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她和覃承毅高兴坏了,教她喊人的热情陡然高涨,可惜的是,在教她学会之前,他们就得先叫她很多声“爸爸妈妈”。
而杜善薇见刘语喜欢带着女儿或者大黑去山塘那边,心里猜到她的想法,也当做没看到,一直没问。
她只是奇怪,原来几个月过去了,刘语还没有放弃吗?
很快,接下来的时间里,她知道刘语并没有放弃,因为她来的频率越来越高。她现在终于转了部门,工作没有先前那么忙,虽说工资少了一大截,但她的精神不用那么紧绷,所以周末有了空闲,能时常出现在南山村。
就算杜善薇他们一家三口回市区,她也会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想法非常明显,明显到覃承毅也察觉到了。
覃承毅和杜善薇在被窝里讨论了几句,就不再关注。他只要关注自己的老婆小孩就好,而且现在大家的工作都很忙,越到年底就越忙,不单单是迎检的事,还有关于扶贫的事。
这个时候,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回来了,他们要抓住这段在家的时间跟他们沟通。如果有稳固住房的还好,没有的话,就需要劝说他们建房。
明年就是2019年了,是脱贫攻坚非常关键的一年,更是南山村委最关键的一年。在前几年里,容易脱贫的都脱了,剩下的贫困户总有各种各样的难点,所以做起工作来,更需要耐心和细致,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除了这个,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缴医保和养老保险,这两项数据关系到他们明年脱贫的关键,最起码完成率要达到98%以上。
“刚才局里打电话过来,询问我们收缴的医保和养老保险数。”覃承毅挂断电话,就对着大家说道。
“先照实说,等二月份过年,会有一批人回家,到时进度就能跟上。”杜善薇正在看她的微信群,有些人不回家,会在微信里给她转钱,她需要一一记录下来。
“我们每年都能完成任务,今年也能,我们这里都有记录,谁在外面买了医保和养老保险,到时让他们带单位证明回来就行,这样的人能算进任务数。”杜积明不紧不慢地说道,主要是他们全村委只有1100多人,这一年有部分人的户口转回来,还有人出生和死亡,人数最多1200,乡里乡亲的,他们对村里的事务熟悉无比,想完成任务还是不难的。
“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说服那些不想交医保和养老保险的人,他们去年交了,今年不一定肯交,因为他们去年没有人生病,觉得浪费钱,今年可能会改变主意,不肯再交。”陈世峰补充说道。
“多举例子,多上门劝说,总有效果的。”杜善薇笑道。
这么一听,头一次接触这些的谢龙星和王国辉稍稍松了口气。很好,既然大家都胸有成竹,那他们就放心了。
“我在工作队员的群里看到他们发的消息,以为这两个任务很难完成,生怕拖了全镇的后腿,到时要让镇里和局里帮忙,那样的话,我们会挨骂。”谢龙星扬扬手机,笑道。
“每个村的情况都不同。”杜善薇解释道。
不是每个村委的工作都有他们南山村委这么好做,他们的好做是建立在前面几年的摸底排查下,熟悉情况,就能对症下药。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开始分组下队收缴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除非有检查,否则村里只会留一人值班,而这个人选大都是杜善薇,谁让她要喂奶呢。
杜善薇开始琢磨着要断奶了,虽说喂奶对母体有好处,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但也容易导致胸部下垂啊。
没想到家里人得知后,强烈反对。
“起码要等到妙妙一周岁才能断奶,别人家的孩子都吃到一岁半,咱们家的孩子不能太早断奶。”李玉英是最反对的一个。
“现在妙妙才九个多月,马上断奶,是不是不大好?她会不会不适应?”杜庆国委婉地反对。
连刚放寒假回家的杜善茂也低声劝说道:“姐,要不咱们问问医生,看什么时候断奶合适?”
