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快穿:每次都是我躺枪(下)——旺财是只喵

时间:2019-11-05 08:39:39  作者:旺财是只喵
  姬重璟二十三岁,依旧在边关不肯回云岚州,曹氏却开始为他张罗媳妇。曹氏选出来的云王妃候选人,无一不是京中权臣家的女儿,但姬重璟却对曹氏精心挑选的王妃候选人不感兴趣。
  就在曹氏使出百般花样想要让姬重璟回王府成亲时,京中又传来了坏消息,皇上病重了。皇上与宁王虽是一母同胞,但岁数可差了不少,足足有十岁。姬重璟二十三岁这一年,皇上五十五岁,虽然年纪不算大,但多年殚精竭虑,让他的身体早早垮了。
  皇上病重,昭国的政治形势顿时微妙了起来,几个成年皇子蠢蠢欲动,而皇上的几个兄弟也开始不安分。当然,也有朝臣看好兵强马壮、封地富庶的宁王,开始偷偷向云岚州递消息示好,希望拥立宁王。
  姬重璟对这一切无动于衷,还是安安分分地在边关当将军。但他有皇族血统,又手握重兵,这个节骨眼上,许多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就算姬重璟自己不想当皇帝,他拥有的资源,也足以让任何人在储位之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所有有意夺位的人,包括皇上的几个儿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拉拢姬重璟,而病重的皇上却也没有完全失去对朝堂的掌控,他一道旨意宣姬重璟进京,一方面颇有几分监视之意,另一方面也存着几分拉拢之心。
  接到圣旨的宁王姬重璟自然不敢耽搁,立刻从边关出发准备进京。皇上宣姬重璟进京当然不许他多带兵马,因此姬重璟启程也只是带了三百人的卫队而已。
  谁知几年都没能在姬重璟手里讨了便宜的夷梁国不知怎地得知了姬重璟离开边关的消息,立刻趁他不在,袭击昭国边境。
  不过姬重璟素来治军有方,就算他离开边关,但昭国守军兵强马壮,军纪严明,夷梁国想要迅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显然不太现实。但新上任的夷梁大将也是个挺有本事的战将,头脑十分灵活,他命令副将带领大批人马牵制昭国军队,自己则带着分成小队的骑兵突袭最西端的梁平州。
  这样出其不意的袭击取得了巨大战果,梁平州最前哨的一县六镇全部失陷,梁平州守将只好紧缩防御,将所有部队撤回州府,一边向周边几州求援,一边命人送信给正在回京途中的姬重璟。
  又一个重要抉择被摆在姬重璟面前,是跟着宣旨的钦差回京,还是立刻带人驰援梁平州。关于这问题姬重璟似乎也没犹豫多久,他不顾宣旨钦差的劝阻,直接带人直奔梁平州,就凭着身边这区区三百人的卫队,夺回了已然失陷的一县六镇。
  宣旨钦差虽然不赞同姬重璟抗旨,却也清楚边关告急,军情耽误不得。于是钦差带着宁王上书独自回京覆命,他不仅没添油加醋地在皇上面前给宁王上眼药,反而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姬重璟的好话。
  姬重璟没能回京,但京城方面的来人确源源不绝,各色人等怀揣着不同的目的,纷纷赶往边关,希望能得到手握重兵的宁王的青睐。与此同时,在年轻的姬重璟手中吃了大亏的夷梁大将也开始觉悟,昭国宁王只有二十三岁而已,依旧年轻,前途不可限量。若是让他继续这样在战场上磨炼,姬重璟将很快成为不可战胜的一代战神。
  对于夷梁国来说,敌国出现这样一位年轻的天才战将绝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夷梁大将与夷梁王商量过后,决定不择手段的除掉姬重璟。
  但武功高强的姬重璟可不是那么好除掉的,几次暗杀失败之后,夷梁王决定利用政治手段除掉。
  京中开始渐渐出现宁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流言,也开始有大臣罗织罪名,上书弹劾姬重璟。好在皇上只是疑心重,并不是真的糊涂,他对能力卓绝的姬重璟并不十分放心,却也并不想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莫名其妙的杀了自己的亲侄子与昭国最好的战将。
