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万人暗地唾骂。
都察院御史台的御史大人们一向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的,包括圣上。这些大人们都是正经八百的儒生,学得满腹都是仁义道德,孝悌忠良的,抓着此事一定会将朱伯鉴闹得身心俱疲。
这还不算,即便是百年后,千年后,世人再谈起流徽升平二帝,无论其功绩如何,这弑父杀弟的恶名也休想脱得去了。某人看声誉重于她夫君的性命,那她如此还击,也无非只是以牙还牙罢了。
可,他们以为单单这样就完了吗?那也未免太小看蒲风了。朱伯鉴,景王,谁也别想舒服。
景王一路畅通无阻,他只道是官节打得充分,再者自己是民心所向云云,可他不知道,自己的军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蒲风摸清楚了这景王的军中仅有不足三千铁骑是当年自宣大带来的身经百战的老兵,而其余的所谓五十万大军实则最多也就只有二十万罢了。
而段明空发来的密信说朱伯鉴在京中和保定真定等一带备下的内外守军大抵有三十万上下,不过都没什么实战经验,很多都是混粮饷的老兵弱兵,与景王的军队正面交锋未必能占得了上风。
景王诚然治军有方,且征兵多从原属地西北灾区和山东临海等地。西北民风旷达,作战骁勇不失朴实;临海的渔民农民因坚毅且深谙当地气候地理,可为军中向导。单是这样看,只觉得景王善用人,可行军途中,蒲风敏锐地发现了这里面其实也是有大问题的——因着景王原在西北就藩,西北兵便形成了一个集团,压在其他地区的士兵上,最受器重却势力颇大,可本土的沿海兵未免心生不服,联合其他散在地区的兵时常与西北兵发生摩擦,最后多是不了了之。
离间景王的军队并非是一件难事,更别提蒲风干脆让段明空上报圣上,筹人去西北将当年景王鱼肉百姓之事全部起底,并以圣上名义广发粮米赈灾,又派大批书生无偿帮驻留的父老乡亲给景王麾下的西北军写家书,尤其是大书特书翻案赈灾此事。可想而知,当这些书信在半月后递到士兵手里的时候,必然动摇军心。
可蒲风什么都没有做,她只是守在帐中时常发着呆,碰不得诗文,也无人可以交谈,她只是一个附庸之物罢了。景王还是怕她有什么诡计。
因着景王得知朱伯鉴的名声变得极差,便大喜过望,越发自大了起来,林篆多次劝阻他谨慎行事,他也从不放在心上。
眼瞧着兵围城下之日越来越近了,蒲风知道景王军队不攻自破之时,便是她被景王五马分尸之日。
近来所作的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归尘的心愿罢了。若是景王攻入京城,她未必能活,可以复仇为借口深入景王军中,无论事成事败,她几乎是一定会死。
单凭向景王投诚的那一段话,朱伯鉴必然不会留她全尸。
就像归尘说的,她是个傻子,权衡利弊的问题,她从来都答不对。纵然这一次,她还堵上了他们孩子的性命。
她不知孰对孰错。
蒲风微微有些隆起的小腹一直都安稳地藏在衣裙下面,没人知道她还怀着孩子。车马劳顿,旁人觉得她受不得颠簸吐得翻江倒海也不算什么怪事,身在这里好吃好睡,可她却没能再胖起来。
那些菜肴甚至比不上李归尘随手扔在灶膛里的一块烤红薯……一天梦着的时候似乎比清醒的时候还要更多些,如果能在梦中和他相见,她甚至不敢笑,只因一笑就会醒来,他会再次消失在自己面前……这样无言望着便好了。
明明自己是他的妻子,却没有资格安葬他的尸体,甚至不许再见他一面。蒲风始终都不曾摸上过他冰冷而死寂的脉搏,就像这么久以来,她都坚信李归尘还活着——一个曾经以假死瞒过所有人十年的人,他想再故技重施一下,又有什么难处呢?
