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忘记第一次做这样的梦后,那时的他是有多么的慌乱与羞愧,即使只是在梦中,他还是有了一种玷、污了小仙女的感觉。
这种羞愧感和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竟然有这样龌龊想法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楚印辰自回京都以后,就再也没有敢主动给古明妍写信了。
好像他觉得自己这样刻意的保持距离,就能让他不要再想起小姑娘,不要让梦境有机会钻空子,时不时的就让他做些不该做的梦。
然而,回来了都快三个月了,他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梦境,那个白衣黑发大眼睛的小仙女,还是会经常入他的梦。
渐渐地,他都有些习惯了,甚至有时还会不要脸的回味一番,借着梦里姑娘的样子,想象一下她现在在安城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对他的不告而别伤心生气。
唉,他实在是太想念这个小丫头了!
这种情绪是他之前所没能想到的。
即便是原来在古家村的时候,他跟小姑娘也不是能够时常的见到面的,那时候也没觉得见不到人会有多牵挂多想念的。
可是等到现在这一下彻底的离开了,自己的潜意识里好像也意识到了,他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到人了,这不,就跟时时提醒着他似的,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他的精神稍一放松,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妍妍,想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是不是也会偶尔的想起还有他这么一号人的存在呢。
最后,楚印辰决定放过自己,眼瞅着就快要过年了,凭他跟小姑娘之间的友谊,又受了人家那么多的照顾,于情于理的,他都得给妍妍和她的家人准备上一份年礼,然后再写封信告知她一下自己这边的近况才好。
古明妍是在小年夜的那天收到的楚印辰寄来的包裹的。
起初还有些生气这人一走了之的也没留下个通讯地址之类的信息,搞得一副要彻底跟过去告别的架势。
不过奈何楚印辰送的礼物全家都很满意,尤其是送给她的那件浅粉色的呢子大衣,样式颜色都敲好看的,一看就是很贵很贵,不是轻易就能弄到的那种好东西。
爱美的姑娘收到漂亮衣服的礼物后,仅剩的那点子气也就消了,拿起那封楚印辰单独写给她的信,才知道了这件大衣竟然是他用自己挣来的钱买给她的。
看过信后,古明妍才知道,其实在楚子风被接走回到京都后,他并没有能马上的恢复工作,目前正以疗养身体的理由住在家里,能有相对的自由,但家门口还是会有哨兵把守,算是还在接受审查的过程当中。所以他之前也一直没有给安城这边来消息,主要还是他自己现在的情况不太透明,害怕牵连到别人。
古明妍知道,这种审查也是为了慎重起见,只要楚子风本人再扛过最后这么一段时间,之后他很快就能被恢复职位,算是真正的起复了。
说是还在被看管中,但古明妍看楚印辰能把这些写在信里告诉自己,加上信上说他们现在住的是原来属于楚家的一座院子,虽然不是他们家的老宅,但能归还一处他们家的房产回来,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兆头了,看得出他们现在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上许多。
值得令人欣喜的是,邱雅兰在得到了丈夫和儿子双双归来的消息后,不顾楚子风让她再等等,等到局势稳定后再做打算的劝阻,执意的与丈夫复婚了。
在邱雅兰的心里,她从来就没想着要与丈夫离婚。当年是为了儿女不得不做出的保全之策,现在儿女都长大了,她就再也不用有所顾忌了。即便现在丈夫的情况在很多人看来还不甚明朗,周围也有很多人劝她要慎重考虑,但是,这些都阻止不了她想要回到丈夫身边的迫切渴望。
也不管会不会因此影响到工作,娘家人有没有意见这些的,邱雅兰硬气的做出了决定,利索的跟楚子风办好了手续,住回了原来他们家的小院儿里,照顾丈夫的身体。
古明妍可以从信上楚印辰的字里行间看出来,对于父母的复合,对于能再度与父母住回自家的小院子,他是多么的高兴和感激。
再加上,虽然楚印辰的大哥楚新生在西北部队上一时回不来,但是他的姐姐,在东北插队的楚朝霞,已经在楚子风的运作之下,不日就可以调回京都,与他们一家团聚了。
对此,楚印辰相当得开心激动,从信上他写到这里那飞扬的笔迹,就可以看出来他那时内心的那份畅快自在了。
因为楚子风还没有恢复工作,而楚印辰的户口也还没完全办下来,只等着姐姐回来,跟她的户口一起,重新落回京都父母的户口下。
所以,现在他们一家三口虽然终于团圆了,但除了一个有固定工资的邱雅兰之外,楚子风有城市居民的基本供应,而楚印辰则啥也没有,全得靠父母的供应才能吃得上饭。
