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古代农家日常——坐酌泠泠水

时间:2019-01-14 10:34:39  作者:坐酌泠泠水
  果然,“八千石”三个字一出,大殿里又是一片吸气声。
  古代重桑农,皇帝都要装模作样去田里锄两下以示重视,官员们再不通庶务,也知道五百亩田地大概能产多少粮食。以一亩二石的产量算,双季稻,五百亩就是二千石粮食。
  现在,足足增加了四倍。
  想想那堆得跟小山似的粮食,每个官员都觉得,大宋恐怕再没有饿殍了。
  “天下无饥”,从古到今所有人的梦想竟然在他们所在的时代实现了,大家都振奋得不能自已。
  此前对杜锦宁一介女流站在这朝堂上、尤其还站在他们前面颇有微词的人,一个个都闭上了嘴,心悦诚服。
  杜锦宁没资格,谁有资格?
  农为国之本。粮食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盛世就不远了。谁能以一已之力,让一个时代成为盛世?盛唐时都没人敢说这话,杜锦宁却做到了!
  赵晤以为杜锦宁会马上上奏折将修路的提议说出来,却不想杜锦宁说完这句话,行了一礼,就退了回去。
  待有两个大臣议了其他事,鸿胪寺卿代曹鸿生上了远航顺利归来的折子后,杜锦宁才出列提出了修路的建议。
  开始大家还不以为然。谁都知道修路好,可修路要钱啊。但立碑和以工代赈的法子一出,大家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变了。
  “臣觉得,以工代赈这法子,有百利而无一害,极为可行。臣赞成杜大人的提议。”吴证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杜大人此法甚是高明,臣觉得可行。”户部尚书陈大人立刻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还没等几个老臣站出来支持杜锦宁呢,哗啦啦就有一堆人站出来附议。
  开玩笑,这种事又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在朝堂上支持了杜大人,起码买稻种的时候好歹能卖个面子吧?此时不附议,更待何时?
  洪华忠几人傻了眼,赶紧出列附议。否则,他们就成了异类了。
 
 
第882章 回乡
  杜锦宁说要回桂省,但总得等插完秧后看着禾苗缓青,天气凉一点才好上路。一直又过了大半个月,她才得以成行。
  根本不用她和齐慕远开口,赵晤就直接派了齐慕远与她同行,除此之外还派了五十个御卫护卫。
  “你非得回去不可?”陈氏一脸不赞同地问道。
  老家那边,杜辰生虽然去世了,但杜老太太牛氏还在;杜云年一家就不说了,杜云翼一家也都是见利忘义之辈。
  这些人看不到杜锦宁如今的富贵,还能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像吸血虫一般巴上来。杜锦宁回乡这么一招惹,她就担心再也甩不掉这些群麻烦。
  “娘,以前出远门要开路引,咱们能把他们禁锢在桂省。现在路引取消了,他们可以随意走动。您想想,他们会不会到京城来找咱们?”杜锦宁问道。
  陈氏一怔。
  她还真没想过这些问题。
  “他们找上门来了,咱们就得接待,否则必然闹得满城皆知。本来就有人想要看我的笑话,这么一闹,丢的可不仅是杜家的脸,还有皇家的颜面。”杜锦宁又道。
  陈氏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恨恨地骂道:“这群狗东西。”
  “我一直对那边fēng suǒ xiāo息,他们并不知道我恢复了女子身份,并被封了长公主,还以为我一直在润州做官呢。这次回去跟他们说清楚。等他们知道我是女子,还出了嫁,想来也就没有了上京跟咱们过好日子的想法了。”
  陈氏点点头:“倒是你想得周到。”
  “那您到底去不去呢?”杜锦宁问道。
  “去。”陈氏这一回十分干脆地答应了。
  杜云诚的坟还在桂省漓水县桃花村,陈氏跟丈夫感情深厚,这些年没能去给丈夫上坟,告诉他几个女儿的情况,陈氏心里不是不掂记的。
  只是她十分明白,逝去的人已逝去,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她得把杜锦宁放在第一位。在回去给丈夫上坟和不给女儿招惹麻烦之间选择,她肯定选择后者。
  现在知道麻烦是避不了的,得主动上前解决,她自然不肯让女儿孤身一人回去面对那群极品。
  “那您收拾好东西,后日咱们启程。”
