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离穿着一件黑色的长款毛呢大衣,几乎垂到膝盖,里面是衬衣和羊绒马甲,腋下夹着两本厚书,向张子安温和地搭讪道:“张店长,真巧,居然能在这里碰到你,你也是来借书的?”
遇上熟人的感觉不错,虽然张子安不是来借书的,但还是厚着脸皮承认道:“没错,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算我只是个开宠物店的,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孟离不知道他是在胡扯,欣然说道:“张店长可别妄自菲薄,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行业做到顶尖儿都不容易。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必须要时常充电,否则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像我们为人师表的更是如此。”
张子安心不在焉地点点头,目光落在孟离腋下夹着的书上,问道:“孟老师是亲自来还书的?怎么不让你手下的研究生代劳呢?”
如果他没记错,孟离应该是超喜欢支使手下的研究生做杂事,诸如什么遛狗之类的。
“这两本书的借阅时间快到期了,我要先还书,再借书,顺便再看会书——不知道张店长有没有同感,在图书馆里看书特别有感觉,让我想起上学时的日子,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就行了。”孟离从腋下把书拿出来示意给张子安看。
张子安表示学霸的世界我不懂,也没兴趣,但是孟离把书递过来,他就礼节性地瞟了一眼。
“d……d……d……dio……”他怔怔地盯着书名,d了半天愣是没把那个单词完整地拼出来,像是卡壳的老式录音机一样。
孟离拿着的这本书是纯英文的,爱护得很好,跟崭新的没区别,侧面有图书馆装订上去的条形码标签,书名巨长,张子安看得智商捉鸡,估计光这书名里就有一多半单词不认识。这本书底下还有另一本更厚的英文书,书名也更长。
“哦,这是《线性代数群上的丢番图逼近》,最近对这个有些兴趣。”孟离不忍心见他继续d下去,替他保留了一些面子。
张子安挠挠头,打肿脸充胖子地解释道:“其实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基因工程,英语倒是稍微落下了,有时间一定要补补。”
“哦?张店长还对基因工程感兴趣?”孟离半信半疑。
张子安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嗯,主攻现代遗传学方向。”
研究阿比西尼亚猫的繁育谱系血统应该就是现代遗传学方向吧?没毛病!
孟离是潜心做学问的人,不知道张子安是在忽悠他,不觉又多信了几分,赞赏道:“张店长勤学不辍,怪不得在元旦假期的上午还要来图书馆。”
“呵呵,彼此彼此。”再说下去绝逼要露怯,张子安赶紧岔开话题,“对了,你的那条可卡犬眼睛没问题吗?”
张子安忘了卖给孟离的是英国可卡犬还是美国可卡犬,不过无论英卡还是美卡眼睛都可能出问题,分别容易患上进行性视网膜萎缩或者遗传性白内障,所以他避重就轻,很笼统地问眼睛有没有问题。
孟离笑容满面,答道:“托你的福,暂时没什么问题,我一直带它去定期体检,就算我没时间也会让研究生带它去,目前情况良好,没有发病的迹象。”
真是万能的研究生,张子安咂咂嘴,尼玛这到底是研究生还是小保姆啊?
“那就好……对了,我是第一次来这里,以前都是去别的图书馆,有什么要注意的没?”张子安指指身后的图书馆大门,就差直说“老司机带带我”了。
“跟别的图书馆差不多,第一次来要先去服务台办个借阅证,走吧,反正我要先还书,领你过去吧。”孟离很热情地说。
“耽误你宝贵的时间这怎么好意思……那咱们就进去吧,外面怪冷的!”张子安口嫌体正直,一边推辞一边催促孟离赶紧进去,别在外面磨蹭了。
孟离像是刚想起什么,指着张子安的手机说:“对了,借阅室原则上是不让用手机的,实在要用的话手机要静音,不然可能被工作人员请出去。”
张子安:“……好吧,不用手机不可能,那就静音吧。”
他把手机静音,跟着孟离进了图书馆大门,一头扎进书山。
第530章 书山有路
一进图书馆,左侧是存包处,馆内不允许带包入内,小包也要经过安检,右侧立着图书馆地图,正对面的是服务台。
由于外墙大量使用了透明钢化玻璃,馆内采光很好,抬头望去,馆内是宏大的天井式结构,像是宝塔一样,一层层盘旋而上。
孟离指着地图向张子安介绍道:“包括古籍在内,翻新后的滨海市图书馆拥有藏书超过两百万册,仍在不断增加中,是咱们省内首屈一指的超大型图书馆,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图书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是恒温恒湿的古籍善本馆,这个普通人进不去,想进必须要有相关的资质和介绍信。”
张子安听了很蛋疼。显然,古籍馆是精灵最可能出现的地方,说不定其中哪本书就是精灵前主人亲手所著,或者哪本书里第一次提到某种精灵,又或者哪本书与精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之类的……但是没办法,他既没有资质也没有介绍信,想进古籍馆难如登天,更何况古籍馆里是铁定不让用手机的。
“那其他几层总可以随便进了吧?”他问道。
孟离点头,“其他几层倒是可以。咱们目前所在的是第一层,主要包括存包处、服务台、咖啡厅、培训讲座厅和少年儿童阅览室。服务台提供办理借阅证和综合咨询服务,少年儿童阅览室只对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开放。”
