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内务府的人不就是看见万岁对宣亲王不上心了,才会这么嚣张,要是以前,就算皇上没有对内务府动手的时候,他们也不敢对宣亲王做什么,可是如今内务府都被万岁给肃清了好多遍了,还有这么多的人为难宣亲王。
这件事实在是让小的弄不明白啊!”
顾问行嘴上发着牢骚,眼睛却是直直的盯着梁九功的表情,顾问行发现,在他说话的时候,梁九功的表情一瞬间有了一丝的惊慌,然后又迅速的恢复了平静。若非顾问行一直盯着,差点都没注意到梁九功表情的变幻。
或许是因为顾问行问的这个问题让梁九功十分吃惊,所以一时之间梁九功没注意到顾问行打量的目光,但也及时的掩盖了脸上瞬间变色的表情。
梁九功若无其事的说道:“难道皇上还会对宣亲王不利不成?还不是这段日子皇上一直忙着朝堂上面的事,连后宫都没去过几次,还有坤宁宫的几位皇子公主同样见万岁面的机会也少了不少,宣亲王那边自然也冷落了不少!”
对于梁九功滴水不漏的说法,顾问行并未找到什么疑点,但是熟知梁九功一举一动的顾问行总觉得有些哪里不对,心里边便开始寻思起来了。
而梁九功似是担心自己说多了便说漏了嘴,直接挥手对顾问行说道:“你都出来了这么久,宣亲王那边还要你伺候呢,还不快回去?”
顾问行听了自然不敢再多嘴,只能退下。
回去路上的顾问行,还在想这个问题。其实这件事情,顾问行本来以为是皇后为了五皇子而刻意打压宣亲王的,所以他才会在乾清宫的时候,隐晦的说皇后的坏话。
但是御书房的那一幕又让顾问行有些不确定了,皇后如今的地位也不至于非要讨好宣亲王,所以对皇后的善意云瑶到没有太大的怀疑。
刚才梁九功刻意掩盖的情绪也让顾问行心生疑惑,顾问行可不相信梁九功会为了皇后办事,那么梁九功忽如其来的惊慌就值得商榷了。
顾问行忽然想到,他的干爹梁九功之所以一直在宫中屹立不倒,最重要的就是他一直只听皇上的话,这样一来,顾问行忽然觉得,自己要探究的真相更让人害怕了!
顾问行想到这个方向,不由心生寒意,都说虎毒不食子,为何皇上会刻意打压宣亲王呢?
没错,这个时候的顾问行终于反应过来了,他怀疑这段日子皇上的所作所为分明是对宣亲王的事情冷眼旁观。就算知道了宣亲王的处境,也没有为他解围的意思。
而且顾问行一直觉得宣亲王的份例下降了不少,但实际上,宣亲王如今的份例分明是普通皇子才有的份例,而之前宣亲王即使被过继了,赫舍里皇后还没被废的时候,也没有人敢对宣亲王的份例有所质疑。
但是如今宣亲王生母被废,宣亲王的份例降为普通皇子的份例也不奇怪,只是顾问行之前偏偏被其他事情蒙盖住了双眼,才忽视了这件本该如此的事情。
第三百五十五章 欲立太子
想明白这一点儿的顾问行忽然脸色大变,狠狠地甩了自己一巴掌,心中后悔道:“宣亲王身边的事情分明是皇上早有打算,我怎么非要掺和到这种事情里了!”
不怪顾问行忽然跟抽风了一样,顾问行之前一直站在局中,被眼前的事情给迷了眼,丝毫没有发现,在宣亲王这段时间被慢待的事情上,皇上不可能没有插手。
顾问行忽的想到,皇后娘娘已经给皇上生下了一个嫡子,他之前只想到皇后娘娘可能会觉得宣亲王是眼中钉肉中刺,全然忽略了皇上的感受。
一个已经被过继的废后嫡子如何能和正宫嫡子相比?皇上心里哪怕再疼爱宣亲王,也不可能会让宣亲王压在正宫嫡子身上吧!
想明白这一点儿的顾问行,自然心里另有计较。
乾清宫
让顾问行回去的梁九功转瞬又来到了御书房,特意将之前他和顾问行的对话,向康熙禀报了一声。
康熙听完之后,面无表情的问道:“顾问行那边你继续盯着,要是他还不开窍,就休怪朕无情了!”
