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慧又让人去请了几个技术还不错的绣娘,以及抽了公主府的几个侍卫做武师傅,慈幼堂的学堂就正式开课了。
李秀才和张秀才第一天上课,发现课堂上是男少女多,虽然中间有屏风隔开,还是气得胡子翘起,直说“有辱斯文。”
两个老秀才当时就罢课了,怒气冲冲出了慈幼堂。
温慧根本就没让人拦着他们,眼睁睁看着他们回了家。
李秀才和张秀才回到家,却同时陷入了窘境。
温慧当初找到这两位老秀才,那是下了功夫的,调查得非常清楚,这两位都是又臭又硬的性格,情商十分低,因此收的蒙童都比别的秀才少,一年的束脩也不多。
为了维持秀才的体面,两位老秀才还要买书,衣服也不能马虎。
那点束脩银子怎么够这样过日子?因此两位老秀才家里都是一直紧巴巴的,连个丫鬟也请不起,家务活都是老妻做了。
这也就是他们同意去慈幼堂的最主要原因,银子给的多!
但现在他们一怒之下跑回家了,看到老妻才想起这一茬。
蒙童已经被遣回家了,现在大概也都找到新的老师了,再要找回来,几乎没多大可能。
何况,两位老秀才已经夸出口去要去慈幼堂奉献自己的热血,这会儿怎么有脸重新教蒙童?
这情况就让人很尴尬了。
尤其是老妻还紧盯着自己,笑眯眯地问“今日在慈幼堂教学,感觉如何?”
两位老秀才都回答不上来。
老妻又问“慈幼堂上课时间这么短吗?这还不到中午,就下学了?”
两位老秀才只能支吾一阵,又怏怏出了门,重新往慈幼堂去。
在慈幼堂的大门口,一左一右行来的两位老秀才相遇了。
两人红着脸对视一眼,同时摇摇头,掩着面灰溜溜进了大门。
里面还是他们出来时候的样子,甚至那些学生也都还是原来的姿势老老实实坐着,好像知道他们会回来一样。
看着那一双双纯净而懵懂的眼睛,两位老秀才都觉得一口气哽在喉咙口,吞不下又吐不出,最后只能长叹一声,开始讲课。
没办法,女孩就女孩吧,反正就教几个简单的字,也没什么。
谁让他们没本事,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呢。
很快,慈幼堂里不分男孩女孩,皆要读书识字的消息,就席卷了整个京城。
一时间,京城又哗然了。
尤其是读书人之中,对这个举措的批判力度特别大。
三天后,就有几个读书人上门,要求温慧对此事做个解释。
温慧才懒得搭理他们,直接让人贴了个布告,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所有孩子读书识字只教授半年,半年后根据学习情况确定是否要继续读书。
布告的最下面用大大的红字写着女孩读半年的书,就让你们害怕了吗?
这句话仿佛直接往那几个读书人脸上抽了一巴掌,他们的脸色阵红阵白,最后到底是没说什么,一甩袖子走了。
他们明明觉得有哪里不对,但被温慧那一句反问一激,他们就热血上头,没再深思了。
再说温慧这个当事人压根不见他们,他们对着一群五大三粗的侍卫,有什么好辩论的?
但这件事在朝堂上,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朝堂上的官员,那都是浸淫官场多少年了,比起那些读了十几年书还搞不清楚状况的书呆子,想的可要深入多了。
大部分的官员,都开始阴谋论。
这不是读多长时间书的问题,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女孩也可以读书的信号。
如果事情一直持续发展下去,人们都接受了女孩可以读书,那会不会终有一天,读了书的女孩,会提出出仕的要求?
这是一个很险恶的信号,是对朝堂上的官员,最根本利益的侵犯。
但他们吵了半天,等泰和帝问他们想如何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件事,他不好搞。
首先,他们不能要求取缔了慈幼堂,这样是跟广大的底层百姓作对,是会被人唾弃的。
其次,他们不能弹劾温慧。弹劾驸马以前倒是有人干过,弹劾公主就几乎没有,一般公主养面首都没人管,再说这件事也没法弹劾温慧,找不到角度啊。
再次,温慧办慈幼堂,纯粹就是花的自己的银子,顶多募捐了几次,从未占用过朝廷资源。这让他们从哪里下手?
