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宝玉长大了。”贾宝玉的举动,令贾母的心里十分的欣慰:都说她偏心贾宝玉,可是谁能看到贾宝玉的体贴懂事以及对她的孝顺心疼?当她病倒在床上的时候,也只有贾宝玉会整日整夜的守在她的身边,陪着她聊天,哄她开心。这么乖巧懂事的孙子,她不疼他疼谁?
“当然了。”贾宝玉重重的点了点头,撒娇的道:“老祖宗,宝玉早就不是小孩子了。老祖宗,你可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宝玉最喜欢的就是老祖宗了。”
看着贾母被贾宝玉哄得眉开眼笑的模样,贾政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虽然贾宝玉没什么大出息,可他有一点却是极好的,那就是他非常的孝顺贾母。这一点,就连贾赦都不如贾宝玉。
“政儿,”拉着贾宝玉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贾母才笑着安慰贾政道:“银子的事你就放心吧。海疆和边境都在打仗,皇上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又哪里有心思管国库银子的事呢?”
虽然贾母从未说过,可是看着其他贵勋世家陆续还了国库的银子,贾母的心里其实也有些发虚。可是,平安州的事爆发后,贾母突然就不担心了:新皇以及朝中大臣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两场战争上,还哪里有心思要银子呢?更何况,贵勋世家虽然现在没了往日的风光,可是他们祖辈的心腹下属很多都在军中担任重要位置,新皇若是真逼着贵勋世家还国库欠银的话,难道就不怕再出一个平安州吗?
贾政动了动嘴唇,突然有一种将他给平安州节度使写信的事情告诉给贾母的冲动。可是,最终他还是没有将事情说出口: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且,贾母的话也令贾政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母亲,”贾政叹了一口气:“刚刚户部那边又来了文书,催儿子还祖上欠下的国库的银子。”荣国府欠国库的银子高达百余万两,户部也算是讲理,给荣国府留出了筹措银子的时间。奈何贾政对户部的体贴并不领情,他根本没有还银子的打算: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时候,贾政才会弃银子来保命。
只要一想到国库的欠银的事,贾政的心里便控制不住的埋怨贾源以及贾代善:如果当年他们没从国库借银子享受,他如今怎么会被户部这般逼迫?凭什么这笔他既没花掉也没见过的银子偏偏要他来还?更何况,当初贾赦分家的时候带走了府里大部分的财物,他哪里还有银子还国库——虽然贾政不掌管荣国府的公中,可对于府里银子的状况,他多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想到当初荣国府分家的时候,贾赦无耻的带走了府中大部分财物的事,贾政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这笔银子明明应该是由贾赦来还才对——贾赦是贾代善的嫡长子,继承了府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财物,他不还国库的欠银谁还?
就在贾政的心里盘算着怎么让贾赦吐出银子来还国库的欠银的时候,贾母悻悻的说道:“这事说起来,都怪陈瑞文那些个小崽子。若是当初他们能坚持下去的话,我们现在怎么会如此的被动?”
