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胜看到鱼跑过来用手戳,嘴里叫着鱼!口水顺着嘴角流出来,徐老太好笑地拉着重孙回屋收拾鱼,一会儿炖上汤领了吃的,重孙就可以多吃一些了。想到能让孩子喝鱼汤,老人眼都带着笑,但那女人是怎么回事?
雨桐领了一碗稀饭回家,给家里水缸挑水,出去背筐拾柴捡树枝,路上遇到好多村民,背柴回来,家家生火做饭,柴越来越难拾,路越走越远。雨桐回来天已经大黑。回家烧了一把火暖暖炕,然后进了空间吃了六分之一的养元丹,身体感觉一阵暖洋洋,把自己好生洗干净,躺上大床沉沉入睡。
睡醒后重新练体,在这个时候没必要浪费灵气走修行之路,每一次升级都需要耗费太多灵气,她舍不得。空间这样过了两三天,身体明显感觉好了很多,她还不能把自己养太好,不然一出去就会被人看出不同,但是以后的生计还是要考虑一下,她的命运村上掌握着大部分,但村上也是根据上面指示办事,要想改变一下就要先从村上入手。
而她平时与村上人几乎不接触,贸然去找很不合适,她可以不去找,但是别人可以去,例如徐老太太,想从老太太身上入手还需从长计议,现在是先打好关系,樊立昌也许也是个入口,但是她更想找合适的女人。
樊立昌的媳妇在印象中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也许可以交一下,还有就是那些朴实的村民,他们对自己没仇恨,自己刚回来能对谁剥削压迫?雨桐联想自己查阅的资料,决定以后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
还有自己的院子篱笆快烂掉了,这样干活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女人住,万一有心生歹念的人进来怎么办?再说以后还想养养鸡猪卖钱,接下来的日子,农民一年手里根本分不到几个钱,大家全靠养猪交国家赚个零花。
由于去年大面积绝产,百姓食不果腹,慢慢放松了对自家院子、自留地等土地的管理,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些土豆白菜甚至玉米,雨桐不想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窃取,院子是一定要收拾出来,关键是怎么收拾,她更想垒土墙,好像家家户户都是篱笆墙。
她突然想起河边的柳树,看一些树枝栽上或许能活?如果活了就是永久性的篱笆,只需要每年修理好就行。雨桐心里盘算着,看着天色出去,先去河边砍了几根粗细适中的柳树枝回来栽在篱笆沟里,浇上空间里的水,然后去扫大街。
今天感觉有些力气了,扫的速度也快了很多,等人们陆续出来,她已经干完了活,吃完饭来到队上,今天全队基本都到齐了。今天开始上工了,也意味着一年不得闲。那个时代生产力落后,全靠人力,所以一年下来,百姓根本闲不了几天。
雨桐站在人群后面等着安排活计,樊立兴人品不错,头脑灵活,不是那刻板的人。男人今天开始整地,准备种早玉米、棉花、红薯、大豆......等作物,女人去麦地里用耙子耧麦苗,据说麦子会长的更好。雨桐没听到特别点名自己干什么,主动回家拿上耙子去地里。
村上一下子剩下老人和孩子,如果有清闲的活计也会安排身体好的老人做,毕竟大家吃食堂,人人都要尽自己的力量,谁也不能吃白食,就连上学的学生也要不定期参加劳动。
雨桐顺着垄沟学着别人用耙子耧麦苗,保持着不靠前不靠后。隔壁正在干活的是隔壁么广义家的大儿媳妇张巧云和二儿媳妇周姝妹,“嫂子,家里院子你想种什么?”周姝妹问道。
“想多种一些土豆呢,那东西打的多,能当饭吃,就是种不够,留的种原本够,这不被几个小的偷着烤了,你家土豆种多了匀给我几块”张巧云道。
“我家哪里够?我也是打算多种一些土豆,再种两架豆角、两架黄瓜、剩下的还能种几棵玉米、转子莲(向日葵)”周姝妹数着,眼中带笑,她家的院子比大嫂那边多了将近三分之一,那种的就多了不少。要知道农民对一点土地都看得很重。
张巧云羡慕地道:“我倒想种那么多!可惜没你家那边地多!”说完看了一眼落在后面的诸葛雨桐,心道:还不是占了人家的地方!这种事她还真办不出来,明摆着欺负人!哪里有把篱笆夹到别人家后房檐的?这是遇上了这户人,要换成别人家试试?人脑袋还不打出狗脑袋来!
庄户人家最忌讳侵占别人家的宅基地了,那叫欺负人欺负到了家门口!
另一条垄的刘桂茹(樊立昌媳妇)笑道“我说姝妹妹子,去你家串门是不是只能走后门?”刘桂茹一说,周围的人都是大笑,前院全开了地,而且距离雨桐家太近,干脆就没留前门,也没办法留前门,再从前面走,岂不是连别人家后院都变成了她家的路了!周姝妹脸不红心不慌道:“少一条路不是多种东西嘛,你们谁家不是连墙角都种上东西了?”
“我们种也是种在自家”旁边一个媳妇道,那意思是你种都种到了别人家了!周姝妹脸落了下来:“怎么说话呢?我难道把菜种到了你家了了?”
