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竹里人家

时间:2019-09-13 08:16:21  作者:竹里人家
  大孙女这一留下就失去了在京城闺女交际圈的地位,以后就是回归怕是也很难融入进去了,好在大孙女已经有了一个可靠的未婚夫,好歹婚事不需要再担心了。
  想到这一点,杨老夫人心里下了一个决定,就让她再自私几年吧,这座小镇是她最美好回忆的象征。在杨老太爷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他们就在这座小镇上过着普通的生活,简单却也幸福;反而去了进城之后,他们有了财富权势,却也失去了很多很多。
  等过个几年,如果自己这幅老骨头还在的话,她就是再回去京城也不能耽误了自己的孙女。
  杨老夫人的想法并未向任何人透露角度思考,因此离去的杨大夫人也还沉浸在浓浓的不舍中,她是杨家的当家夫人,不论是为公从杨家发展的角度来说,还是为私只考虑自己一家和儿女的前途,这都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对女儿的担心还是免不了的。
  最后,杨大夫人也下定了决心,想着小镇上缺东少西的,她回了京城之后一定要给女儿多送些好东西过来,过个几年等到女儿及笄之前,就是大老爷不愿意,她也得把女儿接过来,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耽误了女儿的终身大事。
  这么想着,杨大夫人的不舍总算消散了些,想起了回去京城之后的事情,三年时间过去,形势也不一样了。
  大老爷的起复要走关系、她交好的官夫人也要重新走动起来,有的是事情呢。
 
 
第144章 养女篇9
  按周念夏的想法来说,留在这座小镇上的生活真是惬意极了。
  偌大的杨府就至于两位主子需要侍候, 虽说杨家人走的时候带走了不少仆人, 可是因为担心留下来的一老一幼还是留下了不少仆人。
  主子少了,仆人的数量还不少, 每个人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少了不少, 仿佛和剩下来的一老一小一样, 整个杨府也进入了养老状态。
  只是出孝了,原本无需的交际也走上了日程。
  杨家是从这儿发家的,以前的亲戚旧识都还在这里,虽然去了进城之后一直没有回来过,可是期间逢年过节的,也总是会有书信礼品往来, 关系并没有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断开。
  杨家这会儿出了孝期, 很多人都陆续上门了,杨老夫人也不能完全拒绝, 除了关系比较远的那几家,其他家的都陆陆续续接待了。
  虽然只能留在小镇上, 杨老夫人也并未放松对大孙女的教养, 平日里的女夫子还是依旧留在杨家,只是正经的学生只剩下了杨大小姐一个人,也是因此,周念夏她们几个同龄的小丫鬟也藉由此有了光明正大一起听课的机会,能学到多少学识还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这份看重让她们更有面子。
  对于来往人家的交际, 杨老夫人也手把手带着尚且年幼的大孙女一起,在官场圈子这么多年,杨老夫人的交际能力可丝毫不比官家小姐出身的杨大夫人差。
  于是,杨大小姐的生活一下子比前三年的安静不知道繁忙了多少倍,每每有客人来就随祖母一起招待,没人的时候就跟着女夫子学习琴棋书画等等,日子忙碌而充实。
  好在有人上门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当认识的人家几乎都来过一遭之后,杨府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宁静安和,只偶尔有一亲朋过来,倒也不算频繁。
  作为唯二主子的大小姐身边的丫鬟,即使只是三等,周念夏的生活也很是不错,周念夏对这样的日子很是满意,当然,如果没有周家人时不时的上门的话,她会更加高兴的。
  也不知道周家是怎么想的,或许时不时地来杨家被杨家的富贵气派震慑到了,又或许纯粹是被钱财权势迷了眼,生活尚且不算宽裕的杨家人竟然送了自家二儿子去读书,妄图借此改变门楣,走上和杨家一样的道路。
  甚至因此,周家还试图给周念夏画一张大饼,什么弟弟以后高中给她赎身啊、什么弟弟当了大官一定不会忘了提拔她这个姐姐,搞得周念夏只想对着他们翻白眼。
  不是周念夏说丧气话,她是实在不看好周家这想法。
  都说农门难处贵子,也并不完全是歧视,更多的是农门资源、人脉的天然缺陷,使得他们迈向成功的路更为弯折崎岖,这一点远非简单的努力就可以抹平的。
  周家这条路即使能走通,也必然是走在周家其他兄弟姐们的汗水下的,以为单凭周父周母之力完全无法供养一个读书人的开销。
  至于杨家能发家,那完全是因为杨家本来就是书香世家,有一定底蕴、加上杨家老爷子是一个有几分天赋的,这才顺利发家。
  人上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当上的,周家人打着这个主意,就注定着周家其他人都要吃苦了,而她绝不愿意当其中一个被剥削的人,哪怕周家真的能梦想成真呢。
  不过,周念夏倒是难得的对周家大郎的境遇产生了一点点同情,作为周家的大儿子,要不是已经成了老木匠的学徒,他也许会是这个享受读书待遇的人选。