其实,正如贾母所料的,大部分贵勋世家的银子都是入不敷出的,他们也和荣国府一样,艰难的维持着自家的状况,并不想归还国库的欠银。只不过,与贾政不同的是,其他人从小就是被当成继承人培养起来的,纵然没什么大出息,可轻重还是懂得的。他们知道在新皇已经发话的情况下,若他们还是不还国库欠银的话,肯定会给家族带来无尽的灾祸。因此,最终,他们还是东拼西凑的一点一点的归还着国库的欠银。
而第一个还的,自然就是齐国公的孙子、也是新皇的心腹陈瑞文了。有了陈瑞文牵头,其他贵勋世家也开始渐渐的还了国库的欠银。就连贾母的娘家史家,都归还了国库的欠银。只有荣国府等少数几个贵勋世家,还在顽固的觉得新皇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即使不还银子,最后也不会有什么事:这银子都已经欠了几十年了,一直都没什么事,因此,这次也是一样的。
“母亲,”贾政一脸诚挚的看着贾母,抿着嘴唇道:“儿子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大哥才是父亲的长子,这银子……”短短的时间,贾政已经想明白了,若是想让贾赦拿出银子来,必须得由贾母开口。
听到贾政的话,贾母突然想到了上次贾赦顶着满脸鲜血离开荣庆堂的画面,不禁遍体生寒,内心升起一种无端的恐惧,也很怕再看到贾赦。
“母亲?”看着贾母微微的发怔的样子,贾政不由自主的喊了贾母一声,想让贾母出面去找贾赦。
贾母看了贾政一眼,闭上眼睛,轻轻的叹了口气:“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你也知道,这段日子,我这身子也不舒服,你自己去找赦儿说这件事吧。”贾母可是不敢再招惹贾赦了:万一下次贾赦头破血流的倒在荣庆堂里,那么京城里恐怕就到处都是她不慈的流言了。
听到贾母推脱的话,贾政暗暗的皱了皱眉:贾母怎么会偏向贾赦的一边呢?难道她是看着贾琏升职了,所以又想将荣国府传给贾赦了?
贾母并没有看到贾政不满的表情,而是闭着眼睛说道:“政儿你现在也是这荣国府的主子了,很多事情要学会自己拿主意。放心,母亲会支持你的。”
听到贾母的话,贾政的心里微微的起了一丝诡异的感觉。只不过,他并没有多说别的,只是在侍奉了贾母的汤药后,就离开了荣庆堂:他自然不会去找贾赦要银子了——如果他去的话,贾赦还不一定怎么嘲笑他呢!唯今之计,他就只能祈祷二皇子赶紧攻破京城、得到那个位置了。只可惜,他的身上现在只有一个空头将军的职位了,否则的话,他还可以暗中帮一帮二皇子。要不然,他去探探贾敏的口风:卫诚去了平安州,贾敏多少应该会知道一点吧?
倒是贾宝玉,听到贾母和贾政一直在说着银子的事,暗暗的皱起了眉头: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沾染那些金银俗物啊?再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史湘云总是劝他好好读书以博取功名,薛宝琴则劝他跟着薛蝌学做生意的事,贾宝玉的心里真的很烦:还是林黛玉最好,从来都不会沾染这些金银俗物,也从不理会那些经济仕途……
想到林黛玉,贾宝玉舔了舔嘴唇,晃了晃贾母的胳膊:“老祖宗,我可不可以去外面转一转呀?”
“宝玉呀,”贾母拉着贾宝玉的手,温柔的道:“外面最近不太平,你还是多在家里陪陪老祖宗吧,也陪陪云丫头和宝琴。她们现在可都是你的妻子了,你平日里要多陪陪她们,争取早日让老祖宗抱上曾孙。”
听着贾母的话,贾宝玉扁了扁嘴,却是没有接话:他一直把史湘云和薛宝琴当成妹妹的,从来都没想过要到娶她们为妻,更从未想过会与她们两个有孩子。虽然袭人的事令贾宝玉的内心感到深深的遗憾。可是,他却从来没想过会与史湘云或者是薛宝琴有孩子的事。
曾孙的话题令屋子里的贾宝玉觉得尴尬,同时也令门口过来陪贾母的另外三个人的心里十分的不舒服。
李纨听到贾母提起要抱曾孙的事,浑身紧绷,指甲都嵌进了自己的肉里:贾兰也是贾母的曾孙,可贾母何曾把他当成过曾孙?恐怕贾母连贾兰长什么样都忘记了吧?可是,她却心心念念着贾宝玉的孩子,这令李纨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另一方面,史湘云和薛宝琴听到这话,心里也只有苦笑:成亲至今,贾宝玉对她们虽然爱护有加,可是却还没有与她们同床过,如果她们能生下孩子,那就真的成了笑话。
