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怎么说了吧?我建议你跟家里也不要说实情,万一走漏了不好说”
“我知道了, 那二百两你能不能替我保管,我这里连放东西的地方都没”
“行, 用了管我要。这两天我帮你先把院子围起来”
“谢谢”
雨桐打个呼哨,不远处的大黑跑过来。大黑她很少固定在哪儿, 都是随它自由活动。而大黑一般都是在雨桐干活的附近闲逛。一捆树干让大黑帮着运回去,她和董宝坤每人拉一根木头往回。
第二天苏立勤也过来帮忙,他可是女婿。然后是高山几位兄弟大强哥几个。一个院子一天基本上完工。
当晚, 董家父子没回来,董宝坤过来与雨桐商量建房的事。“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家里建房建成多大的合适?”
“你婶子怎么说?”
“娘说想建五间房,以后也够住了。”
五间?那岂不成婚了也要跟婆婆住对面?但是不住又怎么样?一想到跟眼前这人成婚, 雨桐心思又开始翻腾起来。内心还是不愿意吧!“那就听婶子的, 建五间”雨桐道,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雨桐希望找一个契机让自己做出最终选择。
董家父子是在半个月后回来的,两天后再次走了。同去的还有大孙子宝山夫妻和七岁的宝善, 五岁的宝丰。一去又是十来天, 回来只有面带笑容的董家父子。
“呦!里正大人, 您这是有什么喜事?”
“那有什么喜事?送孙子去学堂读几年书, 不求功名利禄,希望他们能明白做人道理!”
“还是您老看得开,看得透啊!”
“哪里!哪里!呵呵呵”
董家送孙子去上学了,这一消息很快被所有人知道。孙氏怒瞪儿子,“如果不是你一意孤行,也许今天上学的就有亮哥!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蠢货!”
“娘你敢确定爷爷会把亮哥送去读书?怎么您到现在还没看清他们的嘴脸。从我爹没的那天起,他们眼里已经没有我们了。我们只是累赘!是一辈子要干活的奴才!”
“那是你想的,当时我就应该阻止分家,不让你胡闹!”孙氏扔掉手里的草,坐在地上哭起来,她的心比谁都高,可怎么救命这么不好!清姐和莹姐过来相劝。
董宝坤盯视孙氏良久,狠了一下心道:“我本打算过阵子再送亮哥去镇上私塾,既然娘这么着急,我这两天就带着亮哥去,娘不想留在这儿也走吧!”说完去找雨桐等人。
他们这几天都在那边修门前的一条路,马车已经拉了几车灰渣铺在拓宽平整后的路上,大黑拉着一个沉重的钮轴(大石磙子)轧路面。轧后的路面干净结实,因为加了排水沟,也不怕下雨淹,反而经过几场雨会越来越及时。这就是灰渣路的好处。
路已经铺出一段,正向他们这边来,不属于他们几家的都主动出人力。能免费有一条门前路,谁不要?所以人越来越多,干活很快。
董宝坤拿着锹加入挖排水沟的人群,挖出来的土铺在路面,等土干了压实,再铺石头,然后用灰渣找平。一层层让路面无比结实。
等休息的时候,董宝坤过到雨桐一旁。“小满几岁了?”
“七岁”雨桐看董宝坤,这人不会无缘无故问这个。
“你家要不要送他去读私塾?我想送亮哥去镇上”
“回头我问问小满的意思,他喜欢就去,不喜欢也不强迫”
“读几年书也是好事,要是去了就让他们作伴”
雨桐也在想这个问题,读书是好事,但是很多私塾出来的都是书呆子。以后考不出功名就是一个废人,这事还真得好好琢磨。为了诸葛家的下一代,老爷子还是召开了家庭会议。会议中心就是孩子们上学问题。“老董头已经把孩子送去州府了,咱们要不要让孩子们去?你们都是他们的爹娘。你们什么想法。”
“爹,孩子要是想学就送,不想学也别逼他们”朱葛胜喜道。
“我也是这意思”老二老三没啥意见。
“读书是好,懂礼明事,可我看董家还不如咱们大老粗,你看他们干的那是啥事?”老三诸葛胜辉道。
“别人家的事咱们不论,回头问问孩子,要真能读出一个秀才来,我就供着”老爷子发了话。三个小点的被叫过来一问,敢情就没一个愿意读书的,一个个一定要学功夫,跟大强哥一样厉害!
“这几个小兔崽子!”诸葛茂祥气道:“都是跟老六老七他们学的”
“不是那块料咱们也别妄想了,在这个地方,有好身体比啥都强”诸葛胜利道。
诸葛家就这样结束了家庭会议。雨桐盯着这几个小子,很严肃叫过来:“你们想学功夫我教你们,但是必须认真,给我付出苦去!”
“我们听姐的!”三个孩子一阵欢呼,据说二姐是大强他们的师傅,那岂不更厉害!
