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栈的小坡下来,杜善薇望着上土地庙的台阶,再看看呼呼大睡的女儿,放弃了这个诱人的冲动。
哎呀,带着女儿一起,根本爬不了山。
想了想,她拐弯,准备踏过重新加宽的石板桥,去一公里外的山塘走走。之前她怀孕七八个月时,覃承毅就不准她靠近任何工地,所以她没见过完工后的水上餐厅和木栈道,连杜鹃山上的路都没能走完过一遍。
当然,视频上看过的不算。
就当在散步,可惜她刚走出两百米远,立即听到手机铃声响起,掏出来一接听,果然是覃承毅叫她回家吃早饭。
回到家,覃承毅迎出来,把女儿抱在怀里,问道:“妙妙有没有哭?”
“没有,她中途醒了一会,这么多人围着她,她也没哭,后来又睡着了,哎,小婴儿就是这样,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李玉英拧干水,一边晾着尿布,一边笑道:“妙妙是个乖孩子,除了吃就是睡,要不是拉了,她都很少哭,这么好带的孩子不多了,你们要珍惜。像薇薇小时候,白天睡觉晚上大哭,吵得一家人都不得安宁,当时你爸哄了你大半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要打起精神去学校上课,呵呵,幸好你爸年轻。”
后来考虑到杜积生的身体不好,怕他承受不了,李玉英他们就压着他早睡,不肯再让他熬夜了。
“妈,你说妙妙就说妙妙,怎么又把事情扯到我身上?”杜善薇故作不满,虽说覃承毅在这里住了这么久,早已知道她的黑历史,但她还是不想多曝光。
当然,女儿好哄是一件好事,要不然肯定会影响到覃承毅白天的工作。她自己白天会睡少一点,晚上都是跟着女儿的作息时间来休息。
覃承毅忍住笑,促狭地朝杜善薇眨眨眼。
“不说就不说。”李玉英呵呵一笑,把水桶放回原处,说道,“吃饭了。”
杜善薇望着晾衣架上那迎风招展的尿布,神情颇为复杂,眼看着一个鲜花似锦的小花园挂着一排尿布,真是大煞风情,忍不住提议:“妈,要不咱们把尿布放在后院里晾晒?”
杜家人坚持认为尿不湿的透气性不如尿布好,所以现在一般是晚上用尿不湿,白天大多数时候都用尿布,如此一来,自然要经常洗尿布。
后院那里的卫生间和浴室已经拆除,除了几棵果树外就只有放木柴的杂物间。那里还有个后门,通向鸡棚和竹林,竹林里养有二三十只鸡。
在她生完小孩后,现在大鸡的数量锐减到八只,还有二十几只是刚买回来不久的小母鸡,等待长大后做贡献。
“要不晾在阳台那里也好啊。”杜善薇见李玉英犹豫,加了一句。的确,后院太阳晒到的地方没有前院多。
“行行行,你真是穷讲究。”李玉英连声应道。
杜善薇嘿嘿一笑,她是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就算结婚生女,依然能和家人在一起居住,心情很放松。不是说覃家不好,但她相信,如果她和覃家人住在一起,肯定要处处留心,不会像现在这样自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啥就干啥。
不久,去果园的杜庆国回来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完早饭,刚超过九点,覃承毅赶紧走去村委,顺便把大黑的口粮带上。
杜善薇留在家里,打扫一下三楼的卫生清洁,刚把洗衣机的衣服晾开,她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没办法,赶紧回房,一查看,晕,又尿了,于是只好用温水给她洗一遍小屁股,再换上干爽的棉质尿布,见她还要哭不哭的可怜模样,赶紧给她喂奶。
果然,吃饱喝足后,小家伙又变成小天使的模样,躺在摇篮里自得其乐。
杜善薇凝视着她,发现不到两个月,小家伙就跟吹了气似的,皮肤又白又光滑,整个人胖嘟嘟的,不像月子里,似乎皮肤是红的。
小婴儿的精力不足,杜善薇逗她玩了一会,等她困倦地闭上眼睛,这才看了下时间,发现还不到十一点,就想着去村委一趟,顺便看看客栈。
出发前,她补完防晒霜,在全身镜前照了一会,发现自己衣着得体,身材不算胖,但还是有些不满意,她现在的体型没有完全恢复到最佳状态,身高一米六五,体重115斤,还要再减10斤,可惜她现在在喂奶,每天吃的肉多,饭菜营养丰富,只能每天坚持散步和做产后瑜伽。
“妈,我带妙妙去客栈那边。”下楼时,见李玉英在客厅上网,杜善薇说道。
“去吧去吧,中午我来煮菜,煮好了,到时再给你们电话。”李玉英回头看着她,笑道,“三楼是不是又有尿布了?”