最后,这些官员的也有女儿,他们的女儿也从小就读书识字,娶儿媳妇更是要知书达理的,倘若去质问温慧,人家反问一句,你自己儿媳女儿要读书,却不让平民的女儿读书,是何道理?他们是答不上来的,万一传了出去,就更要成为人民的公敌,只怕连官都没法做了。
如此种种,最后吵了好几日,这些官员能说的,依然只有“自古以来女子就以贞静为要… …”等等,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另有一部分官员,以太子为首,对此却乐见其成。
当然,这中间也分了两种。
一种是看不起女子,认为她们即使读了书,也顶多认识几个字,跟自己这种学富五车的比起来,那是不够看的,完全不必担心。
另一种就是跟太子想的差不多,都说妻贤夫祸少,如果女子可以读书明理,那么她教养出来的下一代,也一定会更加优秀。如此,未来的国家,将人才济济,再也不用担心无人可用。
太子的想法就是从整个国家出发,因此他说出这个观点以后,下面的官员就都不说话了。
毕竟他们自己找儿媳妇,也都是要求才德兼备的。
泰和帝又淡淡加了几句“现在就担心几百年后女人篡权的事,是不是有点言之过早?女人才开始识字,你们就害怕了?莫不是以后几百年,你们都不打算读书了?还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女人?”
这话… …无人回答。
这件事情,暂时就这样过去了。
开始的轰轰烈烈,偃旗息鼓也很快。
但是,表面上没问题,暗地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甚至数十年上百年后才发酵出来的那种,温慧就暂时无法考虑了。
其实她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也是害怕引起那些迂腐的士大夫的强烈反弹,才暂时将慈幼堂的孩子读书的时间定为半年。
半年后,不到七岁的孩子当然是继续读书,过了七岁的孩子,如果愿意读书就继续,不愿意的,就只是上午识字,下午女孩学刺绣,男孩跟着侍卫学武艺。
而且,任何人都要识字和学手艺,包括生病的和残障的,全部一视同仁。
这件事传出去的第二天,骆琳琅就匆匆跑到慈幼堂,正好看到温慧正坐在偏厅里,从窗户能看到不远处的讲堂里,满了五岁的孩子们正在跟着夫子摇头晃脑,背诵三字经。
她呆呆地看着温慧,头一次对自己曾经的偏见,感到无比羞愧。
温慧一抬头就看到骆琳琅复杂的眼神。
这一次她难得给了骆琳琅一个好脸,微笑着请她进来,问她有什么事。
毕竟是财神爷啊,不能得罪。
而且,其实温慧早就开始盘算了,其他的女性她请不到,骆琳琅却是一个好人选啊。
穿越女,大概是最希望男女平等的人了,在这个时代,是彻头彻尾的异类。
就算骆琳琅已经宅斗思维严重,但温慧相信,天性不可能泯灭,顶多是被压制了而已。
试问谁在经历了男女平等二十年后,突然到了要依附男人的时代,会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呢?就算表面不在意,那也只是生活所迫罢了。
现在有人带头,骆琳琅会不会有所触动呢?
不过现在还需要确认一下,而且这件事可以缓缓再说,因此温慧并没有直接问她。
骆琳琅跟游魂一样飘进去,低着头喃喃道“我以前错怪你了。”
“嗯?”温慧实在忍不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没什么异常啊,骆琳琅为什么突然说这话了?要知道以前她看自己是左不顺眼右也不顺眼,哪次不是针锋相对的?
骆琳琅抿着唇,低声问“你… …殿下怎么会想到要让女孩读书?”
温慧“… …”
她明白了。
果然,毕竟是穿越女,第一次看到男权社会里,莫名其妙冒出一个让女孩读书的学堂,一定是十分激动吧?
温慧淡淡道“多认识几个字,好歹以后也不容易受骗。”
骆琳琅眼中的光芒突然熄了下去。
温慧想,她一定以为自己也是穿越的,来找认同感了。
可是骆琳琅也不想想,以她那咋咋呼呼的性子,温慧敢告诉她吗?何况她们又不是什么好基友,秘密当然只有自己知道才叫秘密啊。
温慧听着隔壁的朗朗读书声,又道“裴二少夫人,本公主是一国公主,女孩也是我李家的子民,让子民过得好一点,是本公主的责任。如果你也愿意再付出一点努力,本公主也会非常感激。”
骆琳琅愣住了。
没错,她不是穿越女,她的身份是一国公主。
她的神色渐渐严肃下来,突然朝着温慧鞠了一躬,低声而坚定道“公主殿下高义,若有差遣,臣妇莫敢不从。”
骆琳琅被温慧亲自送出慈幼堂的大门,还觉得有些怔忪。
她在上马车的瞬间回头望,还能看到温慧的背影,潇洒不羁。好像对于自己做出了多么伟大的事,一点儿也不在意。
第66章
慈幼书院
回府的路上, 骆琳琅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第一次见到温慧的时候,她伸出一只白皙细腻的手,轻轻捏着一个男子的下巴。
她听见百姓们说她是公主。
当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公主实在太嚣张跋扈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么可以干出强抢民男的事?
