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从之前的事看得出来,那杨老太还是挺迂腐的。
因此,便和瑜贵妃道,“妹妹,要不这样,让我身边的陈嬷嬷代替你身边的嬷嬷走一趟……”
谨彦一听,立即道,“是啊,娘娘,这我表妹的身份,确实劳动娘娘身边的嬷嬷不合适。”
瑜贵妃一听,立即指着谨彦笑着和自家姐姐道,“姐,你瞧瞧,那时候妙书还说谨彦是个憨厚的,现在,明晃晃的,在本宫面前替自己的表妹讨起赏来。”
这时候,瑜贵妃的长姐觉得也算是完成了任务,笑道,“这沈大人的表妹,还不是妹妹你的自己人。”
别以为自己不知道,妹妹早把折子给递上去了,就看皇后什么时候盖印儿罢了。
“哦对了,沈大人觉得,您的哪位表姐妹的性格脾气和你最投缘?”
瑜贵妃的长姐又笑着问谨彦道,这样,她也能让陈嬷嬷有目的的去相看人。
总不能把沈谨彦的全部表姐妹,都相看一次吧?
光相看,也只能看看长相如何,规矩如何不是?
谨彦叹了口气,很是无奈的说道,“夫人,谨彦对这些是真不知情,不是谨彦不肯帮忙。
谨彦年幼的时候,跟随父母长期在南边。
后来回了京城,也是守伯祖父,伯祖母的孝,和外祖家来往得并不多。
出了孝,后来是兄长成亲,谨彦进宫,也就逢年过节的往来一番。
谨彦长在南边,和北边的表姐妹们性情习惯,爱好都大不相同。
哪怕是吃食,喜欢的也不一样。
所以,你要问我,谨彦还真的是答不上来。”
她本来就不是那种自来熟的,再加上表姐妹们联系不多。
她小的时候给舅母们的印像呢又是呆傻的。
所以,刚回京城的时候,舅母也好,表姐表妹们也好,压根不怎么和她多说话的。
活像她有传染病,和她说说话,她们会传染上似的。
后来她进了宫成了妙书的手下,当了五品女官,舅母和表姐妹们倒是想和她多往来了。
只不过,她也没那时间和人家建立感情了。
说来,她的闺蜜除了嫂子苏氏,也没别人了。
在会稽县的时候,倒是有几个关系不错的。
可是,一年一两封书信的往来,这种感情关系,也是很薄弱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方的薛公公
谨彦回到藏书阁之后,便让赵德海把瑜贵妃和前几天皇后赏赐的一些东西,还有自己的设计图纸给带回了家。
之前杨氏有送信进来,问谨彦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头面款式。
谨彦以前特别喜欢一些现代珠宝设计的款式。
她是不知道古代工匠的手艺如何,因此,画了十几幅,让赵德海带出去。
能打造出来么自然最好,反正这年头也没人告自己侵权。
到时候能和京城贵族们戴的能不一样些,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倘若打造不出来么再说。
反正总是少不了自己戴就行,自己对这些东西一向不讲究。
倘若不是古代有那种不成明的规定,女子一定要有首饰配戴,她真的不想戴。
戴头上吧,压脖子,主要是她太喜欢转动她的脖子了,谁叫她要眼观四方呢?
她老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本官的感觉。
戴脖子和耳朵上吧,跑跑跳跳也不方便,万一掉了,岂不是便宜了打扫清洁卫生的太监宫女?
戴手上或者手腕上也不方便啊,影响她写字。
所以,她在宫里特别喜欢戴官帽。
官帽虽说也有些重量,但比那些头饰轻多了。
以前给别人,给妙书的借口是见庆丰帝的时候方便些。
虽说妙书有的时候见庆丰帝也是常服,但谨彦每次都很正式。
人家和庆丰帝有十几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得宠。
可自己呢?
还是小心些好。
至于现在不用去庆丰帝面前当值了,她还是习惯戴着那帽子。
给别人的借口是,万一皇上突然传召呢?
不过,藏书阁的众人都觉得,这沈大人吧,估计就是个官迷。
要不然,大热天戴,冬天也戴,屋子里戴,屋外也戴。
除了睡觉,任何时候,你都能看见她戴。
难道那帽子有啥特殊之处,最特别的,还不是官帽么!!
