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风雨琉璃

时间:2019-05-10 09:52:21  作者:风雨琉璃
  这个消息一出,举国哗然,大家都不傻,从皇帝的这个举动,联想一下这几年,投献最厉害的人家抄家的实例,哪一个都明白,这只怕是皇帝对着这兼并土地什么的,要开始下狠手了。
  可这事儿他们能反对?一来正好卡着这刺驾的大事儿,反对了很容易让对手上眼药,弄得自己和这样要命的官司牵扯上,毁了一家九族。二来,前头也说了,从明文规定上,从来这举人就只有200亩免税的条文,从来也没有说过有多少都能免,这妥妥就是潜规则,哪里有什么理论依据?
  没有具体的祖宗规矩可以引用,他们说话没底气啊!最后一点,皇帝已经很够意思,让每一个官员按照等级都有补助了,比那什么雍正的养廉银子都大气,你这要是还不知足,岂不是说你家投献得来的好处更多?岂不是说前几次抓大头没抓上你,你自己要往上冲?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会儿不是只有犯事儿的几个地方实行嘛,那到自家那地方或许还有几年,既然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那他们总能慢慢的想法子,何必在这个时候,皇帝的气头上和皇帝不依不饶的?又不是不想做官了。对吧!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都说大明的官到了后期就少了坚持,少了骨气;这几点在这会儿那真的是体现的相当的直接明显,看看,万历皇帝还以为自己会遇上强烈的奏章攻势呢,结果不过是几天的功夫,他多坚持了一下,多表示了一下愤怒,另外多砍了几个刺客的脑袋,那些人立马就不说话了,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样的结果,万历皇帝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了。
  高兴?呵呵,自己应该高兴吧,毕竟这也算是自己帝王威严的表现了,看看,自己这政令一出,群臣拜首,多威风。可与此同时他忍不住就想到了于谦,想到了杨继盛,想到了沈炼,想到了……呵呵,想到了往日那些骗了廷仗出去炫耀清名的御史们。
  呵呵,可见骗廷仗的家伙们,往日的做派只是为了一个更好听的直臣名声,一旦动了真格的,几个脑袋,就立马缩回去了,这还算是直臣?虚伪的真是让人作呕啊!
  心情矛盾的万历皇帝越想越上火,而这一股子邪火能往哪里出?自然是这一次刺驾的相关人等了。所以喽,即使阿玉一上来就做了铺垫,做了准备,真到了这时候,被牵扯的依然是无数人。几个人的野心覆灭的却是无数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阿玉在自家的书房,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发出一声轻叹。
  这就是皇权帝国,即使再怎么努力,伏尸百万没有,这一通下来,万人只怕是必然了。可怜那些老弱。虽说有很多人认为,既然享受了这家族的庇佑,享用了家族的供奉,那么与家族生死与共也是常理,可那些九族呢?这里头难道就没有无辜的?不知情的?
  罢了罢了,他从来不是什么圣人,也当不了圣人,何必自寻烦恼。能借着这一次的血色,将摊丁入亩的事儿推进这样的一步,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想想如此一来对大明未来的改变,想想那些因为这一举措被减轻负担的底层百姓,想想那些将来能及时拿到饷银养家的兵丁。这些血流的或许也算是值得吧。
  阿玉自己安慰了自己一通,心情稍微平顺了些,随即又开始整理起了桌上的清单,这是他到这个世界之后为大明做出的各种改变的单子。
  京城的大扫除和各种浴室厕所的建立,这是为了以后明末那一次次的鼠疫之类的疫情做的预备。如今发展趋势良好,连着周围的其他城市,因为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果,因为跟风,如今也一个个的开始朝着京城学了,想来整个大明的卫生情况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改变,未来疫情什么的,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减小了。
  支持屯田让京城附近的田产在增加,自己组织的以工代赈让水利也发展的不错,连着水井也比以往多了不少,再加上那些大水车,这些未来干旱时候的大杀器已经遍地开花,想来即使真的遇上了大旱,应该也不至于颗粒无收了。
  清理边境的走私商户,互市加上边军粮饷的补发,缓和了边境问题,也同时增强了边军的战力,这让边关的安全提升了好几个等级。羊毛的广泛利用和羊价的下跌,再加上最初时做的蜂窝煤,更让这北方的保暖开始变得容易起来。即使到了小冰河时期,百姓也不会太难熬了。
  如今皇帝又对着田税和海商开始下手了,只要坚持下去,不,这么多银子,看在银子的份上,万历皇帝也一定会坚持下去,那么到时候国库的银子又该有多丰富?大明打开了大门,那这知道了世界的广阔,知道了外头的情况,别的不说,当国内粮食不足的时候,哪怕再没脑子,只怕也会有机灵的人知道从东南亚运粮食回来吧!那样灾年的饥荒又会下降多少?粮食还会是大问题吗?
