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以农为本(农)——黄姜

时间:2019-10-18 08:45:53  作者:黄姜
  然而,边疆百姓的日子终究还是过得艰难,本王打算免除两地百姓两年的赋役,诸位觉得是否可行?”
  就如先前所说,陇西和关内的军民粗犷骁勇,但日子过得艰难。若是免除了两年赋役,如今有高产良种在,肯定能在两年内逐渐好过起来。
  等到结束休养、开始征伐时,更能获得两地骁勇军民的支持,不说提供壮丁征伐后昭、后燕和后越吧,至少能够保边疆无忧。
  两年时间,朝廷不收赋税,百姓们家里应该能存下些余粮了,若是北方和西北方的蛮夷趁机来犯,边军和边疆百姓们必会顽强抵抗,毕竟他们家中还有粮食在,轻易不会让蛮夷们进了城。
  如果日子过得艰难,家中空空如也,那蛮夷进关也就进了,边民们提脚便能逃了,哪会像那样顽强地死守边疆家乡?
  关于这一点,夏简戟他们都是看清了的。
  反正也不能指望陇西和关内给朝廷输运粮食,毕竟两地军民能够自给自足就已经很难得了,那何必还要去搜刮那点子粮食呢?
  相比把粮食都留给边民们会带来的隐形好处,那点子还不够整个炎军塞牙缝的粮食,也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葛蕤:“臣觉得可行。”
  诸葛评:“臣亦认为可行,两地军民之前过得着实很艰难,王上体恤两地军民不易,免去两年赋役,实在是仁慈之举啊。”
  “……”
  众臣纷纷道是可行,无一人反驳。
  如果是粮草实在紧缺,他们或许还会劝谏两句。但有高产小麦在,以后的军粮也会逐渐富余起来并且还能存余下来,那就不必抠抠搜搜的,从两地军民牙缝里抠粮食了。
  杨戎和郑清源分别作为陇西和关内两地的代表,这时候自然要代表两地百姓出来道谢的。
  夏简戟免除两地两年赋役的提议无人反对,那就是铁板钉钉的政令了,不同于‘家宴’上的叙话家常,于是两人都离了席,趋步到殿中,向上首的夏简戟谢恩:
  “臣杨戎代陇西军民,叩谢王上!”
  “臣郑清源代关内军民,叩谢王上仁慈!”
  夏简戟抬手示意道:“两位爱卿请起。让陇西和关内两地百姓,以及天下百姓过得安宁富足,是本王的宏愿、亦是大炎群臣的职责,只愿我们君臣能同心同力、共襄此事!”
  群臣也纷纷举杯,道:“臣等愿与王上一道、共襄此事!”说完,与上首的夏简戟一起喝了手上杯中的酒。
  ……
  君臣一家的家宴,到底还是带着政治和社交意味,为此身体有些不适的夏婶(姑且称为太后罢),就没有出席今晚的除夕夜宴,宴上相应也没有年纪太大的老太太,大多都是身体健壮的男女,以及活泼的孩子,一眼望去就感觉活力蓬勃,正如大炎带给臣民们的感觉。
  放下杯子后,姜秾与坐在武将一列第二章宴桌上的沈甜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揶揄意味:这样场合,花样路子真是多啊……
  “来来!各位随意吃,王后准备的这火锅真是不错,这寒天里吃着都不觉得冷了,浑身都热乎乎的!”
  夏简戟放下杯子,在招呼众臣吃饭吃菜时还不忘了夸奖他的王后,为她争面子。
  “……”私下里经常夸奖说甜言蜜语也就算了,眼下这场合竟也这样不吝夸奖,还是有些羞赧的,不过幸好夸奖的言语很朴实,没有私下时那么多花样,“王上和各位喜
  欢就好。”
  “哈哈哈!喜欢喜欢,这火锅吃着真是不错,王后聪慧啊!”
  “确实确实,这火锅麻辣火热,配上醇香好酒,吃着真是不觉寒冷了呢!”
  “王上说的是,这火锅吃着着实舒服,臣以后也定要请臣的夫人,时不时煮一次火锅来吃。”
  “……”
  吃火锅的主意是沈甜出的,火锅底料也是她指导御膳房大厨炒制的,如今群臣却都在夸赞王后,沈甜倒也没觉得不公或从而心生不满。
  她与大佬是什么关系?!用不着计较这些,就是要计较也应该和夏简戟那厮去计较!
  不过,夏简戟虽然会在这些小事上气人,但大功劳却是没有忽视的,以她如今的地位(或者说以张武壮的功劳),没必要去计较这么点小事。
  沈甜小声道:“武壮哥,来尝尝这个毛肚,我刚烫好的,火候刚刚好!”攀扯她家大佬秀恩爱?哼,我也不是没有秀的!
  张武壮虽然被封了个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统领着长安城外的五万京畿大营,是名符其实的位高权重。
  但他虽经事多了变得聪明了些,但本性还是性情憨实依旧,这表现在政事上他只听王上夏简戟的,再家事上就听沈甜和他爹张强壮的,还是像往常一样单纯地过着日子。
  “谢谢甜甜!嗯,真的好吃!”
