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峰在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开始招聘了一位副手,两个助理。两个侄子假期过来帮忙,他们将来都会负责家里的事业,现在就是给他们实习的机会。现在模式已经成熟,一般没特殊情况,吴浩峰都不用亲自处理。
吴氏买了一层写字楼作为办公地点,夫妻两想在接下来的几年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大厦,这只是长远目标,资本都在运营中。现在正是好时候,不赚外国的钱更亏!
美国的假期跟华人的春节吻合不上,所以人都不能回去,雨桐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回港,孩子们一个个眼巴巴看着,几人一阵嘀咕。两天后雨桐面前堆了一堆礼品盒。
“你们这是?”
“三婶,帮我们给爹地妈咪带回去!我们放寒假了一起回去看她们”几人齐声道。
“好!你们爹地妈咪一定很开心,是不是又把钱花干净了?”
“没有!我们都留着呢!明年的学费我们自己出”
“呵呵!行,还真羡慕你们爹地妈咪,要是我们兰心也这样乖,我就放心了!”雨桐是真心羡慕。眼前都是俊男靓女啊!要是自己的该多好?
“妈咪,我和阳阳也会孝顺你”两个小家伙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
“好,这次就不能带你们回去了,在这儿乖乖听徐奶奶的话,等放假了跟哥哥姐姐一起回去,好吗?”
“好!”小姐俩手拉手,感情没的说,简直就是双胞胎!
“冯妈,惠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有事让赵叔找方秘书处理”现在赵叔就是家里的管事。这边准备动身,香港那边忙着收拾房子。这次他们准备住进前海新家。因为他们在浅水湾的别墅已经落成。吴浩轩亲自督建,他们买的本来是一座就别墅,到手后才拆了重新扩建而成。
夫妻俩在进腊月的时候回到了香港。新别墅一共四层,前面就是沙滩碧海。别墅的设计是雨桐找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风格采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里面很多材料都是雨桐从法国意大利才买回来的,在这个年代就显得很豪华。
周围土地已经有新建或正在筹建的人家,一行住进去安置好后,就有人上门来,“吴先生,吴太太,我是隔壁林府的管家,先生让我过来问候一声。”来人是一位四十上岁的中年人,笑容可掬,手里捧着一个盒子。
雨桐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上门拜访:“欢迎,我们刚来,还没来的急去拜访各位邻居,倒是让你家先生上心了”吴浩峰往里让。
“吴先生,吴太太,你们刚来一定有很多事要忙,就不进去打扰了。”来人把礼盒送上。
吴浩然接过:“你家先生怎么称呼?”
“我家先生姓林,与华清公司有业务上的往来,您二位过来的时候,王秘书特意提了一下,先生说你们在这儿有什么事尽管过来支会。我就不打扰二位了,告辞!”人走的很痛快!两人在门口愣了一会儿才回去。
“姓林的?你认识?”雨桐问。
“我不认识,但是说与华清那边有来往,是不是认识那个人的?”吴浩峰道,雨桐明白,点点头无奈道:“或许吧!真是想干净都干净不了!”
打开盒子一看,是一颗翡翠白菜。质地精纯,颜色鲜亮透彻,手工很精细。一看就不是一个普通东西。边上还有一块一寸宽,一寸半长的黑色牌子。上面雕刻着花纹,正中一个大大的“林”字。
“怎么办?”雨桐问。
“先放着吧!改天咱们送一份礼物过去”
这事放下后,雨桐带着家兴去大太太那边住了几天,现在二太太刘氏正是春风得意。二老爷会钻营,利用手里的钱买房倒房赚了不少,吴浩祥专心做风扇厂。三老爷本分,除了吃房租就是给吴浩峰打理这边的事,当然夫妻俩也不会亏待三哥。
“你们这次还走吗?”大太太马氏问。
“应该留一阵子,我们想把厂子弄出来,大哥一直再催,这次正好干完了”雨桐回答。
“四弟妹,你们两口子也是发了!听说你们的快餐做的很不错,不如这边的厂子让你二哥帮着打理?”刘氏紧着道。
“二哥做房屋买卖不是很好吗?我们做的是收音机,咱们对这个外行,需要聘请专业人”
“四弟妹说的对,他那儿还有老三呢!你们就别搀和进去了!”马氏瞪了刘氏一眼,一大家子都不错,就是老二家的爱起刺。
“不都是一家人嘛,四弟妹,要是有忙不过来的想着你二哥啊!:”刘氏不知死活道。
雨桐笑笑,“以后外面浩峰说了算,我在家带孩子,孩子离开手了或许就去工作几年”
一大家子热闹了几天就开始忙碌,雨桐说是不管,但是服装方面她还是要把关的。厂子的负责人,员工、运营等等,交给别人做,她不放心。好在香港人才济济,还有吴浩峰帮忙。
设计师六个留学回来的,她把他们接到别墅,看到他们的一些设计稿后,把自己的构思设想理念说出来。
雨桐的构图都带着后世的思维模式,所以是很新颖别致,也很有独特风格。六人再次融合自己的作品,一张张新潮的服装设计出炉!