好吧,古籍馆进不去,少年儿童阅览室也进不去,张子安只好与机器猫或者流氓兔之类的精灵说再见了。
孟离继续解说:“二层是中文图书区,主要包括社科类、科技类等图书类别,也有工具书和文学,同时又分成阅览区和外借区。三层差不多同样如此,只不过藏书以外文原版和影印书籍为主。”
“再往上,四层是中文和外文报刊文献区,同时也提供缩微文献阅览;五层是数字化阅读交流区,可以阅览电子图书,还能和其他读者交流探讨。”
孟离在旁边解说,张子安拿着手机,通过游戏捕捉界面扫视一楼。一楼大厅比较空旷,一目了然,无论是服务台还是存包处都没有精灵的踪迹。咖啡厅是用玻璃幕墙隔出来的,里面只有几对年轻人在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把这里当成廉价版的星巴克,张子安相信精灵不会那么没品味地出现在咖啡厅里。
至于培训讲座厅和少年儿童阅览室,一个没开放,另一个他进不去,徒叹奈何。
他们两个都没带包,孟离陪他免费办了借阅证,然后问道:“张店长打算去哪层?”
“我第一次来,想先到处看看,然后再决定借什么书。”张子安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不是来借书的,“孟老师你忙,请自便吧,我就不耽误你太多时间了。”
孟离摆手说道:“张店长不用客气。我先去还书,然后去三楼外文预览区看一会儿书,张店长你要是有疑问,随时可以去三楼找我,或者去咨询服务台也可以。”
“好,谢谢孟老师。”
孟离自行上三楼,而张子安则来到二楼的中文图书区。
只看了一眼,他就傻了。
直到此时他才直观地了解,两百余万册图书是个什么概念。
这真的是一座书山啊!
二楼的书库里,一排排书架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像是仪仗队的士兵。每个书架高约两米,从上到下分成六层,书架上塞满了薄厚不同五颜六色的图书。
一排排书架环绕着中央的阅览区,老中青读者们坐在椅子上,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也有人带来了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边阅读边记录边学习。
场馆内静得出奇,只能听到很轻微的敲击键盘声和挪动椅子声,即使有一同前来的读者彼此交谈,声音也压得很低。来图书馆的都是爱书人,平均素质和修养水平极高,深恐打扰别人。
不过,也许是元旦假期上午的原因,读者总数其实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多,基本上每张桌子边只坐着一两位读者,再加上徘徊于书架边找书的,二楼读者总数可能不足五十人。
自从离开大学之后,张子安已经很久没有进过图书馆,也很久没有以毫无功利的心态认真读书了。他很羡慕这些人,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里仍然抽出休息时间来图书馆读书。
耗费巨资兴建的图书馆却如此冷清,若是滨海市市委领导班子看到这种情况难免有所失望,不过没办法,这毕竟是个电子书兴盛的时代,纸质实体书已经日渐没落,成为夕阳产业。
张子安想到这里心中一动,纸质实体书日渐没落么……
他想到那只信仰之力正在不断流逝的精灵,它会出现在图书馆,也许与纸质实体书有莫大的关系。
暂时没时间考虑太多,他摇摇头,平举手机,打开游戏捕捉界面观察四周。
稀少的读者对他来说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寻找精灵的过程会更加便利。
他举着手机,从门口开始,一排排书架找过去。
除了编号不同以外,每排书架的样子都差不多,架子上排列的书也大同小异,看的时间长了很容易眼晕。张子安担心自己遗漏了哪排书架,边走边默默记住书架编号。
正在书架间找书的读者以为拿着手机拍摄的张子安是主播或者vlogger之类的新兴职业,见怪不怪,没人理睬他。
书架虽多,但按照顺序找下去,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就找完了,张子安绕了一大圈回到了出发点,一无所获。
这只精灵的捕获难度是极高,他本来就没指望能轻易地找到它,因此并未气馁,同时尽量不去想精灵出现在古籍馆或者少年儿童阅览室的可能性,那会严重打击信心。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会想办法进入古籍和少年儿童阅览室,然而问题是……
张子安把游戏切换到电子地图界面,确定光团比之前又黯淡了几分。
他叹了口气,迈步登上三楼的外文图书区。
——————
公众号有书友分享了亲眼目击的真实套狗经历,还有书友[冬火]手绘的星海萌图,关注jiepo666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第531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张子安来到三楼之后,一眼就在中央的阅览区看到孟离的背影。
馆内温暖如春,孟离脱下毛呢大衣,整齐地叠放在一旁,惬意地靠在椅背上,没有阅读他的数学专业书,而是捧着一本不相干的科普类外文书在读。
三楼的读者比二楼又少得多,更加静谧,毕竟能毫无障碍畅读外文的读者并不多。
张子安没有去打扰孟离,继续做刚才在二楼做的事情,举着手机将三楼也找了个遍,依然没有。
要说完全不泄气是假的,他之前认为精灵最可能出现的位置一是古籍馆,二是中文馆,三是外文馆。剩下的四楼和五楼,分别是报刊文献阅览室和数字化阅览室,精灵可能出现在那两个地方吗?