“功夫要学,但不能大字不识。以后有空了我找人教你们”
“知道了!”三个底气不足了。
隔两天,董宝坤和孙氏带着亮哥坐上大强家的马车去了镇上,亮哥开始了私塾生涯,而孙氏正经做了家庭主妇。
董老头回来了,诸葛茂祥找准时间遇到了董福增。“里正大人,出来转转啊”
“是啊,我看你那边干得很热火,这路一铺以后就好走了。你们这是打算铺到哪儿?村上很多人都问呢?要不要帮忙?”
“我也正为这事想跟里正大人说呢,那几个孩子说咱们这儿一下雨就是一脚泥,哪儿也去不了。就每家出了点钱想把进出村子的路修修。我觉得这事还是您来操持合适”
“修路是积德行善,你们不是在干吗?那就这样做吧,我看干的还不错”董福增暗笑,是不是干不下去了才来找他了?
“我们铺的是我们自己家门前路,谁家出人就铺过去,孩子们也就是费点事。铺完那一段就没了。这个不在算计内。那钱是用来专门铺进出村的那条大路。里正大人是不是召集村里人商量一下?”
“哦,一共出了多少钱?”
“一百两,多少就那意思”
一百两!这个这个诸葛老头很不老实。明明卖了两千,竟然说三百,不过两千那几家分分也差不多。总之是有水分。董福增同样去了那家医馆,他没想到他们是分头卖的。最后旁敲侧击地问出,诸葛老头卖了两千两。
而他两样卖出了五千两,五千两啊!比那群蠢货多卖了很多。最后那掌柜还说要是有还要。他也想有,五百年的人参,你以为是白菜?说有就有?还有那灵芝,如果不是缺钱他真不想卖。
不过也值了,他们在州府买了一套院子,两个孙子上学,大孙子找先生再指导一番,说不定就能去考童生了。童生完了就是秀才,然后......思绪越飞越远。
“里正大人觉得少了吗?用灰渣铺路也就是辛苦点,灰渣花不了几个钱,村上的马车都出去拉,再不然就雇车拉灰渣。我算了,一百两不少了!”
“哦,是不少,我这就召集大伙商量此事”思绪拉回来,修一条路也是政绩吧!如果把那四个村子也拉进来以后出行是不是更方便了。就像诸葛老头说的,人工要是不花钱,一百两也就是雇车的钱,应该够了。
修路,全体通过,钱让那几家出,董福增脸上无光。为了名声和面子,他出了五十两!虽然肉疼,但也值得了!村上的马车全部出去拉灰渣,加上从镇上雇来的大车,一条通往外界的路在一天天延长。两边留了排水沟,路面相迎抬高,人们走在路上,心一下子通畅了!
路修到隔壁村相接处,周玉东早就坐不住了,联合其他村子主动找上董福增。道理很简单,你们村路好走了,可是你们出来不还得经过我们村吗?我们这边路不好走,你们一样出去费劲不是?
“实话说,这是村民筹集了一百五十两,大家再付出人工才完成的。我现在手里只剩下三十五两银子,如果你们修路,我们就把剩余的钱全部给你们”
“董老,你也知道,这点钱对于我们四个村子是杯水车薪。人工我们有的是。但是车马没您有实力啊!您可不能见死不救。路好了大家受益”周玉东道。
“我哪里不知道!可是你们也看到了,马上秋收,各家还都急着盖房,真的没时间给你们拉”
“还请董老帮忙啊,不如你看怎么办?这路我们是一定要修的,再说你们沂水村不是也要走?”
“这样,等秋收后,各家房子盖上了,我们村的车马都出去给你们拉如何?”
“好,一言为定!”四位里正满意回去。沂水村民开始了紧张的建房和护秋。无他,鸟雀太多,高粱谷子是他们的最爱。地里各家都派人天天守着,就这样也是损失不少。
有的干脆做网子捉麻雀山鸡。回家还有的吃,但大多是都是在地里一遍遍敲锣赶走鸟。每天早晚,鸟雀那是黑压压一层。你来了他们飞起来,你走了他们好落下。
雨桐看到一家被折腾的疲惫不堪,只好诱杀。用她加了料的空间小米洒在地头,鸟雀一吃,就是晕倒一片。雨桐天天带着徒弟和小满去捡,收获是真多!几家天天炖上一大锅鸟吃。吃不了的都被各家盐起来。
第345章 345.耕读之家 25
鸟少了很多, 雨桐没少念往生经, 没办法!纵容你们, 人们会挨饿。鸟雀的减少终于让人们松口气。诸葛家的房子已经起来了大半。老爷子听从儿子们的意见,雇了一批瓦匠帮着盖房, 专业的总比自己盖的好。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大强家、李家、苏家,就连董宝坤也雇来六个人帮着盖房。里正家更热闹, 他们盖的都是两进宅子,按住城里宅院盖, 青砖大瓦房。连同门楼院墙都起来了,真是好气派!