这对于楚印辰来说当然不能接受。已经十七岁了的他,在经过最初刚回去时的一番忙乱,帮母亲搬家,又是联系哥哥姐姐的,等到安顿下来后,他就开始给自己找事儿干了。
按照楚子风的意思,是觉得儿女们多年来都因为他被牵连的吃了太多的苦了,现在形势已经逐渐转好,他们几个可以先不用着急,大儿子在部队就不用说了,至于女儿和小儿子,不管以后是上学还是上班的,他总能给他们安排好了的,而现在这段过渡期,就让他们好好的在家里陪陪他们两个老的,不用辛苦着一定要去做点儿什么的。
明白父亲的打算,但楚印辰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不管他未来做什么,自己一个大人了,手里总是要留点钱票积蓄的,不能干什么都朝父母伸手吧。
楚印辰当知青的时间也不算长,加上他平时的开销也不小,到底也没攒下什么钱。
所以,从回到京都安定下来后,这人就开始跟他古叔叔干类似的倒买倒卖的活计养活自己了。
能知道古建国营生的原因,还是在一次跟古明妍聊天的时候,小姑娘偶然跟他提到过的。
那时的楚印辰其实不是不好奇费解的,古家虽说条件好,但是毕竟家里有那么多孩子要养,还得照顾牛棚里的那一群人,而小妍妍平时的吃穿生活水平,明显比这时代大部分双职工工人家庭的子女都要高上许多。
照楚印辰的经验和认识来看,除了一些特供给当官的家庭的一些东西古家不太好得到之外,妍妍的吃穿用度,比起京都城里当官人家的女儿也不差什么了。
他倒是无心打探人家的家庭收入来源,不过古明妍看出他的疑惑,想着这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背后捅自家刀子的,不说什么恩情不恩情的,就是他和他父亲都受了这么多自家这份收入的照顾呢,他就不可能在这事儿上指摘自家什么。
再说了,楚印辰还算是年纪尚小,社会经验不足,对自家的了解也不是那么深,一时看不清这里的道道,可是古明妍不相信楚子风心里也没有对自家收入的猜测。
毕竟他来村子里的时间更长,受了自家不少的好处,好些给他的东西里,不说是给下放人员的了,就是这时代的普通人家,都是不一定用得起的。
所以,古明妍觉得,作为上位者的楚子风,甚至包括李春山还有自己的四位老师,对于自家的一些避人的买卖心里应该都多少是有数的。
不过他们都不是多话的人,彼此的交情又在这儿摆着呢,便也就只偶尔提醒两句注意安全之后,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所以,既然觉得楚子风大致是知道自家情况的,那么瞒着楚印辰就没什么意思了,没得还得编故事忽悠人,也怪累人的。
因此,当时聊到这事儿的时候,古明妍就把老爸古建国的一些路子告诉给了楚印辰。
当时的楚印辰对此倒是接受良好,他在京都的时候也有去黑市交易买卖的时候,只不过他此前是知道这里头有利润,但是没想到利润会这么高而已。看着古叔叔家,尤其是妍妍的生活,就不难看出来其中的利有多大了。
当时也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一心只在古家村好好上工,照应父亲的楚印辰,回到京都,一朝成为了无业游民的啃老族后,想了想他现在不能上学,户口没落回来也没法儿找工作的现状,干脆就蹬上了家里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成天郊区市区的来回跑,一点儿一点儿的倒腾开了。
他对京都熟,认识的朋友也多,路子广又舍得下面子肯出力气,这不,还没几个月呢,他这一番动作之下,不光是给自己攒了几个钱,甚至连他们家里的供应都不用再花邱雅兰的工资了,最后还能有余钱,找了原来大院里的朋友关系,去华侨商场给古明妍买了那件浅粉色的呢子大衣。
这件衣服花光了楚印辰小同志那几个月里除了吃喝之外的所有钱票。
买完衣服之后,他手上就剩下留下用来周转进货的十块钱了。
对于自己数月间的劳动成果就换回了这么一件衣服,楚印辰觉得还挺值得的。
他之前没能力给小姑娘送什么,反倒都是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小妹妹照顾他。
现在他靠着自己挣的钱,看到好看的衣服了,管它再贵呢,他就是第一眼看见,就觉得这就是小姑娘的衣服,合该是她的,别人谁都配不起。
于是,利索的掏钱拿票的,心里期待着妍妍收到礼物后开心的样子,想象着她穿上这样粉嫩颜色的大衣会是多么的漂亮。
从那之后,楚印辰梦里的古明妍就又多了一件衣服了,不光是那身月白的洋裙,这件他给她买的粉色大衣出现的频率也是很高的。
只不过,更令楚印辰感到内心惭愧的是,在他可耻的梦境里,鹅毛大雪的寒冷冬季,他竟然只让小姑娘穿了这么一件衣服,这个事实还是在他动手解开大衣的扣子后才发现的……
作者有话要说: 别问,问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又晚了,实在抱歉,大肥章送上,希望小天使们满意。
第78章 古氏备考法宝(三合一)
七七年的春节很快过去, 进入到了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的古明妍和古明中、古明国三人, 面对几个月后就要毕业,告别学生时代的未来, 开始慢慢地有了各自的计划和目标。