他离开宠物店的时候太匆忙,连水都没喝,加上心中焦急,此时颇有些口干舌燥。
馆内每层都提供饮水机和纸杯,读者可以随意取用。张子安去接了杯水,靠在墙边一边喝水一边琢磨。
他的目光落在最近一排的书架上,那里的第四层边缘塞着一本书。
“modern geics……”
这个英文书名他还是基本认识的,翻译成中文是《现代遗传学:从基因到表层的剖析》。
他刚才在孟离面前小小地装了个逼,号称自己正在研究现代遗传学,即使这次没捕捉到精灵也不能被孟离看扁了,于是把喝空了的纸杯捏瘪扔进垃圾桶,走过去抽出这本书夹在腋下,转身上了四楼。
四楼的读者更加稀少,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除非是研究近代史或者编纂地方志的,否则谁会来特意研究过期的报刊和文献呢?电影里还有警探通过查阅过期报刊来破案的,不过那毕竟是电影。
一排排的书架上堆垒着微微泛黄却无人问津的报刊杂志,看上去晚景凄凉。
精灵可能来源于书中,但绝不可能来源于报刊和杂志中,因为报刊杂志是快消品,不具备形成长期口耳传诵的先天条件。
话虽如此,什么事都有个万一,既然来了就不能错过,以免后悔莫及。张子安耐着性子,一排排书架找过去,不出所料什么也没有发现,白白消耗了宝贵的时间。
他此时已经产生了些许的自我怀疑,会不会二楼和三楼的某排书架被遗漏了?他很想返回二楼和三楼重新找一遍,但理智告诉他,他刚才是严格按照书架编号找的,不可能遗漏。
但是……精灵却可能在书架间移动。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真没办法了,他并擅长玩捉迷藏。
剩下的只有五楼——数字化阅读交流区,读者在五楼可以阅读电子版书籍并互相交流。
五楼的电子化书籍是将二至四楼那些实体书数字化后提供给读者的,无论是查询还是试读都比较方便,读者往往在五楼找到心仪的书籍后再去二至四楼取实体书,有些被借走的图书也可以在五楼找到电子版先睹为快。
然而,精灵有什么理由出现在五楼呢?
不管怎样,张子安还是抱持着有始有终的心态来到五楼。
五楼,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更像是学校的机房或者网咖。一台台电脑取代了书架,整齐地排列在中央区域,而四周靠墙的位置则是一圈儿带有触摸功能的大屏幕数字终端,看上去很有未来气息。
出乎张子安意料的是,五楼的读者比二至四楼都要多,以二十至三十岁的青年为主。
除了青年以外,五楼还有少量老年人,他们全都坐在数字终端前,使用触摸屏左划右划,便捷地翻阅电子书和浏览当天的电子版报刊。数字终端的大屏幕令他们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书报上的文字。
由于没有书架遮挡,五楼比二至四楼更加一目了然,张子安举起手机扫视一周,心就沉了下去——五楼也没有精灵的踪迹,真踏马邪门了!
遍寻无果,他的心情难免焦躁,站在原地反思之前的寻找过程,是否有什么疏漏——当然,诸如图书馆员工办公室和女洗手间之类的地方他是肯定进不去的,房顶他也上不去,但除此之外他每层都走遍了,难道这只精灵真的出现在古籍馆了?
277/430 首页 上一页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