  不能杀,那就拉拢。二十三岁的姬重璟天天在边关打仗,到现在为止身旁连个侍妾都没有,一直以来,各种势力都在不遗余力的想要给他塞女人。但姬重璟十分谨慎,一直以来从未接受任何“馈赠”,在这个男子大多弱冠前成亲的时代,愣是把自己拖成个大龄单身狗。
  皇上想来想去,觉得是时候给自家侄子赐个婚了,一则关心一下自己亲弟弟一系的血脉,二则选个让他放心的宁王妃人选,将宁王府后院牢牢控制住。
  皇上精心挑选了皇后的内侄女赐婚给姬重璟,但没想到姬重璟居然再一次不给面子的抗旨了。
  
 
第1813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
  姬重璟不肯接受皇上的赐婚,反而自己提出了一个宁王妃人选——太常寺少卿姚行勉嫡女姚若云。不过姬重璟这次抗旨也没有惹得皇上雷霆震怒。因为姬重璟虽然拒绝了娶皇后的内侄女,但他自己提出的宁王妃人选,让皇帝觉得似乎也可以接受。
  姚若云的父亲姚行勉只是个四品官,还不是实权派,以她的身份要做宁王妃,其实颇为勉强,但皇上对于身份略低的姚家却没什么不满。
  一则姚行勉此人在朝中职务虽然算不上高,但为人清正耿直,从不与人结党,皇上对姚行勉的人品放心。再加上姚行勉本人科举出身,并非本朝世家勋贵,姚夫人也只是个正六品太学博士的女儿,虽是言情书网,却并没有什么大背景。
  对于皇上来说,手握重兵的姬重璟选择非勋贵出身的姚家女做王妃倒是好事,这意味着他无法从王妃母家一系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毕竟,一个无实权的太常寺少卿岳丈,可没法成为宁王在朝中的政治依仗。
  对于重病的皇上来说,姬重璟求娶背景单薄的姚家女也是个明显的政治信号,证明他无意碰触京中勋贵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也无意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站队,打算在错综复杂的储位之争中保持孤立,这当然是好事。
  可对于急于争取宁王支持的各派势力来说,宁王求娶姚若云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原本门庭冷落的姚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想要拉拢宁王的各派势力纷纷打算从姚家下手。
  大家纷纷觉得宁王求娶姚家女的背后一定另有深意,毕竟宁王自从成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过京城,和京中的贵女们一概没有接触,怎地就突然在一群京中未嫁女中准确的选择了姚家女?还特意为了她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但其实姬重璟求娶姚若云还真没有更深的考虑,他只是单纯的从心而行,求娶自己喜爱的姑娘而已。
  姚行勉是个这年代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他少年时与自己恩师的女儿相恋,中举后成亲,到后来虽然官居四品,却依旧与夫人鹣鲽情深。
  姚行勉与夫人生育了一子一女,儿子姚青云,女儿姚若云,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姚夫人伤了身,再也不能生孩子。只有两个孩子的姚行勉,在这年代实在称得上子嗣不丰。按道理来说,他很有理由纳妾绵延后嗣。若是姚行勉肯把妾侍生的孩子直接抱在夫人名下,当做姚夫人的子嗣教养,他甚至还能被视为为夫人着想,是这年代难得的好男人。
  但姚行勉却从未想过纳妾,这年头,侍女、妾侍像物品一样,就是男人眼中的玩意儿,可以当做礼物随意转赠,但姚行勉多年以来不仅不娶妾,也从不接受别人的转赠,他就这样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守着自己的夫人和一儿一女。