……
杜善薇无语,她看着无知无觉的覃谷妙,小家伙还拿着一个拨浪鼓在摇晃,胖嘟嘟的小脸上露出无忧无虑的笑容,眼睛亮闪闪的,察觉到妈妈在看自己,忙高兴地发出“啊”的一声。
杜善薇不自觉地朝她露出一个微笑,见小家伙扭动一下屁股,就要朝自己这边爬来。
覃承毅制止她,对着杜善薇说道:“薇薇觉得合适就断吧,现在妙妙肯喝奶粉了。”家里都是买进口奶粉,贵是贵了些,起码比较放心。
他虽然舍不得女儿这么早断奶,但看过相关育儿书的他知道,其实这个时间段是可以断奶的,毕竟不是每个妈妈都有奶水。当然,最好是喂到十个月,甚至一周岁以上,只是杜善薇不肯,他也没办法。
老婆和女儿,他当然要站在老婆这一边。
覃承毅的表态让杜善薇颇为满意,她扫视一圈,怒道:“我只是说可以琢磨着开始断奶的事,又没说现在就断,你们急什么?搞得我是后妈似的。”
众人一阵尴尬。
杜善薇走到女儿面前蹲下,轻轻地点了下小家伙的额头:“你啊,看大家多疼你,妈妈说给你断奶,大家都反对了。”
覃谷妙见妈妈和自己玩,开心地把拨浪鼓一扔,就想爬进妈妈的怀里。
“姐,咱们听错了,都以为你是想现在就断奶呢。”杜善茂摸摸鼻子,抢着抱起覃谷妙,笑道,“好了,到咱们妙妙的放风时间了,我推她出去走走。”
这话一出,大家立马行动起来,有拿车子的,有拿毛毯的,生怕小家伙被冻着。
“承毅,妙妙一定得在咱们跟前长大才行,你看,这么多人宠着她,真怕以后养歪了。”杜善薇和覃承毅站在一起,看着一群人围着小家伙团团转,再回想在市区时,是同样的画面,不禁感叹道。
覃承毅回想起在村里看到的一些情况,郑重地点头:“对的,他们是隔辈亲,咱们不一样,一定要好好教育。养得好,养一个就够了,养不好,生再多都是来讨债的,后面能把我们气坏。”
两人对相关的育儿问题进行沟通,达成一致,这才稍稍放心。
没办法,两家人就只有覃谷妙这么一个小娃娃,能不疼吗?至于第二个孩子,他们准备后年再生,先过完2019年,让南山村委脱贫摘帽再说。
那时候杜善薇才31岁,生孩子不算太大龄,而且她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保养得不错。
时间过得很快,距离断奶事件过去一个多月,一转眼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
杜善薇一家三口赶回市区过年,在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叶丽萍他们在楼下陪覃谷妙玩耍,覃承毅今晚吃多了,正打开游泳池的加温系统,准备和覃父一起游泳。
杜善薇躲在书房里算账,她的百香果卖完了,新一轮的百香果苗和黄皮果苗正在繁育中,总要算一下2018年的收入支出,好安排来年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写到45万字了,这是原本计划要完本的字数,没想到现在还没能写完o(╯□╰)o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小李子007、lily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2章 支出
原先买完商铺后,他们家的钱不包括覃承毅账户里的,只剩下40万元,而买下商铺后,上个月才交房,交税后得进行简单的装修,加上养覃谷妙的费用,比如她的小衣服、玩具、打疫苗、生病看病的钱,还有夫妻俩的生活费、种植方面的生产成本支出……
杜善薇合计一下,发现覃承毅的工资和私房菜馆的分红竟然不够!至于山塘的水上餐厅,现在还不到分红的时候,还处于亏损状态呢。
覃承毅一年到头的工资收入是8万多,私房菜馆的分红是8-10万元,两人要养两辆车,小别墅的物业费要交,而她的工资现在才升到1700元,两套商品房每月的租金加起来是2200元,这些钱加起来还不够他们花。
等覃承毅游完泳上楼,杜善薇把账单递给他,整个人生无可恋地摊在椅子上,眼睛望着天花板的吊灯,无奈极了。
“很好,有问题吗?”覃承毅从头看到尾,见杜善薇精神不振,好奇地询问。
“你不觉得我们的花销有点大吗?”杜善薇见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坐直身子,严肃地盯着他,说道,“刚过去的一年,我们花了二十多万。”
覃承毅脑子一转,拉了一张椅子坐在她对面,同样认真说道:“这是特殊的一年,你看,怀孕后期、生孩子……”
“所以咱们的花费是正常的。”覃承毅笑道,“我以为会更多。”
“早知道我就不要买这么多衣服了。”杜善薇颇为郁闷地抓抓头发,她买的衣服贵精不贵多,每件的价格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而且自从生下女儿后,她的体型一直在变化,到现在已经恢复到原先未生孩子的体态,但先前买的衣服就不能再穿了,她嫌大。
“什么早知道?早知道也要买,你不觉得那些衣服,你穿起来很漂亮吗?”覃承毅干脆和她挤在一起坐着,在她耳边低声哄道,“别着急,咱们家不缺吃穿,下个月省城的租金又到账了,你的存款会多一些,而且下一年应该不会花这么多,本来养孩子就费钱,咱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才对。”