  姜双五、周翠娘还有姜金,三人如今是皇亲国戚了,姜双五被封一等承恩公。不过他们行事都很低调谨慎,不会去做仗势欺人的事。姜金反而因为身份不同了,还变得格外好学起来,可能暗地里立志了,要光明正大地考一个功名出来,以此表明他不是话本子里所写的、嚣张跋扈的无能国舅!
  周翠娘看着王上女婿和群臣都夸奖她的女儿,心中觉得夸奖得都对!但面上嘛却注意了,没有表现出志得意满之类的轻浮嚣张神情,整个人都很是谦逊。只在心里自豪不已,暗道她女儿就是聪慧能干!
  唉,就是如今还没个孩子,没有王嗣传承……周翠娘心中忧愁啊。
  不过她愁归愁,她可不笨,不会做出蠢事来!她当然知道,那些人在她耳边嗡嗡地念叨着的那些,都是存着天大私心!
  像是‘王嗣传承乃国之大事’,‘王后膝下无子恐后位不稳’……等等,然后再拐弯抹角攀亲带故,最后说什么‘家中有一女儿温顺听话,愿为王后分忧’,‘承恩公夫人您看得远,何不去劝王后,让她劝王上选纳妃嫔,繁衍王嗣以稳固国本?’……话里面的那些私心,她一眼就能看透!
  她才不会去劝女婿纳小妾呢,她可不会去装那识大局的人,不然受苦的可是她女儿唉!
  但有些事,真要来也没办法。
  毕竟那些外人可不知道,他们的王上和王后曾经是假夫妻,如今成为真夫妻还没满半年。
  在外人眼里,两人成亲近四载却至今无后,那子嗣问题就该重视起来了。
 
 
第100章 
  在夏简戟的子嗣传承这事儿上, 相比较诸如葛蕤和诸葛评这些较早跟着他的‘老臣’, 在攻下陇西和关内之后才被选拔起来组建起朝廷的‘新臣’,要更加挂心些。
  在唯命是从的忠心和信任程度这方面,相较来说新臣们终究还是要薄些, 因此就还会像在大昭做官时一般, 惯性地就打着为帝王好的旗号, 惯性地操心起夏简戟的后宫和子嗣问题来。
  这是为人臣子方面的理念和习惯差异,还有得磨合的。
  姜秾这个王后做得很好, 她不是历史上寻常意义上的好王后, 就她那严肃认真的耿直性格,可与聪明贤惠、大度容人等皇(王)后品格相差甚远。但那些‘老臣’们却无人不信服她,其程度直逼夏简戟,因为她培育出的那些高产粮种,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乱世养军队打天下, 还是一统之后治天下, 粮食都是最重要的。
  葛蕤曾在暗中感叹:姜秾一人, 便可抵得上半个天下。
  姜秾这个王后, 不可谓不重要,那自然也就做得很好。
  尽管如此, 这些新臣们也巴不得夏简戟广纳后宫、子嗣繁盛,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争斗,为了他们的利益,可不会管姜秾这个王后究竟做得如何。
  这些新臣不比身有功劳的老臣, 座下官位虚得很,虽然天下还未平定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立功,但如今大炎朝堂都知晓,未来两三年间多半会停止征伐,休养生息,目前是没太多立功机会的。
  而且,像这样乱世中立功,武将相比文臣要容易,而武将或说兵权方面,新臣们可没有份儿……
  在兵权方面,守卫长安城和皇宫的禁卫军,是由较早跟随夏简戟的炎军组成,不仅禁卫军统领张一绝对忠于夏简戟,就是在那些禁卫军那里,夏简戟的话就比任何人的都要中用,因此三万禁卫军是绝对忠于夏简戟的。
  而长安城外的京畿大营,又是由夏简戟的年少好友张武壮统领,他们有年少交情在,君臣间又互不相疑,两人是君臣又是好友,除了夏简戟外张武壮是谁的话也不听!想着送些个柔美俏佳人到张府去,却从未成功过,张武壮那憨子就守着他那长相稚嫩的妻子过活,眼神从不往旁的佳人身上瞟一眼,想要拉拢借势都不行。
  长安这边的兵权尽都握在夏简戟手中,未有半点旁落,而且在外也是一样。
  汉中府,有张二率精兵三万镇守,舒络南北。扼南北川陕咽喉的凤翔府,在陈仓和郿县等关口要地镇守了五万炎军,是由姚青云统领的。
  张二就不必说了,是夏简戟的铁杆拥擘。至于姚青云,被封了从一品骠骑将军,又兼领了兵部尚书,名和权都是给足了的,虽也是大昭旧臣但较早就跟着夏简戟了的,姚青云如今绝无可能背叛夏简戟。
  况且,凤翔府知府是夏简戟年少好友葛圭章,可对姚青云有所制衡,姚青云还领了兵部尚书一职,顺理成章要留在长安,如此就兵将分离了,只有在适逢征战时才能离京去调动兵马,这是夏简戟和姚青云君臣心照不宣的,都没有存了芥蒂,也就没有反目相向的隐忧。
  夏简戟内外兵权在握,无人可以掣肘,自可乾坤独断。再说了,文官之首的内阁首辅是葛蕤,户部尚书又是诸葛评,新设农部的尚书是王五七。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权力拉锯,就没有消失过。文武大权都聚集在夏简戟和’老臣‘们手中,相应地,他们‘新臣’一派权力就少了,话语权已经是等同于无了。
  这样的状况,他们是不满意的……
  但若抽身出去了来看,‘老臣’一直与夏简戟浴血奋战至今,可谓功劳赫赫!而在称王前才被选拔起来的‘新臣’,未立寸功,要不是为了做
  给天下人和士林中人看,这才选拔了他们这些素有才名的官员任用,否则像是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这些一部大员的官职,可落不到他们头上去!