“是啊,我还没有洗。”杜善薇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咳一声,没见到杜奶奶的身影,不由得开口问道,“奶奶呢?”
“又去菜地里看她的黄瓜了,你爷爷去陈家村那边看黄皮果,最近要施肥,昨天说好的,阿章那边会运几车鸡粪过去。”
杜善薇应了一声,表示知道。
路过农贸市场时,发现市场的大门开着,大伯母李芳正坐在门前剥大蒜,见到她来,打完招呼后就说道:“你家的客栈我在看着哩,有人来就叫你或小覃。”
“谢谢大伯母,今天不是周末也有生意?”杜善薇好奇地询问,毕竟山塘已经承包出去了,属于私人地盘,外人不可能随便去钓鱼。
“当然有,这不是有人进山去搞什么溪钓吗?他们下午总得出来吃饭吧?还有山塘,是要给钱,但只用给20块钱就让人随便钓,薇薇,你是知道的,山塘那边的鱼难钓得很,可他们就认准这一点。”李芳笑道。
她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以前杜积明是村支书,但村里没有起色,家里还是以务农为生,要不是有三弟和四弟支援,他们自己又勤劳能干,总算供出两个大学生。
等孩子们大学毕业,他们家的日子好过多了,然后杜善薇回村承包土地种树,他们家跟着种百香果,现在又包地种黄皮果,加上家里弄的农家乐,生活一下子变得宽裕起来,也不用再让儿女给钱了。
“原来如此。”杜善薇恍然大悟。
告别李芳,来到客栈后,她发现门是打开的,里面没人,大黑正在门口百无聊赖地蹲着,见到她来,顿时兴奋起来,尾巴摇着飞快,一直围着她团团转。
杜善薇逗了下它,就把婴儿车推进一楼的休息室,然后检查门窗,打开手机,见手机里的监控画面正常,总算放心,就走到隔壁的村委办公室。
房内的摄像头是覃承毅新安装上去的,以后这里还会是他们的休息室,主要是用来给女儿睡觉。
其他人都在二楼开会,她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转了转,再查看会议记录,得知这段时间发生些什么事。刚看完不久,其他人已经开完会下楼了。大家看到她,纷纷笑着打招呼。
黄臣健昨天就随大流去杜家看过杜善薇母女,此时见到她,眼睛不由得一亮,忙问道:“薇薇姐,你回来上班了?妙妙呢?”
“她在隔壁睡觉。”杜善薇笑道,“没回来上班,我只是过来看看。”难得的假期啊,不过一点事都不关心的话,又不太好,毕竟住得那么近,大家经常碰面。
“对了,镇里对我们申请建立一个旅游公司,有什么意见吗?”她忙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只有一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竹雪影 20瓶;若love颜n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2章 公司
上次,他们在场的人带着村民去省城某县的乡村旅游景点参观过,回来后,杜善薇就有这个想法,想成立一间旅游公司。本来她没有这个念头的,毕竟他们为了吸引游客,并不想收门票,但后来随着工程的一项项完工,她发现要维持村里的清洁度,还是需要资金,总不能靠三个人把这么大的地盘都弄干净吧?或者仅靠上级拨款来维持?
不说别的,单是从山脚到杜鹃山上的那条道路,人一多,肯定有垃圾,毕竟不是每个人的素质都那么高。所以要捡垃圾的话,三个人哪里够用?
再者,经常有人来村里参观学习的话,游客中心的水电费也是一笔支出,所以他们需要一定的收入。门票没有,那停车费和会议费呢?