“说得也是。”杜善薇仔细想想,笑道,“你说得对,养孩子本来就费钱,我们是该有心理准备,其实我不怪我们花得多,毕竟这些都是应该的,总不能降低大家的生活品质吧?我只是有点郁闷,因为百香果的收入大大降低。”
今年的百香果大丰收,收入反而降低,因为成本在上升。至于收购价格?因为是变异品种,倒是跌得不多,不过到后期,每公斤只有12元,那时的阳光不够充足,口感不怎么好。
本来总收入有25万元,但一减去成本,再把钱分给杜庆国和钟文聪,到手只有12万元。
往年还有百香果合作社的一些补充,今年少了,因为其他地方的百香果同样丰收,大家的价格都在下跌,每公斤才6-8元,利润降低。再者,合作社里的社员虽然是一起购买肥料等生产资料,但售卖时却不一定在一起卖,尤其是现在全镇种植的人多了,收购商也多,那些种植的农户干脆自己去售卖。
杜家自然没有意见,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强求,他们家人手也少。不过李玉英的网站抽成同样减少,上一年还有3万元,今年就降低到一万多。
算来算去,她现在的银行卡账户只有42万,感觉这半年都白干了一样。这才是杜善薇郁闷的地方。
“很简单,现在的人工贵,我记得几年前你说过,请人帮忙,一天需要花80元,今年呢?好像要120元以上,还不一定能请得到,因为大家都在忙。”覃承毅摸摸她的脑袋,安慰道。
“好吧,看来只能指望明年的水果价格提升了。”杜善薇突然想起一件事,兴奋地说道,“哈哈,我差点忘记了,明年我在陈家村种的100亩黄皮果终于能结果了,第一年的产量是低了点,但那里可是有100亩啊,只要天气不要太糟糕,绝对能挣一笔。”
“你能这样想最好。”覃承毅见杜善薇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他抱起她,提出邀请,“一起去洗澡?”
“今晚要守夜哦。”杜善薇怕摔下去,赶紧搂住他的脖子,长腿环住他的腰,问道,“妙妙会哭吗?”
“不会,爸妈都在陪着她,哭了也有人哄。”覃承毅觉得他爸妈完全能哄得住女儿。
“好吧,那一起去洗澡,驾!”
在浴室里胡闹一番后,两人回到床上继续躺着。
“承毅,你堂弟以后会在都城定居吗?”杜善薇突然想起这事,就顺口问了一句。
今晚是大年三十,他们一家和覃二叔一家都聚集在覃祯和贾淑龄的老宅里吃年夜饭。他们是吃完后才回到小别墅的。
覃祯二老住的是房子虽说是老宅,其实里面的装修非常现代,除了地处老城区,路比较窄,周围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起码树木很茂盛,绿树成荫,而且周边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邻里关系好,难怪覃父和覃二叔屡次说过,让他们二老跟着住在一起,他们都不肯。
“你问他做什么?”覃承毅皱眉。
“随便问问。”
“应该不会,我二叔二婶就只有他一个儿子,在都城定居的话,二叔他们退休后,不一定肯跟去,毕竟亲朋好友都在这里,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覃承毅摇摇头,“估计还有得磨了,看我弟到时是怎么想的,如果他能说服他爸妈,想去哪都行,不过都城居大不易,现在那里的房价那么高,二叔二婶不一定能买得起。”
他听他妈说过几次,以前二婶下手早,在市中心买有一间商铺,剩余的钱都花在他们现在住的那栋天地楼上,不一定有钱给堂弟在都城买房。
他妈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很气愤,因为如果不是为了还债,他们家早就跟着买商铺了,不会一直住在家属楼里。
杜善薇一听,暗暗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以后自家弟弟会做何种选择?是留在都城发展,还是去别的地方?算了,别想太多。
覃承毅见她昏昏欲睡,就柔声说道:“我下楼去看看妙妙,待会再上来。”
“去吧,我先眯一会,等12点钟你再叫醒我,我们一起守夜。”
“好。”
*
整个假期,除了年初二回了一趟南山村外,其他时候他们都留在楠城市区。杜善薇跟着覃承毅去拜访他们家的一些亲朋好友,一直忙碌到假期结束,一家三口这才匆匆返回村里。
大年初七,村委正式上班。大家其他事可以先不干,和土家坳的徐家人商量搬迁的事要立即进行,好不容易大家都在家,就坐在一起商谈。
如同先前商量的那样,徐传平和徐江两户是非常乐意搬到竹根村建新房的,唯一的难点在于宅基地的平整费用。
这方面,杜善薇他们事先没有透露口风,没说可以找人拉赞助,而且坐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解决。
徐守家虽然不是贫困户,但他对这事也非常热心,最终,在喝了半天的茶后,大家终于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他们三户出三分之二的钱,村委则去向上级申请剩下的三分之一,如果申请不到经费,那这部分钱就先欠着,等以后有钱再还。
92/128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