吴浩峰每天都是很疲惫回来,“人太多,为了一个工作大家都挤破了头,真是无能为力”
“尽力就好,咱们不是开次善堂的。尽量招揽人才,过来的人有很多人才,如果真有能力,即使我们帮一把也无所谓,可以用入股的形式帮他们建厂。这些你看着办,咱们的钱赚来是花的,但花出去要有价值”
“这些我明白,总觉得力不从心,还有今天来了一批货,那边的人问问咱们需要不?如果需要紧着咱们”吴浩峰说的是魏国安的人,现在他们的海上运输队应该是从美国或泰国等周边国家运来了一批物资过来。
“要一批粮食吧!跟那边说一下,尽量多运一些粮食过来,都是华人,谁没有遇到难处的时候?让大哥估摸一下咱们需要的粮食,让那边每次过来给留出来就是,尽量还是少跟他们接触”
第217章 217.奋斗在四十年代 21
吴浩峰无奈道:“我倒是想不接触, 但是人家那块牌子就是好用。昨天有在工厂门口闹事的, 他们递了一份名单给我,让我录用。这就是明抢!我让代表进来,他们吓唬我说他们是混.黑的。
我只要把你给我的那块牌子扔给他们看, 你说怎么的?看人仔细看了牌子后, 抱拳道歉, 客客气气走了!你说这是什么世道!”
这也是雨桐的无奈,人家多少万人, 自己不过很渺小的一个!在这世道上混,凭自己一双手,很难!所以当初帮魏国安赚了第一笔钱后,他给她的这个牌子时,她没犹豫便收了下来。
服装厂很快投产, 雨桐带着第一批货和孩子、设计师回到美国。然后去法国参加时装节, 新颖的样式, 别致的设计理念引起整个时装界的震动。雨桐穿着时装闪亮登场,成为各大杂志报刊的封面人物。订单纷纷踏来,设计师一下子从默默无闻成为人人崇拜的大师。
紧跟着挖墙脚的不在少数,雨桐本以为会走人,没想到六人都没走,他们知道自己是沾了光的, 没有老板娘, 自己还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
这一年她过得顺风顺水。收音机销售到香港及周边地区, 她从没把香港作为一个主要消费的国家。她要用外国的材料在香港做出来, 再卖给国外。
下一年,她再次怀孕,依然年底生了一个女孩吴琯琪,吴浩峰把那边的事料理后,一直留在雨桐身边,满月的时候,从香港寄来很多礼物,除了吃的就是用的。而一包经典刺绣衣物引起了她的注意。
徐妈一看:“好别致的绣工,这一定是绣了多年的老手才绣出来的”
“怪不得看着好呢!”雨桐有意无意地翻看着,当在一件真丝睡衣衣袖里边看到一行小字时,心里紧张了一下,“徐婶,你去外面看看饭菜准备的怎么样?我先躺一会儿”
等徐婶一走,雨桐仔细看起那行小字:大陆需要物资,请帮忙。字用同色线绣的,如果不是她看得仔细,手感敏感,也不会发现。然后她又仔细检查别的一些衣物,在几个不同隐蔽的地方看到了这些字。
应该是有心人察觉到了什么,通过不知什么渠道,把信息传到了她的手。雨桐找来针,用力一挑,这些字绣的很奇怪,一根线,一拉就没了。好厉害的绣工!雨桐想了片刻就明白过来,那边又打起来了,还是跟老美。
现在老美对华采取了物资禁运,战乱后的国家什么都缺,最缺的那是那几样。雨桐拿起电话给香港吴宅打去:“大嫂,谢谢你捎来的东西”
“不用客气,那些东西这边多,也是我们给孩子一点心意。你和孩子都好吧?”
“我么娘俩都好,大嫂,我看有几件带刺绣的衣服很漂亮,不知道出自谁的手?”
“你也喜欢那几件衣服吧!我一看就是喜欢,是老三找人做的,他说你们那边一定没这样的手艺”
“替我谢谢三哥和三嫂,过几天浩峰可能会去处理一些厂子的事”........雨桐问明白出自谁手边和马氏聊了阵子。等吴浩峰回来后,夫妻两关上门低语。第二天,吴浩峰回港,雨桐一直提心吊胆等着,月余,吴浩峰才回来。
看到丈夫安全回来,雨桐的心放进肚子,“事情办好了,担心了吧?”
“怎么回事?”