比如节假日,人多的时候,停车场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还有,如果有哪个单位想在游客中心的二楼会议室开会或培训,他们也可以收取一点费用,就当是水电费,就算是再少,这也是钱啊。
嗯,他们还在考虑,要不要在公共厕所收取少许费用。
杜善薇专门去旅行社了解过,想让他们把南山村旅游景区加入他们的路线,终究还是需要成立一间旅游公司,这样才能在开发/票。
在休产假前,他们一帮人坐在一起研究,觉得这个提议好,因为只有成立旅游公司,他们才能请物价局下来核定,才能按规定收费,要不然南山村委没有权力向游客收取任何费用。
“镇里原则上是同意了。”杜积明负责跟踪落实这件事,此时就说道,“就是对公司挂在镇上还是村里,这点还没有下文。”
“当然要挂在我们村委了,挂在村委,这些费用就能全部用来维持景区的运转,挂在镇里……这样不好。”杜善薇摇摇头,“用钱都不方便,每次都需要申请。”
覃承毅微微一笑,道:“我看有很大可能会落在我们村委头上,毕竟这家旅游公司没什么油水,说不定还要镇里补贴。再者,现在的形势和以前不同,资金的管理非常谨慎,对干部的管理也很严,他们不会想找一堆麻烦事来做,如果村里能独挑大梁,他们一定乐意。”
他经常和一帮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在群里联系,又在市里待过一年多,很了解现在的干部心态。本来基层就够忙了,人手严重不足,再多加一件事,岂不是人手更加不足?他们最多下村来指导。
大家一听,觉得有理。
“那就再等等吧,等傅书记来这里,我再和他说说。”杜善薇沉吟一会,接着说道,“对了,我们申请国家3A级景区,这事有下文了吗?”只有文件下来,他们才能去申请成立公司。
“刚交完材料上去,要等楠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人下来验收。”杜积明看着她,犹豫了一会,还是说道,“等上面的人来检查验收,薇薇,你来村委和我们一起接待?”语气颇为期待。
杜善薇点点头,这是关系到南山村的大事,她不可能不关心,道:“好的,到时我们一起来迎检。”
她现在仔细想想,只要她在村里休产假,成天在村里晃悠,那样的话,想完全丢开村委的工作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具体的业务活她就不做了,像这种迎检的事,她还是能出面的。
杜积明见她答应了,神情立即流露出喜色,笑道:“那就好。薇薇,要是之后还有什么党建检查之类的,你也帮忙出面迎检,你会说话,对业务非常熟悉,像发展党员的程序,我经常记错,怕被扣分。除了这些,其他事情你不用做,一直到你休完产假为止。这样好不好?”
他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是过去两年,自从杜善薇担任支书后,他就专注于调解村里的矛盾纠纷和写村委的部分会议记录,或者帮忙打打下手,有很多事情都交给杜善薇处理,这让他在党建方面的业务水平下降不少。
现在上面对党建方面的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对村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电脑和手机来完成,每次想到这些,他真的觉得把杜善薇和黄臣健吸收进入村“两委”班子真是做对了,这省了他多少麻烦啊!
对比其他村支书的焦头烂额,他悠闲很多,小日子过得岂不是美滋滋?有空他还能去钓鱼,能帮上家里的忙,比如帮忙管理果树。
杜善薇刚才早有预料,闻言就答应下来。
商量好迎检的事,她又找来土地庙修缮的账本,大概查看了一下,然后很愉快地发现,大家捐来的款项竟然还剩有一部分钱。
至于宗祠的修缮,她不打算插手这事,这是杜家内部的大事,由大爷爷杜庆华管理。
“我们打算暂时不动剩下的一万多元,等以后想修补或买什么东西再用。”杜积明笑道。
“应该的。”杜善薇点点头,问道,“账目支出公示出去了吗?”
黄臣健一听,立即回答:“公示了,全部公示了,是主任写的公告,我拿到各个生产队去张贴,大家没什么意见。”
那就好,杜善薇没看出账目有什么问题,又见最后一行有一笔收入,明细上写的是租金,不由得笑道:“最后土地庙旁边新建的摊位是被谁拔得头筹?”
因为捐款的群众非常多,各个自然村的人都有,所以经过几轮商议,村干部和捐款的群众代表终于达成一致协议,决定对每年有意承租摊位、想在土地庙前售卖香烛等货物的人进行竞标,谁出的价格高,谁就能得到一年的经营权。协议要求每年重新竞标一次,得到的租金用于土地庙的修缮、扩建等,或者用在村委做公益事业,比如修路、买路灯之类的。
村民们一听,觉得这样做不错,没有意见。
“是村里的大牛家。”杜积明感叹道,“大牛小两口清明回来后就不想再去邻省打工,正好大牛媳妇又有了身子,见有这个机会在村里开铺子,他们就赶紧谋划,最后竞标的结果出来,他们家出的租金最高,一年有5000元。”因为是第一年经营,不知道售卖情况如何,所以租金偏低。
如果杜大牛今年能赚到钱,明年的租金可能会增加。这是村委期待的事。
“我看大牛他妈高兴得很,还有小妞妞,以前一年只能见一次父母,现在能天天见。”黄秀珍凑趣般说道。
杜善薇想起早上见过的小妞妞,小家伙今年三岁,穿着一件粉色的小裙子,扎着羊角辫,比以前的小花脸看起来干净很多,看来的确是有亲妈在家,奶奶可没有那么细心。
她正想说什么,突然听到桌底下传来几声“汪汪汪”的声音,站起来低头一看,果然是大黑。
“大黑怎么来了?”覃承毅也跟着站起来。
杜善薇立即看向手机的监控画面,仔细观察,果然是婴儿车里有动静。
“妙妙醒了,我先回去瞧瞧,有事再叫我。”她的话还没有说完,人已经大步走出去。
覃承毅想了想,也跟着跑出去。
黄秀珍看着他们急匆匆的背影,忍不住笑道:“小两口第一次当爸妈,孩子稍微动一动,都紧张得不得了。”
71/128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