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巴不得离这杜家庄远点呢,怎么,你还留恋上这地方,有些舍不得了?”
柳蔓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瞧我这脑子,能回城的话,肯定是回城!我妈说都已经给我在当地的木器厂相看上一个小伙子了,让我回去过过眼。能回城了,我还留在这地儿干嘛……哎,对了,娇杨,你说咱都十年没回去过,家里的变化会不会很大?”
柳蔓这心理,便是典型的近乡情更怯。
第8章 走,回城去!
高考后的第八天,高考试卷便已经全部批阅完毕,所有考生的成绩都已经送回各生源地,写在红纸上张榜公布。
张榜公布成绩这一天,杜家庄的知青们都起了个大早,决定堵上县教育局的门去,只要成绩一公布,立马就要看到。
柳蔓和杜燕做的更绝,这俩直接把办理回城手续的东西都拿上了,打算拿到高考成绩之后,立马就去堵知青办的门,生怕夜长梦多。
万一知青办的人瞅考上大学的学生太多,不给办理回城手续了该怎么办?
万一知青办的人突然抬高办理回城手续的门槛了之后,那又该怎么办?
苏娇杨原本想的是不急于这么一时,先把高考成绩领了,然后填报了志愿,最后再来办理回城手续,可架不住柳蔓与杜燕的不断劝说,只能把办理回城手续的材料全都塞进了包里。
等苏娇杨、杜燕和柳蔓到时,县教育局门口已经挑起了两串鞭炮,墙上也有人张贴了红纸,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我县学子在此次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贴红纸、放鞭炮’这回事是县教育局的领导亲自授意的。
此次高考命题是各省份自主命题,能考出一个‘全省第一’便等于是往常的状元了,让县教育局领导惊讶的是,他们县连‘榜眼’和‘探花’都给一起包圆了。
全省考上四百分的考生一共十六个,他们县出了十四个!
全省达重本线的考生一共九十四个,他们县就出了八十二个!
要知道他们县参加此次高考的学生一共才一百四十多个啊,达到本科线的学生便有一百一十多个,剩下三十来人中,还有十大几个考上了专科职业类高校,只有少数人落榜。
这份亮堂堂的‘政绩’甭管放到哪儿去,都是金字招牌!
虽然县教育局长也不知道自个儿所在的县城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人杰地灵’了,但人人都夸他懂教育,懂得抓教育,他面上有光,心里也跟着美啊!
就凭这份‘政绩’,想要升迁还难吗?
省教育局的领导表扬他教育有方,其它县的同僚们捧他有手段有远见,县教育局的领导直接就被捧的心态飘了,他当场就拍着胸.脯冲省教育厅的领导立下了军令状,“领导,您放心,只要我还在任一天,我就会将我们县的优势保持一天!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军令状立完,县教育局领导领了奖励之后,便开始征战酒场去了,这个‘贴红纸、放鞭炮’的庆祝仪式还是他在没喝醉之前吩咐下来的。
时间一到,公布成绩的红纸都被张贴了出来。
苏娇杨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在第一张红纸的最上方,心中松了口气,拿着自己的户籍证和准考证号领了那份装着自己成绩单以及志愿填报书的材料,当场填了志愿,然后便去找柳蔓他们办理回城手续了。
柳蔓和杜燕考的也都不差,冲刺国内顶尖名校或许有问题,但如果是想考回上山下乡前的高校,那完全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柳蔓和杜燕依旧报了津大,念的专业也没变,依旧是当初念的专业,苏娇杨填报的则是清大。
苏娇杨不知道的是,她才刚走出县教育局的门,就有老师兴致冲冲地将她填报志愿的那张纸拿了过去,扫了一眼之后,拨出了许多个电话。
“喂,你好,是清大招生处的老师,对吧,我是北河省遂元县教育局的,我们省的省状元今年出在我们县,叫苏娇杨,刚刚她已经报过志愿了,就是填了贵校!”
“喂,是国科大招生处的杨老师对吧,我们北河省的省状元这次报的是清大,没有填报贵校,贵校招生处之前同我们省里打过招呼,很遗憾哈,这一届状元很有主见,我们都劝不动!”
“喂,是京大招生处的李老师,对吧,很遗憾地同您说一声,我们省的状元选择了清大,不过我们县还有几个好苗子,都是全省排前十的人才,你们要不要考虑一下?”
“喂,请问您是哪位啊!哦,津大招生处啊,怎么啦?你们想要查一下我们省状元的档案?不好意思啊,学生档案是机密,不能随随便便给外人查的。”
“啥,你说我们省的高考状元是你们学校的,当时并没有办理退学手续,现在直接回去上课就成?”
“我可去您的吧!人家都考上清大了,你觉得还会回津大吗?要是京大,那或许还会考虑考虑,别看津大和京大就差了一个音,其间的差别老大了!你不能看我们北河省的状元老实就糊弄!”