  不过周家大郎是个看的开的性子,身为长子本就有责任为家里减轻负担,能跟着师傅学习木匠活他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师傅也不苛待他们、反而对他们很好,他在这儿吃得好喝的好,学到了手艺也见到了更多,起码再学个几年出去养活自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如此,一场可能的矛盾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只是自从送了二儿子去了隔壁村的私塾,周家上门的次数也就更频繁了,这点让周念夏颇为苦恼,无疑,唯一有着不斐收入的周念夏成为了周家唯一的救济处,两人都期待着能从这块肥肉下咬下一口。
  虽然身为肥肉的周念夏本身没有什么自觉,可是架不住旁人觊觎的目光太过赤.裸了,总让周念夏有点不自在。
  这真的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周念夏自从进入杨家之后,可以说除了人身自由权利丧失了,其他的过得比外面的一般小老百姓要好的多,吃喝住都不用花钱,还每个月都有不斐的月银。
  有了月钱周念夏也不可以存着,看见想吃的、想要的钱够花就买了,日子不要太潇洒,可谓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典型了。
  所以其实只要周念夏不妥协,周家上门来要钱周念夏也是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自己没有钱的,因为她是真的荷包空空。
  ————-
  日子这样一天天过去,周家日常上门,周念夏日常敷衍,最后考虑自己以后还要在小镇上呆好几年也是无奈,只得想着法子忽悠他们,说只要那个便宜弟弟靠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秀才功名,让她能看见希望,她就愿意拿出自己的银子来赞助他读书。
  这一个饼许出去,周家的人也算老实了一点,想来是觉得周念夏是一个狠心人,不见兔子不撒鹰,倒也能看开了。
  只是这之后,儿子但凡在学堂里受了一句夸奖,就攒着来周念夏这儿一股脑说出来,意图让周念夏知道这个弟弟是一个有能耐的。
  不过周念夏讲这话自然就是忽悠他们的,按照原书里的剧情,有了原主的大方供应,最后也是选择了送儿子去读书,光耀门楣。
  最后,也就是中了一个秀才,所谓穷秀才、穷秀才,所以即使周家有了个秀才儿子,也一直惦记着原主的这份丰厚月钱,在最后原主被赶回去也不愿意花钱救治。
  现在的人换成了周念夏,可不愿意为了一群白眼狼而浪费自己的银钱,有钱自己花不好吗?
  别说周家人把她给卖了,即使是真正的一家亲人,也不一定非要贡献自己的一切啊。
  周念夏在现代的时候,因为宅着所以看过很多,很多里的女孩自己奋斗发家致富结果也全便宜了亲人,固然她们自己愿意,可周念夏总觉得不应该这样子。
  真正的为人好,不应该是为他们找准以后发展的道路,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过的更好吗?而不应该是靠着自己姐妹们赚取来的钱财挥霍。
  周家一共就这么几个人,周念夏他们奈何不得,只得在自己身上使劲抠唆,剩下钱来给读书的儿子花费。
  原本一家子贫苦的农家人似乎也悄无声息的分出了两个等级,而在周家大郎出师之后还要多一个等级,也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如何。
  只是都不关周念夏的事情了,等周家那个便宜弟弟能中秀才,能来兑现她许出的大饼的时候,她也必然不在这小镇了,而几乎终其一生周家人也许都不会走出这坐小镇。
  这便也是古代交通不发达的劣势给周念夏的盘算带来的好处了,所谓海阔凭鱼跃就是如此。
  只不过,现在的周念夏需要花更多心思在丫鬟本分上,只有在一众丫鬟里脱颖而出,才能保证在几年后去京城的一行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此,原本并不大喜学习的周念夏,不仅在嚒嚒的教导中倍加用心,在陪太子读书的读书上也更加尽心,力求比不过小姐,也得压过其他的丫鬟们。
  至于为什么比不过一个杨大小姐一个古人,周念夏也有理由,术业有专攻嘛,实在不是她的错。
  毫无愧疚的我周念夏就这么用自己的优势压过一众小伙伴们,成为小姐眼里有些读书天赋的小丫鬟,小姐看书作诗时起码能接住话头,偶尔能附和几句,便也更多了小姐的几分看中
  其实,这也是小镇上比较落后,还讲究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实在很没道理了。
  殊不知,京城里的贵女们,要么能上马射箭,那是武将家们的千金,要么出口成章,那是文官们家的才女,不论彼此之间的互相看不上眼。总的来说,京城里的官家闺秀们地位并不低,规矩对她们的约束力也并不高。
  所处大环境的巨大差异,让杨大小姐产生了一种格格不入感,在这座小镇上,她出门交际时谈起诗词歌赋,都没有几个小姐们接话的。
  几次尴尬下来,杨大小姐也就学会了尽量在外面不谈及这些,反而开始应和起其他人喜爱谈及的话题。
  只是杨大小姐是真心喜欢这些,在外面压抑自己,在家里便也免不了吟诗作对,在这时候,周念夏就负责做那个捧哏的,跟在现代上学时期做诗文欣赏一样,认真极了。
 
 