  盘算到了这里,阿玉隐隐都快为自己自豪了。看看,这才来了几年啊,这成绩,从历史角度看,说是扶大明于倾倒也不为过啊。这种成就感,就是当年帮着李承乾夺取帝位,都没有过。毕竟那时候大唐盛世正隆,很多事儿只能说是顺势而为,比不得如今这样细调微烹般的艰难繁琐。付出的多了,这获得成绩的成就感自然就更强些。
  那么这么伟大的阿玉大人,接下来又该干点什么呢?掰着手指头不住地盘算的阿玉,眼睛又开始往路政的方向瞄了。为啥看这个?因为人李自成其实就是这条线上的人啊,人家那是世袭的驿馆工作人员。最初只是因为被砸了饭碗,走投无路这才起义的好不。若是没有那明末的某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神经说什么驿站耗费颇大,要裁撤,人家可未必会干那杀头的勾当。毕竟大明的驿站,那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明显的福利不多,可隐形福利很不少。
  比如走过路过的官员家眷什么的,作为不是明文规定的可以免费享受驿站服务的官员公差,享受了驿站给的福利,怎么也会给点赏钱对吧。
  比如那些蹭好处的商户旅人什么的,用公家的地方给他们提供食宿什么的,怎么也要收点费用的对吧。
  若是再加上帮人寄存东西,或者兼职一下民信局的差事什么的,这日子过得,驿站的老大的油水绝对不会比寻常的小官少,寻常的驿丁都能顶的上衙门差役的收入了,你说他们还起义个毛啊。
  想到这些,阿玉对于他新婚之后的新项目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朝没有高铁,没有飞机但是有水路、驿路。驿路类似今天的国道,驴友可以自驾游,不收费,不过驿站只负责接待官员和公差。实际上则是官员家属也一样蹭着用。
  民信局,是明朝永乐年间在民间出现的专业民邮机构民信局。
 
 
第145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42
  对于驿站的问题, 不想不觉得,一想,阿玉突然觉得他一直以来重点有点不对啊, 怎么算了半响, 这干的事儿将近七成的好处, 都是万历皇帝的?搞得自己好像光顾着怎么帮万里皇帝捞钱一样。明明他还是挺忧国忧民的, 明明看的还是挺远的,怎么就愣是忘了什么叫:想致富,要修路,这么个至理名言呢?
