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瑶还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件事,她本来看康熙竟然将乌雅庶妃直接封了庶妃,说明康熙还是比较喜欢乌雅氏的,没想到康熙竟然赐了避子汤!至于乌雅氏如何在服下避子汤之后怀孕的?云瑶不用想也能猜到,乌雅庶妃到底是德妃的堂妹,有这点儿手段也不奇怪!
康熙看着梁九功却是黑了脸,怒斥道:“你这奴才,在你主子娘娘跟前胡说什么?若是让你主子娘娘受了惊,朕饶不了你!”
梁九功见状就知道自己还是太着急了,吓得连忙给康熙云瑶请罪道:“奴才失礼,还请皇上娘娘恕罪!”
云瑶见状也知道,既然梁九功没被康熙处置,说明此事应该不是梁九功做的,要不然康熙不会留他到现在,不过云瑶也挺好奇背后的内情的!
云瑶也对康熙求请道:“皇上,梁公公伺候了您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会因为一点小利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您就不要吓唬梁公公了!”
见云瑶这么说,康熙也知道云瑶看出来了他的用意,便对着梁九功斥道:“你这老奴,还不快谢谢你主子娘娘求情!”
梁九功见康熙并未生多大的气,就知道此时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才偷偷地擦了把汗,向云瑶谢恩道:“谢主子娘娘为奴才求情!”
云瑶见状无奈的笑道:“梁公公不必如此,既然皇上没有罚你,说明并未怪罪你,还是相信你的!”
梁九功闻言心中一惊,看向康熙,康熙见了没好气的说道:“朕这次想让你好好长长记性,若不是皇后求情,朕绝不会这么轻饶了你!”
梁九功见到康熙这种表情,也终于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这一关终于过了!
云瑶却有些好奇的问道:“乌雅庶妃用了什么手段,竟是怀孕了?”
梁九功闻言也是一脸的憋屈,他到如今还真没查到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就看向康熙!
康熙见状,忽然发觉梁九功还真挺蠢的,无奈康熙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梁九功还是忠心的,这才没直接把梁九功直接换了。
“那个乌雅庶妃喝了避子汤之后,回去了又将避子汤吐了出来,这个老奴,不知道好好当差,才看着乌雅庶妃喝下,就急急忙忙的回去躲懒,让乌雅庶妃钻了空子,这才让避子汤没起作用!”
云瑶听了有些无语,她没想到乌雅庶妃竟然用这么轻松的法子就避过去了!好半晌,云瑶才道:“梁公公做事还是比较细心地,想必这次只是一时失误,皇上小惩大诫,就算了吧!”
先说完这些,云瑶开始给康熙说另外一件思考已久的事情,云瑶道:“皇上,臣妾觉得,臣妾不想让乌雅庶妃同族姐妹在宫中当奴才,虽是好意,但是好似宫中也有怨言,臣妾想着,若是如此,那臣妾是不是做错了啊!”
云瑶苦恼的样子让康熙微微一笑,不过对于云瑶的疑问,康熙却是不赞同。
说实话,在此之前,康熙对云瑶将乌雅庶妃同族姐妹悉数放出宫去的提议,并不太感冒,不过康熙不想损了云瑶威信,便同意了此事,毕竟也只是几个奴才!
可是这次梁九功的事情却给了康熙一个提醒,其实康熙并未把梁九功的事情都告诉云瑶,梁九功也是伺候他多年的老人,明知他对乌雅氏并无什么宠爱,怎会做事这么疏忽呢?
当时梁九功之所以离开,是因为听说了有个小太监借故将梁九功给支走了,而这个小太监有一个相好的,是乌雅庶妃的表妹,当时康熙也只是一时疑心起来了,才多调查了一些,所以才觉得这件事分明是乌雅庶妃早就算计好的,对于云瑶要让乌雅庶妃的同族姐妹出宫之事,康熙就觉得这样的法子反而是最好的!
甚至康熙还希望和乌雅氏亲近的人都离开宫中,不过康熙也知道这不太现实,所以准备逐步将这些人清出宫去,甚至就连在内务府当差的乌雅家的人,康熙都调查了一遍,发现其中藏污纳垢的东西真的不少,康熙自然不会委屈自己。
今日康熙刚命人把乌雅氏的阿玛从内务府撵出去了,原因是乌雅庶妃的阿玛听说自家女儿有了皇嗣,在到处宣扬自己是国丈,要知道这国丈的称呼只有皇后的阿玛才有这个待遇,康熙如何能忍受一介奴才爬到云瑶的头上!
也是因为如今消息传的慢,康熙估计过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能传到后宫了!