  姚若云就是在这样单纯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父母也从未因为她是个女孩就有所轻视,反而对她精心教养,让她和哥哥一起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因此姚若云从小就跟哥哥一起,听身为鸿儒的外祖父和学养深厚的父亲谈经论道。
  因此姚若云从小就和这个时代的贵女不太一样,她女红做得很糟糕,琴棋书画等等一切取悦男人的本事也不怎么样,姚家夫妻平时也不怎么拘着她学规矩,让她显得比一般人家的女孩子显得野,但姚若云的眼光和见识却比一般女孩强得多,她不喜欢女红、不喜欢琴棋书画,却很喜欢看医书。
  姚行勉一点都不觉得女儿喜欢看医书有什么不好,他很尊重女儿的兴趣,甚至通过在国子监任太学博士的岳父给女儿收集了许多医术。
  姚若云八岁那年,她的外祖父齐博士病重,姚夫人带着姚青云和姚若云回娘家小住。来给齐博士看病的中年大夫是齐博士的好友,医术精湛,姚若云总是喜欢围着他问这问那。那大夫也很喜欢姚若云,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虽然姚若云没有明确拜师,但大夫和姚家的交往却频繁了起来,隔三差五的,姚行勉会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去大夫的药庐转转,往往一呆就是一整天。
  天长日久,姚若云的医术在大夫的教导下也进益了不少,只是姚家虽然能为姚若云提供自由的成长环境,却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这年头,女孩子学了医也没什么用,并不能出门帮人看诊,年轻气盛的姚若云因为自己一身本事无法学以致用,未免有些憋屈。
  事情也是赶巧,时逢先皇诞辰,又赶上整年风调雨顺,国库充盈,皇上有意祭皇陵感念先祖护佑国运,作为掌管祭礼的太常寺工作人员,姚行勉提前两个月就被派往皇陵为祭礼做准备。
  而此时,姚行勉胞妹与丈夫和离,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姚家祖母心疼女儿,有意希望做官的儿子能够多多帮衬和离的女儿,因此想让姚若云和自家外孙订亲,来个亲上加亲。老太太知道若是惯着女儿的姚行勉在家,这事儿大概是不成,因此想趁着姚行勉在皇陵时,将姚若云的事订下来。
  这年头,表哥表妹成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姚若云却不想和根本不熟悉的表哥在一起过一辈子。只是父亲不在家,祖母又逼得急,姚若云一时头脑发热,就收拾了包裹偷偷离家出走了。
  说起来也是因为年轻的姚若云虽然比一般女孩子见识广,但她依旧还是个后宅长大的单纯女孩子,从小在父母的宠爱和宽容下长大,并未见识过世间险恶,对于外面的世界还抱有浪漫的幻想,颇有几分不知天高地厚的架势。
  她头脑一热离家出走的时候,也并未想过太多,也没想过这样大胆的举动对她的闺誉会有什么影响。但姚若云却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是个医者,她希望自己能够学以致用,靠着一身医术闯出一片天。
  
 
第1814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4)
  姚若云希望自己能够学以致用,但她毕竟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并没想清楚自己应该去哪,她只知道,自己是逃家出来,应该离家远一点。
  姚若云出了城,却因为太过单纯不知人心险恶,险些吃了大亏,幸好有个路过的少侠出手救了她。
  少侠见姚若云一个孤身女孩子独自上路,有些不放心,因此询问她要去哪里,他可以代为护送。没想到姚若云听后反问少侠要去哪。
  那位少侠原本是勋贵人家的庶子,虽然身为庶子,那人却是个胸怀抱负的人。他此次离京,是想要去安平州边关从军,为自己挣一份前程。
  姚若云听后决定与少侠同行,她认为边关时有战事发生,她一身医术一定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姚若云女扮男装,与少侠一路同行去了边关。