梁九功闻言心神一震,连忙说道:“奴才遵旨。”
康熙见此,便挥手让梁九功退下了。
等御书房没人之后,康熙还是没忍住沉沉的叹了口气。
康熙想到自己不得不打压承钴,心中难免存着郁气,不过康熙也知道,他这么做势在必行,要不然承钴的未来会无比的艰难。
康熙如今愈发成熟,时日一长,自然也发觉到自己将承钴过继之后做的事情有多么不妥。先将承钴封为亲王,还给了他一个‘宣’字,这个意味深长的封号让人引起遐思。
后来他因为怜惜承钴,没有动承钴的份例,仍然和嫡皇子无异。康熙终于发现他做的这一切都将承钴推上了风口浪尖,只是这个时候康熙后悔也来不及了。
等到阿克敦出生,康熙就觉得更加不妥了,康熙是把阿克敦当做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对待的,相比较已经被过继出去的承钴,康熙的心自然更偏向了阿克敦。
当然康熙也不想伤害承钴,再加上之前他金口玉言,自然不愿意改了之前的决定,让承钴的份例降下来。这样的话,所有人都会觉得承钴已经不受宠爱,这样只会让承钴更容易被人欺负。
所以康熙才会明面上采取了对承钴不闻不问的态度,只暗地里让梁九功关注着承钴。
而顾问行私下里接触赫舍里家的人的举动也被康熙看在眼里,只是康熙不想彻底斩断承钴在宫外的最后一只臂膀,就只让梁九功紧盯着顾问行,不让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即可。
谁知道顾问行竟然到康熙面前告状,说内务府对承钴慢待了,话中还暗指着皇后失职。这自然让康熙对顾问行的行动十分不高兴,不过他也查到内务府的人实在太过嚣张了,心里也对承钴有了不少愧疚。
而后康熙从梁九功嘴里得知了御膳房发生的那件事,康熙觉得,春草对承钴的人的善意,足以说明了皇后对承钴并无什么恶意,这也让康熙松了口气。
这也让康熙对云瑶有了一份愧疚,不管怎么说,当初他借着太皇太后的名义将承钴所在的乾西五所的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无疑是打了皇后的脸。可是云瑶却并未因此而怨恨承钴,反而仍是宽容待人,这让康熙心中自有另一番思量。
而如今,康熙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如今朝廷上下因为三藩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康熙自然想和三藩狠狠地打一场才行!
康熙自然知道如今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和三藩开战,可康熙更担心三藩不会给他留时间,所以康熙才有意先下手为强。
但如今朝堂上主和派的占了大多数,除了几个康熙手底下几个小喽啰会在朝堂上明目张胆的支持他以外,其他的人包括图海都不会这么明火执仗的支持他。
这其中有两个让康熙侧目的,一个是刚被他撸了官职的索额图,要不是因为索额图识趣,在朝堂上一直打着主战派的旗号,光凭他私下里接触承钴的行为,康熙都绝不会这么轻易的饶了他,仅仅让他罢官回家。
另外一个就是明珠了,自从那拉庶妃的事情让康熙怀疑起了明珠之后,明珠似乎就乖觉了很多,对于康熙很多提议全都赞同,为康熙摇旗呐喊。康熙见到这种情况,自然也不会对识趣的明珠做什么。
至于图海,康熙是最不担心的人了,从图海这段时间的表现来说,图海也是认为三藩的人不会忍耐太久的人之一。
只是图海毕竟位高权重,不可能像那些年轻人一样,在这种事情上轻易地表态。
不过康熙认为,只要自己下定决心,图海也会站在自己这边的,这是他和图海君臣之间的默契。
虽说康熙知道图海应该会坚定的站在他这边,但他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再加上帝王特有的疑心,康熙难免有些小人之心。
所以康熙想要做些什么,将图海进一步的绑在他跟前,就像是当初为了争取索尼的支持,娶了赫舍里氏一样。