贾母倒是没察觉到贾宝玉的尴尬,依然拉着贾宝玉的手,唠唠叨叨的幻想着贾宝玉有了孩子会怎么样,并许下诺言,等到贾宝玉的孩子出生,就交给她来教养。
然而,贾母此时并没有想到,她对于贾宝玉孩子的幻想终究也只是幻想而已,因为她宠了一辈子的儿子贾政,已经将她们一家子拉上了一条注定沉没的船上。
事实证明,新皇果然没有看错人,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卫诚和冯唐就已经平定了平安州的叛乱,押着战败的二皇子、平安州节度使等人以及贾政的那封信回到了京城——冯唐早就被新皇以支援贾孜的名义,派到了平安州附近驻守……
无论是二皇子的覆灭还是荣国府的消亡,在京城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直到贾孜带着大军平定海疆,并将几个海上小国的君主全部俘虏回京,京城才再次热闹起来。
林海跟着新皇一起出城迎接了出征海疆的大军的凯旋而归。站在新皇的身后,看着自己对面那个三年多未见却依旧英气逼人的身影,想到昨天晚上回家的时候见到的景象,林海的牙根就有些痒痒,恨不得直接冲过去将人揪出来,放在自己的腿上,狠狠的抽她的屁股……
作者有话要说: 荣国府的人的结局会在后面有所交代的,还是要让贾孜先回来的
小剧场:
贾政:贾赦,应该是你还国库的银子
贾赦:谁继承了爵位谁还银子,老子才不还呢
贾宝玉:还是林妹妹最好,从来不沾染金银俗物
第136章 惊喜怒&荣府事
只要一想到自己前一天傍晚在家门口受到的“惊吓”, 再看看贾孜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林海就不由自主的磨了磨牙:贾孜这个女人真的是欠收拾,这么大的事都竟然都敢瞒着他, 莫不是以为自己真的不敢收拾她?
只不过,贾孜如果真的将事情告诉他的话, 那么林海在京城肯定也早就呆不住了。他肯定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冲到海疆战场上,直接将贾孜拖回家来。只不过, 以林海内阁要臣的身份、斯文温润的模样以及手无缚鸡之力的身体,到时候是不是需要贾孜杀到敌营去救他, 就不得而知了。
想起那个撑着下巴、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家大门口的小家伙,想起他皱着英气的眉毛, 奶声奶气的问他“你是林探花吗”、“你怎么证明你是林探花”时的模样,林海的心里真的是又怒又气又心疼:这样的事情, 贾孜怎么可以瞒着他, 而且一瞒就是三年多?
然而,在短暂的的气恼过后,林海的心里也只剩下刀割般的心疼:他完全无法想象贾孜是在怎样凶险、怎样艰辛的情况下生下那么可爱、那么懂事的孩子的……
纵然林海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没有亲眼见到过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可是他却完全能够想象出来那是怎样惨烈的景象,说句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也不为过。可是,贾孜却在这样的情况下, 生下了两个人的第四个孩子……
只要一想到这一点,林海的眼眶就控制不住的泛红。他真的不敢想象,贾孜这三年到底是怎么过的:一方面, 她要与敌人周旋厮杀,收复被贼寇强占的海疆;一方面,还要安抚好无辜的百姓,让他们不再担惊受怕,日夜难安;同时,还要小心翼翼的隐藏着自己的肚子,保护好那个脆弱的小家伙,以防止敌军拿此大做文章……
只要一想到贾孜当时的艰难处境,林海就忍不住的痛恨自己:如果不是因为他,贾孜哪里需要面对这样的凶险?其实,从贾孜再次踏上战场的那一刻起,林海就不只一次的想,如果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不是身担重责的朝廷大臣,远离京城,那么贾孜是不是就可以做快乐逍遥、自由自在的林夫人,而不用肩负京畿安危,甚至还要在身怀有孕的情况下,踏上危机四伏的战场?