  到边关之后,因为一些意外,姚若云与少侠分开,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女扮男装投了军,成为宁王姬重璟麾下一名小小军医。
  姚若云在军中两年,无人发现她身为女子的身份,大家都挺喜欢这个年轻、热心,医术又高明的军医,两年后,姬重璟接旨回京,只带了三百人的卫队,姚若云就是其中的随行军医之一。
  因为两年没回家,姚若云想要回家看看,因此特意去申请随行。因为她是京城人士,因此卫队长很轻易的同意了她的随行请求。
  只是没想到,这次姬重璟压根就没能回京,他们还没走出宁王封地,夷梁国就已经占领了梁平州一县六镇,姬重璟毅然决定返回边关,带着卫队夺回失陷的城镇。
  姚若云跟着姬重璟一起上了战场,姬重璟受了些轻伤,卫队长派了姚若云去照顾。姚若云女扮男装能瞒过其他人的眼,却瞒不过姬重璟,姬重璟很快发现了这个照顾他的军医是个女孩子。
  一开始,姬重璟以为姚若云是什么派来专门安插在他身边的,因此他一边打算将计就计,将姚若云调到他身边,一边派了人去查姚若云的底细。
  姚若云的身份并不复杂,姬重璟很快查清楚她就是京中太常寺少卿姚行勉家里,那个号称病重在庙里修养的女儿。
  原本发现真相的姬重璟应该派人将姚若云送回京城的,但两人在相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感情,姬重璟开始有了将姚若云永远留在身边的想法,这才有了后来姬重璟求圣上赐婚,求娶姚家女的事。
  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姬重璟和姚若云分别坚守了自己的理想,姬重璟始终拒绝介入权利纷争,坚定地为昭国护守边境,终成一代战神。而姚若云就算在跟姬重璟成婚后,也没有因为王妃的身份放弃理想,反而一直在边关行医,成了医术高明的医师,真的靠着自己的一身医术,在边关闯出一片天。
  故事倒是不复杂,两个坚持人生理想,大是大非上从不含糊的主角看起来也挺讨喜,按理说这样的任务应该不会太困难……吧??但钱浅想了想自己目前小乞丐的身份,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笑不出来。
  “那么……”钱浅睁着眼,双目无神地望向夜色遮掩下黑黢黢又漏雨的破庙天花板:“我的任务又是什么?有种不祥的预感。不管是边关的王爷还是京城的官家小姐,我目前这个小乞丐身份都很难接触到。”
  “额……内个……”7788翻开任务说明那一页,看了一眼之后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你说吧,”钱浅看了一眼7788纠结的小表情,心塞的叹了口气:“我觉得我没什么接受不了的。已经是乞丐了,再糟又能糟到哪去?”
  有句话叫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几分钟之后,钱浅可算是认识到这一点了。
  7788小心翼翼地瞄了她一眼,终于开始读任务说明:“这位面有两个龙套出了问题,一个就是送姚若云去边关的少侠,另一个是姬重璟信任的百夫长。”
  听到这句话,钱浅觉得自己要犯心脏病了。她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十分沮丧地开口问道:“这俩人怎么了?”
  “出身京城勋贵人家的那个少侠,他没选择习武,”7788看了一眼任务说明之后答道:“弃武从文去当秀才了。秀才肯定不可能想要去边关挣前程的,所以没人护送姚若云去边关了。”
  “我觉得那个人已经不算龙套了吧?”钱浅心塞的搓搓脸:“他喜欢姚若云,还表白过呢!这么重要戏份,难道不算男配?”
  “按剧情占比计算,不算配角。”7788摇摇头:“总之他出问题了,需要你去送姚若云。考核任务我不能帮忙标记主角,你小心一点,千万别错过剧情节点。”
  “这是我目前该操心的事吗?”钱浅翻了个大白眼:“我一个五岁的小乞丐,目前难道不该先想清楚,要怎样在不饿死的情况下练出一身足以保护京城大小姐的本事?至于将以后该怎样千里迢迢奔赴京城等着与女主大人相遇,那是我现在该操心的吗?也许明天我就饿死了,这样我啥都不需要操心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