古明妍自不必多说, 她的计划还是与她早年给自己定下的规划一样,要带着自家哥哥们参加高考, 去京都上大学。
当然了, 古明妍的计划古家的其他人此时是不知道的, 毕竟他们现在连高考就要在今年被宣布恢复都不知道, 就更不用说畅想着上大学的事了。
按照古家上下的计划,面对自家即将在下半年毕业的三个孩子, 古建国心里早就有了对子女们的大致安排了。
自从运动结束以后, 很多政策都出现了一些松动和调整, 比如要求非独生子女家庭子女上山下乡的政策, 在知青问题频发,各方诸多不满的情况下,也有了一些改变和调整。
大面上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实际上,这项政策执行起来却没有从前那般严格。一般有点关系的人家,只要大致活动一下,家里的子女们不想去下乡的话, 问题基本不大。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古明妍和哥哥们到是不用担心下乡的事儿了。即便从他们毕业到公布恢复高考, 中间也就是三四个月的时间,但这段时间古明妍是打算用来带着哥哥们集中复习的,自然不能看着时间就这么被浪费在去下乡各种适应折腾,学做农活儿上了。
不用去下乡,又是不知道高考即将会被恢复,古建国给几个孩子的前途定位,就与古明妍暗自里计划的大不一样了。
在古建国看来,自家小女儿自然是要放在他身边的。
别说现在不用强制要求下乡了,就算这会儿还是政策最严格的那阵子,古建国在只有一个留城名额的情况下,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把他闺女儿给留下来的。毕竟他的六个孩子里,就这么一个小棉袄不是,他相信儿子们也一定会理解并且支持他的决定的。
好在他们现在也不用做这样的选择了,家里谁都不用下乡,不用因此产生什么不公平,伤害子女们之间的感情了。
考虑到女儿毕业后也才将将满十四周岁,这年龄在古建国看来,实在是太小了,不足以让孩子出去工作的。
所以古建国给古明妍的打算是,等她毕业了就先留在家里,看书弹琴绣花拍照的随她喜欢,反正有他这个爸爸在,闺女儿愿意干啥就干啥,怎么松快高兴怎么来。
然后等到闺女儿十□□了,长大点儿了,没那么叫人操心了的时候,到时候他就给她安排到机关单位里头去,干份清闲的工作,端着铁饭碗,旱涝保收的,吃喝都在家里他给养着,孩子就只当是打发时间,给自己挣点儿零花钱就行了。
至于等到古明妍再大一点儿了,是不是要考虑处对象结婚这些问题了,宁荣薇这个当妈的或许还会考虑一下,想着以后给闺女儿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合适,给陪多少嫁妆出去孩子才能不受委屈,最好就让她把家安在他们住的附近,方便她想孩子了的时候,能时常过去看看她等等。
不过这些心里的打算,宁荣薇是不敢跟古建国提的。她能感觉到丈夫对闺女儿有一天会出嫁这件事儿打心底里的排斥,他别说打算了,干脆是连想都不愿意想这个问题的。
有一次宁荣薇也不知道聊什么呢,就跟古建国提到了以后妍妍结婚出嫁的事儿上了。当时古建国听到这话后的表情,宁荣薇后来好久都没能忘掉。
那人一脸震惊加不可置信,满脸写的都是“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的女儿怎么会有嫁人的那一天,你可别吓我”的表情,搞得宁荣薇都不禁自我反省了一下,莫不是我说错话了?我家闺女儿就是跟旁人不一样,一辈子都不用嫁人生子的吗?
从那以后,宁荣薇就知道了,对于丈夫这个做父亲来讲,别说现在闺女儿还小,让他想到孩子未来会结婚这种事儿,他心理上会不好接受了。
宁荣薇觉得,就自家丈夫对女儿的喜爱和依赖程度来看,估计就是到了妍妍二十五六岁了还不结婚成家,他估计都还不会把这当做什么大事儿去处理,甚至还有可能觉得他闺女儿这样就挺好,最好一辈子也别嫁人,在家里一直住着,让他这个当爸爸的照顾一辈子才好呢。
至于他年纪大了以后会不会照顾不过来?
古建国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他不行了不是还有儿子们吗?做哥哥弟弟的,养他们这么大为的是什么,他们还能不照顾他们妹妹了?
不能跟女儿控提闺女儿会嫁人这种事情,这无异于在他们心里捅刀子。但是对于儿子们,古建国的态度可就随意佛系的多了。
大儿子古明新现在在部队上发展的也挺好的,前不久寄信回来说是就要提干了,而且入党的事儿好像也被组织考察的差不多了,这以后的前途不会差了,他也不用多余操心。
至于老二和老三,古建国在跟两个儿子谈了几次话后,发现这俩平时大大咧咧看不大出来的半大小子,倒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傻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俩人倒是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俩不愧是双胞胎,想法还挺相近的,都有想要从政的意思。
111/252 首页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