“呦?你占了别人家的院子还有理了?”
“谁说我占了别人家的院子?我占了别人家的院子怎么没人找我?”周姝妹说的理直气壮,那人一阵语噎,说了半天都是别人家的事。当事人不说什么,自己犯得着为这个争长道短吗?
“人在做,天在看!小心遭报应!”那媳妇说了一句就不再说了。雨桐心里却犯了嘀咕,那就是说后院还是自己家的了?既然是自己家的,为什么不要?这事还是应该解决了,趁机也好改变一下自己的境遇,有些事你不提出来,当然不会有人上赶着帮忙解决。
第242章 242.六十年代地主婆 4
晚上下工, 雨桐故意落后, 下工的人都急着回家或去食堂领饭,谁没事在社里墨迹?最后剩下记工员兼会计周永贵和社长樊立兴,两人把今天的工分核对好也就要下工。
雨桐敲了敲门, 屋里的两人抬起头看到是那个女人都很诧异, 这个女人从来这里就没大和村上人有什么来往, 大家开始觉得人家是大城市来的有钱人家的小姐,都是敬而远之, 后来不久定为地主,更没人和她来往,再后来几个运动下来,大家都怕占上事,更不敢上前, 今天这是怎么了?
雨桐进了屋, 把头抬了起来看两人, 昨天雨桐洗了澡,头发在脑后盘了一个发髻,额前留了一些头发把半张脸遮掩住,这一抬头,两人看清眼前的小女人,女人个头中等, 一米六左右, 尽管长期跟着劳作, 皮肤还是比一般村上的妇女好, 女人长得各部位很搭调,如果单拿出哪一个可能不算好看,但是拼凑到这张脸上怎么就显得很好看呢?
一身印染粗布藏蓝衣裳带着补丁,洗的很干净,女人两手交叉放在前面,目光很安静地看着他俩,看他俩看她,张开有些发干的唇道:“社长,我想问件事情”
樊立兴点点头道:“问吧”
“是我家的宅基地准确的范围,今天听别人说我家后院还有地方属于我,当初我们搬过去也没来仔细问,如果我有后院想着还能做种一些东西,所以我想问清”
“哦,这事我跟村上看看,可以给你查一下你的宅基地具体范围,确定好了会给你一个答复”樊立兴没想到女人能主动提出这个问题,以她以往闷不做声的做派吃亏也不会说这些。
雨桐仔细观察樊立兴神情,这人应该是个正直的人,道了谢出来回家取碗去食堂,剩下两人一直望着门口渐渐消失的背影,“呵呵,没想到这个女人也有开口的一天!”周永贵卷了一个烟卷道。
“恩,我也没想到,说来这个女人也算命苦,冯老五把带回来的钱全买了地,还没收两季就土改了,地没了,房子没了,可有了儿子,儿子也没了,冯老五一走就剩下这个女人了!本来大小姐,现在整天跟着男人干体力!你说!嗨!”樊立兴有些话不敢说不来。
作为他个人看,女人就是再有错,这些年受的罪也该还上了!要说地主剥削贫苦大众,冯老五算什么地主?他剥削谁了?即使当时雇人干活也是你情我愿,冯老五又没少了谁家的工钱,他算地主,那高长寿家又算什么?只不过世事弄人。
樊立兴回到家,媳妇已经把饭端了进来,一盆玉米面混合野菜籽磨成的面子还有一些干菜叶熬成,算是浓稠的粥,“今儿回来晚了?”刘翠兰给樊立兴盛上饭,四个孩子围上桌子,他们早就饿了,只是爸爸没回来谁也不敢动。
“哦,跟老周对对工分,食堂还剩多少粮食了?”樊立兴有一搭没一搭问了一句。
“我们刚算过了,也就人均六两粮食,还把皮糠算里面,嗨!好在开春了,但愿地里能多长野菜,好救救大伙儿,我看树皮都有人在剥,怕是树叶刚长出来就被人采了!”刘翠兰叹口气。
“明天我跟社里其他人商量一下,派人去草泊看看,冰化了网几条鱼,大人好说,孩子别挺不过去,我听说别的村子已经有熬不过的”
“不如你们跟村上反映一下,让上面多派些种子,尤其土豆和红薯,那东西打的多,说不定能救人命”刘翠兰也坐下喝粥,她家还算不错,早晚能喝上浓稠的粥,中午还能有干粮,这也是她在食堂的好处,即使不多拿,也能按分量分到手,饿了还能在里面偷着吃一点。
樊立兴嗯了一声,让大闺女绍红再盛一碗粥,几口吃完走出去,刘翠兰在后面喊:“都晚了,你还出去干什么?”
