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南山村致富日常——曲流水

时间:2019-08-25 08:22:27  作者:曲流水
  去年他们夫妻一年的总收入有六万多元,等孩子们还完助学贷款,他就打算攒钱,把房子推倒重建,就算现在住的房子属于青砖黛瓦,没有坏,但他还是想和村里人一样,盖一栋漂亮的乡间小别墅,最好是三层或四层,他们自己住两层,剩下的可以租出去。
  今天也是努力工作的一天!然后杜积喜很遗憾地发现,许家人准备走路过去,不想搭车。
  李彤是认为自己昨晚休息得好,现在精力充沛,就打算走路过去,反正听说不远,就这么一公里,就到杜鹃山脚下了。
  “其实坐电动车到半山腰也挺好的,才两块钱,省了多少力气!”许良嘀咕道,他去过杜鹃山几次,只是每次都不是五一,不凑巧,去的时候还没有开花。
  李彤瞪了他一眼,摇头道:“你以为我这是心疼钱吗?我这是想锻炼身体。”
  “是啊,爸爸,妈妈和你不同,她是宅女,现在她肯动弹,我们就该偷笑了。”许福多开口道,他是正宗的青少年一枚,就算一夜不睡也精神得很,更别提他昨晚休息得不错,所以对于爬山完全不怵。
  有许良在,他们连路线都不用看,再者,路上都竖立有指路的路标,道路不复杂,不用担心迷路。
  “南山村这里的房屋是经过政府规划吗?这两排房子都很整齐啊。”经过大榕树广场时,李彤忍不住向许良询问。
  平时她见过的村庄,除非是政府重新规划过,否则一般都不会有这种整齐的美感。
  “就是房屋有新有旧,看来没有统一建房。”她又说了一句。
  “不是政府规划的,是南山村很久之前的祖宗有强迫症,非要把房子建得整整齐齐,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这里地势平坦宽敞的缘故。”许良摇摇头,笑道,“五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当时的房屋就差不多是这个模样,只是那会都是瓦房,甚至还有泥砖房。”
  李彤点点头,有些意外。过桥时,她站在桥上看了一会的溪水,清澈见底,水下有圆润的鹅卵石,时不时能见到一两条细细的小鱼。
  她赶紧用相机拍摄,重点放在溪水边的蓝色鸢尾花和盛开的杜鹃花上。
  “小桥、流水、人家。”李彤喃喃自语,倚在栏杆上,叫许良帮自己拍张照。等拍完,眼看着路上有了零星的行人,见他们大都是背着包的样子,就知道这应该是刚到的游客。
  她刚才特意观察一下本地人,发现他们大都是在吃早饭,要不就是在农贸市场整理自家的货物。
  继续往前走,她看到了路边的田地上种有各种各样的庄稼和经济作物。
  “平时我们买的百香果和黄皮果就是从这里摘的吧?”李彤饶有兴致地问道。
  田里除了常见的蔬菜就是甘蔗、百香果等作物,其中搭成棚架的百香果有部分正处于花期,能看到蜜蜂在辛勤采蜜。此外,一行行黄皮果树大都只有一米多高,有些还在花开,有些却已经结成了一颗颗小小的绿色果实。
  许良瞄了一眼,先点头又摇头道:“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我买的都是经过检测的无公害农产品,南山村很多人都种黑皮黄皮果和百香果,但不是每家的品质都能达到无公害标准,只有支书家不一样,他们是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的标准来管理,这里有部分果不是他们家种的。”
  “哦,那我明白了。”李彤恍然,其实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不错,丈夫开有一间小公司,家里在市区有两间铺面出租,她自己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就在一家私企上班,钱是少了点,但工作比较清闲,有时间照顾家里。
  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他们就喜欢买些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到现在,家里有部分吃的东西都是从南山村买的。
  等走到丈夫经常钓鱼的山塘时,她一眼就看到了非常显眼的水上餐厅。
  “这里做的各种鱼类的菜式非常好吃,上次我打包过一次,回家重新加热,你们觉得好,其实根本没有在现场吃的新鲜。”许良高兴地指指水上餐厅,朝儿子眨眨眼。
  “妈,我爸说得对,我们来吃过几次,这里的酸菜鱼和水煮鱼最好吃,待会我们下山就到这里用午饭,好不好?”许福多拉拉她的手,撒娇般说道。
  儿子都这么要求了,一向宠爱儿子的李彤自然不会不同意。三人路过餐厅时,发现餐厅的大门虽然还没有打开,但已经有人在里面忙碌了。
  他们走的是大路,底下就是一条木栈道,栈道上隔个十米就有一个个外挂的花盆,里面种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如今,颜色最鲜艳的还属热烈盛开的重瓣太阳花和红色的三角梅,还能见到拐弯处有一颗巨石和一处亭子,别有一番意趣。
  “这些是什么人?”李彤轻声问许良,只见木栈道上,迎着阳光,有十几个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正在打拳,动作还算整齐划一,旁边的音响里传出悠扬的音乐。