或许,他只是累了,那段时日真的是太累了,她允许这个不负责任的家伙就这么稍稍歇一歇,或许就让他睡上十天半个月,哪怕是长一些,一年、两年……终有一日,他还是会再醒来的。
孩子趴在他的肚皮上面,给他施了一滩热乎乎的肥,她也不管,就那么坐在床边看着他们父子傻笑,等着李归尘晚上又给她做什么好吃的。
她想吃甜的,红糖圆子还不够甜,她想念着他的吻……号角声凌乱,京中封锁城门不战,已经苦熬了五日。景王的粮草早就不甚充裕,蒲风也开始跟着饿肚子。军心一团散沙,景王忙于调人围剿逃兵疏通粮道。到了已经不能再等的时候,在又是一个彻骨寒冷的雨夜里,景王下令趁此奇袭强攻城门。
军中众人已经饿了一日,天气寒冷异常却还要冒雨攻城,他们都听说了,就连景王养在军里的那个自称是郡主的闲人都还能吃着山珍海味,更别提景王和那些将领,可他们已经连稀米汤子都快喝不上了。
想着军中的种种悲惨际遇,还有温暖的家书和亲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知道自己有可能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换谁做皇帝,他们还不是都一样,只是求着少收些苛捐杂税,少整些兵役杂役,如果能风调雨顺家里过得和美,那就再好不过了。
皇帝是谁,真的不在乎。
就是这样一批被浇得瑟瑟发抖的“虎狼之师”,身穿寒甲手持刀斧涌向了城门,可那城门居然就这么应声而开了……城门之后是无数手捧热面碗的妇女,甚至还有孩子。她们站在城楼下,热气腾腾的面碗上升起了好看的云雾,她们泪眼汪汪地用乡音唤着亲人的名字。
在一片丢盔弃甲的哗啦声里,景王的军队兵变了。
没人想到这场血战会以这样的方式告终,包括景王,包括朱伯鉴,也包括蒲风。瞬间大乱之中,谁还有顾及一个她呢。
尘埃落定后,蒲风身着一袭红衣,擎着白油纸伞站在雨幕里。满地泥泞残甲,甚至还有折断的“景”旗被踏进了泥土里。
零星的尸体不断被人抬走,淡淡的血腥味一时也冲刷不尽。
还就在方才,整整二十万的大军,呼唤亲人的声音远比口号还要响亮,哭声震天。逃跑的,寻亲的,无意识游走的,她亲眼见识到了什么叫溃不成军。
无人可控。然而其余各城门后驻守的,有大明最为精锐的神机营,还有大批弓箭手蛰伏在城楼上,杀机一触即发。
这种形势之下,势力相差已经很悬殊了。
然而这样的法子,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出来的,也没人敢这么干。
在傍晚的时候,当李归尘曾经传信的鸽子站在她帐前的时候,蒲风的左眼皮便不由分说地跳了起来。
可鸽子的脚上什么都没有。它歪着头看着自己,就像是在好奇些什么。
蒲风总觉得,他回来了。如今景王被擒,准备血染京城的夺位一战就这么被雨夜和乡音搅得一塌糊涂了,恩怨该解决的也解决了,该放下的也放下了,归尘,你也该回来了罢?
兵卒往来不歇,雨滴顺着伞沿落成了串珠子。
一切一切,荒唐得就像是梦。可在梦里,他会满目柔光地站在远处凝望着自己,哪怕,他只是远远地看着,就像是易碎的倒影……“李归尘,回家罢……”
她就像是呼唤士兵回家的人,哪怕早就听说自己的夫君已经战死。
“李归尘,你还在吗?我……”
想你。
想你想到将要疯癫。
你看我有多棒,从没有人看出,我这个寡妇日日都还哭着想你……可现在,我不想再坚持下去……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反战幻想主义了,看看便好~
下一章要完结了捏~
ps.“罢”同“吧” 不是笔误
第89章 归来 [VIP]
雨淅淅沥沥地下, 没有人应她。
蒲风擎着伞踯躅在原地, 在夜色的掩护下, 哭得有些发抖。
一朵小小的白伞就像是波涛中将要倾翻的小舟, 在夜风里有些飘摇。张全冉立在城楼上, 大抵也猜出了这身着红衣女子正是蒲风。
“你去将这撑伞的女子拦下来,圣上要见她。”张全冉细长的眸子眯成了一条缝, 身边人自然看不出他到底是喜是悲, 只好立马照办了。
蒲风被缚了眼睛绑去大内, 竟也不怎么挣扎, 而她见到朱伯鉴已经是将近四更天的时候了。
眼前罩着的黑布被猛然抽去,殿里灯火通明, 有些炫目之感,她一抬眼便看到眼下乌黑的朱伯鉴, 他远未及而立之年, 眼角竟也生出了几根细纹, 一袭素白底的暗龙纹道袍显得他清瘦而又气色不佳。
显然, 这一夜几乎无人能眠。
蒲风按着扶手站了起来, 虽是和朱伯鉴四目相对,却并未行礼。
殿里静得只剩下寥寥的水滴声,还是朱伯鉴先打破的这片沉寂:“随卿,你很恨朕罢?”
蒲风将目光落到了一旁的香炉上, 并不吭声。
“听说, 是你告诉景王朕弑父杀母,还有先帝陷害端怀王等事, 朕一直都不相信。”朱伯鉴似乎很疲倦,这些话也是说得低沉平静,不像是动了杀意的样子。
“是我说的,自打皇上赐了归尘毒酒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打算活着。”
朱伯鉴闻言摇了摇头,“即便你还怀着他的骨肉?”
蒲风眼中蓦然生出了几分水汽,却是笑道:“他余生所念,说到底也无非是阻止景王之战罢了。最能博得景王信任,以便留在军中做内应之人,除了我还能有谁呢?圣上难道不是正有此意吗?那些让圣上难堪的话,也无非是一些压在景王那里的筹码罢了……”
“朕若是告诉你,是你误会朕了,你可还相信?”