所以康熙便将这个事情告诉了云瑶,还道:“包衣奴才果然都是不成器,如此大言不惭,留这种人在宫里,实在是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
云瑶闻言心里却没有赞同的意思,这后宫里的肮脏事可一点都不少,若非是因为康熙在调查乌雅家之前,根本没详细了解内务府和后宫的情况,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云瑶自然不会将这些说出口,而是说道:“皇上,依臣妾看来,包衣家族在内务府以及宫中当差,弊病虽多,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皇上何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乌雅家也是大族,有一两个人犯了错,皇上总不能迁怒于全族,更何况如今乌雅庶妃有孕,皇上到底也要给乌雅庶妃腹中皇嗣一个面子!”
康熙闻言,可不以为云瑶是要他放了乌雅庶妃的阿玛,但还是有些好奇,便问道:“瑜儿的意思是?”
云瑶回道:“臣妾的意思是,乌雅庶妃的阿玛犯了错,犯不着牵连到乌雅庶妃身上,哪怕为了皇嗣,皇上您也大度一些,臣妾的意思是,不如皇上允诺,若是乌雅庶妃平安生下皇嗣,不如将她这一支抬旗,毕竟皇嗣的额娘身份太低,皇上您的脸面也不好看不是?”
康熙闻言有些皱眉,不过想到云瑶这一招,好处也不少,毕竟乌雅氏怀着他的骨肉,若是乌雅氏因为其家人的事情丢了孩子,康熙也不忍心!所以康熙便点头同意了此事。
而云瑶又道:“皇上,臣妾觉得,不如将这件事引为常例!宫中妃嫔不都是旗人,包衣出身的妃嫔,以后生下子嗣,对其子嗣影响甚大,皇上念在骨肉亲情的份上不如给其一份恩典吧!”
云瑶的话让康熙皱着眉说道:“瑜儿不必委曲自己,包衣本就出身低贱,是不是那个在你面前嚼了舌头了,抬旗这样的恩典,岂能这么轻易的放出去?”
云瑶听了康熙的问话,才恍然发现康熙竟是以为她听了什么流言,才不得不为了名声这么做。云瑶有些哭笑不得,今日她这么说早有谋划,这还关系到她以后的一系列的打算,所以云瑶自然不会轻易妥协。
云瑶笑着说道:“并非是有人胡言乱语,臣妾在宫中呆的时间长了,便听说过以往太妃中有包衣出身的生了皇嗣,竟然仍被人轻贱,臣妾觉得不管其生母是谁,终究都是皇上的子嗣,臣妾也不是说让其一步登天,但至少不能生了皇嗣还是包衣啊!”
康熙闻言有些感慨,道:“当年朕在宫中亦是委曲求全,这还是因为蒙妃并未生下皇子,瑜儿能考虑这些,朕亦是感同身受,朕便允了瑜儿的一番慈母之心吧!”
康熙因为自身感触,觉得云瑶所作所为是因为听说过他的处境,心中不由也是感动。
云瑶连忙点头称谢,心里也松了口气!
第四百三十四章 佟氏身死
其实对于抬旗的事情,云瑶已经想了很久,在知道未来康熙朝包衣的特殊地位后,云瑶就想过该如何对这些包衣出身的妃嫔。云瑶知道乌雅庶妃不是第一个,也决不会是最后一个。
包衣说到底在清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团体。即非旗人,也不是寻常百姓,看着比旗人低贱,但是上三旗的包衣都是专职伺候皇室的,论起体面来,可比寻常的旗人体面的多。
可包衣却有一个限制,虽然能依靠主子爬上高位,但是朝堂上对包衣的看法可不好,所以凡是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包衣,到了一定的地位,无一不想办法,将自己的身份从包衣换成旗人。
但是在内务府当值的包衣却一般对抬旗之事并不热衷,因为一旦抬旗,他们就会失去在内务府的权势和影响力。
而且上三旗的包衣都是皇室的家奴,可比普通朝臣和皇帝关系亲近的多,他们自然舍不得这个好处,毕竟被康熙看中的曹家孙家等,都是包衣人家努力的方向。
所以云瑶想藉由这个看似荣耀的抬旗的际遇,把后宫中包衣出身的妃嫔在后宫以及内务府的关系全都清理一下,不然云瑶不能想象,若是包衣出身的嫔妃在宫中借由家族的便利,做出什么事来,云瑶即使是皇后也防不胜防!