“因为禁运,那边需要的很多物资没办法解决。可能咱们与华青会的蛛丝马脚把咱们爆漏出来。香港的那边人就找到了三哥,与三哥交往起来。但是一直没跟三哥明说,这次趁机送了消息,也是试探一下我们。
我过去后让三哥帮忙做了引荐,这才明白。他们需要东西,魏国安也是有血性的,还有一支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我回来的时候去见了王刚,他答应物资可以从其他国运过去,公海交易。
魏国安已经明确表示,只要那边要,他就送。武.器.弹.药.方面可能差一些,他说会尽力。再说武器是暴利,即使禁运也有很多人在倒卖,问题不会很大。其他的我让他们交易的时候相互去谈”
“这样就好,我们即使拿到绿卡也摆脱不了骨子里是华人,国家强大不起来,我们在外面也会被轻视。这个忙我们是一定要帮的,不光是这次,我想等机会成熟了,咱们还是回去”雨桐道。
“好,我们一起回去,以后我努力赚钱,回老家把那里建的跟天堂一样漂亮。在外面多好,也不如家里舒心,这也是大哥常说的”
快餐店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在老美土地上落户。因为很多店都是老美开的,政府想打击,却一直没下手。如果把吴记打倒,政府就面临着有大批人事业。
资本在市场上的运营和工厂店铺的收获,让两人身价倍增。年底王刚暗中送一笔钱过来,雨桐一直没收那边给的钱。“这是老板特意交代的,也是你应该得的”王刚看她没收亲自过来一趟。
“替我谢谢你们老板,我做了我该做的,他也兑现了他的承诺,我们互不相欠”雨桐道。
“老板明白你的意思,这些钱权当你的酬劳。没有你给的那些建议,我们也不会光明正大走到表面。再说你一年给我们赚的股票钱就是一大笔。老板是很仗义,懂得知恩图报,夫人不拿这笔钱,老板怕是寝食难安”
“嗨!这样吧!那边物资供应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你们在价钱上给他们一个优惠,就当是我的报酬可好?”
王刚无奈笑笑,回去汇报,魏国安听后一样笑笑,“就按她说的吧!下次交易的时候跟那边明说了,这个好处要挂在那个女人头上”
“是,老板!其实咱们给的价格已经优惠了!要是运到别的国家怕是赚的不是这么一星半点”
“你可别忘了,咱们骨子里都流着华人的血液,女人懂得道理难道你还不明白?”魏国安的眼神冷冽起来。
“是!是我糊涂了!”
今年因为没回去,雨桐收了一个又一个包裹,当她看到一包绣工卓绝的绣品时,会心一笑。接下来,世界格局发生着微妙变化,真枪实弹打完了,开始冷战、贸易战。大陆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开始基础建设。
吴家的孩子们开始回去帮家里打理生意,或者用学到的知识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雨桐一直没机会出去工作,这让弗兰克和斯坦教授很遗憾。赵仲良的一儿一女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上门找到雨桐。
雨桐看在已故赵仲良的份上帮两人安排了工作,但他没让他们插手赵明阳的资产。这些年,雨桐把阳阳那些家底几乎翻了几番。就是赵家本家也是眼馋,只不过有雨桐在,谁也不敢上前。
五五年,雨桐夫妻再香港见到了神交已经的郑代表,郑代表见到雨桐热情握手:“终于见到夫人了!感谢夫人一直以来的暗中相助,现在国家安定了。全国士气高涨,都在建设家乡。您二位有没有想回国去?如果回去我们一定热烈欢迎。
吴浩峰看老婆,他去哪儿都无所谓,只要能跟着老婆。雨桐道:“谢谢,我们在外面事情还很多,一时半刻还走不开。但是我保证我们会回去的”
郑代表虽然遗憾也能理解,吴氏企业做的不少,主要在米国和香港。人还真不能离开,“好吧,二位只要过去,我们随时欢迎”
郑代表是走了,但是这条线一直保留着,雨桐通过魏国安搞到的技术资料暗中送回国内。所以,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夫妻已经上了绝密档案。
历史格局没有变,雨桐把握时机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她在积累,她在等待。当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后,都有了自己的事业,重孙子都有了的时候,回国的机会终于来了。
年近七十的吴浩峰陪着脚步还如年轻人一样矫健的雨桐回到国内。他们的到来受到上面热情接待,当雨桐把大笔资金带回来时,更是令人振惊。这个老太太居然带来上亿美元!
当有人问:“夫人准备拿这些钱做什么?”
雨桐道:“古人不都说修桥铺路集功德吗?我打算全部用来修桥修路,为子孙后代积德,造福一方百姓。路修好了才能发展起来,南北货物流通了,人们的日子才会好过。民富了国家自然强大,我相信我会看到那一天”
二人回到江浙吴家祖籍,他们拿出一笔钱帮助家乡修了路,整个村子盖上新房。并投资建了几个高端的厂子,孩子们陆续回来投资办厂。吴家人骨灰全部运了回来,吴浩祥一直念叨着回来,因为赶上特殊历史时期,最终没能实现愿望。
144/357 首页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