“里正家是不是发财了, 看那房子盖的,跟城里有钱人家老爷住的一样”
“好像那几家也不错,是不是他们有发财的门路?”
众人都在猜疑。但是谁也不敢去问。王松林早就憋不住, 他们家真么多人,怎么就盖不起那青砖大瓦房呢!看来那几家是发大财了!一定发财了!怎么发的财?打猎可没真么快!
不管别人怎么想, 几家还是很霸气地盖起来房子。院子用土坯围起来,每家的院子都足够大。前面加盖了厢房, 后院做了菜园。
诸葛家盖的都是五间的大瓦房, 带三间厢房。院子前面空地做了晒场, 下面是一个地窖。随着庄稼的成熟,各家院子里东西越来越多。
诸葛茂祥跟儿子们把那些特殊的庄稼小心挑选出来单独放一边。那是留作明年的粮种。地里的庄稼有些就是那么特殊, 颗粒饱满, 穗大, 秸秆粗壮, 如果满地都是这样的庄稼岂不高产了!
这件事最后让几个孙女接手了,男人这种精挑细选的活计不如女人。“你们可精心点,就是掉一粒种子也要捡起来”诸葛茂祥一再地叮嘱。
“爷爷放心,错不了!”雨桐暗道,不但不少,我还想再加呢!
四十亩地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雨桐拉了两车谷子就跟老爹说了声去镇上找零工。既然有钱,干啥要累着自己。回来拉了一车人,给自己徒弟留了十个,剩下的全部拉到自己家。
“你这败家的孩子!真是的!”雨桐被赵氏数落一顿。
“算了,孩子还不是为了家里?”奶奶劝道。眼看着天冷么事情多着呢,雇一些人也好。今年还要烧荒,看着今年的收成,大家更是信心十足。地养活他们足够了!
以前可怜土地,现在土地多了,累的人只想少些才好。但看到一颗颗庄稼又收回抱怨,苏家和李家一样雇了一群人。县城不是所有人过的都好,打零工的大有人在。地里的活计忙不过来的先后都去找人,因为今年沂水村支付的工钱都用粮食。粮食某些时候就是货币。
粮食打下来,一家家装满大缸麻袋,着急用钱的赶车卖给粮店。诸葛家豆子还没打下来就把厢房装满了。诸葛茂祥暗道:幸亏盖的房子多,不然粮食都没地方放了。大强他们只盖了两套院子,毕竟他们还小,有两套院子暂时不用发愁。院子都听雨桐的加了地窖,不是一个,是两个。
只不过另一个在厢房底下,那是留待储备用的。入口隐秘,一般人不会找。雨桐在里面给他们做了一个暗室,用了现代防水材料。隐性地窖放了一年的粮食,其余的放在厢房。另一个地窖准备装师傅让种的据说是红薯和土豆。
到现在他们还没吃过这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很多人问过,可惜他们也说不出什么。今年的垦荒就此开始。沂水村再次购进一批牲畜。董宝坤也在这次买了一匹马。家里能干活的只有他一人。这次他干脆雇人开荒,一次性把分给他的五十亩地全部开出来。
大强家的庄稼上来后,一样开始做烧荒准备。而雨桐这边忙完就开始准备烧荒,今年诸葛茂祥准备增加五十亩。打出隔离带,挖好沟渠,烧荒开荒。一切停当后,雇来的人才被雨桐结账送走。
没人问她钱从哪里来的,都知道这丫头贼能赚钱,手里有俩钱很正常。诸葛茂祥自然不会把雨桐有几百两的事说出去。秋风一起,荒草干枯,找了一个风向好的一天,各家开始烧荒。大火褪尽,留下一片空旷。
儿子在地里带着人忙活,孙氏没说什么,每天弯腰在地里跟着收拾捡草根。平时怎么都好说,收秋了还是要回来。而董家今年也雇了人干活。女人们只是收拾菜园,储存冬天的干菜咸菜就行。这又让孙氏失去了平衡。
她累了,受够了!回来呜呜的哭起来。清姐不知道孙氏出了什么事,怎么劝都不能让孙氏停下。一直到董宝坤进来。
“坤哥,你快来劝劝娘,娘哭好久,我怎么劝都不行”清姐也要哭了。
董宝坤带着一身疲惫坐到板凳上:“娘要是觉得委屈就哭吧,我也很累了!”孙氏抬起泪眼注视着儿子:“我哪辈子造了孽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你生来就是讨债的是不是?你说你好好的日子不过就折腾吧!”
“娘想过什么样的日子?使奴唤婢?锦衣玉食?如果你想过那种日子儿子给不了你,您要是能有办法,我也不拦你”
“你!你这个畜生!你是要气死我啊!”
“你是我娘,我怎么能气死你!要是不想干以后就呆在家做做饭,或是回去陪亮哥。外面的事我来”说完起身出去。清姐追出去,剩下孙氏默默垂泪,只愿自己命苦!
228/357 首页 上一页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