甚至云瑶还有另有一层考虑,旗人和旗人也是不同的,下五旗和上三旗就不同,这些包衣妃嫔即便抬旗,也不会被康熙一下子抬进上三旗,除了少部分实在是受宠,或者立下大功的。
下五旗的天然比上三旗低一等,宫中的旗人妃嫔有多是上三旗的,所以云瑶提议抬旗的事情也不会引得后宫妃嫔及其家族太过不满,毕竟和昔日奴仆同样的身份,估计这些人也受不了。
等这个消息传遍后宫的时候,后宫旗人出身妃嫔们一片哗然。特别是自恃出身高贵的几个,在第二天早上给云瑶请安的时候开始抱怨。
云瑶听了一众妃嫔抱怨之后,才缓缓的说道:“乌雅庶妃虽出身包衣,但也是皇上的妃嫔,身份太低也实在是有损皇上的颜面,你等揪着这点想要做什么文章?”
众妃闻言不敢说话,云瑶都将这件事升级到皇上的颜面问题了,他们哪敢否认!
云瑶见众人这样,语气稍缓,说道:“再说,本宫与皇上的意思也不是人人都抬旗,若是为皇上生下子嗣,才可抬旗,这也是皇上与本宫的一片护子之心,谁又能说出什么闲话?”
到这这个时候,众妃心里的想法也有了不小的改变,皇后说的也对啊,包衣出身的能生下皇子公主,就算皇后不提,以后皇上多半也会抬旗的,只是皇后知晓了皇上心意,特意将这件事提起,既做了好人,又赢得了名声,他们虽私下有些不忿,但是皇后威严甚深,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见众妃表情都不怎么好看,云瑶又抛出了一个大炸弹,把众妃炸的晕晕乎乎的,“你们也不必羡慕他们,皇上有旨,若是你们生下子嗣,皇上和本宫也不会吝啬位分,还有一些资历老的妃子,陪伴皇上多年,皇上也有意提高你们的位分!”
众妃闻言大喜,就连一开始就对云瑶和她说的话题有些不感冒的谨嫔钮祜禄氏都睁大了双眼。
即使如今仍是后宫里云瑶之下位分最高的一个人,谨嫔在宫里也过得不顺心。倒也不是云瑶苛待她,好歹也是同族的姐妹,云瑶就算是为了名声也不会这么做,不过也就是那样,份例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多余的都没有。
再加上康熙本就厌了谨嫔,谨嫔不能生育的事情也闹得满宫皆知,所以康熙去谨嫔宫里装个样子都没做过,宫中的人哪怕有云瑶约束,也有捧高踩低的,更何况谨嫔享受惯了,忽然变得这么落魄,自然是怨气缠身,变得极为阴沉。
如今谨嫔受够了不好过的日子,听见云瑶说康熙有意要大封后宫,自然是十分渴望,她如今早就不渴慕康熙的宠爱,但是为了让自己在宫中过得好点,也不愿被别人踩在脚下,皇后也就算了,毕竟她有子有女,地位稳固,谨嫔也没办法怎么她。
可是其他妃子日益得了康熙的宠爱,谨嫔心高气傲,可不想给这些人行礼,所以听了云瑶的说辞,觉得康熙有意提升她的位份,心中十分高兴,毕竟说起资历,这后宫里哪有比她更能升位分的人了?
云瑶的目光也从谨嫔身上划过,心中却另有念头,这次康熙有意给谨嫔晋位的消息,可是吓了云瑶一跳,还以为谨嫔又做了什么翻身了呢!
不过接下来康熙就告诉了云瑶他的意思,如今战场的虽然还打着,但实际上快要接近尾声了,所以论功行赏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这不仅关系到前朝,更和后宫息息相关。康熙也准备大封后宫奖赏一些人。
云瑶听了虽然不太乐意见后宫这些人晋位,但也知道不可能阻止,便从康熙手中揽来了这件事。
而其中谨嫔晋位的事情,康熙特意给了云瑶解释,其实原因也不复杂,这次上战场的钮祜禄家的子弟绝对不少,哪怕云瑶也是钮祜禄氏,但是谨嫔终究是嫡支,康熙至少得做个样子。所以康熙的意思是晋谨嫔为妃。
但云瑶听了却有些其他的心思,云瑶可以肯定,这次即使没有谨嫔晋位的事情在,嫡支那边说不定会继续送一个人进宫,想到这,云瑶宁愿谨嫔在宫中好生养着,当做挡箭牌。
所以云瑶就对康熙说道:“皇上,臣妾请皇上晋封谨嫔为贵妃,以安前朝将士的心!”
康熙心里明白云瑶的小心思,不过见云瑶竟然能把和谨嫔的仇置之度外,加之他也不想再来一个谨嫔,就默认了云瑶的做法!
271/424 首页 上一页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