  这年头,没有橡胶,没有适合的钢材做避震,乘马车走陆路是一件很酸爽的事情。有陈氏同行,杜锦宁仍选择先走一段陆路,再乘船南下,上岸后再走一段陆路的行程。
  如此在路上辛苦了差不多一个月,一行人终于到了桂省。
  “太太、公主,宅子都收拾好了。”快马加鞭提前两天到桂省的沈明在城门外迎住了他们。
  沈明就是原先齐家宅子看门老头沈老头的孙子。沈老头跟儿子还在桂省看宅子,孙子沈明却跟着齐慕远上了京城当差。现在沈明在公主府里做了个管事,这次自然一起回来探望祖父母和父母。
  “可惊动了我伯老太爷他们?”杜锦宁问道。
  她们在葫芦巷的宅子,早在杜锦宁考上进士不久就卖给了梁先宽。她们不再打算回来住,梁家又需要用那个园林来做展示样板,所以一拍即合,做了交易。
  杜锦宁她们回来,是准备住在齐家的宅子里。大家族讲究根基,齐家这个是祖宅,并不打算出售,就算不住人,也一直留着的。
  沈明摇摇头:“公主,伯老太爷似乎很不好。小人便让小人的祖父别跟他们说,等您到了再做决断。”
  杜锦宁的心一沉。
  她这几年虽然没回来,却没断了跟杜寅生的联系。每年过年都会给杜寅生送上年礼,偶尔也会有书信往来。
  不过她也知道杜寅生年纪大了,四叔的身体也不好,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她失踪那一年多,则特意在她去润州的时候就写了信过来,说她要埋头研究高产水稻,可能没法经常联系,给杜寅生打了预防针。那年的年礼是齐慕远以她的名义派人送的,并没有说她失踪的事。
  杜寅生的身体一年比一年不好,她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当口回乡一趟。
  “你们分散着进城,到了城里一部分人自己找地方住,另十个人在不惊动邻里的情况下住进齐府。”杜锦宁吩咐御卫小队长钟瑞根。
  “是,公主。”相处近一个月,钟瑞根也知道了宁国长公主低调的性子了。
  一路行来,以杜锦宁的身份,完全可以让沿途官员跪拜迎送的。可杜锦宁只把自己当作一般商人,悄悄的路过,不惊动任何人,沿途住店打尖也是住客栈,连驿站都不去。
  吩咐完了杜锦宁就不管御卫了,直接乘马车进了城,直奔葫芦巷,进了齐府。
  “娘您累不累?要是不累,洗漱一下咱们去伯祖父家。”杜锦宁问陈氏。
  “还好,不算累。”陈氏道。
  大家便分头洗漱,一盏茶功夫后,一起去了杜寅生家。
  临出门前,杜锦宁叮嘱随行的青木与观棋:“不要叫我公主,只唤我为少爷。”
  她又看向陈氏:“娘,如果伯祖父真不好,我是女子的事,别告诉他了。”说着,她又望向了齐慕远。
  齐慕远点点头:“放心,我们明白的。”
  杜寅生他也是见过几面的,深知杜家的这位老人一心想让杜家子孙出人头地。杜锦宁考上进士做了官,压住了省城嫡出的杜哲彦那一支,让杜寅生深觉对得起去世的老父了。杜锦宁是他的骄傲。
  现在在他弥留之际,告诉他杜锦宁是女子,就算杜锦宁做了长公主,想来对杜寅生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与其让老人临死前留下遗憾,不如让他带着那份得意与骄傲溘然长逝。否则,就太残忍了。
  此时是初秋的傍晚时分,太阳的余晖仍十分明亮。
  杜锦宁亲自叩响了杜家的大门。
  “谁?来了。”一个少年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门“呀”地一声被打开,露出了一个头来。
  发现是陌生人,他愣了一愣,问道:“你们是谁?”
  “福哥儿,是我。我是你四哥杜锦宁。”杜锦宁道。
  少年虽然长大了,但仍有几分小时候的模样。
  杜锦福瞪大了眼睛。
 
 
第883章 药到病除
  “这是我母亲,你三伯母。”杜锦宁指了指陈氏。
  陈氏冲他一笑:“福哥儿。”
  杜锦福“啊”地一声转头往回跑,跑了两步大概觉得不妥,又跑了回来,结结巴巴地唤了一声“三伯母,四哥”,又在杜锦宁的介绍下唤了“齐哥哥”,引了他们进去。
  杜锦宁问道:“伯祖父和伯祖母可好?”
  杜锦福的神情黯了下去,摇摇头道:“祖母尚可,祖父不怎么好。”
  这宅子原先住着杜哲彦几房加好些奴仆,面积挺大。可现在似乎隔了大部分出去,只留了一小部分,隔成了两进小院。不一会儿的功夫,杜锦福说“到了”。
  院子里没有人,正房处倒有说话声,不等他们进去,门帘一掀,走出一个年男子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似是郎开的药方。
  见了杜锦福,他唤了一声:“少爷。”
  杜锦福停住脚步:“郎怎么说?”