第145章 养女篇10
  时间在平静的生活中缓慢而坚定地踏过去, 终于到了周念夏离开的时间。
  这一年离周念夏进入杨府里已经过去了足足10年, 10年的时间周念夏到了十五岁, 而杨大小姐已经十六岁了,正是女二八年华容貌最盛之时, 也是这个时代女子的及笄之年。
  其实杨老夫人本以为自己撑不到这时候的, 毕竟她的身体之前一直不大好,不过可能是这座小镇上度过的日子太过悠闲, 杨老夫人的身体虽然年迈但还算健康,如此, 杨老夫人也不想要耽误这个孝顺的孙女的一生。
  不管怎么说, 杨大小姐的生日在腊月, 然而, 及笄礼却是要回到京城去举办的, 从出了年关,杨老夫人就吩咐府上的人准备起来了。
  等到春天的寒风过去, 杨府的人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上京。
  周念夏也在随行的名单之中, 其实在准备之前, 杨府的人就问过府里的下人是否有人想要留下来的, 尤其是周念夏这种在当地采买的, 因为祖宗世代都在这儿, 很多人并不愿意离开故土。
  好在杨家主子们仁慈, 对于这些不愿意离去的人,给出了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留在杨府替他们看着宅子, 二是自赎自身回家去,两者嘛,各有优劣势。
  前者自然是上面有人护佑,至少一辈子吃喝不愁了,不过这也代表了子孙后辈都要为奴为仆;后者嘛能重新恢复自由身,不过以后的生计就要自己操心,过上祖辈们随时朝不保夕的日子。相比起来,为人奴仆虽然会任人打杀,可是如今生计艰难在外面生活不一定又在府内活得长久呢。
  所以,实际上,最后选择留在杨府里的人比起愿意赎身出去的人还要多,赎身出去的要么是已经成了家的小两口,要么是家里人还算有良心的,出去之后勉强能养活自己。
  周念夏选择了随杨府上京,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对不对,可是在现代有过自己一生的圆满生活,周念夏并不愿意在这个时代将就一个人对付完这一辈子,想起古代人的三妻四妾,周念夏就不寒而栗,周念夏就是一个人过一辈子也不想要这样。
  相比较而言,跟在女主身后,能摆脱掉杨家和生计的麻烦不说,还能有更为丰富的生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至少就周念夏在这里将近十年的认知来说,一个女子一辈子单身一人是过不下去的,这里也并没有什么女户的说法。
  当然,还是那句话,一切的前提就是杨大小姐算是一位心善的好主子,有着古代主子天然思想,但也足够尊重下面人的想法,并不是一位自以为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子。
  周念夏对这位主子的期待还是很大的,因为就原剧情来说,这就是因为古早文里真善美女主的具现化,且一生顺遂无忧,绝对是周念夏生活的好依仗。
  或许在读者们看时候,或者在旁观人看来,这一类人其实是很招人恨的,因为实际上其他人的生活总有各种不如意,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别人的圆满很多时候并不全是祝福、还有嫉妒和怨恨。
  而周念夏此时却是足够看得开,因为她自己有过颇为圆满的生活,而周念夏也并不是一个坏性子的人,反倒能够在女主的光环下过得更好。
  在周念夏离开的那天,周家的人还是过来送了。
  说不上多么不舍,但也称不上怨恨,周家的日子虽然艰难可是也过得好好的,周大郎在两年前学徒期过了也随师傅接起了活,多少能有一些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周家的短缺。
  为此,周念夏也萌发出了一个新的猜测,也许这个周大郎会顶替原主的角色,成为周家新的提款机。
  原因也肉眼可见,距离的疏远使得原本这位周家的长子长孙与家里的关系并不太亲近,而是有些疏远,但其也任劳任怨的在有能力之后帮助家里的生活。
  这一点,周念夏不置可否,周家对这位亲儿子的态度虽然没有会读书的大儿子好,但好歹亲儿子不会过于亏待了去。
  实际上,连身为小儿子的周三郎在周家的地位都比不上夹在中间的二儿子,因为在周家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作为下一辈唯一能下地的儿子,周家三郎在七八岁就开始随着周父下地了。
  如此,三个儿子之间不同的道路愈发差异大了起来,士农工,三者之间泾渭分明。
  周念夏有点为周大郎担心,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改变给其带来的变化上,即使在原剧情里,这也就是一个憨厚的有点过分了大的农家汉子。
  因此,在离开的时候,周念夏难得有了点恻隐之心,在离开之后,托认识的周家仆人给他送去了一些银子,并带去了一句话,“要多为自己着想”。
  这句话,是原主最需要却从来没有人和她说过的,也许多上一句劝解,原主也不会那么傻,会多为自己考虑一点。
  做完这一切,周家的一起在周念夏这就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周家大郎过得如何,那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