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混在乱时空(快穿)——沙柳273

时间:2019-01-31 11:02:25  作者:沙柳273
  她这样,那三个老的更惨,别人还有家人帮一把,他们几个只有刘老头和肖国胜一老一小。肖国胜帮着雨桐摘下牌子:“大姑,疼不疼?”孩子摸了一把眼泪。
  “没事,等大姑喘口气就好”
  老刘头帮着那三个摘了牌子:“我去找一辆推车吧!”那三个尤其范仲诚和蒋方儒几乎瘫软。他们都是文人,本身体质就差,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等老刘头推了车,雨桐让他把三人送去自己家,在自己家可以帮着给他们上上药,弄口可口的。雨桐歇了会儿,活动一下四肢,才找回了自己。
  回家熬了一锅米糊,地窖取出来一篮子吃食在锅里热上,让几个老的简单洗洗,脖子上给擦上药,药冰凉舒服,伤痛一下子减轻很多。喝上雨桐熬的米糊感觉自己还是个人了。
  “别忙活了,弄点吃的就行”李子勋道。他自认为身体很好,却没想到如此不禁折腾,一天下来去掉了半条命。
  “都是现成的,热热咱们就吃”雨桐把东西从锅里捡出来,菜包子配上不知名的小咸菜,咸鸭蛋,饭吃完了,身上几乎恢复了原来状态。留下的只是脖子上的伤痕。
  晚上刘兰偷偷过来看看,给雨桐带了十个鸡蛋,“孩子他爸说工作组走了,去别的村了,让你好生养两天,家里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
  “谢谢嫂子,难受就那么一会儿,你也知道我的身体好,没事了!你看我不生龙活虎的吗?让大哥放心,明天我能上工,别让人抓着辫子!”
  “哎!看你没事我就放心了!我也不能多留,这世道啥也说不准”刘兰无奈,要是被人检举自己与这些人来往也是一条罪!真这样怕是一家子都跟着受连累,就怕被有心人利用。
  “嫂子我理解,以后有什么事让山子过来一趟就好”雨桐非常理解,能来就冒了很大风险。刘兰走了,李秋菊也过来看看,带了几个蒸的豆包,随后还有平时走得不错的都是做贼般的来打个照,手里多少带点东西,雨桐很是感激,能做到这份已经是最大限度。
  几个老的在她这儿休息一晚,第二天吃饱了才被老刘头推了回去,其实是基本没啥事了,雨桐给他们都加了药,经过一夜的调养那点伤早好了。经历过战场残酷的李子勋除了震惊内心大呼真乃神药!这女人——!
  雨桐继续夹着尾巴做人,范文斌给雨桐来过一封信,他已经去了边境,范仲诚就拜托了。简单的几句话,雨桐知道他家应该受到了打击。
  范仲诚收到家里的信情绪低落了几天,李子勋说范仲诚的妻子也就是范文斌的妈在单位接受审查,估计不久也会下放,他担心媳妇、孙子和闺女。
  “范文斌的老婆呢?”
  “离婚了,找了一个更好的,留下儿子都是范文斌的妈带着,现在那边这样,担心在所难免”李子勋道。
  “那您的夫人呢?”