  “这是几个游客和本村的老人在练拳。”许良沉吟了一会答道,“南山村人喜欢练拳,特别是这里的老人,常年练拳,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村里有几个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天天坚持练,现在耳不聋眼不瞎,估计能活到百岁。对了,这里的拳法据说是祖传下来的,有几百年的历史。”
  “祖传的拳法?”就算不喜欢打打杀杀,但李彤听到这里还是眼睛一亮。没办法,她总觉得中国人对“武侠”有种向往之情。
  “是的。”许良观察到她的表情,翻了个白眼,摆摆手道,“你别多想了,就是一套很普通的拳法,不是什么武功秘籍,据说以前能上山搏杀野猪,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代改良,都被村里的人用来健体强身,就好像太极拳一样。”
  “原来如此。”李彤有些失望,但看着这些老人在青山绿水中慢悠悠地打拳,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颇让她向往。想到他们夫妻双方的老人,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
  她突然有个想法,与其让家婆在家里经常喊无聊,每天傍晚为广场舞领头的位置和邻居的婆婆怄气,家公天天蹲在家里,不肯出去活动一下,不如请二老来南山村居住一段时间,陶冶一下情操,最主要的是,如果能和眼前的老人们这么热爱健身,那是再好不过。
  思考了半晌,她就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没想到得到丈夫和儿子的热烈支持。
  “阿彤,你这个想法不错啊,南山村是生活节奏非常缓慢的小山村,这里的空气质量好,泉水品质一流,生态环境优越,除了没有那么多的医疗设施,其他不比那些疗养院差,让爸妈来这里住一段时间是完全没问题的。我之前认识一名姓白的老先生,他就经常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据说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就是水土养的。”
  “是啊,妈,我爷爷不爱动弹,老是说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坦,吃饭没胃口,我为了让他多走路,有时候要叫他去学校接我,现在同学们都笑我没断奶。”
  李彤一听,得到他们父子俩的支持,心中不由得一震,打算回去后就好好计划一番。
  一路说着话,他们沿着大路往上爬。路并不难走,等到半山腰时,硬底化水泥路才变成石头做的台阶,台阶表面有点凹凸不平,不算平坦,但还是容易走。
  这个时候,来的人已经很多了,他们本来是最前面一波的,只是比不上别人直接坐观光电动车到半山腰,省了一半的路程,这才被其他游客跑到他们前面去。
  爬山时,路边时不时有树木遮阴,有野花盛开,有山风吹拂,说说笑笑间,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爬到山顶。
  等爬到山顶,李彤定睛一看,不禁一下子惊呆了。
  只见对面的山脊上开满了各色的杜鹃花,紫红色的、粉白色的,姹紫嫣红,似乎交织成一片云霞彩带,令人看了惊艳。
  他们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等回过神来,立马拿起相机和手机拍照。
  和他们有同样举动的游人很多,大家一边发出惊呼,一边拍照,觉得一路爬山的疲惫,似乎立即消失不见,全身充满了力气。
  到了山顶,想近距离欣赏杜鹃花,还得继续往对面的山头走。这段路不是石阶,是木头制成的栈道,底下是平整的原木板,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木头,反正外表是这样,路面看起来异常干净,让人有赤脚踩上去的冲动。
  木栈道的宽度并不大,只能容纳三人并行。旁边卖水和零食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当初专家舍不得把这么大的杜鹃花树砍掉,所以开辟出来的路才那么小。
  他们自己带着水,许福多买了两包零食,还被告诫一定要把垃圾扔进旁边的垃圾桶。他们左右看了下,果然,沿着木栈道,有很多垃圾桶放在隐蔽处,不过都有木牌标注,另外,请勿攀折杜鹃花的标语挂在显眼处。
  休息了一会,他们一家沿着木栈道往对面山走去,近距离接触盛开的杜鹃花。
  “看刚才的介绍,据说这里的杜鹃花树有百年的树龄,难怪长得比我们都高呢。”李彤望着眼前这棵高大茂盛的杜鹃树,见它枝头上开满了紫红色的花,挤挤挨挨,让她恨不得把它们抱在怀里好好欣赏把玩一番,可又怕把它们给弄坏了,那会觉得罪过。
  “这里的杜鹃花面积只有50亩,听起来不多,其实它们聚在一起,连成一片,还是非常好看的。我听杜支书说,这里的杜鹃花每年都在自然扩张,等以后有钱,他们会请人来多多栽种,想扩大面积。”许良随口解释。