既然人家这么喜欢,又找了这么多的借口,他们便也不多说什么了。
大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喜好,反正对他们侍候的人来说,只要不是特殊的就行。
谨彦是觉得自己的那些工艺理论上来说是不复杂的,是简单大方款,但又很耐看。
基本是现代一些奢侈品珠宝的经典款。
当然了,符合现代人眼光的,古代人就不怎么欣赏了。
拿杨氏来讲,闺女让人送箱子回来,她已经见怪不见了。
之前刚回家的时候,发现库房多了好多箱的珠宝绸缎的,吓了她一大跳。
以为是儿子胡乱瞎买。
后来才知道,全是女儿从宫里让人捎回来的……
你说这孩子也是,知道皇帝皇后疼你,你也低调点,运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多少不好意思……
不过,当杨氏拿起谨彦设计的头面设计吧,不由得有些头疼了。
你说闺女是不是受那个妙书影响太深,风格有些像妙书,甚至比妙书还素雅?
最要紧的是,妙书那清冷的气质吧,配那头面和首饰倒也相称。
可女儿那活泼调皮好动的个性,配这类的首饰,不是她自己嫌弃,那是真的不配。
这种素雅的头面,很适合三十几岁的气质型,眉眼清秀的贵妇人。
倘若女儿是专门为妙书设计的,她倒是要赞一句女儿真是深知妙书心意。
可这是她婚后所配戴的,你说吧,哪里适合啊!!
也不想想,她嫁的是谁,那是靖南王世子,又不是一般人。
倘若戴这种首饰出去,倒时候,丢脸的可不止是靖南王府,还有她们沈家。
因此,杨氏让儿媳把收集来,这一年来,京城流行的,适合女儿那年纪和身份所配戴的款式,再加上女儿自己设计的那些图纸,给送到了妙书推荐的那几个匠人哪儿。
当然了,还有几款是京城的经典款。
现代的珠宝有经典款,古代自然也有。
比较适合一些隆重的传统节日啥的。
基本就是一些花开富贵一类喜庆款式。
无外乎要求宝石有多大颗,多闪亮,多璀璨。
然后就是架住那些宝石的黄金要么是实心,要么是缕空的精致到不行。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那头面自然是越重越好。
谨彦之前有看过二伯娘的那头面,对那头面是深深的恐惧。
她觉得,这么重的头饰戴头上一整天,你确定你的脊椎不会有问题?
承受得了?
在现代,那是喜欢玩手机,离不开手机,成了低头族,所以老是疼痛,那是自己放不下手机没办法。
可现在,自己对那一套重达五六斤的头饰没兴趣啊。
所以,她决定打算走高端而又高雅的路线。
之前她在秘道里发现了水晶。
这年头的水晶都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雕塑的水晶,颜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她特地把那一箱子水晶给搬到了藏书阁,有一天薛公公来访的时候,她就神秘兮兮的把薛公公迎进了屋子。
谨彦常会有一些小东西送给薛公公,不是很值钱,不过,都是一些她的小心意,属于薛公公挺用得上的。
哪里知道,这次会是一堆脏又旧的石头似的东西。
谨彦在现代的时候挺喜欢水晶这玩意儿的,谁叫她没银子呢,买不起钻石。
水晶只要切割得好,那闪亮程度能像钻石似的。
比方说,某天鹅牌子就是靠卖切割工艺出名的。
因此,她就和薛公公表示,她在秘道里发现这箱子东西好久了,一直挺好奇的。
所以,就特地的搬了上来,没想到是几块没有打磨过的水晶石头。
她是想问问薛公公,这些水晶石头不知道可不可以送她。
因为她听说,这水晶吧特别有灵性,据说可以带来好运。
她被指婚给靖南王世子这是个好消息吧?
可是,这好运不会一直常伴自己左右嘛。
所以,想借助这玩意儿。
薛公公听得很是无语。
严格说来,他对谨彦把秘道的东西搬上来,是很不高兴的。
只不过,当年他帮皇上清理的时候,只要值银子的吧,都给抬上了乾清宫。
也就剩下那几箱皇上看不上眼的东西了,又重,也没啥用,他就懒得搬了。
说真,他跟着庆丰帝也算是博览群书了,从来不曾听过,水晶这东西能转运的。
拜菩萨还未必能转运呢,就靠几块石头?