  “我老婆在家呢!她没工作,是我在老家娶的,跟孩子们在家等我回去,这次来信说今年过年尽量过来”李子勋舒心一笑。
  “那敢情好,今年过年热闹了,要是范婶子也能过来就好了,可惜蒋婶子不能来”
  “现在不比从前,出门要开介绍信,还得单位同意,不来也好”越说话题越沉重,两人干脆不再聊。
  好在不久那边传来消息,范仲诚夫人冯艳敏申请下放柳河村通过,不久后将带着孙子范小刚过来,能一家团聚是好事,尽管时间地点不太好。
  雨桐提出就让冯艳敏和范小刚住在自己家,这样初步商议后,只等着人到来。两个月后,冯艳敏姗姗来迟,见到范仲诚就是痛哭,大伙儿认为可能是觉得委屈或是心疼老伴。
  等后来才知道,之所以来得晚了,是因为闺女婆家提出让儿子离婚,冯艳敏几次找上门无果,最后闺女只得签了离婚协议,闺女还有工作,现在一个人留在那边。雨桐为范家遭遇感到难过无奈,不知道如何安慰,好在冯艳敏发泄后很快恢复过来。
  范小刚今年十岁,跟肖国胜同岁,两人倒是个伴。雨桐把小哥俩安排到了厢房,她与冯艳敏各住一屋,这样谁都方便,范家人都来了,雨桐把当初范文斌留下的信封交给了冯艳敏,“这是范政委临走留在我这里的,他说范叔会过来,没想到您也过来了”
  “这些我不能要,你范叔都跟我说了,当初来的时候多亏了你照顾,不然他身体早垮了!仲诚都告诉我了,婶子在这儿要谢谢你。文斌留给你也是这意思,留着吧!婶子不缺这些”
  “婶子,跟你说实在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等您过上一两年就知道,这些钱和票多少都不够用,您快拿着吧!我手里可比您富裕,前几年我没少折腾”
  冯艳敏犹豫了,自己一家想在这里生活还真是是个无底洞,报恩不在一时“那婶子不跟你客气了,现在出门就要票,哎!也不知道啥是个头!”
  从城市适应农村生活,让冯艳敏很不适应,再像以前大手大脚日子就会没法过。冯艳敏学会了种菜腌菜,晒干冬储,学会了做衣服,鞋子终究做不好,都是雨桐来做。两人倒是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到了三九天队上除了养猪场和牲口棚那边有人干活,几乎每人出来,出来的也是转转,到哪家串个门就回去。猪圈里的猪上交一大部分后,剩余的除了老母猪只有留着要过年的,所以雨桐和李子勋的活计相对也轻松了。
  李子勋跟着出去套了两次兔子后,喜欢上了这个运动,但是很少吃,都被收拾出来冻到了雨桐家的雪堆,现在吃香味太浓。
  雨桐会硝皮子,兔子皮积攒了一堆,让刘桂茹帮着买了一些芒硝自己在家鼓捣。冯艳敏在一旁帮不上忙就看热闹。
  硝皮子是个麻烦有技术的活计,一堆柔软的皮子出来后,冯艳敏就有活干了。“你这手艺可真好,皮子被你这么一鼓捣,又轻又软的,这几个老家伙还真的亏你了”
  “这都是以前跟别人学得,咱们就给他们每人做一件大衣,外面就用老粗布,中间加上一层棉花,是穿是盖都行”家里雨桐在柜子里放了很多老粗布和棉花,怎么用都够,冯艳敏看到后直夸雨桐的家底厚实。
  “也不知道文斌那边怎么样?”冯艳敏干着活计想到了远在边境的儿子。
  “兔子皮多,不如给范政委也做一件,找机会去镇上邮过去就是”
  “对,还是你想的周到”冯艳敏有了干劲,和雨桐紧追慢赶把四个老的和范文斌的棉大衣做出来,范文斌的布料都是雨桐拿出来的藏蓝色涤卡布。上面还加了一条栽绒的领子,看着雨桐换回来的布还多,冯艳敏给儿子又做了一身棉衣棉裤,这才让雨桐跟老孙头邮了出去。
  雨桐在打包的时候加了两瓶伤药和一包红薯干,一大包兔肉干,简单写了一封信邮寄过去。没想到多余的东西让范文斌出神良久,他一吃就知道是那女人的味道。
 
 
第261章 261.六十年代地主婆 23
  过年的时候李子勋的夫人带着小儿子过来一起过了年, 好在这两年丰收, 大伙的粮食都够吃,人来的再多对于雨桐都不成问题。家里存货多,借着过年那几天雨桐和冯艳敏都收拾出来, 炖好了放大盆里, 想吃了成一碗热上。
  范文斌给这里寄过来一袋子山货, 老两口看到儿子平安的信才算放心。村里只要没外人过来还算安宁。气氛紧张了他们就受些罪,外面一缓和, 雨桐他们的日子相对就好过。大家都搞生产,累死累活,谁有空干那些无聊的事!