当时温慧是怎么回答的?她说她是认错人了。
骆琳琅已经在心里定了她的罪, 只觉得她说的话全部都是狡辩。
再说,认错人了,就可以强行捏着人家的下巴吗?
后来她们又有过几次冲突, 骆琳琅都没有讨到好, 因此对温慧的印象就更加糟糕。
可是为什么就这样一个公主, 她会拿出自己的钱, 办一个慈幼堂?
慈幼堂开张那一日, 骆琳琅的心, 就开始动摇了。
她觉得,可能自己真的, 错了。
她不顾家里所有人的不理解, 执意将这几年赚到的银子大部分都捐给了慈幼堂, 并且经常去慈幼堂帮忙带孩子,偶尔甚至会带着儿子去。
她有很好的经商头脑, 从前在现代见过的商业策略, 只要略微用一点在铺子上, 就可以赚到比之前更多的银子。
现在慈幼堂正堂的石碑上,“骆琳琅”三个字是高高立在榜首的位置, 而且三个字都比别人的大。
她不知道温慧是不是故意的,但她很喜欢自己的名字被篆刻在上面。
她不喜欢裴二少夫人,她喜欢自己的名字,骆琳琅。
她为这些孩子做的事,都是她的个人行为,与她的夫君无关,更与裴家无关。
她以为温慧能做的也就是这样的,收养孤儿,现代很多有钱人也干过这种事,没什么出奇的。
可是骆琳琅没想到,温慧会给她这么大的震撼。
让女子读书识字,这何异于挑战整个男权社会?那些迂腐的士大夫,能忍受这种权威被挑战的行为吗?
她匆匆跑到慈幼堂,本来还想劝说温慧,不要做得这么快,这么明显。
可是看着温慧镇定从容的脸,她突然自惭形秽。
自此,温慧在她心里的印象,全部推翻。
她不是嚣张跋扈的公主,她是九天之上落下来的精灵,美好的让人不敢亵渎。
不得不说,慈幼堂的资金来源,除了温慧自己和募捐来的银子,最大头的就是骆琳琅定期让人送过来的银子了。
温慧也十分感慨,看来女主玛丽苏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至少她善于经商,就给自己帮了不小的忙。
半年后,慈幼堂开始第一次考试,以一个七岁的女孩考到第一名,震惊了不少偷偷关注慈幼堂的人。
虽然夫子出的题目都很简单,虽然慈幼堂本身就是女孩多男孩少,但这个结果还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那个七岁的女孩,只有个小名叫桃花,从慈幼堂的记录上能查到她父亲姓孙。
温慧将她叫到跟前,蹲下来,眼神复杂地看着她,柔声问“桃花,你以后还想读书吗?”
按规矩,七岁以后,不想读书的,女孩就该上午识字,下午学刺绣了。
可是桃花抿着嘴唇,偷偷看了看温慧的神色,才下定决心,脆生生地回答“我想读书。”
温慧摸了摸她的脑袋。
骆琳琅也站在旁边,温慧看到她突然转过头去,接着听到了细微的哽咽声。
大概只有温慧明白她的感受,这是一颗种子,谁也不知道千百年后,会长成怎样的参天大树。
温慧喃喃道“桃花,你要读书… …以后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你不怕吗?”
在这个时代,女孩子读书可能毫无用处。不能科举出仕,无法获得话语权,最后说不定还是只能嫁人生子,在后宅碌碌一生。
可是温慧不想把这残酷的未来告诉桃花,而桃花,也还听不懂。
桃花一双清澈的眸子定定望着温慧,低声道“可是殿下,没有饭吃才是最难受的事,我能吃饱穿暖,还可以读书,那多幸福啊。而且,我喜欢读书啊!”
那一句“我喜欢读书啊”,让温慧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桃花,但愿今日你的这个选择,将来不会让自己后悔。
泰和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桃花被改名为孙慈心,成为本朝第一个正式进入学堂读书的女子。
这一年,孙慈心七岁。
这一个决定,改变了孙慈心的一生。
跟孙慈心一起继续读书的,还有不少,她们不只是成绩优异,也自愿继续读书。
她们也被温慧亲自改了名字,其中有一个特别刻苦的,是之前跟温慧说过名字叫大丫的,现在改名叫张慈安。
那一年除夕,温慧去宫里点了个卯,回府以后,带着宝儿去了慈幼堂,跟里面的上千个孩子一起过了年。
第二天一早,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个金灿灿的铜钱做压岁钱,温慧勉励了他们一番,这才回了府。
49/55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