女人果然头发长,见识短。
薛公公是觉得,反正也不是他的东西,庆丰帝也不要了的,那就全部送给谨彦吧,就当谨彦的成亲贺礼,他大方吧?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婚的日子
那几箱水晶和设计水晶的图纸,谨彦是让李明亮单独拿到那几个手艺人哪儿去的。
而且只拿了白水晶,至于别的颜色的水晶,谨颜没让拿。
而是让李明亮搬回了家。
李明亮和赵德海有些不同,李明亮是个话少的,还不容易套话,所以,比较守得住秘密。
至于赵德海,则是那种自来熟,特别深受中老年妇女的喜爱,比较适合去探听八卦。
只不过,有的时候,遇到段数高的,就会被人套走。
所以,这二人属于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之前谨彦也有问过二人,到时候他们愿不愿意还跟着自己。
她有打听过,世子妃到时候王府会配备一队侍卫的,人数倒是不多,二十人左右。
侍卫的人选吧,看你自己在王府里挑,或是自己挑。
谨彦是觉得,这人选还是让周泊桐来帮自己挑比较好。
但也有写信给过他,表示,这李明亮和赵德海是自己用惯的,所以,这二人自己想捎上。
至于别的,则让周泊桐帮自己挑选。
赵德海和李明亮的家境只是一般,见能跟着谨彦,自然是很乐意的。
虽说到时候去了王府,也会有一定的波难,不过,他们也是从宫里出来的,很多事也是见惯见熟了的,表示,他们能处理妥当。
因此,谨彦便让李明亮把那几箱水晶搬回了家,等到时候她有需要了,再给她搬进王府。
李明亮有一点好,你让他干啥,他就招行到底,不会像赵德海那样东拉西扯的一大堆。
水晶的色泽虽说不是很好,不过,打磨过之后,再让它吸取天地之精华,应该是不错的吧?
在现代的时候,她有个同事特别喜欢水晶,所以,她倒也是学了好些养水晶的法子。
自己一开始不是特别喜欢,觉得水晶还不如玉石嘛。
只可惜,玉石太贵了,既然水晶也能净化人类的磁场,那也就玩玩。
反正有用最好,没有也没关系。
女人嘛,对亮闪闪的东西,还是挺招架不住的。
所以,也跟着同事买了些,比方说招桃花运的粉晶,招财的黄水晶,还有那种紫水晶。
她是觉得,以后这水晶拿来配配衣裳还是不错的。
最重要的是,别的贵妇没有。
这年头,那也是讲究,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
想来收在秘道上的水晶是质量上乘的吧?
要不然,那庆丰帝之前的皇帝收着做什么,肯定是好东西!!
打水晶无外乎是一些手链,头饰,耳环一类。
而她最最想搞的,就是搞个紫水晶洞。
以前同事有个,说什么纯天然啊,啥的,可以镇宅,改善风水,聚财。
王府的风水肯定不会差。
这年头的风水大师绝对是有一定水准的,所以,她还是信得过的。
只不过,她特别想镇宅,或者说镇魂!!
虽说同事没有说紫水晶洞能不能镇魂,不过,能镇宅,应该也是能镇魂的吧?
都是属于镇字辈的,不是吗?
实在是当年听同事说的时候,她是小和尚念经,听过就忘,只知道个大概。
到时候倘若白水晶那些师傅雕琢得漂亮的,自己就继续让人家帮自己雕琢。
大伯回来后,据说和另外的两位弟弟详谈了好久,但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据杨氏写的信,大伯不止和四叔闹得不愉快,哪怕和二伯也闹得挺不愉快的。
谨彦一看杨氏的信,便觉得有些奇怪。
之前二伯娘不是挺支持大伯把谨婉嫁定国将军的嘛。
怎么现在二伯会和大伯闹不愉快的?
难道二伯娘没和二伯通过气?
本来是想通过通政司的一些信件和文书知道个大概。
只不过,沈家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通政司也不会逐一记录。
除非上头有人下令,命人调查。
之前谨彦上任右使的时候,薛公公就有警告过谨彦,绝对不可以公器私用。
谨彦一向是个胆小的,以前妙书叫她别干啥,她是啥也不会干的。
而现在她卸任了,自然更加不会下令了,最多看看文书的往来。
接下去的日子,她除了和家里往来书信,也就和周泊桐往来过几次书信。
周泊桐和她的书信往来极为的正规,基本就是问院落的布置,别的,也就再无其他了。
从周泊桐的信件里,她也得知了,将来和他住的院落有两进。
前一进主要是他的会客室,还有书房,是他的主场。
后一进则是二人的正屋,她的主场。
东厢和西厢,周泊桐的意思是拿来当娱乐室也好,当书库也好,等谨彦嫁入了再讲。
对于这一点,她倒是挺满意的。
毕竟听说好些贵族的西厢是拿来安置通房丫头的。
82/141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