  没啥可说的,和其他人一样,他们一家三口一路走一路拍照,时不时还能听到其他游客在大呼小叫。
  在花丛中行走,山风吹拂,这让李彤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错觉。她举目眺望,山岗上杜鹃花的花姿艳丽妖娆,生机盎然,与云雾阳光、蓝天白云、万亩涛涛绿海编织出一副天然的画卷。
  这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啊!她暗想。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淼淼的书屋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xixi 20瓶;circle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7章 盛况
  杜善薇和覃承毅在客栈吃完早饭,考虑到早上有一堆事要忙,就用竹篮带了几个包子和几杯豆浆、水牛奶回去。
  昨晚吃夜宵闹得太晚,加上是假期,大家都起得稍晚,就算如此,当他们回到家时,发现大家都差不多起床了。嗯,除了覃二叔和覃二婶,听贾淑龄说两人正在洗漱,即将下楼。
  覃承毅说道:“客栈那边有米粉和包子,不够的话,去那边吃吧。”家里同样煮有清粥。之前建房的时候,左侧的厨房被改造过,不仅有老式的烧火灶台,还有煤气灶,满足不同的需求。
  “知道了。”覃父在厨房里转了一圈,道,“我煎几个荷包蛋,再给妙妙蒸个鸡蛋羹,她喜欢吃这个。”
  “爸,鸡蛋不用蒸也行,妙妙可以喝水牛奶,我看她倒是挺喜欢喝的。”杜善薇笑道,小家伙估计刚醒不久,整个人被叶丽萍抱在怀里,微眯着眼睛,一副昏昏欲睡的小模样。
  杜善薇不敢逗她,生怕被小家伙缠住。
  “薇薇,你爷爷呢?怎么一大早就不见人影?”覃父又问道。
  “他肯定是去果园或者苗圃了,哎呀,早上去瞧一轮,傍晚去看一看,很辛苦的。”正在看报纸的覃祯答道,他上次在这里住了几天,很清楚杜庆国的生活作息。
  他看的这些报纸都是杜善薇和覃承毅知道他来这里后,昨天从村委里搬过来的,反正放在村委一般没人看,等他回市区,他们再搬回村委就好。
  杜善薇认真点头道:“是的,我爷爷应该是在果园,他一般是九点多才会回来吃早餐,爸,你们先吃吧,他饿不着的,今天村里有很多小商贩,有很多好吃的,我觉得他回来的路上就能顺便去哪里买早餐。”
  她估计自家爷爷又在用水管给三月份刚嫁接的黄皮果苗浇水,反正不是浇水就是拔草,总不会让自己闲下来。
  去年秋天嫁接的黑皮黄皮果苗,三四月份全部卖光,八千多棵树苗的单价是10元,减去成本,净收入有7.2万元,比较暴利。主要是秋季买的实生苗很便宜,每株才七八毛钱,不像今天三月初,价格升到一块三毛钱。
  现在苗圃里的那两万棵嫁树苗,要等到下个月才能移植出售,杜庆国怕出问题,每天都是要去看一看的。
  到现在为止,苗圃里的另一种果苗基本上都卖得七七八八,就剩下那么三千多棵,毕竟清明节快过了一个月,该种的都种了,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来买苗,说明种的可能性不大。
  得益于杜家苗圃近年来的良好声誉,今年那30万棵苗卖得不错,除了那5万棵变异苗,她坚持售价每棵三元外,其他的普通苗大都是有优惠的,平均价格是一块五。
  她前几个晚上算过,单是百香果苗的总收入就有50多万,减去成本后,能有将近37万的净利润。
  如此一来,今年的苗圃就有差不多44万元的净利润,这钱比卖生果来得容易,只要有销售渠道,打开市场,再有信誉,后面就能源源不断卖出。正好验证了她和陈文聪之前的想法,那就是种果树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如卖果苗的。
  要是那些钱能全部到账,她就能立即收入22万。而陈文聪有13万,难怪他之前说不用向她借这么多钱。
  至于杜庆国,他能进账9万元。考虑到下个月的那两万棵黄皮果苗又能开始出售,大约是利润的刺激,杜善薇发现自家爷爷是越来越喜欢往果园和苗圃里跑了。
  得益于这两年的收入,他老人家前些天还跟她说,要她再去市里给杜善茂买多一套房出租,到时他来给钱。
  “行,昨晚我听你爷爷说过,有部分百香果开花了,他得仔细查看,看什么时候找人去人工授粉。不过我看这几天是没空的,大家都很忙。”在杜善薇思考时,覃祯就推测道。
  “一直到杜鹃花凋谢之前,村里人都不会有空,很难找到人来帮忙干活,就算找到,人工费也高,不合算。”覃承毅点头道,“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心中有数,不急这几天。”
  大约是听到父母的声音,窝在叶丽萍怀里的覃谷妙小朋友总算张开眼睛,她左右张望了下,一下子就找到父母的身影,胖嘟嘟的小脸上顿时绽放出欢喜的笑容,只是那一声“爸妈”还未喊出口,就只能看到父母的背影了。
  见他们适应良好,能自己弄吃的,覃承毅看了看时间,急声道:“我们得快点去值班,不和你们说了,我们要上楼换衣服。”
  话音未落,他就拉着杜善薇往楼上跑去。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