  随着第一批知情的到来,村里开始了每天学习,一段话, 一首诗, 一首词, 一句经典,每天生产队出工前先来一段。二队的知青是上海过来的胡晓兰,女孩很清秀,一身绿军装,让柳河村的村民开了眼界。
  胡晓兰的普通话说的不是很流利,语录读起来就像唱歌, 这让村民很无奈, 一脸懵懂听不明白。胡晓兰急得冒汗, 最后还是樊立兴的大闺女初中毕业的樊少红充当翻译才算顺利。
  背这些东西这不要了目不识丁人的命嘛!年轻的还好, 上了岁数的哪还记得着。每天浪费时间学这个,村委的人背地里一商议,这就是吃饱了闲的!学习不反对,但是别学那么拗口不懂的,背几句简单的没啥,但别来长篇大论的。
  闲的就得找活干!于是几个生产队长像是商量好的,针对下乡跟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加强了劳动强度,各队的知青劳动一天疲惫不堪,觉睡不醒,话都懒得说了,哪还有精神精力向广大群众宣传教育。
  哎呦!雨桐看着那几个嫩芽那个可怜!不过她不心疼,因为他们刚来就针对他们这些特殊人进行了教育,时不时跟他们做个宣传批判。雨桐越来越佩服老谋深算的李茂兴了!年轻人张狂就是欠收拾!她只想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干活过日子。
  大家不得不承认,自从雨桐和李子勋接手了养猪场,生产队的猪圈干净不说,二队的猪都比别的生产队长得壮实,过年同样杀一样头数的猪,二队就是比别人多分半斤肉!这是咋回事?别的生产队赶紧来取经。
  来了才知道,敢情人家把猪当祖宗伺候!谁能做到?还真不好做!别的生产队饲养员背地里骂雨桐变态!雨桐置之不理,日子照常过,只要上面不来检查组的,不组织开大会就是好事。
  偶尔来一次就当生活调剂,她的乐观带动着周围的人,雨桐也不亏待她好的人,各家的孩子没少在她这里得到实惠,各家过年过节没少她的美食,因为她有一个很好的借口,三老的亲戚孩子们送来的多,大伙儿分分。
  还有一个大伙儿受益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学校上课期间都是加上劳动,尤其国胜他们大一些的孩子,麦秋大秋都跟着干,平时也要参加集体劳动,学习可想而知,雨桐把几个孩子叫到一起开诚布公谈了一次,也跟家长私下聊了聊,刘兰干脆,“你说咋办?我听你一句话”
  “那就从现在开始初中高中的都学起来,该上学上学,晚上都过来跟国胜小刚学习来,冯姨那是大学的老师,还有那几个老头都不简单,跟他们学可没亏吃”
  几家一合计,雨桐的厢房就成了学习班,因为雨桐算过了,等恢复高考,这群孩子都能赶上,第一年不行,就第二年,而第一年的高考题最简单。那就是个机会,国家对第一批大学生也是非常重视,以后各个领域都会有一席之地。
  二队的养猪场办成了典型,猪圈增加了一排又一排,养猪场的人员也在增加,因为是区里建立的典型,来干活的谁也不敢大意,倒是一团和气。有养猪场这个典型在,来找事的一般都会被李茂兴阻挡了,所以七十年代雨桐过的日子虽累脏,但是相对很平顺。
  她调制了几坛子药酒送给李茂兴和几个老的喝,他们都精精神神的对她只有好处没坏处。雨桐能力强,这些年他们都见识过,别人过什么日子不知道,但是冯艳敏却觉得小日子过的很舒心,她和孙子的粮食关系转过来后,在柳河村小学做了老师。孙子和国胜耽误了两年后现在上初中,别人功课可能耽误了,一起学习的一点没落下,几个孩子直接跳了级,两年后高中毕业回到村上务农。