  新臣们还不满意?着实有些不知足了。
  但权力这个东西,不管按能力或资历配不配的上,总不会少了人去争夺。哪怕是素有才名的官员,也不例外,有才名者并不代表全都是品德高尚、能力突出,也不意味着不争。
  ‘新臣’都清楚,他们这一派如今虽说占了四部尚书的官职,但其部下的侍郎和主事等,如今在职的许多都是‘老臣’,还空着一些缺额只等以后平定天下了,通过科举选取人才填充上。他们现在位高但权轻,与一个能处理琐事的吉祥摆件无异,他们怎会觉得满足?
  要说的话,‘新臣’不似‘老臣’一样是起于田亩之间,许多心中都没有大信仰支撑,还残留着大昭旧朝的一些恶习和旧思想,要想清除,还需要时间,这两三年间的休养生息就正好。这就是后话了。
  文武大权方面,‘新臣’就算想争上一争,也已经失了先机——晚了,还需要长久的等待和筹谋。
  眼下若要去争一争,也就只有通过嫁女为妃成为国戚这类谋划了,若是他们的女儿或侄女等,能为夏简戟诞下子嗣,那他们的地位自然就不一样了!若是万一,所诞王子(皇子)日后成为太子得继大统了,那就更能一飞冲天了!
  与这些巨大的利益相比,稍稍得罪一下王后,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哪怕‘老臣’一派,第一臣服的是王上,第二臣服的便是王后,毫无疑问王后的地位稳如磐石,但广纳妃嫔这事若是王上同意了,王后除了听从,也别无他法。
  所以,在夏简戟的子嗣问题上,老臣们只是关心,但新臣们却是恨不得直接将他们家的女儿或侄女们,全都往皇宫里塞!
  吏户礼兵刑工农,大炎朝廷设有‘七部’,和户部一样,吏部是传统的大权部门,这吏部尚书是个已过年逾天命的小老头,他在名义上和年纪上,显得够格来说这事。
  吏部尚书栗渊的妻子早已过世,今晚除夕夜宴就带的家眷就是他的两个小孙子,五六岁的年纪,看着机灵活泼得很,栗渊抚着小孙子的发顶,闲话家常般道:
  “看我这两小孙子的皮样儿,真是让人又无奈又怜爱,也不知道拿他们怎生是好~
  这人一旦年纪大了啊,就油然显现想要延续血脉的天性,老夫在及冠之年时就已有两子,那时一想到我栗家后继有人,心里那高兴劲儿啊!现在都还记得,这约莫就是为人父母之天性吧……”
  在这除夕夜的君臣大宴上,就没有只需随便听一听的‘闲话家常’,何况栗渊这话似有所指,就算是姜秾都察觉出了话中的不寻常,何况殿上这一个个的人精?
  沈甜前世的家境不错,大学毕业穿越之前就没有受过什么苦,养成的性子虽不算任性跋扈,但也是想说就说,从没有自个儿瘪着受委屈的时候!
  穿越之后,沈双二夫妇就只她一个独女,对她疼爱得很,加上又有姜秾和张武壮两人宠着她,她虽因为看过许多权谋,又适逢如今局势就把性子收着了些,但因为那些到底是纸上得来的经验,没有亲身经历过权谋的残酷,体会尚浅,也还没有磨平她的性子。
  这会儿听了栗渊这老头儿的话,沈甜以她看过的海量保证,这老头儿就是在拐着弯儿说子嗣问题,宫斗里几乎都有围绕皇嗣展开的剧情,这情景真是太相像了!
  她能看着大佬受委屈吗?!当然不能!
  这小老头儿说话的语气,跟三姑六婆们闲扯淡时一样,娘里娘气的!还有,说什么血脉延续呢???
  “栗尚书,你家有皇位要继承吗?”
  因是文武相对、分坐两边,沈甜为了让对面人听得清楚,说话音量不小,这话一出,殿中为之一静,栗渊也停止了絮絮叨叨的回忆往昔。
  沈甜这句后世的流行语,所起效果很显著,哪怕众人不知其意,也一下就镇住了,在眼下场合说’皇位继承‘之类的话,那就等同谋逆!
  栗渊没有明白过来沈甜的话,但这不妨碍他反应过来后,很快发问应对:“张夫人,这话来得莫名,张夫人何出此言?”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