“信如何,不信如何?皇上可曾相信他了?”
“有些话,或许说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有万千的奏折等着朕,一早又要去上朝,朕想见你,是因为这些事情在朕的心里,何尝不是一个一个心结?
当年杨焰被魏銮萧琰等人陷害的时候,朕也不过十几岁,可朕愿意冒着被景王盯上的风险去救他。他和张全冉魏銮不一样,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在朕的心里,他就应该是朕的人,朕不能容忍一点背叛。
你懂朕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吗?没有人可以相信,就剩下这么一个人,却打算将刀斧架在朕的脖子上……”
蒲风无言望着他,一时更是说不出话来。
他被全心信任的正朔皇帝伤得那么重,此生再无可能相信帝王家了……“是谁告诉你,杨焰是朕毒死的?”朱伯鉴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桌案,有些苦笑,“是段明空对吗?若是朕真的毒杀了杨焰打算栽赃景王,又怎么会让无关之人知情呢?”
蒲风便想起段明空曾是景王党人,这事还是她从那纹身得知的,她不打算出卖段明空,可朱伯鉴已经低沉说道,“段明空十数年不曾升迁,因为自皇爷爷那时起,便知道他是景王的人了。
想来他也一并告诉过你,朕赐了杨焰毒酒,是因为怕他将弑父之事继续查下去……而能得知这些事情的,除了朕、杨焰还有张全冉以外,便只能是那夜潜在养心殿里的细作及其同党了,不是吗?”
果然是个障眼法,蒲风的心剧烈地撞击着胸腔,她似乎是有些难以自持道:“圣上,杨焰没有死,对吗?”
朱伯鉴沉默了一瞬,字字分明道:“杨焰的身份的确是死了。且,你是端怀王遗女之事不可再提,先皇考正朔皇帝赐你的两样信物也必须交还与朕,还有,永不许你再踏入两京半步,这便是朕将李归尘还给你的条件。至于弑父之事,本不是朕做下的,随它去罢。”
杨焰……还给她?蒲风死死攥住了袖角,又哑声问了朱伯鉴一遍,杨焰他真的还活着吗?
时间似乎都静止了下来,蒲风不敢呼吸,也不敢闪过哪怕一丝不祥的念头,她在等着这个回答。
她知道的,他一定不会死的,是因为朱伯鉴打算以他为交换的筹码,一定是这样的。
朱伯鉴顿了顿,有些黯然的样子:“随卿,你要相信朕,当日只是做戏,端给归尘的,并非是一杯鸩酒,只不过是有些小毒的活血烈酒而已。那一杯喝下去不可能会死人,只是能将人迷晕罢了。不过,朕不知道他身上还有经年的余毒……”
那戏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只怕他也说不清了。
可蒲风攥紧了拳头,再也听不下去了,“是生是死?人在何处?我什么都答应你!”
“人在归宁寺,不知道还能不能醒……”
泪水朦胧了她的双眼。蒲风一长拜,几乎是无法无天地径直冲出了大殿,完全忘了这还是在宫里。
张全冉带着随从一直在殿外守着,一见到蒲风如此,便听着朱伯鉴低呼让人好生护着。小太监自是跟上去了一群,张全冉则回到了皇上身边,有些不解于为何如此优待蒲风,解决了她本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
而朱伯鉴只是倚在椅背上,望着广殿再也不欲多言。
杀了蒲风,当年先帝逼死端王的丑闻便再也不会有人提起了,他大可说这一切都是乱臣贼子的阴谋,死无对证。
可,没有人知道,甚至朱伯鉴自己也要一点一点遗忘了:当年年仅五岁的他无意听闻苏敬忠劝说他父王,可以将端王神不知鬼不觉地斩草除根……自己是如何哭成泪人一般抱着父王的腿,求他不要杀端叔叔,又如何被打得屁股开花,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从下人嘴里得知端王他自杀了……明明端王叔是这个冷冰冰的家族里对他最好的人,也是那个最有趣的人……可他也会被逼死,被自己的父王……他畏惧,也愤恨,自那时起,小小的心胸里刻下了一个愿念:如果有一日他坐上高位,无论如何也不要残杀自己的手足。
蒲风,是端王叔唯一的子嗣,也是自己的妹妹……多少年后,他一次又一次面临着这个抉择,只有自己知道,他的确做到了。即便御史们在史书上将给他留下无比屈辱的一笔,即便所求者终不得见,甚至背道而驰,可人世莫不如此,帝王亦如是。
再无力辩白什么……
所谓“弑父”,只是因为景王之事,他和先皇发生了冲突,当天夜里先皇便突然发病驾崩了。一直都守在先帝身边的德妃自然是怀疑太子为此弑父谋逆,满心怨恨却又不敢对外言说,只是将自己关在了翊坤宫里。朱伯鉴忙于丧仪登基等事,怎么会顾及一个小小的德妃。或许杨焰查案知道,或许他也没想到,德妃应该是因为施毒反受其害,惹得流产又神志疯癫而死。
71/72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