因此,在真的又看到贾孜的时候,一方面,林海很想冲过去将贾孜紧紧的拥在怀里,温柔的安抚她,让她不再被战场上的血雨腥风所惊扰;另一方面,想到家里那个异常乖巧懂事又令人心疼的小家伙,林海又真的很想给贾孜一个教训,免得她以后做出更让他担心的事来:连怀孕生子这样的事,都敢瞒着他;再不收拾,以后她岂不是更加的无法无天了?
贾孜自然不知道林海心里的矛盾与纠结。她一边落落大方的向新皇及随同其一起来的官员们介绍军营的情况,为立下功劳的将士们争取利益,一边趁人不注意,偷偷的朝林海眨眼睛,一副“满意我送你的礼物吧”的得意模样。显然,贾孜是把那个让林海在大庭广众下红了眼眶的小家伙当成了最珍贵的礼物。
看着贾孜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林海不由就是一噎:敢情那个让他不知所措、又心疼又疼惜、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夜未睡的小家伙,竟然还成了她邀功请赏的礼物?哼,她怎么不想想他突然间知道自己又有了一个儿子,甚至这个儿子还是出生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时的心情:就是欠收拾。当然,最欠收拾的,还是那个撒泼打滚、死皮赖脸的留在战场上的小胖子林昡:这个臭小子真是胆肥了,偷偷的跑去给贾孜添麻烦不说,竟然还敢跟着贾孜一起瞒着他这么大的事。他写家书回来的时候,就不知道告诉他一声?哼,这次他要是不收拾得林昡那小胖子哭爹喊娘的,都算对不起他——收拾贾孜,他舍不得,收拾儿子,自然是下得去手的。
心里暗暗的盘算着怎么收拾林昡才能解了自己的心头之气,林海控制不住的瞪了贾孜身后那个身姿挺拔的身影一眼:此时的林昡已经褪去了婴儿肥,已经不能称之为小胖子了。只不过,林海此刻却没有欣赏的心情,只想着收拾林昡一顿出了自己心里这口气。更何况,当初林昡连招都不打一声就偷偷的去了海疆战场,林海也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林昡将来要走哪一条路他并不会干涉,可是偷偷摸摸的跑到战场上这种行为,确实是需要好好教训一顿的。
至于贾孜这个“罪魁祸首”:虽然林海舍不得收拾她,可是……哼,她要是不好好的跟他“请罪”,他绝对不会搭理她的。
新皇自然不知道自己心腹臣子的心思。他心满意足的在军营里转了一圈:军纪严谨,作风硬朗,果然是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然后,他直接大手一挥,让贾孜和林海先回家团聚:他可是一个极有眼色的皇帝。
痛快的给了林海放了一天假后,新皇便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回宫了:对于凯旋而归的将士的奖赏,自然是不急的。至于如何处置贾孜带回来的犯上叛乱的贼匪以及那些海上小国的俘虏们的事,就更不用急在一时了:人都落在自己的手里了,是剥皮还是削骨,还不是只能听候发落。
“林大人,”好不容易将新皇送出军营,贾孜直接蹿到林海的身边,一把拉住林海的胳膊晃了晃,笑眯眯的道:“你来接我回家啦?”之前由于新皇在,贾孜也不能与林海说话。即使听完了新皇的训示,也得陪着新皇在军营里转悠。现在,好不容易新皇识趣的走了,贾孜才不在乎别人怎样想的呢:她都三年多没看到林海了,管其他人做什么?
看着贾孜嬉皮笑脸、没心没肺的样子,想一想突然出现在自家门口那一本正经的小家伙,林海动了动嘴唇,却发现自己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贾孜在那般艰难危险的情况下,生下了两个人的第四个孩子,他怎么能对贾孜说重话呢?可是……最终,林海只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复杂的看了贾孜一眼,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一言不发的转身就走。
174/177 首页 上一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