电话打了将近十个,县教育局的老师在这短短的一小时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苏爽。
要知道被她怼的人都是各大高校招生处的大牛啊!
要不是他们县飞出一个省状元来,各大高校目前还处在一个‘求贤若渴’的状态,谁认识她?谁会卖她这个面子?
县教育局这个老师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机会很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所以她格外地珍惜,怼起人来之后那叫一个溜得飞起。
……
苏爸爸和苏妈妈一直都关注着北河省出成绩的动态,苏爸爸托了人在北河省省会打听,他比苏娇杨还要早一点知道成绩。
得知自家闺女‘浪子回头’,直接拿下了省状元,苏爸爸回家同苏妈妈说了一声,让苏妈妈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饭,然后便去船舶厂借车去了。
津市距离苏娇杨下乡支援建设的地方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全力驱车的话,三个小时就能赶到,可多数都是土路,难走得很,一路颠颠簸簸,从津市颠簸到杜家庄的时候,苏爸爸的腿都快被颠麻了。
等苏爸爸赶到知青大院时,苏娇杨同柳蔓、杜燕刚从知青办出来,拿到了批准回城的手续,三个小姐妹在县城里逛了一圈,还特意去国营饭店吃了个午饭才回来。
知青大院修在杜家庄的边缘,苏娇杨她们刚进杜家庄,就看到知青大院门口停着的那辆车了,在墙根下,还有一个黑黑瘦瘦的老头子蹲着,苏娇杨瞅着那人有点眼熟。
柳蔓有些纳闷,“咱这儿怎么来车了?该不会是有人已经准备好回城了吧!我以为咱已经算心急的了,没想到有人比咱还心急。”
苏娇杨狐疑地瞅着知青大院门口的那辆车,越看越觉得眼熟,她疾走了几步,喊了一声,“爸??!!!”
苏爸爸听到苏娇杨的声音,赶紧站起来,此刻的他又冷又饿,冻得头晕眼花,依旧强撑着走到了苏娇杨身边,关切地问,“闺女,你这是干啥去了?我和你妈知道你考得好,今天过来接你回城的,东西收拾好了没?”
苏娇杨瞅着苏爸爸鼻梁上架着的眼镜边缘已经有一层寒霜了,赶紧开门,把苏爸爸领进了屋子里,“爸,你咋来之前也不同我说一声?啥时候过来的?早知道你要来,我们中午就不在县里吃饭了,你吃过没?”
“吃啥吃?早晨八点多知道你的成绩之后,你妈就催着我来了。到你们这儿是十一点多快十二点了?你赶紧收拾东西,今晚就回家去!对了,闺女,你把办理回城手续的材料都给我,你先收拾着,我替你去县里办,我开车了,走的快!”
……
正在家里杀鱼洗菜的苏妈妈突然鼻尖一阵酸痒,惊天动地的喷嚏声汹涌而出。
“阿嚏!!!”
打完这个喷嚏,苏妈妈感觉鼻尖舒服了许多,这才站起身来,把窗户给关得严严实实,道:“津市有点潮,娇杨十年不着家,不知道还习不习惯家这边的气候?开窗户有点冷,我还是把窗户给关严实点吧,屋子里也烧暖和点,别把她给冷着。”
……
苏娇杨从包里把回城的批准证明材料拿出来给苏爸爸看,“不用了,上午我们已经办妥了。爸,你先等一会儿,我给你炒盘菜,还有昨天晚上蒸的馒头呢,直接给你放到菜上面热着,你将就着吃,我东西没多少,你吃饭的时候再收拾也成。”
边说,她便准备去拿菜炒菜。
柳蔓见状,走了过来,将苏娇杨按住,“刚刚还纳闷谁这么心急呢,原来是你,你同叔叔在这儿边聊边收拾东西吧,我和燕子去给叔叔炒菜。你帮了我们这么多,我没啥能帮你的,你别嫌弃我手艺不如你就成。”
杜燕心领神会,把空间让给了苏爸爸和苏娇杨。
苏娇杨这批知青们下乡支援建设的时候,哪个不是家里惯出来的?在乡下磨砺了十年,各种手艺都练出来了,做顿家常便饭不是问题。
苏爸爸吃饭,苏娇杨就在那里整理东西,从智障系统中抽到的两本书被她装进了背包里,其余的资料她估摸着自己已经吃透了知识,往后应当用不上了,不如留给有需要的人,便同柳蔓说,让柳蔓瞅个机会把这些资料送给没有考上的那些人,希望能帮到那些人。
扎根在杜家庄十年,苏娇杨觉得自个儿没置办什么东西,但收拾下来,零零碎碎的东西还真不少。
苏爸爸是开着船舶厂跑采购的车来的,柳蔓那些东西足足装了半车,一直收拾到下午两点多,东西才收拾利落。
苏娇杨同知青大院的知青一一告别,乘上苏爸爸开来的车准备返回津市,与此同时,就在同一个村子住着的杜老太也听到了苏娇杨成为省状元的风声。
第9章 高校抢人?