  那人低下头去:“说抓付药试试。”
  杜锦福嘴唇动了动,挥手道:“去吧。”
  “到底是怎么样了?”杜锦宁忍不住问道。
  “去年受了风寒,咳嗽了好几个月,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日夜咳嗽,睡不好吃不下,身子骨垮下去了。”杜锦福今年不过十三四岁,说起话来却十分老成,面郁色甚浓。
  这事杜寅生也在信里说过。
  杜锦宁恨不得马进屋,却又担心杜寅生受cì jī,道:“你先进去禀告一声,说我跟我娘来探望他老人家了。”
  “稍等。”杜锦福进去了一会儿,很快出来,“快请。”
  话声刚落,杜云昌夫妇从屋里迎了出来。
  杜锦宁也顾不得寒喧,只跟他们见了礼便进了屋里。
  “宁哥儿……”杜寅生被蒙氏扶着勉力坐起来。
  “伯祖父,快快躺下。”杜锦宁连忙走了进去,扶住了杜寅生。
  几年不见,杜寅生苍老了许多,人更是消瘦得厉害。
  “伯祖父,我亲自来给您道喜了。”杜锦宁一掀前襟,跪了下去,“我种出了亩产八石的高产水稻,皇封我为大司农。”
  “真的?”杜寅生一把抓住杜锦宁的手,“亩产八石?大司农?”
  “对。”
  杜寅生皱着眉,歪着头想着:“让我想想啊,大司农是几品官来着?”
  “正三品,伯祖父。”
  “正、正三品?”杜寅生的胡子都颤抖起来。
  “是的,伯祖父。”
  “正三品,正三品……”杜寅生喃喃念着,昏花的眼睛流出了眼泪。
  “伯祖父,我今年才十九岁呢,已是正三品了。再过几年,又当如何,您不想看到我这个杜家的子孙站在更高的位置吗?福哥儿今年十三岁,也该下场了吧?待我提点提点他,明年春天,他必能一举考秀才。伯祖父,咱们杜家的显赫还在后面呢,您可得把身体养好,好看着我站到更高处,也看着福哥儿金榜提名。”
  杜锦宁一席话说得杜寅生激动起来。只是这么一激动,他忍不住咳嗽起来。
  杜锦宁站了起来,转头道:“孙太医,有劳了。”
  人郡身后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他朝杜寅生拱了拱手,道:“杜老太爷,我是皇特意派来给您诊病的。”
  刚才杜锦宁那句“孙太医”,屋里的人可都听见了,蒙氏和杜锦福等人都激动起来,原先给杜寅生看病的那个郎则睁大了眼睛。
  桂省地处偏远,医疗水平不高。而“太医”二字往往代表着大宋的最高医术。孙太医一出,顿时给了大家极大的希望。
  “快快,让孙太医看看。”蒙氏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手忙脚乱地将杜寅生的袖子掀起,让孙太医诊脉。
  孙太医拿了脉,又看了看杜寅生的舌苔,问了几句病情,点头道:“虽说这病拖得久,伤了些根本,但并无大碍。只要吃一段时间药,调养一番,能好起来。”
  “真的?”不说蒙氏等人,便是杜寅生自己都惊喜不已。
  虽说他已看淡了生死,但能活着,谁愿意死呢?更何况杜锦宁给他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他更不愿意死了。
  孙太医点点头:“调养需得用些名贵药材。不过皇得知杜大人回乡探病,特意赐了一批药材,足够杜老太爷把身子养好了。”
  杜锦宁见杜寅生向她看来,点头道:“正是。皇还问起您呢。我小时候的经历皇都知道。他说要没有您,我也不能读书成才。他说要好好感谢您呢。”
  杜寅生激动得脸都红润起来,连连道:“当不得,当不得。”
  他倒不是因为得皇赐药而激动。
  他一个普通老童生,皇知道他是谁啊?皇能派太医来,又赐了名贵药材,可都是看在杜锦宁的面子。
  这说明杜锦宁极得皇的看重。
  这会子他终于相信杜锦宁年仅十九岁,当正三品的大司农了。
  他抬起手来,朝孙太医作了个揖:“还请孙太医好好给我诊治,我还想看我家宁哥儿做更大的官呢。”
  “伯祖父您放心,孙太医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太医,家学渊源,医术十分高明。有他出手,必然药到病除,让您彻底好起来。”
  人生了病,最怕的是自己都没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现在杜寅生精神大振,再加他得的也不是什么绝症,孙太医治愈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我带了一些家传的止咳药来,拿些温水来调着先喝下。我再给你做针灸,配合药浴,三管齐下,你这病能好。”孙太医又给了杜寅生一剂强心针。
  杜云昌立刻叫妻子去端温水。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