  现在大学几乎都是保送,向他们这样想都不用想,雨桐丢给他们一箱子书:“好好学习,用不了多久都会用上”
  “大姑,我长大了,以后我养你”肖国胜长到了一米八左右,高高帅帅的,招惹了不好女孩子,要不是有雨桐这样身份的大姑,女孩子怕是更多。
  “大姑还没老呢!你和小刚白天该上工上工,晚上别闲着”
  “大姑,我和小刚可都听你和奶奶的话呢”肖国胜很尊重大姑,他几乎是大姑一手带大的。冯艳敏笑着把两个孩子赶出去:“雨桐啊,孩子大了,说说就算了!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
  “冯姨,这孩子有时候得敲打!我怕下学了就散漫了”
  “是这个理,可是真天天种地书本慢慢也会磨光”冯艳敏望着长大的孙子也是一脸忧心,她来了都六年了,心里再执着也会减少,她快把心里那点希望磨没了。
  雨桐算着日子,也就这一两年就快有消息了,最先反应的是范文斌那边,七六年的新年,大伙在雨桐家热热闹闹过新年,满身是雪的范文斌突然出现了,十年没见,范文斌老了很多,在外面应该吃了不少苦头。
  以前带一点文人气质早没了踪影,雨桐看来,现在倒更像一个军人。冯艳敏喜极而泣,拉着儿子问东问西。等坐上饭桌,范仲诚才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
  范文斌道:“上面应该松动了,我接到李伯伯的电话,年后让我回汤山驻军报道,我来的时候李伯伯让我告诉你和范伯伯、李伯伯,他在活动着,估计不久也会有消息”汤山是首都卫戍区总部。
  三人惊喜,没想到自己还有回去的一天,“来,咱们都喝一杯!不管结果如何,总之这是一个好消息”李子勋道。
  “真能回去了?”李夫人不敢相信,雨桐微笑:“能!一定能!说不定今年就是咱们在一起过得最后一个年了!”
  “那敢情好,我们真回去了,你和国胜就去首都过年,我们那边啊住的是家属楼,都很宽敞”李夫人道。
  “好!只要我能离开,李姨和张姨过去了帮我看看有没合适的四合院,贵点无所谓,我那儿还有一些家底藏着呢!”雨桐道。
  冯艳敏开玩笑道:“还有那么厚的家底那?把你打成地主婆可一点也不怨!”
  “你们可别得意忘形了!现在没定论说什么都早!”范仲诚忙喝止了两人的谈笑,大伙儿举杯庆祝范文斌的到来和希望的好消息。雨桐无意间却发现那个范文斌总看她干啥?
  范文斌留到初五才回去,但没敢出去让人看到。这几天就一直呆在屋子里陪他们说话,一别十年,总有说不完的事。做饭的时候跟着雨桐他们忙活,蒋方儒和李子勋的夫人背地里试探着问冯艳敏,是不是范文斌有了打算。
  冯艳敏道:“我也问过,这孩子还没吐口,如果真可以也不错,这些年我可把雨桐当自己闺女了,做媳妇更好,反正都是一家人”
  那两位笑道:“你们家要是不要我可寻思着给我们家亲戚说了!这么好的人,可轻易不好遇到”
  “你们可先别拆台,只要我家文斌说准话,这个媳妇我要了!就是他没那心思我也想让他有那心思”
  “哟!我看哪是没那心思,怕是早有那心思了!你没看做饭的时候就是围着雨桐转”两人打趣道。范文斌终是没说出来,他跟冯艳敏道:“事情没确定前,先不要着急”冯艳敏觉得是这么回事,现在事情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谁知道?等一切确定下来再说不迟。十年都等过来了,不在乎多等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