  清理河道,修缮官道,这从来都是一个王朝强盛与否的标致。自古以来, 河道是否通畅, 官路是否不绝, 代表着帝王意志传递的远近疏堵。如今他既然连着漕运的事儿都开始插手了,隐在后头, 引导出了新局面, 那么这驿站是怎么也不能放过的。
  因为驿站裁撤所以有了李自成失业,因为西北军饷拖欠, 所以有了那位大明敲响丧钟的流寇。所以这大明的问题,归根结底依然是银子的问题。如今军饷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步的缓解, 财大气粗到内库比国库都大的万历皇帝,在互市源源不断的创造利润的同时,已经很有远见的将这一部分的银钱直接划到了军饷拨发的一档里, 专款专用,避开了无数的手。成了九边最基本的饷银保证。
  军饷有了造血的,那这驿站……道路上的,什么能挣钱?在阿玉看来,只要敢放开这些驿站的手脚,这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大不了将民信局合并不就是了?大不了将快递业发展起来不就是了?你什么时候见过高速公路休息站亏钱的?就是公款吃喝多点,维持总是可以的吧。开辟点新财路总是可以的吧。
  想的很美好,可真的细究一下,阿玉就有些傻了。明朝的驿站……问题大的不是一点两点啊。
  明朝的驿站根子上来说,那就是个豪华官方招待所。而且,因为邮政和军事情报传递用途,这时候的驿站,真的,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遍布在全国的交通路线上。为全国的“体制内人员”提供免费服务!总的来说,那就是数量多,档次高,功能多。
  按照当时的规定,大部分驿站都拥有二进甚至三进的院子。大门、鼓楼、中门、前后厅、左右厢房、厨房、库房、马房、驿丞宅等设施必须色色俱全。标准的驿站,要有10间供官员居住的上房,20间供来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厢房。可同时接待几十名宾客入住。
  而接待这么些人,自然还需要配置厨房和马厩。而有了这些,那马夫、驴夫、步夫、馆夫、库夫、斗级、房夫、厨夫等管理和服务人员自然也一样必不可少了。而这些工作人员也需要居住,即使只有大通铺房,那也一样占地方要盖房子不是,若是在加上备用的仓库和临时监狱什么的,掰着指头一算就知道这驿站有多大,事儿有多繁琐,人员有多复杂了,从职能上看,这驿站真的很强大。
  那么话又说回来,这明朝的皇帝为啥要裁撤驿站?真说起来,崇祯干的事儿不稀奇,因为明朝驿裁撤的事儿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干过了,还不止一次。
  第一次是在1558年,当时嘉靖皇帝在位,朝廷没钱了,就计划把全国驿站规模裁减掉30%-50%,节省的钱粮一半充做军费。打倭寇这个事儿还是很重要的对吧。可问题是想法是好的,执行上却很不好。大明的官员们这自觉性太差,这贪婪性太强。这边地方官府减少了驿站的经费,那边来往官吏们甚至他们的家眷,继续在驿站里免费大吃大喝,用车用马。
  都知道明朝中期以后,吏治崩坏的速度大大加快。驿站这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凡是和体制有些关系的人,都可以开介绍信到驿站住宿和使用车马。这么一来,谁吃得住啊,于是驿站的人员开始逃跑。大家都知道,驿站本身也承担着消息传递职能,这人一没了……当倭寇袭破福建兴化城后,十万火急的消息却耽搁了一个多月才送到北京。你说这样一来,这政策还怎么执行?所以裁撤改革在5年后宣布失败。
  第二次离着阿玉就比较近了,因为那是张居正干的,要不说这家伙是千古名相呢,手法一出立马就可以看出和前头那些人的水平高低。就在1576年,老张同志从限制官员特权着手,颂布严格的条令,并用杀鸡骇猴的法子,直接法办了违规官员几十人,多名官员被降职和革职。甚至其中还包括了孔夫子后裔和皇亲国戚。场面相当的大,手笔绝对狠辣,于是立马刹住了官员们在驿站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的奢靡之风。
  虽然并未从节省开支的角度来强行规定裁减比例,也并没有规定裁减经费的硬性指标, 可就“官员特权”这一要害死抓狠抓,并将改革驿政,直接纳入到各地省级一把手的考核内容这一手。就成功的把全国驿政花费缩减了30%以上。节省了近百万两白银。
  可惜啊,因为这钱省的,虽然为民众减少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国家财政和民众都得益,官员特权却受了损。所以在他1582年病逝后,一切又故伎重演。
  当然,这说的是历史上,这会儿在这本书里就不会了,这不是阿玉来了嘛,有他这么个人在还能重蹈覆辙?怎么可能,只有更进一步的。比如这会儿阿玉就已经开始考虑具体的整肃措施了。
  重点就是这驿站的经费问题。大明驿站的不合理之处在于,这些星罗密布的驿站,不仅不是用市场化方式运营的,也不是靠国家拨款养活的。每个驿站居然是靠地方官府直接向民间摊派,用当地人的额外贡赋来养活?这就呵呵了啊!