苏娇杨成为北河省高考状元的消息传回杜家庄时,杜老太正在家里炸地瓜丸子,准备过年吃。
杜老太边炸边乐呵呵地同杜家大儿媳说,“振华前段时间不是打电话回来说,就这几天就回来么?”
“他还问我那祸害的消息了,我说那祸害想回城,在家里不停地折腾,我就让她回家了,没说之前那祸害寻死觅活的事儿,你也把嘴皮子管严实点,别说漏嘴了。”
“振华说他在南边挣了一些钱,他性子犟,要是把他给惹急眼了,怕是一分都不会给家里,明白不?”
杜家大儿媳嘴里叼着一个刚出锅的地瓜丸子,烫得直吸溜气,她嘴上应得挺好,转身的时候却翻了一个大白眼,心道:“当杜振华是傻子?还是当杜振华不长嘴?他有事不会去问村里人?这种事儿能瞒得住?”
一锅地瓜丸子炸完,杜老太用笊篱将热油里的地瓜渣捞了捞,端起一锅滚烫的热油来,准备放到屋外晾晾,结果就见两个知青笑嘻嘻地从门前走过,嘴里还嘀嘀咕咕地说着‘回城’的事情。
杜老太想到杜振华在南边挣了钱,心里就美得很,连带着看这些之前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的知青都顺眼多了,她鬼使神差地问,“沈知青,瞧你那么高兴,是高考考上了?”
那沈知青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是杜大娘啊,我考上了!咱们村的知青全都考上了!我现在准备去知青办把回城批准证明拿了,然后收拾东西回家呢!”
杜老太一听‘全村的知青都考上了’,心里一咯噔,想到了苏娇杨之前在红星小学帮全村的知青补习知识的事儿,又问,“那个祸害呢?她也考上了?”
沈知青先是一愣,然后立马反应了过来,笑道:“杜大娘,你说娇杨啊,她可不是祸害,她是我们的福星!娇杨不仅考上了,她还是所有人里考的最好的,全省第一,是咱们省的状元!我听人说了,娇杨填报的志愿是清大,人家这才叫有出息,我自个儿觉得考得不错,但只敢填一个中农,和人家差远了。”
农村的老太太可能不知道详细的高校排名,但没人会不知道清大和京大。
杜老太一听苏娇杨考上了京大,手里端着的那锅热油‘哗啦’一下就掀翻了,她的眼睛瞪得有牛眼那么大,“清大?那祸害有什么本事能考上清大!她都能上清大,那清大是不是来个人就能上!”
杜老太被沈知青说的这个消息震得不轻,得亏杜老太冬天穿的衣服厚,不然这一锅热油泼在她腿上,她的腿能给活活烫秃噜皮。
沈知青知道自个儿的能耐,要是没有苏娇杨最后一个月的帮助,她根本不可能考上中农,因此在听了杜老太这些抹黑苏娇杨的话之后,沈知青直接翻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白眼。
“苏知青学习好,懂得多,全村就属她脑子灵光,她要是考不上,我们这些人还要不要活了?你觉得清大容易考,要不老太太你也报名考一次?六个月后就考第二场了,老太太你加油啊!”
沈知青撂下这句话后,就乐颠颠地走了,嘴里还哼着喜庆的小调,独留杜老太一人在料峭寒风中瑟瑟发抖,怀疑人生。
“那祸害考上清大了?全国最好的那个?”
“那祸害凭什么考上清大啊!她何德何能,怎么就能考得上清大?”
“那祸害居然是全省状元?”
“乖乖,要是她没和振华离了,这老杜家不就祖坟冒青烟了吗?家里出一个全省状元,这绝对就翻身了啊!”
杜老太腿上的热油还在滴滴答答地往下滴,她却仿佛是给勾了魂儿一样,失魂落魄的站在门口,平日里她最稀罕的油盆掉在地上磕出一个核桃大小的疤来,杜老太都仿佛没有听到那声响一样。
杜家大儿媳心疼那一盆刚炸过地瓜丸子的热油,抽抽着嘴角走到杜老太身边,道:“妈,你可别喊人家祸害了,再这样喊的话,怕是会被全村人笑话。”
“人家都成省状元了,要是搁古代,这绝对是要当大官儿的,咱家眼瞎,把这么好的人给推出门外,村里其他人指不定怎么笑话呢,你要是再喊人家祸害,那咱家还要不要在村里活了?”
“更何况,我觉得当初就是你做的不对。人家是从城里来的,见得世面比咱广,人家还是大学生,念的书、懂的知识都比咱多,人家要嫁给振华,那是下嫁,能图咱家的傻?肯定是想和振华朝好日子一起奔的,你非说人家蛊惑了振华,把脸给闹得撕破了。”
“你想想,在认识苏知青前,振华和村里的汉子有什么不一样的?都没念过几年书,就是长得精神了些,可要是我选的话,我宁可找村里别的汉子也不找振华。”
6/11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