“出去转一圈,一会儿回来”樊立兴朝着院门走,他想着今天那女人的事,现在家家都吃不饱,以前不让村民在院子种东西,大伙都是偷着种,今年估计是没人管,人都要饿死了还管那些规定?再管肯定引起公愤。
院子种菜和粮可补贴家里吃喝,院子的土地就显得越发珍贵。那女人提出宅基地问题,也是想多种一些东西罢了!身份再特殊,没限制人家吃喝过日子,划清宅基地的要求合情合理。所以他想跟村上说一下,其实不问他也知道怎么回事,那房子本来是一家绝户的,人死了房子破败了,冯老五一家赶出那座房子没地方安排才让他们搬过去了。
那座院子后面本来是有院子的,么广义家的老二盖房批了后面的宅基地,按理两房之间那块地要是不想留胡同就要两家平分,因为前面一直没人家,么建强就霸占了整块地方,这是要解决还是要村上和社里出面。
他第一个去了村书记李茂兴家,老爷子为人耿直,当初定成份的时候就因为高长寿家定地主还是富农与村长高久立争执起来,高久立是高长寿的本家,县里还有高家的一个本家,上下促使下,才定了冯老五,把高长寿定了富农。
当时老爷子气得不轻,但也知道有些事较不得真!毕竟高家做的绝,把土地财物都交了出来,那还不是有人给出了主意?
樊立兴与李老爷子一说,老爷子就拍了板,“明天你分完活就来村部,按原来的宅基地重新规划,多占的一定给人家,宅基地可没说要分成分,这事尽快解决。关于土豆种的事,我们尽快申请,你不说我们也想这样办,事关大伙儿生计必须重视起来”
樊立兴得到老爷子的支持,第二天在村部重新提出冯老五家宅基地的事,村长高久立皱起眉头:“怎么突然说这事?”
樊立兴道:“这事冯老五家提出来的,以前没人提也就罢了,社员既然提出来,咱们就要解决,我想趁今天就把宅基地的事清楚了,马上春种,别耽误各家种地”
“她个地主成分还要清宅基地?即使么建强家多占了又怎样?那也是咱们贫下中农占了地主阶级了,咱们是劳苦大众的干部,服务于劳苦大众,不是为某些地主阶级服务的!”高久立慢条斯理讲着,众人没人响应。
李茂兴一拍桌子:“说什么话呢?地主阶级就不该有宅基地了?他们就不是人了?冯老五的家已经分了,难道还想分这个?国家有规定贫下中农可以侵占地主阶级的宅基地?还是有规定不允许村干部帮助解决地主的问题?
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不知道冯老五怎么划成地主的吗?你们真觉得冯老五够划分成地主?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良心帐!做人不能太过分!宋河(村会计)帮着查一下冯老五的宅基地应该在什么位置,等一下咱们过去重新丈量”
老爷子是老革命,一发话宋河忙去查底子,当初土改后,村上重新划分了土地和宅基地,一查就找到了,把那页呈献给大家,“从历史记录看,冯老五家房檐后二十米属于冯老五”
“带上尺和橛子”老爷子背手走在前面,高久立黑着脸跟在后面,众人鱼贯而出,跟着去雨桐家。么建强家里没人,现在家里只有么广义的媳妇在家。樊立兴让人把两家当事人叫来。
雨桐不知道事情能这么快解决,来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等过来一看便明白,她很感激地看了一眼樊立兴,村里的干部全在,她站在了自己后门等着他们决断。
么建强和周姝妹急急火火回来,看到院子外面占了村里全部干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么建强走到李老爷子跟前笑问:“三爷爷,您这是?”
李茂兴放下手里的烟袋道:“你家的篱笆越界了,村上给你们重新划分”
么建强脸上笑一僵:“怎么了三爷爷,以前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那是以前,马上春种,大伙谁不想在院子里多种东西?所以你多占的还是要还给冯老五家”李老爷子看了一下宋河等人,“你们现在量,量好了打木橛子,以后就按这个分”
“三爷爷!村长!我不同意!当初我们盖房怎么没人说?要不是这块地方大,我们怎么可能在这里盖房?这都十几年了,早不清,晚不清偏偏现在清?”周姝妹想到自己的院子就要少一半心就滴血。
“那是以前没人提,现在冯老五家的提出来,村上就要根据事实划分”没等别人说什么,高久立先道,雨桐看了他一眼,他这样一说,就把矛盾指向了她和周姝妹。
周姝妹跑到雨桐面前就想扇她,雨桐轻轻躲过,一把握住周姝妹打过来的手腕,周姝妹感觉手腕要断了,“哎呦!你个地主婆!放开我!”疼得她呲牙咧嘴,想把手腕从雨桐手里抽出来,可惜雨桐的力道太大,根本抽不出。
雨桐冷眼看了她几息才放了手,人向后退了退,樊立兴大声喝道:“建强家的,干什么?她要自己的地方没错,你就是去县里市里这个要求也是合理合法,别胡搅蛮缠的”
周姝妹哭道:“她个地主婆子不配有宅基地!我是贫农,我就占了怎么地!”
“胡闹!主席号召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国家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冯老五家的不管以前是什么人,她现在正在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力量,她每天干的活都要比你多,凭什么不享受村民待遇?
么建强!把你媳妇带走,这个决定是村委通过的,有意见去乡里、县里找领导反应!”李老头一瞪眼,对某些上面的决策他很无语,又很无奈,去年播种改革,如果自己坚持到底或许不会绝收,可惜事与愿违,最终没阻止得了。
160/357 首页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