康熙哪怕再厌恶赫舍里氏也不得不说,等赫舍里氏成为皇后之后,索尼的态度就松动了不少。哪怕索尼仍然十分奸诈的等他快要死了,才上书让他亲政这一点让康熙十分不满意。
康熙倒不是觉得图海和索尼是一路人,他觉得哪怕图海也是一个老狐狸,但好歹比索尼多了几分忠心,康熙对图海这一点还是比较满意的。
康熙想到这里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了,他把目光放到了阿克敦身上。
康熙觉得自己身子健康,等孩子大了再考虑立太子的事情也不迟,但是康熙此时却觉得,立阿克敦为太子着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阿克敦降生时因为和茉雅奇是龙凤胎,所以在朝堂民间里,都默认阿克敦是有福气的,对于这一点就连康熙也十分的信服,再加上阿克敦身体健康,康熙自然更觉得阿克敦是他准备的继承人。
可虑的就是阿克敦如今还没长大,不知道会不会中途夭折,或者阿克敦长大成人之后,会不成材。
康熙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夭折,所以就下意识地忽略了这点,至于将来阿克敦不成材的考虑,康熙倒觉得不太可能。康熙可不相信自己亲自培养的继承人会是一个不能担当重任的人。
更别说等阿克敦成为太子之后,图海就会与他的关系更加密切,图海自然会为了阿克敦而更加拼命地为他摇旗呐喊,这对康熙来说惠而不费。
不怪康熙会这样想,康熙的帝王心术不是白学的,他知道对待一个忠心的臣子应该怎么做。这天底下的人,除了圣人外难免都有一些自私的想法。
康熙相信若说图海没有打算让阿克敦成为太子是假话,但是图海并未因此自己的功劳而和他讨价还价,这让康熙心中对图海充满了好感。
所以康熙才决定让阿克敦成为太子,以此施恩图海以及皇后,这对朝局稳定也有很大的好处。
康熙想到这里的时候,就豁然开朗。
打定主意之后,康熙便忍不住想要和别人分享这件事了。所以康熙就带着人一路来到了坤宁宫。
进入坤宁宫的时候,康熙看见云瑶正在和乌希哈说话,其他三个孩子也不甘落后的在一旁争夺云瑶的注意力。见到这种情况康熙便笑道:“瑜儿的魅力真大,阿克敦他们还真是喜欢瑜儿!”
云瑶见状连忙起来给康熙请安,然后娇嗔着说道:“皇上说的这是什么话?若是您经常过来看他们,他们那会只黏着臣妾啊?恐怕到时候臣妾身边一个都不剩了!”
云瑶的说辞让康熙很高兴,再加上阿克敦与茉雅奇早慧,都已经和乌希哈还有长生一样会说话了。所以康熙便上前抱起了阿克敦,逗弄着他道:“阿克敦,快叫皇阿玛!”
阿克敦发觉抱着他的这个人让他有些不舒服,所以就忍不住扭动自己的身体,还将双手向云瑶的方向伸着,嘴里咿咿呀呀的叫着。
云瑶见此便道:“皇上,您抱着他,让阿克敦不舒服了!”然后上前调整康熙抱阿克敦的姿势。
康熙在云瑶的帮助下,终于让阿克敦舒服了不少,康熙见此也松了一口气,笑言道:“这臭小子,还真是娇气!”
然后又哄着阿克敦叫他阿玛,阿克敦倒是十分不着急,对康熙嘴里的催促毫不理会,显得有些超脱于物外了。一旁伺候的奶嬷嬷见状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担心康熙和云瑶会因此而问罪。
但云瑶却没有着急的意思,只是看着几个孩子还有康熙在一起玩闹。
阿克敦这边也许是被康熙持之以恒的想要他开口说话的行为给弄烦了,直接挥了挥手,啪的一下打到了康熙的手上,立马浮出了一个红印子出来。几个伺候的人见到了,吓得直接跪地请罪道:“还请皇上饶命啊!”
康熙不在意的挥挥手,转而对阿克敦笑道:“咱们的阿克敦力气真大啊!将来做咱们大清的巴图鲁好不好?”
云瑶闻言笑道:“皇上您也太过夸张了吧!小心阿克敦以后长大了会变得骄狂起来!”
康熙闻言笑道:“咱们的阿克敦一定会是最优秀的!瑜儿说的才是夸张呢!”
等康熙坐下之后,阿克敦此时不知道被什么刺激到了,一下子伸出手来,想要够到康熙腰间的玉佩,显然羊脂玉制成的玉佩很让阿克敦感兴趣。
220/424 首页 上一页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