,偏见只会给你带来短视的后果。
因此下海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越来越敢于尝试自己向往或喜欢的东西,也敢于追求那些不被家里人同意的领域。
当这一现象越来越繁荣的时候,市场经济越发五花八门,群林而立时,社会发展的脚步和力度比预估中要快和强盛的时候。
当时一手提出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二号领导也对此感到诧异和惊喜。
他甚至在公开场合半开玩笑如是说道:“闻丫头,我年龄也不小了,就托大这么称呼吧,她那支笔可比我这张嘴管用多咯。”
“报纸上刊登我提出怎样的理论,敢尝试的人却是不多,闻丫头随随便便这么笔杆子一动,市场都不一样了,我们还是要感谢这位大功臣啊,她比所有的人要看得远!”
大家都在心里默默赞同这一句话,观现在的情形,似乎闻子吟当初写出来的东西,正在一步一步地浮现出来,而他们所有人也是参与的其中一员,这么想更是激动不已,参与建设美好的家园,所有人都与有荣焉。
全国号召力最大的文学家闻子吟女士,堪称邪教头头了,她那洗脑式的感染力和过人的文采,以及永远高瞻远瞩的眼界,为她招揽了一大批的拥护者,无脑吹那种,现在还没人知道那叫脑残粉!
等以后这次出来了,大家纷纷自我调侃了,说自己是江湖邪教头头闻女士的脑残粉,还是全国首批脑残粉!
后来这个就成为一个梗了,江湖邪教论哪家?吟光一统江湖不在怕!脑残技术哪家强?各路大佬了解下?
这个大佬指的是,当初在闻子吟的鼓励下,在各行各业称王称霸的人,例如南方轻工业的最大纺织制造商,最大的房地产大佬,最大服装品牌连锁大亨.....
北方重工业的煤矿老板,机械大家,国内最早的汽车研发制造品牌,全国最大的酒店连锁,餐饮连锁。
总之还有数不清的人,包括一些后起之秀的现代文学家,科研领域的死宅们。
12/101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