  咱们不说别的,就说西北,或者拿李自成家陕西驿站来算,西安驿有常备的马27匹、驴10头、拉车的牛若干、大车若干。这些东西要吃吧,那是什么消耗?要知道驿站的马匹吃的不是草,而是粮食。早在朱元璋时期,驿站的每匹马每年就需要当地供应80石粮食。到了150年后的明朝中期,在某些贪污犯的金手指妙笔生花之后,陕西华州的一匹马每年需要422石粮食!而陕西当时的一顷耕地,只能出产7石粮食。所以,每养一匹驿马就需要十多户农民全年的血汗所得。若是加上这陕北半沙漠一般的干旱,西藏类似的人口密度,20万上下的军户,这几个合在一起,再对比全国十分之密度的驿站……你说这摊派怎么支撑的住?果然吃别人的,傻子都能变精明,驿丞这样的小官都能翻五倍贪钱了。
  反正阿玉看,那边境地方的驿站就这么个制度搞下去,就是没裁撤的事儿,维持起来也艰难的很。所以他觉得,这些地方该吃国家财政的,那还是得让人家吃,谁让这缺不得呢对吧。至于其他地方,其实可以用承包的形势分包出去,调动一下员工的积极性。人开客栈的都能挣钱,这么一个地方那些驿丞只要不傻,肯定也知道承包有多合算的对吧。
  至于国家职能……首先强调一下,凡是军情的递送等,属于驿站不可推卸的天然职责,要免费为国家服务。甚至办不好,还要掉脑袋。然后这官员接待上,朝廷公家事物处理人员问题上(比如押解犯人的),凡是符合资格的,想要享受免费招待的,就需要在驿站留下亲笔的文书,阐述往来的理由,人员数量,大致的消耗等,好方便驿丞递送到官府入账,每月月底当地官府根据实际支出,给予市价一半结算。保证驿站不至于太亏本。此外,这信息单据,要递送一份附件给予当地的锦衣卫卫所,作为官员流动的复查备档。
  这个一出来……阿玉眼睛眯起来了,他觉得,估计都不用下狠手,只要说锦衣卫要复查,呵呵,那些白吃白喝的,立马就能下去一半。毕竟锦衣卫的名声,那不是几个钱就能让他们鼓起胆子怼上来的,对吧。
  至于当地官府支付的那一部分……朝廷支付多少阿玉觉得先不用管,倒是这驿站自营部分的税收该先确定一下。哪些项目该收税,收的又该是多少比例,都是需要探讨的。等着这个定了,在某地试行一段时间,看看这税赋有多少。然后根据这税赋,根据不同地域的繁华程度,人流多少,商定当地衙门和朝廷的各自出资比例。
  若是想要卡的再严格些,这驿站官员接待的额度也可以制定个金额范围,官员外出享受驿站的招待,也可以核定一下资格什么的,比如公事外,每年可享受多少额度的免费招待等等。
  反正阿玉觉得,现代廉政建设的很多条条款款其实在这个时代的驿站问题上都是可以借鉴的,既然能偷懒,他为啥还要自己费脑子对吧。多整点出来,然后想法子分散了,送到那帮子没了张居正,又没了做政治牺牲品危机的改革派手里,让他们忙乎去。反正最近一年,重新抖起来的这些家伙,最近正因为领头人的地位有点内斗的迹象。与其让他们无谓的消耗,还不如让他们用实际行动来斗呢。好歹也算是干实事了对吧。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